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温度与温度计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温度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温度计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温度与温度计1.将冰放入水壶,对冰进行加热,冰会变成态的水;不断加热,水又变成态的水蒸气;将长柄勺子靠近壶嘴,如图1所示,水蒸气又变成态的水;如果温度降到零下,水还能结成冰,变成固态。

可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图12.物理学中,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

3.温度表示物体的,用字母来表示。

人们用(℃)作为常用的温度单位。

摄氏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 ℃,水时的温度定为100 ℃。

把0~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份,那么,每一等份为。

“-6 ℃”读作__________。

4.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其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___。

春城昆明年平均气温为18 ℃,相当于K。

5.请在0 ℃、25 ℃、37 ℃、42 ℃、100 ℃、200 ℃中选择适当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的温度是;人的正常体温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6.如图2所示的温度计,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图2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0 ℃7.如图3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38.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图4(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3)请指出如图4甲所示操作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应记为℃。

9.如图5所示的温度计是,它的示数是,它的测量范围为,分度值为。

使用时,它(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5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A.方法a B.方法bC.方法c D. a、b、c三种方法都对【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同步练习【答案】B【解析】2.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 B. C. D.【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8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给玻璃泡中的碘加热,碘就会吸热升华为碘蒸气,即发生的是升华现象,所以,玻璃泡内弥漫着的是紫红色的碘蒸气。

正在消融的冰凌,是固态的冰变成了液体的水,是熔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冰直接变成气态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只有C,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六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这就是我们家乡大庆的四季。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A.春天:一定要在有风的天气里,花香才能扩散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变得五颜六色,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秋天: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这是因为月亮对阳光进行了镜面反射D.冬天: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3.1 分子热运动【答案】D【解析】4.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 B.C. D.【来源】辽宁省辽阳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六种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

冰雪。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11 温度 物态变化(解析版)

考向1 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温度计(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是标度方法: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读:温度计的量程是指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温度计的分度值反映了温度计的准确程度,分度值越小的温度计,所测得的数据越精确。

观察温度计时,必须看清0℃刻度的位置,液柱的液面在0℃刻度的下方时,显示的温度为负值,即低于0℃的为“零下温度”。

4.体温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解读:在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要用酒精轻轻擦拭,包括用热水煮沸。

典型例题【2016·厦门卷】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你认为对应的温度分别是()A.-8.8℃、0.1℃B.0.1℃、-8.8℃C.-0.1℃、8.8℃D.8.8℃、-0.1℃【答案】B针对练习1 【重庆市江津区三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哪种做法是正确的()针对练习2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估测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刚从冰箱里拿出的水果的温度约为3℃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38-40℃C.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感觉较舒适的气温大约为37℃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针对练习3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下列有关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C.无锡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42℃D.无锡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考向2 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018届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复习检测21

2018届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复习检测21

温度计1、温度(t、T)叫温度。

要准确地测量温度,必须使用2.温度计a.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制成的。

b.分类:华氏温标(F)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

摄氏温标(C)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Celsius)在1742年制定的。

热力学温标(K)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是-273℃,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第 1 页共3 页第 2 页 共 3 页 温度,这种温度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

热力学温度T 和摄氏温度t 的关系是:T=t+例1.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甲温度计是______℃,乙温度计是______℃,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差______℃例2. 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A .用开水煮B .用酒精灯加热C .用自来水冲洗D .用酒精棉花擦例 3. 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A .0℃~100℃B .35℃~42℃C .-10℃~100℃D .-20℃~50℃例 4.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经过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 ℃和40 ℃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A、36 ℃和40 ℃B、40 ℃和40 ℃C、39 ℃和40 ℃D、39 ℃和39 ℃第 3 页共3 页。

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热和能

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热和能

2018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热和能热和能中考热点概括一、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燃料热值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

6.转化率的计算。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水沸腾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对于水来说,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但是沸点会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对于图像,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在图像上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1)96 (2)98 低于(3)B 【例题2】(09广州)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

初三物理课件-2018届中考物理教材知识点复习课件6最新

初三物理课件-2018届中考物理教材知识点复习课件6最新

• 【备注】 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嘴周围的 “白气”是如何形成的,很多同学认为是汽 化,这是个易错点.“白气”不是气态的, 而是空中弥漫的很多小水滴,是液态的;而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因此“白气” 并不是汽化形成的,“白气”实际上是喷到 壶嘴外的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空气向外放热, 液化形成的.
•升华和凝华 • 1.升华 •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 吸收 华过程⑬______热量. • 常见的升华现象:灯泡内的钨丝变细;冰冻 的衣服变干;樟脑丸会渐渐变小甚至消失;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碘容易升华等.
•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 位.
• 【备注】 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要 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0”刻度 线的位置,然后再看液柱的液面在“0”刻 度线以上还是在“0”刻度线以下,以上则 为“+”,以下则为“-”,所读出的温度 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熔化和凝固 • 1.固体的熔化 •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熔 吸收 化时需要⑦______热量. • 2.液体的凝固 •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凝 放出 固时需要⑧______热量.
• 4.温度计的使用 • ①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量程 • ②选:根据估计温度选择合适③ ______的温 量程 分度值 度计; •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④______和⑤________; • ④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 容器底或侧壁(如图甲); 相平 •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留在液体中(体温计除外),视线与液柱上表 面⑥______(注意:刻度线在零刻度线以下 时,读数时应从上往下读)(如图乙);
• 2.凝华 •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 放出 华的过程⑭______热量. • 常见的凝华现象:钨蒸气在白炽灯内壁凝华 成黑色小颗粒;霜、冰花、雪、冰雹和雾凇 的形成等.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 温度与温度计

中考物理培优(含解析)之 温度与温度计

温度与温度计(原版与解析)物理知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温度的物理含义,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计的使用。

1.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三种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物态变化:物理学中,将物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典型例题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雨、露、雾、霜、雹、水蒸气都解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答案:霜、雹;雨、露、雾;水蒸气.易错点拨:雾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但许多同学看到雾悬浮在空中,认为雾是气态,科学研究发现,雾是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所以雾应该是液态。

针对练习1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态.针对练习2在常温下,钢铁、石蜡是;水、酒精等物质是;氢气、氧气是.(填“气态”、“固态”或“液态”)针对练习3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以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A.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B.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C.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2.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1)温度的物理量符号、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温度的物理量符号是t,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的符号是℃。

(2)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把0℃到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等分就为1摄氏度。

(3)摄氏温度的读法:“摄氏度”是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三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可省略读成度,也不可分开读,例如37℃不可读成37度,也不可读成摄氏37度。

(4)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物理量的符号是k,温度的国际单位制又叫做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1124167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0温度物态变化含解析20181124167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主要是它发生了()A.熔化和液化 B.熔化和凝固 C.熔化和凝华 D.熔化和汽化【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点睛】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物态变化有吸、放热现象,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人体的密度约为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详解】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103kg/m3,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约,课桌高约为身高的一半,即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5kg,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D。

【点睛】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3.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段对应的温度是该种物质的熔点,所以熔点是48℃,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需要理解图象上每一段表示的含义,并从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4.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温度与温度计基础训练知识点1 水之旅1. “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D.冬天,飘落的雪花2.日常生活中水能呈现出三种状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眼睛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是()A.冰和水B.水和水蒸气C.冰和水蒸气D.水、冰和水蒸气3.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如图4所示。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

火山喷发时,大地呈态,岩浆以态形式喷出。

知识点2 温度4.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5.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知识点3 温度计及其使用6.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7.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8.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综合训练9.冬天,长时间放在户外的铁块、木头、砖块,关于它们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的温度低 B.木头的温度低C.砖块的温度低 D.三者的温度相同10.如图所示,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是30 ℃,则温度计玻璃泡里测温液体的温度是()A.28 ℃ B.29 ℃ C.30 ℃ D.31 ℃1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以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273℃ D.100℃1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实际气温是()A.27℃ B.30℃ C.32℃ D.37℃13.写出图中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温度为℃。

1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三次测得液体的温度分别是32℃、30℃和33℃,则该液体的温度值较准确的是℃。

15.(1)如图所示分别是用来测量体温和气温的温度计的局部,根据温度计的分度特点可知,体温计是(填写图号),理由是。

(2)图中(b)温度计的示数是℃,该温度计玻璃泡里测温液体的温度是℃。

16.如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

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7.如图所示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正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18.某同学测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选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19.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A、B两点是将该温度计插入32℃的温水中及水温冷却至28 ℃时的液面高度。

(1)与现行的液体温度计相比,伽利略温度计的缺陷是:①;②。

(2)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特性可知:A点的温度是,B点的温度是。

(3)若将此温度计放入31 ℃的水中,用摄氏温标的标注方法大致确定细管内液面的高度。

经典考题20.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21.如图甲所示,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此时读数为℃。

2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

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l℉。

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 ℉。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

23.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以后,小明想要在家里自制一支温度计能够测量水的沸点.(1)他自制的温度计如图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他把这个温度计先后放在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了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他又将自制的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边,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2)在实验室里,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8℃、95℃、103℃,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小组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猜想.参考答案1.C2.A 解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眼睛不能直接看到。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就含有水蒸气。

3.固 液4.A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让人感觉温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5℃,都不符合题意.5.D 解析: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在37℃;我国江南冬天有时也会下雪,显然最低气温为23℃过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春季和秋季气温人感觉舒适,这时的气温大约在20℃左右。

6.A 解析: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10℃。

7.37.38.热胀冷缩 39.D 解析:铁块、木头、砖块长时间处在同样的环境中,它们的温度相同。

10.C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中液体的温度应与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得相同。

温度计显示液体的温度是30 ℃, 温度计玻璃泡里测温液体的温度是30 ℃。

11.A 解析:由T =t +273可得,t =T -273=100 -273=-173℃。

12.B 解析:冰水混合物实际温度为0℃,温度计示数为5℃,沸水实际温度为100℃,温度计示数为95℃,实际温度差为l00℃,温度计示数差为95℃-5℃=90℃,故1小格示数代表的实际温度为100/90℃,教室内温度计示数为32℃,它所占温度计的格数为32℃—5℃=27℃,所以温度计示数的32℃对应的实际温度为27×100/90℃=30℃。

而冰水混合物实际温度为0℃,教室实际气温为O℃+30℃。

对应的温度差与对应的示数差是成比例的,故也可直接列比例式:℃℃℃℃℃℃℃53205950100--=--t ,解得 t =30℃。

13.-3 解析:观察温度计可知,中间是温度计的零刻度,从零刻度向左,刻度值是越来越小,可见,液柱是在零刻度以下,由于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应为-3℃。

14.33℃ 解析:第一次测量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第二次测量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只有第三次测量正确,这样测出的液体温度值也较准确,为33℃。

15.(1)(a )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2)-5 -5 解析:(1)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就能判断图(a )是体温计。

(2)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中液体的温度应与被测物体的温度变得相同。

16.(1)温度计量程太小(或体温计量程小于被测热水温度));(2)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或水)中;(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解析:联系体温计的量程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就可以总结实验中的错误。

17.采用更细的玻璃管或采用容积更大的瓶子或采用膨胀系数更大(更容易膨胀)的液体提示: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在提出建议时,应明确一定体积的同种液体在温度升高1℃时,膨胀的体积是一定的,要使液柱变化明显,可减小玻璃管的直径,也可以增加膨胀物质,还可以选择更容易膨胀的物质等。

18.(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的底(2)高(3)69℃解析:(1)从图示操作可以看出,其错误之处在于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的底;(2)本题中容器的底接触酒精灯火焰,致使容器底的温度比液体的温度高,这样就使测出的温度偏高;(3)纠正错误后,观察到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可以读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69℃,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要注意不估读,带单位。

19.(1)测量不准确携带不方便(2)32 ℃ 28 ℃ (3)如图所示解析:(1)与现行的液体温度计相比,伽利略温度计的缺陷有很多,如测量不准确、测量不灵敏、携带不方便、不易感知具体的温度大小等。

(2)温度升高时,烧瓶内的气体膨胀,烧瓶中的液柱就要下降(或减小),烧瓶中的液柱下降(或减小)了,说明温度升高了;反之,若温度降低了,则液柱就会升高(或增加)。

所以,A点对应32 ℃,B点对应28 ℃。

(3)在A、B之间平均分成四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根据题意,就可标出31℃。

20.C21.1 3722.T=1.8t+32 37 解析: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分代表1℉。

摄氏温差100℃等同华氏温差180℉;即1℃=℉=1.8℉,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等于摄氏温度的0℃;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1.8t+3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23.(1)25 ℃(2)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齐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否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