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培训讲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 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
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内容)弘扬: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社会公德2、依法治国3、民事主体4、故意犯罪形态5、慎独6、知识产权7、法人8、具体行政行为二、填空1、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以()为原则。
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5、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
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年;短期诉讼时效为()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1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12、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和()。
13、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二是(),三是()。
1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和()。
16、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也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018思修复习提纲(最新版)

2018思修复习提纲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大学生活的变化(三个变化)P22.如何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四个方面)P3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1.学习理念P4-5 :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以求真务实为基础)终身学习(学习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三、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1.成才目标P5-6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二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一、思想道德与法律1.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P7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关系P7(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二者共同作用)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性P82.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P83.法律素质的定义和意义P8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2.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P103.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P11第三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一、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1.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三个方面)P13二、掌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1.学习本门课的基本方法(四个方面)P14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理想的含义P172.理想具有现实性和预见性 P183.理想的类型(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P184.信念的含义P185.理想和信念的关系:如影随影、相互依存P19二、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P20-21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大学生承担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20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百年目标P22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1.马克思主义是P23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8届道德和法律复习提纲

第二、法律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C )3.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C )4.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C )5.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B )6.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 )7.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C )8.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 )9.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C )10.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B )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即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最显著特征)二、宪法1.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宪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个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思修复习提纲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绪论:1、大学生成才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二者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法治保障。
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章:3、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密切的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4、人生目的、人生态度的定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5、人生价值的定义及评价标准定义: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评价标准: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6、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b352cd680203d8ce2f249d.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最后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第二段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的本质。
P9最后一段2、人生观的含义。
P10第三段3、人生目的。
P10最后一段]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第二段6、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第二段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第二段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的含义。
P13第二段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第三段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
最根本的是?】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四点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段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三点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第二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P31-32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35第二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第二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最后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第二段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的本质。
P9最后一段2、人生观的含义。
P10第三段3、人生目的。
P10最后一段]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第二段6、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第二段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第二段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的含义。
P13第二段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第三段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
最根本的是?】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 四点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段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第二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P31-32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35第二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第二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XXXX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以下五条修正案]3年XXXX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P146-147 4。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P149-151注:党的领导原则[理性],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 5、四个信任P151第2-6段,中国的国家体系P151第3段规定:现阶段是否没有指出人的范围???7.中国的政治制度P151第4段8,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P152第3段9,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P152第4段10,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5311,中国实体法律部[各部法律包括哪些法律?P154-160 12,中国民法基本原则P155第2款[民法通则] 13。
社会保险的类型P158中国刑法基本原则第1条第14款P158第3-15段,中国的处罚类型P158第三段16,程序法和非程序法包括什么?P159-160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P161 3.2,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任务P161第2段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P162-164 5.4,依法治国的基本模式P164-166四点第四节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P166-167 5.2。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保证,三个统一,具体体现] P167 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形式P168,第2款,具体要求]4。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条的重要性P169,第2款,具体要求] 5。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P170-171 4.6,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P172三分7,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P172,第1段,第5节,培育法治思维的意义1,法治思维P173第3段2,法律思维的特征P173第3段,4.3,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P173-174四点4。
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P174-175五点难点:法律至上三点权力制约的四个要求公平与正义的四层含义权利保护的四个方面正当程序的五个特征 5.法律权威的含义/决定因素P177最后第6段,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性P178-179四点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
P6最后一段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P7第二段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1、人的本质。
P9最后一段2、人生观的含义。
P10第三段3、人生目的。
P10最后一段]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
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第二段6、人生价值的含义。
P12第二段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P12第二段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的含义。
P13第二段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P13第三段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P13-14【对立统一。
最根本的是?】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P16-17 四点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段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8、个人主义。
P25第二段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P23-25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P31-32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P35第二段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P35-364、四个自信。
P36第二段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P36第三段6、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P37-38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如何理解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放飞梦想?P38-442、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P39第二段3、如何理解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P39-404、为什么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P405、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P416、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P42-43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1、为什么说重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P45-55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46-47五点3、民族精神的含义。
P48第三段4、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P48-50 1+45、时代精神的含义。
P50-516、时代精神的体现。
P517、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P52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P53-54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含义+要求】P55-562、爱国主义的特点。
P56 最后一段3、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什么要求?P57-61 四个方面4、为什么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P57-585、为什么要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P596、如何看待立足民族和面向世界的统一?P60-617、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P61-668、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
P65第三段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1、怎样理解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66-722、为什么说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P68-693、如何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P70-72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P74最后一段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P75第一段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75第二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P76-78第二节坚定价值观信念1、为什么要坚定价值观自信?P78-8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特征?P82-833、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84-87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1、道德的含义。
P89第一段2、道德的起源。
P90-913、道德的本质。
P91-924、道德的功能/主要功能。
P93-945、道德的作用。
P946、道德的变化发展/历史类型。
P95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P97-982、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P99-1003、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P102-1034、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P104-1055、如何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P105-106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P107-109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P109-1103、集体主义的三个层次道德要求。
P111 第一段4、公共生活的特点。
P112第二段5、公共秩序的范围、重要性。
P112第三段6、社会公德的含义。
P112最后一段7、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P1138、网络道德要求。
P114-1159、树立劳动的观念。
P114-11510、职业道德规范。
P117-11811、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P117-1181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P118-1191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P12014、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P121-12215、恋爱道德。
P12216、家庭美德。
P12317、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P12418、个人品德的含义。
P12519、个人品德的作用。
P12620、道德修养的方法。
P127-12821、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P129-130第四节向上向善、知行合一1、为什么要向道德模范学习?P130-1322、志愿精神。
P1323、大学生与志愿活动。
P1334、大学生如何引领社会风尚?P133-134第五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1、法律的含义。
P138-1392、法律的强制性含义。
P138第二段3、法律的制约因素/根本因素。
P138第三段4、法律的阶级性。
P138-1395、法律的历史发展。
P139-140 四种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P140-142 三点7、我国法律运行的几个环节。
P142第二段8、不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P142-143【难点】A、宪法、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E、条例F、军事法规G、自治条例、单行条例H、特别行政区法律与2015版相比,增加了中央军委制定军事法规;设区的市人大及常委会----以前是省会城市、其他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比原来有扩大范围)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注明: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权限有所不同。
课本没指出。
9、法律执行的主体。
P143第二段10、法律适用的主体。
P143 第三段11、司法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
P143-14412、法律遵守的含义。
P144第二段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我国宪法的地位。
P148三点2、我国宪法的形成发展【临时宪法、1954年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其后五次修正案】3、2018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P146-147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P149-151注:党的领导原则【原因】、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5、四个自信。
P151第二段6、我国的国体。
P151第三段注明:现阶段人民的范围没指出???7、我国的政体。
P151 第四段8、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P152 第三段9、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P152第四段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15311、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每一个部门法包括哪些法律?】P154-16012、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P155第二段【民法总则】13、社会保险的种类。
P158第一段14、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P158第三段15、我国刑罚的种类。
P158第三段16、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序法包括哪些?P159-160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P161 三点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P161第二段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P162-164 五点4、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4-166四点第四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方面。
P166-167五点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保证、三个统一、具体体现】P1673、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的形式P168第二段、具体要求】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重要性四点P169第二段、具体要求两点】5、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P170-171 四点6、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点 P172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P172第一段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1、法治思维的含义。
P173第三段2、法治思维的特征。
P173第三段四点3、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
P173-174 四点4、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P174-175 五点难点:法律至上的3点表现。
权力制约的4点要求。
公平正义的四层含义。
权利保障的四个方面。
正当程序的5个特点。
5、法律权威的含义/取决因素。
P177最后一段6、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P178-179 四点7、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P179-180 四点8、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
P181-182 五点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1、法律权利的含义。
P183 最后一段2、法律权利的特征。
P184 第二段四点3、法律义务的含义。
P184 第三段4、法律义务的特点。
P185 第二段四点5、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P185 第三段三点6、怎样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P186 第一段三点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187-1888、政治权利的内容。
P187第三段四点注:选举权、表达权的叙述过于简单。
9、人身权利的内容。
P187-188 五点10、财产权利的内容。
P188第二段两点11、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
P188-189 四点12、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P189 第三段注:我国的宗教政策没有很好地表达???注:其他基本权利没有指出【比如特定主体的权利】。
13、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P189-190 四点14、公民的基本义务。
P191第三段15、违反法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P193 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