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考点之劳动力成为商品

合集下载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

马原考题整理一、简答题:4*31。

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三对矛盾之间有何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指的是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对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只有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而还原是否可行,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2。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所以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3。

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区分的意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4.平均利润率和商品价格理论的关系P149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五章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五章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内容概要】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本章共三节。

第一节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说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关于商品经济运动规律的理论是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前提。

第二节阐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第三节阐述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分析说明资本主义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理论。

难点在于,第一,如何正确认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二,怎样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实现和分配等理论问题。

具体说,难点主要在于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等知识点。

【命题预测】近几年本章内容只考选择题,今后也可以出分析题。

特别要注意掌握近三年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主要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所有权和所有制、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等理论问题。

【考点精解】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产生的两个途经14 世纪末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个途经。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雇佣关系。

封建社会末期,小生产者之间因激烈的竞争而发生两极分化,一极是竞争中获胜的作坊主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另一极是竞争中破产的作坊主同帮工、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

2019年考研马原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019年考研马原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019年考研马原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
值和价值
考研政治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年考研马原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年考研马原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三)
(1)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
(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5)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7)劳动力的使用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门具有深厚内涵和广泛应用的学科,下面为您总结其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

五、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原劳动力商品名词解释

马原劳动力商品名词解释

马原劳动力商品名词解释
马原劳动力商品是指由劳动力投入市场的商品,它们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包括
服务、制造品和农产品等。

马原劳动力商品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马原劳动力商品的种类很多,服务类商品是指由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建筑
服务、旅游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

制造品类商品是指由劳动者制造的商品,包括机械设备、家电产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

农产品类商品是指由劳动者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农作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油料、茶叶等。

马原劳动力商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不仅提供了各种商品供消费者购买,
而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社会各界都应重视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提高劳动力商品的生产水平,提高劳动力商品的消费水平,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马原 第四章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马原 第四章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原则,似乎资本运转有实现价值增殖的
使用价值是劳动 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其
,劳动成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源
泉,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发生的
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的。 ”
劳动力商价值
价值构成
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2.维持劳动 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六、劳动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何谓“劳动力”
劳动能力 劳动 劳动力是指人的
,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自由人 其一,劳动者是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一无所有 其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
,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
必需的物质条件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
历史和道德 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
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
有区别 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数量和构成是

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转变成了资本
资本拜物教
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具有隐蔽性。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货币、生产资料、商品等物质
等价交换 魔力 形态,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按照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争分考点:劳动力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争分考点:劳动力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不依附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支配;——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

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性。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以上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所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后果劳动力成为商品即雇佣劳动的产生,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表面上看似乎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不平等、不自由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除了具备商品的一般性外,还具有一般商品部具备的特殊性。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1)在价值方面,其一,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成本),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构成和决定的。

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是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其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最后,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其二,劳动力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

但无论如何变化,劳动力的价值不能低于其最低界限。

这个最低界限就是维持劳动者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生存资料)的价值。

(2)在使用价值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考点手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考点手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考点39商品经济(★★★一级考点,一般为单选、简答、论述)+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卷蛆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舄于不同拘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俵用价值和价值①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②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拿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直姓蛆,具体劳动创造位她却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些M挂,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4.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

5.商品的价值量(1)社会处奏劳动时■同决定商品的价值显。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是由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的。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部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篇单劳动为尺度的。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妻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血经二鱼子蛀⅛直是,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G价值尺度、流通手权、心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种职能,其11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考点之劳动力成为商品
大家一定要多做梳理,查漏补缺,放眼全局,把复习过以及没复习到的地方梳理一遍,下面传媒研考小编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考点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008年第5题(单选)马克思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2.2009年第22题(多选)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性命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3.2010年第4题(单选)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4.2012年第3题(单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5.2013年第19题(多选).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

“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

“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

这就是资本主义。

”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
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公布答案】
2008年第5题(单选)D
2009年第22题(多选)ACD
2010年第4题(单选)C
2012年第3题(单选)B
2013年第19题(多选)ACD
以上是传媒研考为考生整理的考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传媒研考小编预祝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