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大全

合集下载

《创新方法TRIZ理论入门》答案

《创新方法TRIZ理论入门》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ABCD (2)A (3)B (4)D (5)ABCD二、填空题(1)G. S. Altshuller(阿奇舒勒),前苏联(2)发明问题解决理论(3)萌芽时期、初建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4)矛盾矩阵、分离原理、76个标准解、效应库(5)问题识别问题解决概念验证三、简答题(1)行人撞红灯的行为根据TRIZ理论的问题识别,从表面上看是行人撞红灯是表面问题,实际存在多方面问题:①行人的安全意识不高;②行人对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不清楚;③行人缺少交通法律法规知识;④交通指示灯不明显;⑤交通图标不清晰或缺失;⑥现场没有交通秩序管理员;⑦交通安全知识没有宣传到位等。

(2)手机现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能带来很多方便,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①人长时间看手机出现视力下降问题;②人由于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引起颈椎问题;③长时间看手机不运动,造成身体机能下降;④手机问题影响很多小学生、初生中、高中生、大学生都无法专注于学业;⑤手机体积过大,不便携带等(3)台灯开关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①开关不能调节亮度;②开关触点容易损坏;③开关有漏电的危险;④睡觉的时候开关不方便控制;⑤开关位置不明显(4)汽车在使用中出现:①异常磨损;②漏气;③炸胎;④轮胎掉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①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磨损、车轮定位参数出现问题会引起轮胎磨损,做四轮定位;②漏气是密封出问题,把轮胎做成不需要空气的轮胎,就没有漏气的问题发生;③炸胎是由于轮胎内的空气澎胀超过轮胎的承受能力。

安装胎压监控器或采用无空气轮胎;④轮胎掉出来是由于螺丝没有紧固或螺丝扭矩不足,采用防松螺丝或整体成型轮胎(5)①学生没有休息好晚上玩通宵;②学生习惯性的瞌睡是一种病态;③学生的学习压力过于轻松不及格也能毕业;④老师的课堂管理不科学;⑤这个老师的课学生不喜欢听;⑥老师的课堂氛围过于压抑;⑦上课的内容没有多少营养等第2章习题答案1.单项选择题(1)D (2)C (3)D (4)D (5)C2.填空题(1)八大(2)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3)完备性进化、提高理想度、子系统不均衡进化、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子系统协调性进化、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向微观级和增加场应用进化和能量传递(4)动力、传动、执行及控制(5)S曲线,S曲线3.简答题(1)答:①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即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②S曲线可以认为是一条产品技术成熟度预测曲线,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一、分割原理实例:组合家具、企业大型项目分设子项目二、抽取原理实例:空调压缩机装在室外三、局部改变原理实例:楼房内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间、饭盒分成几个小隔间四、增加不对称性实例:新兴的不对称家具五、组合合并原理实例:做饭时煲汤的同时可以洗菜、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六、多用性原理实例:复合型人才、多功能榨汁机七、嵌套原理实例:千斤顶、伸缩吸管八、重量补偿原理实例:舰载飞机的弹射器、导弹发射器九、预先反作用原理实例:拉弓射箭十、预先作用原理实例:农作物施肥、标示牌等十一、事先防范原理实例:楼道应急照明灯、预防接种疫苗十二、等势原理例:工厂车间辊式传送带十三、反向作用原理例:火箭发射十四、曲面化原理例:台灯灯罩十五、动态特性例:火车各车厢的连接处可以转动十六、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例:种玉米时放三个种子保证出苗率十七、空间维数变化原理例:双层巴士、多层楼房十八、机械振动原理例: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振动上料机十九、周期性动作原理例:时钟的指针二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例:病人按时吃药二十一、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例:医院设立急诊室二十二、变害为利原理例:淘米水冲洗厕所、废水利用等二十三、反馈原理例:电脑的数据处理器二十四、借助中介物原理例:帆船的航行借助风力二十五、自服务例:太阳能路灯二十六、复制原理例: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二十七、廉价替代品原理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鞋托二十八、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例:电视遥控器、指纹识别系统二十九、气压或液压结构例:食品包装袋内充满稀有气体三十、柔性壳体或薄膜例:蔬菜薄膜、手机贴膜三十一、多孔材料例:音响喇叭处的膜三十二、改变颜色例:士兵穿的迷彩服三十三、均质性例:挑担子的时候均匀分配两头的重量三十四、抛弃或再生原理例:手枪打出子弹后弹壳脱落三十五、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例:混凝土中加钢筋增强其强度三十六、相变原理例:夏天室内散水降温三十七、热膨胀原理例:爆米花三十八、强氧化剂原理例:医院里使用的氧气瓶氧气浓度比较高三十九、惰性环境例: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惰性气体延长保质期四十、复合材料例:制造飞机等部件需要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大全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大全

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1 1. ()是指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单选) A 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B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C 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2. ()是指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物体放到一起(或者合并);聚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部分去实现相似的操作。

(单选) A 组合原理B 多用性原理C 嵌套原理D重量补偿原理3. ()是指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里面;轮流将每一个物体放到另一个里面。

(单选) A 组合原理B 多用性原理C 嵌套原理D重量补偿原理4. ()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单选) A 预先作用原理B预先反作用原理1 C 事先防范原理事先防范原理D 等势原理等势原理5. TRIZ 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

其具体表现为(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

其具体表现为( )。

(多选多选 ) A 很多TRIZ 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B 如何选择TRIZ 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TRIZ 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CTRIZ 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D 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6. 据有关学者统计,可用于非技术领域的TRIZ 工具集有(工具集有( )。

(多选多选 ) A 创新原理创新原理B 矛盾分析矛盾分析C 物质场模型物质场模型D 理想度理想度7.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的阶段有(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的阶段有( )。

(多选多选 ) A 婴儿期婴儿期B 成长期成长期C 成熟期成熟期D 衰退期衰退期8. 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是针对发明目标,构想解决方案的阶段。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简答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简答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简答15. 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简答)答: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被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秤中直接变化。

2.立即修复一个物体中损耗的部分。

15. 头脑风暴法定实施步骤包括哪些?(简答)答:1、准备阶段2、热身活动3、正式开会4、自由畅谈5、会后收集6、未达目的7、最后评价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简答)答: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

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16.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的步骤是什么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确定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 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17.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72页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5. 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简答)答:(1)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最应该改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2)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在这一情况下变坏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3)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改善的标准特征的标号。

(4)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变坏的标准特征的标号。

(5)行与列相交处的单元格内的数字是被推荐发明原理的标号。

(6)在40个发明原理中查找这些原则并且利用它们去创造那些解决问题的创意。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合集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合集

精心整理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11.()是指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单选)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2.A组合原理B多用性原理C嵌套原理D重量补偿原理3.A组合原理B多用性原理C嵌套原理D4.()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单选)A预先作用原理B预先反作用原理C事先防范原理D等势原理5.TRIZ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

其具体表现为()。

(多选)A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B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TRIZ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C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D6.ABCD7.ABCD8.9.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判断)正确错误10.从TRIZ理论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

(判断)正确错误11.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作为一类TRIZ解题方法,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判断)正确错误12.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机制体系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13.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和。

(填空)14.经过2500000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15.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简答)1.2.1.A古希腊B美国C德国D英国2.A分割原理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C局部质量原理D抽取原理3.()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A自服务原理B廉价替代品原理C复制原理D机械系统替代原理4.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的具体措施。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作业6分卷(6套)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作业6分卷(6套)

作业11.()是针对发明目标,构想解决方案的阶段。

(单选 ) P58A准备阶段B构思阶段C物化阶段D感知阶段2.一个完整系统中,()协调系统内部、技术系统与外部的相互作用。

(单选 ) P124A执行装置B动力装置C传输装置D控制装置3.利用废弃的材料、能量与物质是()的具体措施。

(单选 ) P163A反馈原理B借助中介物原理C自服务原理D复制原理4.()的特点是系统传递到双系统、多系统或微观水平。

(单选 ) P233A第一类标准解B第二类标准解C第三类标准解D第四类标准解5.根据发明的先进性,发明可以分为()。

(多选 ) P2A基本发明B应用发明C一般改良发明D科学发明6.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

(多选 ) P23A自主创新B重点跨域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7.技术系统的理想状态的内容包括()。

(多选 ) P122A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B任何系统都是朝着理想化方向发展的C系统的功能都是有用的D理想化意味着系统或子系统中现有资源的最优利用8.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从整体上考虑技术系统。

(判断 ) P126正确错误9.等势原理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判断 ) P147正确错误10.变害为利原理是指使用有害的因素(尤其是环境或者外部条件的有害影响)去得到有益的影响。

(判断 ) P159正确错误11.反馈原理是指运用一个中介载体物或者中介过程。

为了更容易移动,临时将一个物体跟另一个物体连接。

(判断 ) P161- 162 应为借助中介原理正确错误12.则。

(填空 ) P10013.TRIZ在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填空 ) P11314. (填空 ) P22715.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 P172作业21.使用STC算子方法重新思考问题时,物体的()方面不在考虑范围内。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6分卷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6分卷

山东淄博继续教育考试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1. (C)是对在构思阶段形成的实现发明目标的设想和方案进行验证的阶段。

(C)A准备阶段B构思阶段C物化阶段D感知阶段2. 目前成熟的TRIZ商业软件集成的效应超过了(A )个。

(单选)A6000B1000C3000D50003. (B)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时间段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单选)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基于条件的分离D系统级别的分离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B )的主要目的是创建用来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的清单。

(单选)A步骤1B步骤2C步骤3D步骤45. 以下哪个案例属于使用重量补偿原理(ABC )。

(多选)A空气动力B流体动力C浮力D油箱的双层外壳6. 实现检查表面状态和性质和改变表面性质的功能,其功能代码分别是(CD )。

(多选) AF18BF19CF20DF217. 实现搅拌混合液形成溶液及分解混合液的功能,其功能代码分别是(CD )。

(多选)AF5BF28CF9DF108. 每一个发现都是由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一情况引起的,问题是发现的第一要素。

(判断T) 正确错误9. 理想度是指有用作用和有害作用的比值。

(判断T )正确错误10. 所谓基于条件的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T )正确错误11. 物质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物体,但不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物质之间依靠场来连接。

(判断F)正确错误12. TRIZ的问题模型共有四种形式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质-场问题和知识使能问题。

(填空)13.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冲击和脉冲。

(填空)14. 知识基础的基本构成是、物理和几何等学科的效应和现象等。

(填空)15. 在一般的工程技术发明中,往往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简答)(1)从事物自身的功能的反面进行探索,扩大技术的应用范围。

TRIZ-作业

TRIZ-作业
TRIZ理论是这样一种创新方法: 它使创新思维从发散走向收敛;它利用创新的
规律,使创新走出了盲目的、高成本的试错和灵光 一现式的偶然。
TRIZ 的基本理论知识
• 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认为,创新 是有规律的,创新是可以设计的, 并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即 TRIZ理论。TRIZ 由阿奇舒勒 (G. S. Altshuller)在1946 年 创立,动用了1500 人年的工作量, 根据对世界各国250 万份高水平 发明专利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 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创新方法。
用物场模型原理分析,并解决此问题
力场
梁跨中之所以会 下弯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跨中模板
对底模的支撑力 不够,才导致弯 曲。
模板支撑
底模
实际应用案例
•引入链式物场:为解决支撑不足,引入第三个物质, 即增加扣式钢管放在跨中底模处,来解决支撑不足。
力场
模板支撑
底模
力场
模板支撑
扣式钢管
底模
实际应用案例
• 方法二:梁中下挠也可认为是发生有害的弯曲, 可采用其他方法来消除此有害弯曲
个人学习体会
国家也需创新 创新政策环境还不完善
十年间,SCI 22个学科被引用200次以上 的论文共6097篇, 美国有4000篇, 中国20篇,其中香港15篇,中国大陆只 有5篇。我国论文的价值大缩水
实际应用案例
施工中浇筑梁时,最后总是发现由于梁太大,跨 度太长,混凝土凝固后发现梁的跨中有下挠,即发生 弯曲变形。
辩证法+系统论+认识论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技术过程 矛盾
资源
理想化
系 功能分析 物场模型 矛盾分析 资源分析 创新 思
统 科 学
发明问题 标准解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11. ()是指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单选)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2. ()是指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物体放到一起(或者合并);聚集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部分去实现相似的操作。

(单选)A组合原理B多用性原理C嵌套原理D重量补偿原理3. ()是指将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里面;轮流将每一个物体放到另一个里面。

(单选)A组合原理B多用性原理C嵌套原理D重量补偿原理4. ()是指改变操作条件以达到消除对一个潜在领域工作的需要。

(单选)A预先作用原理B预先反作用原理C事先防范原理D等势原理5. TRIZ的自由化发展虽然说明它的生命力,也证明了其不成熟的一面。

其具体表现为()。

(多选)A很多TRIZ工具没有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B如何选择TRIZ特定工具来解决特定问题,TRIZ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建议CTRIZ工具不支持创新问题解决的某些阶段D各种方法和工具之间存在大量重叠交叉现象6. 据有关学者统计,可用于非技术领域的TRIZ工具集有()。

(多选)A创新原理B矛盾分析C物质场模型D理想度7. 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都要经历的阶段有()。

(多选)A婴儿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8. 技术发明的准备阶段是针对发明目标,构想解决方案的阶段。

(判断)正确错误9. 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着变成一个超系统的子系统方向进化,通过这种进化,原系统升级到一种更高水平。

(判断)正确错误10. 从TRIZ理论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

(判断)正确错误11. 物质—场分析与标准解,作为一类TRIZ解题方法,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更具有广泛性。

(判断)正确错误12.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是机制体系创新,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

(填空)13. 技术系统的物—场模型中,机械力场包括压力、和。

(填空)14. 经过2500000 份全世界高水平发明专利的研究TRIZ将高难度的问题和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

(填空)15. 抛弃或再生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简答)1.已完成自己的使命或已无用的物体部分应当被剔除(溶解、蒸发等)或在工作过秤中直接变化。

2.立即修复一个物体中损耗的部分。

继续教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方法入门)作业21. 焦点对象法起源于()的思考艺术,由哲学家康采(F.Kunze)完成了格式化。

(单选)A古希腊B美国C德国D英国2. ()是指改变一个物体或者系统的外形从对称到不对称。

(单选)A分割原理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C局部质量原理D抽取原理3. ()是指用一组廉价物品去代替一个昂贵物品,放弃某些品质,比如说使用期限。

(单选)A自服务原理B廉价替代品原理C复制原理D机械系统替代原理4. 如果难以取得百分之百所要求的功效,稍微未达到或稍微超过预期的效果将大大简化问题是()的具体措施。

(单选)A动态特性原理B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原理C机械振动原理D空间维数变化原理5. 广义的矛盾可分为()。

(多选)A自然矛盾B社会矛盾C工程矛盾D人类矛盾6. 使用等势原理的案例包括()。

(多选)A在一个平坦的工厂里,没有任何斜坡B用慢餐去代替快餐C使用接地肩带使得工人和物体平衡电势以避免来自静电的伤害D在大衰退时期实行扩张而不是压缩7. 描述技术矛盾的一般步骤是()。

(多选)A找出问题B在因果分析链中找到问题切入点C分析现在的解决办法改进了什么参数D用图示法加以描述8. 人与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且还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中。

(判断)正确错误9. 在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等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和灵感状态不能起特殊重要的作用。

(判断)正确错误10. 对39个参数进行配对组合,大约有1300对典型的技术矛盾。

(判断)正确错误11. 完成某种功能所需的方法或手段就是场。

(判断)正确错误12. 收敛式发明方法包括检验表法和形态学分析法。

(填空)13. 搜寻最佳解决方案的三条基本判别原则是解决矛盾原则、理想化原则和资源利用原则。

(填空)14. 标准解具有的特点是特定性、通用性和普遍性。

(填空)15. 应用空间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是什么?(简答)1.定义物理矛盾时,首先确定矛盾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矛盾的参数相反的要求进行描述。

2.对在什么空间上需要满足什么要求进行确定。

3.对以上两个空间段是否交叉进行判断,如果两个空间段不交叉,可以应用空间分离,否则不可以应用空间分离。

1. 635法是()人荷力针对本国人惯于沉思的性格特点,对奥斯本的BS法进行改良而引入的一种方法。

(单选)A前苏联B美国C英国D德国2. (78页)是通过把发明对象分解为几个部分进行剖析,以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功。

(单选)A缺点列举法B希望点列举法C特性列举法D优点列举法3. 对大量专利的统计分析表明,(96页)以上的创新问题存在已知解决方案。

(单选)A60%B80%C90%D95%4. (130页)是指技术系统趋向于首先向集成度增加的方向,紧接着再进行简化。

(单选)A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C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D增加集成度再简化法则5. 使用气压和液压结构原理的具体案例包括(169页)。

(多选)A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B机动车上用的液压减振器C高档球鞋鞋底的气垫,给脚部提供很好的缓冲D消防救生用的充气气垫7. 物—场模型分析一般解法应用步骤包括(226页)。

(多选)A确定相关的元素B联系问题情形,确定并完成物—场模型的绘制C选择物—场模型的一般解法D开发设计概念8. 由于不能表现出问题的解的可能方向,因此TRIZ一般不研究管理矛盾。

(判断)正确错误9. 从TRIZ理论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包括三个部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

(判断)正确错误10. 所谓基于条件的分离,是将矛盾双方在不同的条件下分离开来,以获得问题的解决或降低问题的解决难度。

(判断)正确错误11. 初次应用ARIZ,只需一次就产生满足问题解决者所期望的结果。

(242页)正确错误12. (填空)13. TRIZ出来的特点。

(填空)14. 技术系统的物—(填空)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应用的步骤是什么首先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并确定此问题所要实现的功能;根据功能从《功能代码表》,确定此功能相对应的代码,此代码是F1~F30中的其中一个。

从《科学效应和现象清单》查找此功能代码下TRIZ所推荐的科学效应和现象,获得TRIZ的科学效应和现象的名称。

筛选所推荐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优选适合解决本问题的科学效应和现象。

查找优选出来的每个科学效应和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应用于问题的解决,形成解决方案。

颜色改变原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内容?172页改变物体或环境的颜色;改变物体的透明度或改变某一过程的可视性;采用有颜色的添加物;通过辐射加热改变物体的加热辐射性。

1. (C )是试错法的第三步。

(单选)A猜测或尝试B反驳或排除C在错误中学习D直接得到正确结论2. (C )是把扩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综合起来,交替使用的一种发明方法。

(单选)A扩散式发明方法B收敛式发明方法C综合式发明方法D演绎式发明方法3. 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比较,发现仅有(A )的解决方案具有原创性。

(单选)A1﹪B5﹪C10﹪D20﹪4. 根据表8.2显示,简化与改善策略有(D )种标准解。

(单选)A13B23C6D175. 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不同,具体表现在(ABCD )。

(多选)A目的不同B方法不同C社会效果不同D结果不同6. 智力激励法的基本的原则是(ABCD )。

(多选)A延迟评判原则B自由畅想原则C综合改善原则D限时限人原则7. 提高理想度的方向有(ABCD )。

(多选)A增加系统的功能B传输尽可能多的功能到工作元件上C将一些系统功能移转到超系统或外部环境中D利用内部或外部已存在的可利用资源8.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是指利用相变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例如,体积的变化来损失和吸收热量等。

(判断)错误9. TRIZ理论认为,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矛盾或冲突,而不是寻求折衷方案,不克服矛盾的设计不是创新设计。

(判断)正确10. 物理矛盾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

(判断)错误11. 物—场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技术系统的目的是执行功能,它的基本组成包括两个物质和它们之间的作用力或相互作用—称为场。

(判断)正确12. 技术发明具有创造活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创新性。

(填空)13. TRIZ主要研究工程矛盾,并把其分为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

(填空)14. 在通用技术参数中经常用到移动对象与静止对象两个术语。

(填空)15. 利用技术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基本流程是什么?(简答)答:(1)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最应该改善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2)在通用工程参数表中选择与在这一情况下变坏的特征最为接近的标准特征。

(3)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改善的标准特征的标号。

(4)在技术矛盾矩阵中找到变坏的标准特征的标号。

(5)行与列相交处的单元格内的数字是被推荐发明原理的标号。

(6)在40个发明原理中查找这些原则并且利用它们去创造那些解决问题的创意。

1. (D)是指在技术系统的进化中,子系统的匹配和不匹配交替出现,以改善性能或补偿不理想的作用。

(单选) A提高理想度法则B完备性法则C能量传递法则D协调性进化法则2. (D )是指从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系统中将必要的部分或者性质抽取出来。

(单选)A分割原理B增加不对称性原理C局部质量原理D抽取原理3. 为了更详细准确地描述物理矛盾,Savransky于(C)年对物理矛盾进行了描述。

(单选)A1958B1979C1982D19894. 阿利赫舒列尔提出的ARIZ-85中,(B )的目的是将简单问题通过物理矛盾事实上的克服得到解决。

(单选)A步骤5B步骤6C步骤7D步骤85. 智力激励法要求与会者应严格遵守的规则包括(ABCD )。

(多选)A思路越广越新越奇越好B设想和方案数量越多越好C不论各种情况与会者一律平等D提出的各种设想不分好坏,一律记录下来6. 六顶思考帽团队在实际中的应用步骤有(ABCD )。

(多选)A陈述问题事实B提出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议C评估建议的优缺点D对各项选择方案进行直觉判断7. TRIZ的问题模型的形式有(ABCD)。

(多选)A技术矛盾B物理矛盾C物质—场问题D知识使能问题8. 发明的先进性不是反映发明技术价值和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

(判断) 错误9. 试错法的基本思想是,人们所追求目标可以通过不断试验消除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