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工艺设计开题报告工艺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工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和制造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工艺设计在产品制造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二、工艺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产品质量工艺设计是产品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精确控制和监测,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的工艺设计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保护环境工艺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选择环保材料,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工艺设计的挑战1. 技术复杂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工艺设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2. 创新性工艺设计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创新是推动工艺设计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工艺设计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多学科融合工艺设计需要与多个学科进行融合,如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
工艺设计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和优化。
四、工艺设计的发展方向1. 数字化工艺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工艺设计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建立数字化模型和仿真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制造过程的全面监测和优化。
2. 智能化工艺设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工艺设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化工艺设计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工艺流程的智能优化和自动化控制。
3. 绿色工艺设计绿色工艺设计是未来工艺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择环保材料和优化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工艺设计在产品制造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7万吨年丙烯腈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脱氢氰酸塔工艺设计及分析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年月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1、目的(1)通过对丙烯腈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了解丙烯腈的特性、国内外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研究进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废水处理问题。
(2)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以期实现高产率、低能耗的目的。
(3)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生产更加安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研究意义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为了从特定的原料得到所需的产品,根据既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采用相关的单元过程及单元操作,设计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设计合理的工厂布局,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同时这些设计又要符合有关非工艺类和工程经济的要求,做到技术上可行、符合安全条例、经济上合理。
通过年产(),确定最优方案,以达到使其工艺产率增加,能耗降低,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1、研究现状(1)催化剂的研制目前主要通过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采用促进作用的的F e-B i-M o-O或者促进作用的F e-S b-O。
近年来,锡/锑/氧催化系统在烯丙基氧化和氨氧化中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着手研究丙烷氨氧化法制备丙烯腈。
其中一个直接氨氧化烷烃的催化剂系统是锑/钒/氧。
目前最有潜力的系统为M o-V-N b-T e-氧化物催化系统,具有62%的丙烯腈产率。
(2)工艺过程的改进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高,丙烯腈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焦点是中和塔污水的处理,主要的技术进展如下:省去氢氰酸精制塔,由脱氰塔顶直接分离出高纯度氢氰酸,提高脱氰塔的效率;萃取塔侧线出料,由萃取塔下部侧线抽出乙腈,将抽出液送到乙腈回收塔,增大乙腈浓度,减少蒸汽消耗;增设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利用萃取塔或乙腈解析塔塔釜排除的循环水热量;降低反应器出口的氨含量,避免较难处理的硫铵废水问题;中和塔硫酸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且丙烯腈回收率较高,物耗低缺点是投资大;未反应氨回收再循环使用工艺,未反应氨、磷酸铵回收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中和塔改造提高丙烯腈回收率,中和塔下段补加水以控制塔釜液中重组分浓度及降低外循环喷淋液温度,从而有效降低了丙烯腈聚合损失。
开题报告-8万吨冰晶型丙烯酸生产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准考证号:办学学院:专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原文已完。
下文为附加文档,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本着“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工期、科学管理”来进行编制的。
编制时,我公司技术发展部、质检科以及项目部经过精心研究、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先进工艺,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西夏建材城生活区27#、30#住宅楼位于银川市新市区,橡胶厂对面。
本工程由宁夏燕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地震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本工程建筑面积:27#楼3824.75m2;30#楼3824.75 m2。
室内地坪±0.00以绝对标高1110.5 m为准,总长27#楼47.28m;30#楼47.28 m。
总宽27#楼14.26m;30#楼14.26 m。
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高度18.6 00m,呈长方形布置,东西向,三个单元。
本工程设计屋面为坡屋面防水采用防水涂料。
外墙水泥砂浆抹面,外刷浅灰色墙漆。
内墙面除卫生间200×300瓷砖,高到顶外,其余均水泥砂桨罩面,刮二遍腻子;楼梯间内墙采用5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地面除卫生间200×200防滑地砖,楼梯间50厚细石砼1:1水泥砂浆压光外,其余均采用50厚豆石砼毛地面。
楼梯间单元门采用楼宇对讲门,卧室门、卫生间门采用木门,进户门采用保温防盗门。
本工程窗均采用塑钢单框双玻窗,开启窗均加纱扇。
本工程设计为节能型住宅,外墙均贴保温板。
本工程设计为砖混结构,共六层。
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条形基础,上砌MU30毛石基础,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
一、二、三、四层墙体采用M10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五层以上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MU15多孔砖。
《艺术设计领域开题报告范文》

《艺术设计领域开题报告范文》在进行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时,开题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开题报告,可以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预期结果,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下面是一份关于艺术设计领域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参考:**艺术设计领域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视觉艺术、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艺术设计的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当前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探讨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1. 回顾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主要特点和成就;2. 分析当前艺术设计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探讨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4. 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实际案例,以及与艺术设计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全面系统地探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全面了解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还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六、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七、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预计耗时2个月;2. 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预计耗时3个月;3.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预计耗时1个月;4. 论文撰写和答辩准备:预计耗时2个月。
**八、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8). The Future of Art and Design. Art Journal, 36(2), 45-56.2. Brown, A. (2019). Trends in Contemporary Design. Design Quarterly, 20(4), 78-89.3. 王明. (2020). 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艺术与设计, 10(3), 112-125.以上是关于艺术设计领域开题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对您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设计开题报告

甲醇精馏工艺流程设计开题报告英文回答:Title: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Design of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Introduction:The distillation proces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chemicals. In this report, we will discuss the design of a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The objective is to obtain high-purity methanol by separating impurities present in the crude methanol feed.Process Overview:The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typically consists of several stages, including preheating, distillation, and condensation. The crude methanol feed is first preheated to increase its vaporization efficiency. Then, it enters thedistillation column, where it is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boiling points. The lighter components, such as water and methanol, vaporize and rise to the top of the column, while the heavier impurities remain at the bottom. Finally, the vaporized methanol is condensed and collected as the final product.Design Considerations:Several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design of the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These include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column internals, determination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optimization of reflux ratio. The choice of column internals, such as trays or packing, affect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should be selected to ensure the desired separation while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The reflux ratio, which represents the amount of condensed vapor returned to the column, also affect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To design an efficient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computer simulation tools can be used. Process simulation software, such as Aspen Plus or HYSYS, can model the distillation column and predict its performance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these tools, engineers can optimiz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energy consumption.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design of a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column internals,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reflux ratio. Computer simulation tools can ai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The successful design of an efficient methanol distillation process can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high-purity methanol, which is essential for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中文回答:题目,甲醇精馏工艺流程设计开题报告。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开题报告醇酸树脂工艺设计开题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醇酸树脂工艺设计的相关问题。
首先,介绍了醇酸树脂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然后,分析了醇酸树脂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着,讨论了醇酸树脂工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1. 引言醇酸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是指在制备醇酸树脂产品时,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参数。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醇酸树脂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醇酸树脂是由醇和酸反应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可用于制备各种材料,如涂料、胶粘剂和塑料等。
醇酸树脂具有可调节的粘度、硬度和耐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醇酸树脂工艺设计的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选择反应条件和添加剂,可以调节醇酸树脂的性质,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目前,醇酸树脂工艺设计已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4. 醇酸树脂工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在醇酸树脂工艺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首先,醇酸树脂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尚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次,醇酸树脂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流程需要优化,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此外,醇酸树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向和目标。
首先,深入研究醇酸树脂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为工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其次,开发新的合成方法和工艺流程,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此外,探索醇酸树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推动工艺设计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结论:醇酸树脂工艺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深入研究醇酸树脂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优化合成方法和工艺流程,并探索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的开题报告范文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的开题报告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加速,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更新改造日益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举措。
醋酸合成工艺开题报告

醋酸合成工艺开题报告醋酸合成工艺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醋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醋酸的合成主要通过乙烯气相氧化法和甲醇碳氢化法两种工艺。
然而,这两种工艺在环境友好性、能源消耗和原料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研究一种新的醋酸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目标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醋酸合成工艺,以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醋酸的合成效率和产率;2. 减少能源消耗和原料成本;3.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催化剂辅助的方法,结合新型反应体系,设计一种新的醋酸合成工艺。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验证,筛选出适用于醋酸合成的催化剂;2. 优化反应条件:在催化剂的辅助下,研究反应温度、压力、物料比例等条件对醋酸合成的影响,找到最佳反应条件;3. 优化反应体系:结合新型反应体系,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4. 评估工艺经济性:通过成本分析和环境评估,评估新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四、预期结果预计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一种高效的催化剂,提高醋酸合成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2. 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3. 利用新型反应体系,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料成本;4. 评估新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文献调研和实验验证:对醋酸合成工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筛选出适用的催化剂,并进行实验验证;2. 反应条件优化: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压力、物料比例等条件对醋酸合成的影响,找到最佳反应条件;3. 反应体系优化:结合新型反应体系,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4. 工艺经济性评估:通过成本分析和环境评估,评估新工艺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5. 结果分析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D P25
6
干燥失重%
≤8.2
≤8.5
≤8.2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L P587炽灼残渣%Fra bibliotek≤0.1
≤0.1
≤0.1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N P59
8
重金属%
≤0.0010
≤0.0020
≤0.0020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H
9
含量测定%
≥99.2
1.2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新药,具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伤寒及沙门菌属等以及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等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LUG/ML。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具轻度作用。此外对麻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甲磺酸培氟沙星为杀菌剂,药物通过促旋酶活性,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甲磺酸培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菌药,为医保类处方药,可治疗由培氟沙星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妇科、生殖系统感染;腹部和肝、胆系统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和心内膜炎;脑膜炎。
4. 总结
甲磺酸培氟沙星作为在临床普遍使用抗菌类杀菌药,对于治疗内心膜炎等具有很好的效果,通过改进工艺是提高产率和减少成本的。在如何提高甲磺酸培氟沙星的收率及降低成本是现今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一个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一个新的艺是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摸索,本次设计我所提供的三套改进的方案,经过了实验的验证,都具有其一定的可行性。而最后选择的第一套方案,在减少成本以及提高产率上,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甲磺酸培氟沙星生产的工艺技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今后还要通过小试,查阅文献等不断改进,将生产推向更高水平。在提高安定生产效率的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三废”的综合利用及处理也是如今环保型社会的主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次设计方案在环保这一方面也是做了充分的考虑的。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年产350吨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工艺设计
课 题 类 别: 设 计
学 生 姓 名:吕 玮
学 号: 9
班 级: 化工0902班
专业(全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 导 教 师: 罗晓明
2013年 3 月
1.1关于产品的介绍
甲磺酸培氟沙星(pelfoxaein mesylate),化学式:C17H20FN3O3·CH4O3S·2H2O。化学命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7-(4-甲基-1-哌嗪)-4-氧-3-喹啉羧·甲磺酸盐,甲磺酸培氟沙星为白色或微黄色晶体,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可见本课题对于以后工业生产具有和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不仅提高了甲磺酸培氟沙星的研究和工艺上的改进和深化,而且还能为其将来的开发利用提供更高更坚实的基础。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做好这次课题,不仅有长远意义,而且更能磨练我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从而加深对精细化工的了解和行业标准的认知。
2.1理化性质
化学式:
3.工艺流程设计
甲磺酸培氟沙星原料药的生产流程在本设计中分为三个工段:甲基化、成盐、精制
甲基化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成盐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精制工段工艺流程框图
本设计中的工艺流程的依据是宜昌天仁药业的年产20吨的甲磺酸培氟沙星车间的工艺流程,由于吨位放大,使许多操作不能照搬原厂的方案;如原厂的过滤过程是用真空抽滤,而放大生产后每批次的处理量比较大,故采用压滤为过滤的手段;又如原厂的粗品是在冰柜里进行结晶,在年产300吨的车间里,采用冰库的方法是最经济的,等等。
该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约有百分之五十的药物原形经肾脏排出。尿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该药经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呼吸道感染明显优于头袍氛爷,治疗伤寒明显优于诺氛沙星,并且临来毒副反应观察上述两药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该药安全有效。培氟沙星作为一种新药,1985年首先由法国一家药厂开发上市,后相继在东南亚上市。国内有内蒙古通辽制药总厂生产,目前已投放市场。
WS-375(X-322)-95
2
鉴别
应呈正反应
应呈正反应
应呈正反应
WS-375(X-322)-95
3
酸度Ph
3.5-4.5
3.5-4.5
3.5-4.5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VIH P38
4
氯%
≥4.0(干)
3.5-4.1
3.5-4.1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VD P58(附)
5
有关物质%
≤0.5
结构式:
产品的质量标准
品名:甲磺酸培氟沙星 规格:20Kg/桶
检验依据:WS-375(X-322)-95
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X-277号
产品质量的各项具体标准如下表
表1.1 产品的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名称
优等品标准
法定标准
厂控标准
检验依据
1
性状
白色或类白
色结晶粉末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
白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
5. 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99.0
≥99.0
WS-375(X-322)-95
10
溶液澄清度
与颜色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黄绿色4号标准,溶液澄清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Ⅰ×A2×8 P38
11
铁盐%
≤0.003
≤0.003
≤0.003
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附录ⅧG P54
2.2合成工艺及改进
甲磺酸培氟沙星【1】,化学名1-乙基-6-氟-7-( 4-甲基-1-哌嗪基) -1, 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单甲磺酸盐二水合物【1】,是法国Rogeo Bollon公司创制的一种广谱、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剂。目前多经由诺氟沙星甲基化成盐制得[ 2]。此路线合成工艺经不断改进已较成熟,由诺氟沙星中间体硼螯合物【2】与N -甲基哌嗪反应制备培氟沙星。该法具有如下特点: ( 1)不必制成诺氟沙星,但需另行制备N -甲基哌嗪; ( 2)割除了甲醛、甲酸对设备有腐蚀的甲基化反应; ( 3)所得粗品不需精制,直接进行下步反应; ( 4)成盐在水中进行,一次性加入甲磺酸。总收率因“串联”反应改成“并联”,以氟氯苯胺计提高约7%(与螯合法比较)。采用该工艺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