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0张ppt)

课后作业
Ø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Ø 你对司马光还有哪些了解,给大家讲讲。源自谢谢!24. 司马光
儿童诗
古代孩童司马光 他和伙伴捉迷藏 有个孩子掉进缸 眼看淹死大家慌 搬起石头砸破缸 机智镇定司马光 智救伙伴美名扬
24.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注释: [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看一看
• 注释: • 【庭】:庭院。 • 【皆】:全,都。 • 【光】:指司马光。 • 【迸】:涌出。
比一比
光 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使劲砸那口缸。
比一比
众皆弃去
慌张
光持石击瓮破之 镇定
思考: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冷静冷静 机智勇敢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 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拓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
请根据图片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儿童益智故 事的名称。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文彦博灌水浮球
组一组
• 群—— 一群 • 戏—— 游戏 • 没—— 淹没 • 众—— 众人 • 弃—— 放弃 • 石—— 石头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换一换
• 登—— 爬上 • 足—— 脚 • 去—— 离开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 • ( )一个小朋友不谨慎掉进了大水缸里。
填一填
戏——( 登 )——( 跌)弃去 持——( 击)——(迸)——活
背一背
戏—— 登 —— 跌 —— 弃去 —— 击 —— 迸 —— 活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1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1张PPT)

活之,水儿群
。,光中登儿
水 迸 , 儿
持 石 击 瓮
。 众 皆 弃
瓮 , 足 跌
戏 于 庭 ,

破 之 水 迸
弃 去 光 持
足 跌 没 水
戏 于 庭 一
司 马 光
儿石中儿
得擊眾登群 活甕皆甕兒 。破棄足戲
之去跌於 水光沒庭 迸持水壹 兒石中兒
司马光 群儿________,一儿_____, 足跌______。众________,光____ __________,水迸,儿_______。
【注释】 [辄]zhé总是。 [引]拿。 [故]原因。 [法]按道理。
文中其他小孩子遇到这 种情况会怎样做?
众皆弃去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运用了对照的写作手法,将其他小孩和司 马光进行对照,突出强调了司马光遇事冷静、 聪明、勇敢的特点
孔融让梨 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 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文言文
多读 插图 注释 联系上下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庭:庭院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皆:全、都 光:司马光 迸:涌出
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 样的孩子?
遇事冷静 聪明 勇敢
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司马光聪明、勇敢、遇 事冷静?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复姓
24 司马光
上官婉儿
唐代女官、 女诗人
诸葛亮
蜀汉丞相,三国 时期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左右/左中右 结构
跌持
上下/上中下 结构
皆弃
半包/全包围 结构

我会写
字词乐园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司庭 登跌 众
qì chí
弃持
多音字
足跌没(mò)水中。

字词乐园

淹没
méi
没有
少年没(méi)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救 起那个快被河水淹没(mò)的孩子。
多音字
学习思考:
课堂集中营
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 代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 法写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分: 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
篇幅较长。 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 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缸上, 失足掉入缸中淹到水里。
课堂集中营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纵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孩失足落水。
课堂集中营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持: 拿。 击: 击打。 迸: 涌出。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 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Hale Waihona Puke 实战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群儿戏于庭 庭:___庭__院___。______________
· 2、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___拿__。_________________ ·· 3、众皆弃去 皆: _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

书写指导:上边的“人”要 宽大,下边两个“人”并排, 左边“人”的捺变为一点。

丢弃 弃
结构:上下 音序:Q 部首:廾 组词:抛弃 自暴自弃 造句:同学们都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书写指导:上边要扁小,最 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一竖 撇,右边是一竖。
chí
持刀 持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扌 组词:主持 坚持不懈 造句:歹徒持刀威胁无辜群众。
书写指导:左上边的横撇横 短撇长,右上边有两个短撇, 捺要长。
diē
跌倒 跌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足 组词:跌落 跌跌撞撞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书写指导:左边窄小,右边 高大,“止”下横变为提, “失”中间一撇要长。
zhòng
众人 众
结构:品字结构 音序:Z 部首:人 组词:众多 众志成城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司马光
➢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司跌 皆
你用什么好 办法记住这些生 字的呢?
qì chí
弃持
司机 跌倒 皆是 丢弃 支持

司马光 司
结构:半包围
音序:S 部首:乛 组词:司马迁 各司其职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4 司马光》 (共30张PPT)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4 司马光》 (共30张PPT)部编版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王冕好学
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 弃去
跌 持石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 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
积在船中,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 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瓮,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这时,司马光最为冷静。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 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 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 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 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 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资料宝袋
认识文言文: 在我 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 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 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 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 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 否?”。“饭否”就是文
字词乐园
会写字

tínɡ dēnɡ diē
司庭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词语积累(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心灵手巧 七窍玲珑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 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 第三题)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zhòn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司马光(共2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_司马光(共23张ppt)

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翘舌音的掌握。 A.司:sī;水:shuǐ。水的声母是翘舌。 B.持:chí;众:zhòng。持、众的声母是翘舌。 C.石:shí;活:huó。石的声母是翘舌。
4.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可以结合句意分析作答。“水迸,儿得活”出自课文 《司马光》,句子翻译为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迸”的意思涌出、流出。
谢谢观看
理清情节
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有 哪些人?用红笔标出人名。
/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默读课文,想象文中 人物都做了什么?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 跌 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 击 破
众/皆弃去, 弃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注释】 ①尝:曾经。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
树等。 ⑤然:这样。⑥瞳子:瞳孔。
拓展延伸
【翻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 “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 慢慢地说:“不是这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瞳孔,如果 没有瞳孔一定看不见。”
3 . 下列三组生字中声母都是翘舌音的一组是( )
A.司 水
B.持 众
C.石 活
4 .“水迸,儿得活。”中“迸”的意思是( )
A.奔散
B.没有
C.涌出
参考答案
1 .部首 扌 6画 ① ③ ②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 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 思来思考。 “持”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扌,除去部首剩下6画,再查6画。 “光持石击瓮。”意思:司马光却拿起石块砸缸。持:拿着;握着。 “勤俭持家”意思:以勤劳勤俭的精神操持家务之意。持:掌握;料理。 “持之以恒”意思:长久地坚持下去。持:遵守不变。 2 .金光闪闪 白雪皑皑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高高兴兴 来来往往 果实累累 密密层 层 严严实实 【详解】本题考查分类掌握及运用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 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分,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故答案为:金光闪闪、白雪皑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高高兴兴、来来往往、果实 累累、密密层层、严严实实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7张PPT)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文言文 言简义丰
谈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 学到了什么呢?
拓展阅读
宋人有悯其苗之 不长而揠之者,芒芒 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其子趋而往视 之,苗则槁矣。
拓展阅读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 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 其舟,曰:“是吾(wú) 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yǐ),而剑不行,求剑若 此,不亦惑乎!
众为什么要放弃他离开他呢?难 道他们不想救他吗?联系生活实际说 说他们都会有哪些表现? 有的......有的......有的........
你想对司马光说点什么?
复述故事
借助注释,发挥想象,用上 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把这个故 事讲给同桌听,让他给点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通句子。

司马光
tínɡ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ɡ
之,水迸,儿得活。
mò(淹没)
没 méi(没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人物 /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24.司马光
看图片猜故事
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 上册
复姓

24 司马光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介绍司马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了司马光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 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 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课堂小练
《司马光》讲述了(司马光)用(大石头 )砸破 (水缸 ),救出掉在( 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这个故 事出自于《 宋史·司马光传 》。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红色的词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 么意思?
➢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文讲解
➢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去:离开。 光:司马光。 迸:涌出。
其他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小司马 光搬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水 涌出来,小孩得救了。
我会写
mò (淹没)

méi (没有)
dé (得到)
得 de (要不得)
děi (可得注意)
我会写
司马光 庭院 登瓮 跌没 众人 弃去 持石 儿得活 击瓮破之
我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一个小孩掉进缸里后,别的小孩是怎样 做的?司马光是怎样救出那个孩子的?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2020/5/25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忽然,一个 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了,别的小孩都吓跑了, 只有司马光勇敢地救起了他。今天,我们 一起去看看司马光救人的故事吧!
引入新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 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 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 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历来受人景仰。生平 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 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尝试背诵 。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现了司马光的什么 品质?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归纳总结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
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孩子都跑掉了, 只有小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把缸砸破,水涌出来, 小孩得救了。
děi (可得注意)
我会写
司马光 庭院 登瓮 跌没 众人 弃去 持石 儿得活 击瓮破之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红色的词语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又是什 么意思?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课文讲解
➢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庭:庭院
登瓮:站在大缸上。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 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 被水淹没。
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当你遇到危险的事情时,会怎么做? 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理解词语
庭: 瓮: 皆: 去பைடு நூலகம் 迸:
庭院。 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全,都。 离开。 涌出。
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语。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第二课时)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 跌皆弃持
我会写
mò (淹没)

méi (没有)
dé (得到)
得 de (要不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