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减法》教育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育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育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猫》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猫 2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4.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体会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在表达上的 异同。 母鸡 2 白鹅 2 藏戏 2 习作 2 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时如何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一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体会冒号的 用法;了解语气词不同的表达效果。 4.根据“书写提示”练习写字。 5.积累背诵古诗《蜂》。

13猫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 1.识字教学 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 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动物深深的爱。 3.表达运用 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通过对比阅读课后的两段文字,体会不同作家的相同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家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同时,带领学生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尝试着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猫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认识“滤、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安全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比赛活动方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着从构建和谐、安全、文明、幸福校园角度出发,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安全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活动。通过征文活动进一步全面加强学生自我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征文主题 安全在我心中 二、征文范围: 此次活动围绕活动主题,从安全教育、生命安全、出行安全、安全活动、珍视校园消防设施、爱护安全设备、与校园师生安全等有关方面出发,结合自身实际,讲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一件事,一点体会,一些经验教训等。文体不限。 三、征文对象: 3—6年级学生。 四、征文时间: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 五、征文要求: 主题鲜明,内容充实,贴近校园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行文流畅、用词精炼、详细得当、富有新意。

要求讲述安全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性,以及预防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等知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中年级字数在300左右,高年级字数在600字左右。A4纸打印标题三号字加粗,正文宋体四号2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 六、活动要求: 1、各个班级按照通知要求组织本班学生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各班学生所写作文由该班语文教师进行初评,从中选出5篇优秀文章参加学校评奖。(注:所有学生稿件在截槁日期前由各班语文教师统一交少先队) 2、征文截槁日期为20xx年xx月xx日。 3、最终评选结果由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于20xx年xx月xx 日至20xx年xx月xx日进行评选。 4、所评选出的优秀稿件颁发相应奖项,并在学校展板张贴展示。 七、评奖形式及奖项设置: 本次征文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数名。 八、稿件评审小组 评委: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4页,2.7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难点: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①(―2)+(―6) ②(―8)+(+6) 3.问题: 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310°C) 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应该用减法计算上题,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①回忆: 我们知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计算(―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 ? )+(―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8,所以(―8)―(―3)=―5。①减法运算的结果得到了。 试一试: 再做一个填空:(―8)+( )=―5,容易得到(―8)+(+3)=―5。②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结果是相等的。 ②再试一次: 10―6=( 4 ),10+(―6)=(4 ),得10―6=10+(―6)。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如果用字母a、b表示有理数,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可表示为:a– b = a +(―b)。 2.例题:

七年级上数学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 [本节课内容] 1.有理数的加法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本节课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812573984.html,] 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 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 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 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812573984.html,] [知识讲解] 一、有理数加法: 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 5m;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5m,再向右移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812573984.html,]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来源学。科。网]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 探究[来源:学科网]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 3+(—5)=—2; 5+(—5)= 0; (—5)+5= 0. 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5m.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 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题 例1、计算 (-3)+(-9);(2)(-4.7)+3.9. 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猫精品教学设计课件一等奖.doc

【教学目】 一、学会生字新,理解文内容,背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通学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抓住猫的性格特点行具体致描述的,并体会作者的猫之情。 三、一个意思,两三个事例,把一段写具体。 【教学重点】 指学生学老舍先生言的条理性、准确性、生性,增学生的感。 【教学程】 一、,揭示学要点 (一)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猫的可? (二)文章是怎表达猫之情的? (三)学具体明确的表达方法。 二、理思路,构特点 (一)指名文。 (二)根据本文起分述的特点,文章分段,画出中心句,写出小三、抓古 怪,品大猫之三怪 (一)大猫第一怪 扣教材泡泡:“ 什么猫的性格古怪呢,我要好好体会体会。”指学生。 1. 理解“古怪”。(推、存疑,一步合文理解“古怪”。) 2.默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性格的。 (板:老、玩、尽) 3.文中是用哪一个表示折的,把三方面的性格特点接起来的?(可是) 4.每一方面性格后都用了一个气,把它圈出来。 5.文感悟“可是”“吧” 表达“古怪”的作用。 老吧 它很老 比 (“ 它老吧,可是有玩,它玩吧,可是有又很尽。” 里两次用“可是” 折,表出了猫的性格人捉摸不透。句末用“吧”使气不十分确定,更人感到猫的性格人以捉摸。 ) 板: 可是可是 老————玩————尽 吧吧 6.通品味、感悟,悟出“古怪”在文中的意思是“令人以捉摸”。 7.分品味作者遣造句之妙。 (1)老:老的突出表是什么?(:它老吧??无。)

它老吧,它的确有候很听。 它老吧,它的确有候很乖。 比 “猫”像个活、机(学生在比中,体味到“乖”不但有听的意思,而且人起来得灵的小孩十分 可,同也表达了老舍先生的猫之情。) (2)玩:玩的突出表是什么?(: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要不怎么一天一 夜不回家呢?) 怎么呼,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怎么呼,它也不肯回来。 比 (“任凭”写出了猫要玩就尽情尽地玩,“不管” ,“无” 怎么呼都不会回来。) (3)尽:怎描写尽的? 填空:想一想各成什么,再想 一想什么要填写些? 它屏息凝()心 —就是几个()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心 听到老鼠响 (猫在捉老鼠尽的表是:“憋住气,聚精会神”是心;“一??”表示有耐心;“非??不可”表示有决心。 ) 8.感悟“古怪”的猫最可。 如果只允你从猫的“老”“ 玩”“尽” 三种性格中,独有一种性格的猫养,你哪种?(成天睡大的猫 是“ ”猫;整天不回家的猫是“野”猫;整日逼老鼠,不的猫是“呆”猫。只有既“老”又“ 玩”;既 “ 玩”又“尽”性格“古怪”的猫最可。) (二)大猫第二怪 1.从猫的情上看,写了两个方面,找出概括。(高:温柔可;不高:一声不出。)(板:温柔可——一声不出 ) 2.用了几个把“温柔可”写具体 的?(用身子蹭你的腿;伸脖子你抓痒;在稿上印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 (1)老舍先生家的猫独有的“温柔可”的表是哪个?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班会背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学校安全事故又陆续出现,而且重大恶性事故增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治安情况复杂,很多事故是“天灾人祸”所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甚至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松懈麻痹,班级教育的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丰县教育局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班会活动目的: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防患于未然; 2、加强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3、进行基本的逃生技术教育,提高自救水平; 4、加强生命意义的教育,感染学生,热爱生命。 班会主题: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黑板上书写“安全在我心中”几个美术字。 2、准备好5道测试安全的题目。 3、学生在班会课前自学《中小学生日常安全手册》。 4、准备好相关课件。 二、教学过程: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象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象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谁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丰县孙楼镇张梨园小学四年级刘

顶的妈妈在外环路上遭遇车祸,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不让我们为之警醒? 出示主题: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二)、明理导行 1、这位可爱的妈妈,才38岁,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像她那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多媒体展示资料。 2、在你的生活当中,你还知道哪些像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1)生讨论、介绍。 (2)小结、过渡: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路上最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交通安全。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交通方面的常识。 3、安全过马路 (1)认识红绿灯 板书: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好。 (2)讨论: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或公路怎么过? 板书:先往左看,再往右看,靠右行 (3)游戏“过马路” 一个学生演汽车,演时手学开汽车的样子,嘴发出汽车开动的声音,几个学生表演过马路的小朋友。 4、我们在学校里或外出活动、乘车回家时也要注意安全。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

1.3有理数的减法(一)教案

1.3 有理数的减法(一) 备课人 课型:自主探究课 学生:___________ 学习目标:掌握减法法则,会进行减法运算 重 点:减法运算 难 点:减法法则的推理 一.根据左边的等式填右边的空格 甲数 + 乙数 = 和 和- 乙数 = ( ) (+8) + (+2) = 10 10- (+2) = ( ) (+9)+ (-3) = 6 6- (-3) = ( ) (-5)+(-4)=-9 -9-(-4)= ( ) 二.自主学习(看书21p ~22 p 页,完成下列作业)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书21p 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说明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 来计算。 2. 现在请你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有理数减法法则用字母公式表示: 3. 把下面有理数减法转换成有理数的加法,然后算出结果 =--)3(0 = ---)3(1 =---)3(5 =--)6(11 =---)7(13 =---)5(5 =+-)8(9 =+--)3(6 =-715 4.认真看书22p 页例5的解题格式,然后再做下面的减法题 )5(3---= = =-70 = )8(5--- 96- 1.某地冬季某天的最高气温是 4℃,最低气温是-3℃,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多少? 2.甲地海拔800米,乙地海拔-200米 ,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 另一方面: 列出算式,写出结果: 你能仿照1题格式在横线上写出2题中合适的算式吗? …⑵ 7)3(4=--7)3(4=++…⑴ …⑴ …⑵ 这三道减法题的结果 能用其它方法算出吗? ???由⑴⑵得到等式 4

)7(4--+ 9.55.2-- )6.0(9.1-- )5(0-- )7(8.3+-- 03-- )53(52--- 3 1)21(-- 讨论:做有理数减法有哪两个两个步骤: 5.要小心哦,下面算式中既有加法题也有减法题,别把题看错了,别把法则弄错了。 )7(9-++ )7(9--+ )10(8-+- )10(8--- 三、问题交流: ⑴交换导学案看一看,欣赏他人作业之美,同时发现自己和他人之不足 ⑵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 ⑶总结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一些发现,展示到黑板上 四、展示提升(展示不能解决的问题,接受任务,小组作好准备哦!) 五、达标检测 1.课本23p 练习1、2题 还有25p 页第3、4题做在作业本上 2. )7.0(7.1--- )9(9--- )10(0-- 10)8(-- 3.梯等式计算 )10()7(6---+- (—3 23)-(—123)-(—1.75)-(—234)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为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掌握一些安全常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活动时间:2018年5月3日 活动地点:各年级教室 主持人:班主任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谈各方面的安全 1.家庭生活安全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加倍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1)在家不要触动正在使用的高压锅的安全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压重物或打开锅盖; (2)不要乱动煤气罐,发现家里的煤气漏气,应立即关紧总阀门,并打开门窗。 (3)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乱动开关、插座、电灯泡等。 (4)夏天到了,不要用手去摸电风扇的叶面。 2.交通安全

上学、放学、假日外出等,除了步行以外,还要做公共汽车,所以,交通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重视的,要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确保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要靠右边走,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追逐。横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没有指挥的路口,要左右观察没有来往的车辆以后,迅速安全的通过。 (2)不在公路上学骑车,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3)乘坐摩托车时要戴安全帽,抓紧大人,不乘坐无照驾驶人员和酒后开车人员驾驶的摩托车。 3.防火安全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火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校打扫卫生,清理的树枝叶、废纸,不要点火烧掉,以免引发火灾。 (2)不论在哪发现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报警时要说清着火的地点、什么物品 着火等。 (3)发生火灾以后,小学生应尽快离开火场,禁止小学生去参加灭火行动。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作用】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近承本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实数、整式、方程等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生活中的地理、物理等各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教育、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与价值目标: 在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竞争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通过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及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法则中减法到加法的转变过程,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的应用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2.本校属于城乡结合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都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都较弱。 3.做为初一新生,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善未培养,虽然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差。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稿最新5篇

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稿最 新5篇 安全,不单单是为了我们自己,还为了我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每一起事故的发生,不仅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更是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给亲人和朋友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生命,在每个人心中都是那么伟大,同样,又是那么的渺小,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稿1 我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无私的奉献给我们光和热,驱散乌云,为我们带给一个生存务必的朗朗乾坤;我们爱戴煤矿工人,是因为他们是“火神”,是“太阳之子”,履行着母亲一样的义务。煤矿工人,他们牺牲了属于自我的那一份阳光,钻到地层深处,为我们取出光和热,他们本就应获得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和荣耀,然而由于?a href='//xuexila/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话踩蛩兀乔兹说男耐烦31皇鹿实囊跤傲肿拧N颐呛粲醢踩颐歉枰踩0踩鞘裁?太平顺利为“安”,无缺无憾为“全”。安全,它蕴涵在恋人脉脉含情的话语中,妻子温柔的笑脸上,儿女依依的期盼中,母亲虔诚的祈祷里,它是一种期望,一种寄托,一种期盼,它是来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

呼唤!这天,当我们坐在那里重温安全生产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由于一时疏忽而酿成的大错,那些由于一时渎职而造成的终生遗憾,那些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太深太深了……让我们的思绪回到2004年的春天,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那个春天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都以前是我们可爱的工友,然而却走得那样匆忙。鲜花,遮不住他们痛苦的遗容;哀乐,压不住亲人嘶哑的呼喊!那一个个矫健的身影早已化成追忆的幻觉,他们年轻的,骤然熄灭的灵魂,把亲情,友情和感情化作滴血的绝望堵在每一个活人的胸口!逝者已去,留给我们的是无言的悲痛与沉重的思考!这天的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就应做的,就是化悲痛为力量!变教训为经验!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共同开创煤电公司安全生产新的局面。现任葛店矿矿长的刘军同志,自担任矿长以来,他一向就把安全工作放在其他各项工作的首位。对待安全工作他严考核、严落实、严管理,运用严格地工作作风打造了葛店矿安全生产之堤!在他的带领下,葛店矿不仅仅实现了安全生产年,杜绝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还构成了葛店矿特有的安全生产文化。还有新庄矿采三队采煤班班长黄文栋,几年来,他一向就和班里的同志奋战在采煤第一线,他所带领的班组连续两年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这主要归公于他对安全工作的严抓善管上。他贯彻规程不马虎,狠抓“三违”不手软。一次,一位平时和他关系不错的老工人为了赶产量,没有为支柱二次注液就开始攉煤。黄文栋明白后,坚决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2课时)

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类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 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 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二、合作学习,共同归纳 1.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9 -(-7)=16. 9 +(?)=16. 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 减法变加法 9 -(-7)=9+7. 变相反数 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就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由此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实质转化为加法运算.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应用1:计算:(1)5-(-5)(2)0-7-5 (3)(-1.3)-(-2.1) (4)11 3 -2 1 2 (5)(-6)+(-5) 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归纳::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对有理数的加法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这些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时,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分析、借助数轴这一重要的几何模型,直观地表示运算过程,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顺利实现中、小学知识的过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中.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的法则的过程,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的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总结,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运用转化思想方法指导学生去发现数学规律;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在小学阶段学习时,我们知道做减法题目时只能用大数减去小数,小数减去大数到底可不可以呢?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后我们就揭开了这一迷惑很多同学的问题了. 二、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设计说明 对于有理数减法的运算,首先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为此通过设计求温差这一问题情境,认识到运算的作用,同时体会到运算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探究发现 济南市2012年一月某日的最高温度为4 ℃,最低温度为-3 ℃,这天,济南市的温差为多少?你是怎样算的?

猫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猫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语文、方法、问题、现代、和谐、民主、思想、成果、地位、重点、载体、关系、 分析、弘扬、丰富、鼓励、发挥、完善、内心、关心、良心 一、导入新课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也是我们第六单元语文学习的主角。我们看到,人类用铁笼囚禁了凶猛的华南虎,用屠刀杀死了狡诈的狼,用智慧征服了高贵的马,用猎枪把一群斑羚逼到了伤心崖,上演了一幕幕惨烈的死亡表演。孩子们,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是不是也该学着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学完郑振铎的《猫》,也许我们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说猫生和亡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近猫的世界,看看猫的性格,想想猫的命运。 出示要求:从来历、外形、性格、地位等方面说说三只猫的生存状况。你可以这样说:从(此处引用原文)来看,这是一只(此处用自己的话概括)猫。 集体交流:(顺序为简略谈谈前两只猫------重点分析第三只猫) 师:你真是活学活用啊,别人的方法马上就成了你学习成果了。鼓励一下。接下来我们说本文的主角,第三只猫。 生1:首先从猫的来历看,相比前两只而言,它是不请自来的,是冬天的早晨在门口捡到的。师:从它的来历看出,我们还可以推测出什么?(走丢或被遗弃的) 生2:从外貌来看,它虽也如第一只猫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 师;同样的花白,但第三只却不及第一只讨人喜欢,这里是否也带着“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偏见呢?接着说? 生3:它的性格不活泼,又带着天生的忧郁性,同时也很懒惰。 师:这样的一只长相既不漂亮,性格也不活泼、懒惰的丑猫在我家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生4:若有若无。 师:用我们这儿的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有你不多,无你不少”。若有若无,是一种很可怜和尴尬的的地位啊!谁还有补充? 生4:这是一只全家都不大喜欢的猫,从“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的“捉”字可以看出来,如果很喜欢的话,那就会用“抱去”。

有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有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 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 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 的学习。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 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 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 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 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 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 是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老舍《猫》教学设计-----说课稿

《猫》再教设计(第二课时) 年级:四年级 姓名:李丽娟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词语。 2.品味“乖”,“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 花”,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 对生活的热爱。 5.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6.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 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两句话写的?(学生回答,师出示两句中心句,并板书:古怪淘气)

二、比较阅读 同学们,老师看到一篇文章,也是围绕这两方面写的,我们来品读一下,看看写的怎样。(学 生读后说感受) 同学们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这么会品读文章,我们一起来 看看老舍先生那精彩的描写吧, 三、体会感悟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体会出猫性格的古怪呀? (生围绕第一自然段说,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我们再来看看这只猫,这是一只(生 齐说: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2、下面我们就用朗读的方式把这只性格古怪的猫展现出来,我们先来读读猫的老实,谁能读出猫的老实?(出示课件指名读)老舍先生在说这句话时用到了一个字,能表达出老舍先生对猫的感情,你能发现是哪个字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回答)谁能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指名读齐读) 3、这只猫不仅老实还贪玩呢,谁能读出猫的贪玩?(出示课件指名读)多贪玩的猫呀!一玩就是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同学们想想,老舍先生如此喜爱这只猫,一天一夜都没看见它着急不着急?那就全家总动员找找吧!我们想想老舍家的人都是怎样呼唤这只猫的?(指名呼唤)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赵英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 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计算(口答): (1) 1+(-2) (2) -10+(+3) (3) +10+(-3) 2、出示幻灯片二: 如图: 这是2006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教师引导观察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10)-(+3)=7 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 2、再看一题: 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问题:计算:(-10)+(+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3 、例题讲解: 出示幻灯片三(例1和例2) 例1计算: (1)6-(-8) (2)(-2)-3 (3)(-2.8)-(-1.7) (4)0-4 (5)5+(-3)-(-2) (6)(-5)-(-2.4)+(-1) 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后练习1、2

1.3.2有理数的减法(1)教案

授课题目 1.3.2有理数的减法(1)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学设计 导学六步法教学内容(共案)修改内容(个案)一、复习检测(1)4+16= , (2)(–2)+(–27)= , (3)(–9)+10= , (4)45+(–60)= , (5)(–7)+ 7= , (6)16+0= , (7)0 +(–8)= 。 二、目标、导入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三、自学交流思考归纳: (一) 0-(-3)= 0+(+3)= -1+(+3)= -1-(-3)= -5+(+3)= -5-(-3)= 归纳: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 一个负数,等于这个负数 的。 (二) 9 –(+ 8)= 9+(-8)= 15 +(-7)= 15 –(+ 7)=

归纳: 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一个正 数,等于这个正数的 (三)一个数减去0,应该等于什么结果? 归纳: 对于一个任意有理数而言, 0,等于 0的,仍然等于这个数本身。 四、教师精讲有理数减法法则 (一)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这 个数的。 数学语言:。 (二)两个变化:变为, 变为。 例题 (1) (-3)-(-5) (2)0-7 (3) 7.2-(-4.8) (4) 11 35 24 五、目标达成1)0-(-22) 2)(+4)-16 3)(-21)-(-12) 4)(–8)–5

当堂检测(1)3-(-3) (2) (-11)-2 (3)0-(-6) (4)(-7)-(+8) (5) 六、课堂小结1、有理数减法法则:2、困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件 填表培训: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加。 2、文、理科“六步法”可适当调整。 3、课型可填: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学科根据情况科 自定)。 )7 5(72

老舍《猫》教学设计培训课件

3. 猫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猫》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贪玩”、“尽职”、 “任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 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2.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生---预习课文 师---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学校确立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本课设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价值体现在教学关系上是教服务于学,师生关系上是师服务于生,从而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过程: 一、学法导课。 1、同学们,当你遇到一段话,一篇文章的时候,你是怎样读懂它 的?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读,圈,画,批等) 3、你们可真会读书呀,有这么多好的读书方法。这节课,我们就 试着用大家说的这些方法来学习第15课《猫》。(板书课题) 二、出示预习题。 1、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与众不同,它给你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

“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学习校园安全知识,认识安全警示牌,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中学生的自防自救能力。通过开展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 和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不安全 事故发生和减少不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 活动对象:七年级(3)班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准备:安全知识、警示牌 班会程序: 一、导入班会 甲: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 乙:“同学们,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我们说的话。 合:让我们安全记心中,记住人生美好,步步小心。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日常行规安全 1、小品《课间十分钟》 2、学习日常行为安全知识 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 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 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挤搡;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抢行。 训练时严格按照器械的操作,不得随意玩耍。 三、认识一些警示牌 请同学们猜猜这些警示牌是什么意思。(出示警示牌,学生指认)

四、交通安全知识 1、学习常规交通安全知识 2、交通安全"拍手歌" (第一小队):你拍一我拍一,过马路不要太着急。你拍二我拍二,骑车不要把人带。(第二小队):你拍三我拍三,走人行横道才心安。你拍四我排四,先下后上真懂事。(第三小队):你拍五我拍五,不做马路小猛虎。你拍六我拍六,交通安全来学透。(第四小队):你拍七我拍七,开车不要耍脾气。你拍八我拍八,马路护栏不乱爬。(集体):你拍九我拍九,施工场地绕道走。你拍十我拍十,安全习惯要保持 五、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1、故事《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火灾,四名大学生跳楼身亡》 2、基本要求:中学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 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 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灾现场,中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 3、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六、安全知识竞赛 七、班主任总结讲话 老师总结发言: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也很成功,从主持人到各位同学表现特别棒!从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中,我足以看出大家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安全在我心中。让安全系着我们大家;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伴随着我们大家!八、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