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
小班上学期美术优质教案《画妈妈》

小班上学期美术优质教案《画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材第二章《我最亲近的人》,详细内容为“画妈妈”。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等元素,描绘出自己心中妈妈的样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3. 增进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培养家庭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妈妈题材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你们觉得这幅画中的妈妈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妈妈的关注。
2. 新课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描绘妈妈。
3.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
教师现场示范,边画边讲解,展示如何描绘妈妈。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学生谈谈自己对妈妈的感情,激发课后拓展延伸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妈妈》2. 绘画技巧:线条、形状、颜色3. 情感表达:爱、关心、感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心中的妈妈》。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描绘出妈妈的特点,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以及对妈妈情感的表达。
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在家中为妈妈做一件小事,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画妈妈》美术教案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画妈妈》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课程,涉及教材的第四章——《我爱我家》,具体内容为《画妈妈》。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描绘,让他们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家庭观念。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妈妈的特点,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的画像、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妈妈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妈妈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描绘妈妈的兴趣。
2. 观察讨论(5分钟)出示妈妈的画像,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妈妈的外貌、表情和动作特点,帮助他们捕捉绘画的灵感。
3. 示范讲解(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妈妈,讲解绘画技巧,强调观察、想象和创造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自己的妈妈。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评价(5分钟)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并发表意见,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画妈妈》2. 板书内容:妈妈的外貌特点: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妈妈的表情和动作:如微笑、拥抱等。
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心中的妈妈》。
2. 作业要求:观察妈妈的特点,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充满爱的画作。
3. 答案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绘画水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家人分享绘画过程中的趣事。
幼儿园小班美术画妈妈教案

幼儿园小班美术画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妈妈的特征,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妈妈的形象。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增强亲子关系,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妈妈的特征:外貌特征、服装特征、神态特征等。
2. 绘画材料:水彩笔、彩纸、画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教师展示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如外貌、服装、神态等。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妈妈的过程,讲解绘画的技巧,如如何画出妈妈的头发、眼睛、嘴巴等。
4. 绘画: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妈妈的特征。
5. 展示:教师将幼儿的画作贴在展示墙上,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3. 了解幼儿对妈妈的认知和情感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妈妈图片素材。
2. 绘画材料:水彩笔、彩纸、画纸等。
3. 展示墙或展示板。
4. 音乐或故事素材,用于营造温馨的氛围。
六、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绘画材料,并将妈妈图片素材展示给幼儿。
2. 引导阶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图片,让幼儿谈论妈妈的特征,如外貌、服装、神态等。
3. 示范阶段:教师在画纸上示范绘画妈妈的过程,讲解绘画的技巧,如如何画出妈妈的头发、眼睛、嘴巴等。
4. 实践阶段:幼儿根据观察和想象,用水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妈妈的特征。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
2.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不限制幼儿的绘画表现形式。
3. 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4. 营造轻松、愉快的绘画氛围,让幼儿充分体验绘画的乐趣。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材第三章《我爱我家》,详细内容为《画妈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画人物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妈妈的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家人的关爱之情,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妈妈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画人物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的照片、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毛巾。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特点,如头发、眼睛、嘴巴等。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示范画妈妈,边画边讲解画人物的基本技巧。
(2)教师强调画妈妈时要注意观察妈妈的特点,如发型、表情等。
3. 幼儿创作(15分钟)(1)幼儿在画纸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妈妈的轮廓。
(2)幼儿用画笔和颜料为妈妈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的画妈妈。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妈妈》2. 画妈妈的基本步骤:(1)观察妈妈的特点(2)用线条勾勒轮廓(3)为妈妈上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爸爸请幼儿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画人物技巧,画一幅爸爸的画。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画全家福请幼儿尝试画一幅全家福,将家人都画进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妈妈的特点,引导幼儿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心中的妈妈形象,达到了教学目标。
小班美术 画妈妈教案

小班美术画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妈妈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颜料进行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妈妈,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妈妈的特征:外貌、服饰、发型等。
2. 绘画工具和颜料的使用: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3. 创作方法:观察、想象、绘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妈妈的特征,学会观察和想象。
2. 难点:运用绘画工具和颜料准确地表现妈妈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妈妈的图片、范画作品供学生观察。
2. 准备绘画工具和颜料: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3. 准备画纸、画板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特征,如外貌、服饰、发型等。
2. 讲解:讲解妈妈的特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展示如何运用绘画工具和颜料表现妈妈的特征。
4. 练习: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7. 作业:让学生课后为妈妈画一幅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妈妈特征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2. 评价学生绘画工具和颜料的使用技巧。
3. 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幅画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丰富且有深度。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增加家长的参与度,促进家校合作。
3. 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做好规划和建议。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应具体到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妈妈的特征,能够使用绘画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培养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画妈妈》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画妈妈》一. 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及重要性2.掌握基本的画画技巧和使用工具的方法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4.提升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5.通过绘画巩固幼儿的记忆和语言表述能力1.2 教学材料1.彩色画笔、色彩纸张、剪刀、胶水等2.课堂PPT和课件3.《我的妈妈》绘本等1.3 教学内容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及重要性2.仿照“画妈妈”的形式展开绘画活动3.绘画过程中引导孩子讲述妈妈的形象、思想感情4.按一定的节奏音乐、与孩子呼吸配合5.引导孩子在展览区互相欣赏、交流二. 教学流程2.1 开场活动1.老师打招呼,与孩子们互动2.引导孩子们寻找属于自己的座位2.2 图片观察1.老师出示《我的妈妈》绘本,给孩子们讲述妈妈辛苦劳动的故事2.给孩子们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想不想对妈妈说句话?”“你想给妈妈画个漂亮的画吗?”等2.3 制作画纸1.结合活动主题“画妈妈”,老师向孩子们解释画纸的制作方法2.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绘画所需的画纸2.4 绘画活动1.老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母亲的形象,以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妈妈的形象2.老师和家长陪伴孩子们一起完成绘画作品,并进行局部的指导和修正2.5 展示环节1.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将完成的作品用双面胶粘在展示区的墙上2.老师组织孩子们小组,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并进行简短的交流。
3.老师给予孩子们合理的评价和建议,以及技巧上的指导和改进。
2.6 结束活动1.总结活动主旨、教学目标以及孩子们的收获2.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进行征集和整理三. 教学心得1.展示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孩子们可以通过展示和分享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激发孩子们创造力和艺术力。
2.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语言来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与创造力。
3.活动中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配合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思考和桥接课堂内容。
2024年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画妈妈》

2024年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画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身边的人”,详细内容为“画妈妈”。
通过观察、想象和表现,引导幼儿描绘出自己心中妈妈的样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提高绘画技巧。
2. 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人物的基本特征,如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热爱和感恩之情,以及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妈妈的图片、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妈妈,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描述妈妈的特点。
老师展示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2. 例题讲解(5分钟)老师示范如何描绘妈妈,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
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示范,开始描绘自己的妈妈。
老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猜猜画的是谁。
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画中的妈妈,分享绘画心得。
老师点评幼儿作品,强调绘画技巧和人物特征。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其他形式表现妈妈,如剪纸、彩泥等。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画妈妈》2. 人物特征:脸型、眼睛、鼻子、嘴巴、发型等。
3. 绘画步骤:观察、描绘、上色、修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为妈妈画一幅像,尽量表现出妈妈的特点。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和分享,让幼儿学会了画妈妈,提高了绘画技巧。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材《快乐绘画》第三章,主题为《画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教授简单的绘画技巧,让幼儿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对妈妈的爱;通过绘画活动,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对妈妈的感情,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妈妈的特点,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技巧,激发美术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妈妈的图片、绘画工具、画纸、彩笔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特点,如头发、眼睛、嘴巴等,让幼儿学会观察。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妈妈的图片为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对妈妈的爱。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自己的妈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画妈妈》2. 绘画步骤和技巧:(1)观察妈妈的特点(2)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感情(3)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我的妈妈》。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运用线条和色彩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妈妈的特点,让幼儿学会运用绘画技巧表达感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针对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绘画主题,如画爸爸、画老师等,拓展幼儿的绘画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The art lesson plan of the small class last semester
小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画妈妈》
前言: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
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2、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活动难点:
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素描纸,油画棒,勾线笔,邀请每位幼儿妈妈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介绍本次活动,欢迎家长和小朋友。
"今天邀请妈妈们跟我们的小朋友来参与美术活动,让我
们一起欢迎我们的妈妈们吧。
"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来感受在生活中妈妈的幸苦,引导幼儿
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
比如:大声的对妈妈说我爱你;夸夸
我们的妈妈;
2、教师引导幼儿用特殊的方式(画画妈妈)来表达我们
浓浓的爱。
(1)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的头像是什么样子。
(可请几
名幼儿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2)教师请幼儿来仔细描述。
(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
幼儿对人物五官的掌握)
(3)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转过身面对妈妈进行画妈妈,强调幼儿先用勾线笔将自己妈妈的头像勾画出来,再用鲜艳的颜色画笔来帮我们的妈妈画的漂漂亮亮的。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指导,进行互动,力求把妈妈头像画得端正,教师并用亲切鼓励的语言调动启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幼儿身心投入。
3、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画中对妈妈的爱。
4、让幼儿将自己画的画亲手送给妈妈们,并跟妈妈说说想说的话。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