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试题
玉石器基础知识试题B试题

2007年《玉石器基础知识试题B》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距今约八千年的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它是一种,器物的刨面呈。
2、汉代崇尚迷信思想,为了保存尸体而专门制作的随葬玉器有玉衣,用金丝缕成的称。
汉代玉衣是由西周时期的演变而来的;在口中的含玉称作,汉代常见的是;手中的握玉称,汉代常见的是,也有的。
3、明清两代,玉文房用具较前有很大的发展,有玉砚、玉笔、玉肩搁、、玉印章、等。
4、汉代以后玉带钩的制作进入低谷,但是元、明、清时期,玉带钩又重新大量出现,有制、___制、制、制等。
5、春秋时期的琢玉工艺,其纹饰在早期以为主,中晚期流行,较前代有很大进步。
6、巧妙利用一块玉石材料天然颜色的不同,表现人物或动植物某些形体特征的雕刻技法,称为。
如河南安阳小屯所出的两件玉鳖。
7、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甘肃南部的洮砚和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单项或多项选择)1、“半璧曰()”。
A、琥B、璜C、琮D、璋2、中国古代玉器种类繁多,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玉仪仗器物,有()。
A、玉斧B、玉戚C、玉戈D、玉刀3、陆子冈是()的著名制玉工匠。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4、历代玉器作品中,刻作年款的多见于清代宫廷玉器,最早的是()。
A、雍正年款B、乾隆年款C、嘉庆年款D、道光年款5、战国、汉代玉器雕琢的花纹有很多是一脉相承的,如()。
A、谷纹B、蒲纹C、云纹D、双身兽面纹E、螭纹6、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A、红山文化B、良渚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7、河北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是由()制成。
A、和田玉B、蓝田玉C、南阳玉D、岫岩玉8、“六瑞”一说,出自《周礼》。
其中“王”持()。
A、桓圭B、信圭C、躬圭D、镇圭9、玉器中的文字对判定器物年代和真伪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清代()皇帝御题就是很好的断代依据。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10、成组的玉佩在西周时期盛行,考古发现此一时期的玉佩一般以()为主,加以玉环、玉管等。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笞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A.各氏族都出现龙图腾B.龙的形象源于神话传说C.已经产生龙崇拜观念D.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专项试题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专项试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
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
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
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
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
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
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润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5.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
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
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
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6,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
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
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7.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8,二王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9.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
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陶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1949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3. 《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__唐太宗李世民___4. 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唐朝____5. 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笔法记》_____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___7.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韩熙载夜宴图》_____8. 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李公麟_____9.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气韵生动___10.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1. 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李思训_____12. 《捣练图》的作者是___张萱____13. 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潇湘图》_____14. 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宋徽宗赵佶15. 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_曾鲸____16. 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八大山人_____17. 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赵孟頫__18. 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初唐____19.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青绿重彩____20. 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文同____21. 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_《富春山居图》____22. 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董其昌___23. 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24. 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_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_____25. 唐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__张萱、周昉_____26. 唐代王维被誉为“___文人画的鼻祖_______”27. 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___李成____28. 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崔白29. 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林泉高致集》一书。
后李文化 试题

后李文化
一,选择
1.下列文化中,属于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有()
①后李文化②北辛文化③大汶口文化④仰韶文化⑤大龙潭文化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
二、填空
后李文化中的西河遗址房屋的建造方式是:▁▁▁▁(半地穴式)
三、名词解释
竖穴侧室墓
答:竖穴侧室墓,指在在竖穴半腰向头侧和身的一侧,外掏出龛形侧室,用以放置死者。
四、简答
1.简述:后李遗址的墓葬特征
答:墓葬有土坑竖穴墓和土坑竖穴侧室墓两种,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极少(除个别墓有陶支架和蚌壳外,无其他随葬品)。
墓均东西向。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01)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陶器_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1949_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___3. 《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__唐太宗李世民___4. 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唐朝____5. 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笔法记》_____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_____7.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韩熙载夜宴图》_____8. 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李公麟_____9.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气韵生动____10.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__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____11. 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李思训_____12. 《捣练图》的作者是___张萱____13. 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潇湘图》_____14. 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宋徽宗赵佶____15. 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_曾鲸____16. 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八大山人_____17. 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赵孟頫___18. 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初唐____19.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青绿重彩____20. 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文同____21. 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_《富春山居图》____22. 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董其昌___23. 新石器时代半坡型彩陶的典型装饰纹样是____《人面鱼纹彩陶盆》___24. 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佛本生故事作品有__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_____25. 唐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__张萱、周昉_____26. 唐代王维被誉为“___文人画的鼻祖_______”27. 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___李成____28. 以生动自然的花鸟形象打破黄筌画风对宫廷绘画垄断的北宋画家是___崔白____29. 北宋画家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被辑成《林泉高致集》一书。
2020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其答案

2020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及其答案一、选择题1. 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 )A. 石器B. 木器C. 青铜器D. 铁器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夏朝"建立于( )A. 公元前2070年B. 公元前2020年C. 公元前1600年D. 公元前1046年答案:A3.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金文B. 甲骨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B4. 周武王在( )战役中打败了商朝军队,建立了周朝。
A. 牧野B. 长平C. 巨鹿D. 淝水答案:A5. 周朝实行( )制度。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制答案:A6. 春秋时期,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是因为他( )A. 强大军事力量B. 完善政治制度C. 发展经济D. 以上都对答案:D7.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生活在(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B8. 战国时期,著名的兵法家孙武著的兵书是( )A. 《春秋》B. 《论语》C. 《道德经》D. 《孙子兵法》答案:D9.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文字是( )A. 金文B. 甲骨文C. 小篆D. 隶书答案:C10. 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的中央政府机构是( )A. 三公九卿B. 郡县制C. 科举制D. 制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夏朝的建立过程。
答案: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
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治理了洪水,使人民免受水患之苦,因此受到人民的爱戴。
他死后,由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制。
2. 请简述商朝的建立过程。
答案: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由商汤建立。
商汤原是商部落的首领,他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
商朝的首都最初设在安阳,后来迁至商丘。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之一。
3. 请简述周朝的建立过程。
答案: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由周武王建立。
历年考古文博专业考研试题选辑[1]1
![历年考古文博专业考研试题选辑[1]1](https://img.taocdn.com/s3/m/fc1cdd553b3567ec102d8a5a.png)
北京大学2001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2莫维斯线3兴隆洼文化4牛河梁5新莽嘉量6冯素弗墓7文思院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002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棱大尖状器2城背溪文器3蒙特留斯4周原5滇王之印6印纹硬陶7新考古学8法门寺9大明宫含元殿10号墓为陵二、简述1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2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3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三、大题1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陶器2商周墓葬制度及等级意义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4元大都考古发现及意义2003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2陶寺文化3丁公陶文4成都金沙遗址5李济6《世说新语》7耶律羽之墓8萨栅银币9湖州镜10黄肠题凑二、问答题1简述莫维斯线和自己对这一命题的认识2黄河流域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3根据考古材料概述中国冶铁术的发达及铁器普遍使用过程4唐大明宫特征及主要遗址5绘图并说明商周鬲的形态特征2004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广谱革命2石器拼合3瑶山墓地4柴尔德5里耶秦简6沂南汉画像石墓7华清池8安伽墓9长沙窑10葡萄镜二、问答题1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2 2500-2000BC,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都有哪些,试述这些区域文化较3墓葬资料所见秦文化与楚文化的异同4试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2005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金石学2裴文中3碳14 4燕下都5湾漳墓6朱封大墓7天龙山石窟8汉代铁官9夏商周断代工程10低温釉陶二、论述题1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2东周都城的多样性和原因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形制及特点。
4北宋皇陵建制2006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大气候信息库2、AMS 测年3、蛋壳陶4、瑶山墓地5、吴城文化6、金涂工艺7、石阙8、模型明器9、虞弘墓10、号墓为陵二、论述1、什么叫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论述史前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大学 2003 ----2004 学年第 1 学期本科考试出题专用纸
西北大学 2003 — 2004 学年第一学期考古学专业本科考试试题
“新石器时代考古”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答题(每题 15 分 , 共 60 分):
1. 试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问题。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不同阶段上的分期结果不尽一致。
① 探索阶段,安特生把当时发现的仰韶文化等归为新石器时代末期。
② 初步确立阶段,基于磁山、裴李岗诸文化的发现与确认,不少学者把中国新石器时代分为早晚两期。
③ 基本确立阶段,中国新石器时代不仅被划分为狭义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约当龙山时代)两个大的阶段,狭义新石器时代也被划分为早、中、晚三期。
④ 目前,一般把中国新石器时代划分为 4 个阶段,即早期(或初期)、中期(或早期)、晚期(或中
期)、龙山时代(或晚期)。
2. 简述聚落考古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聚落考古是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常也被视为社会考古学的重要方法。
① 聚落是人们日常居住并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聚落考古学就是以聚落为单元进行田野作业和研究的思想方法。
② 单个聚落形态研究是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聚落内部各种遗迹的形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
③ 聚落相互关系也是聚落考古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涉及聚落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与等级差异等。
④ 聚落的历史演变也是聚落考古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涉及各类聚落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原因等。
3. 简述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制与埋葬特点。
仰韶文化是中国最早确立且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已发现了大量的墓葬遗迹。
① 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制主要是竖穴土坑墓。
② 成人与婴幼儿通常分别埋葬,成人葬于氏族公共墓地,婴幼儿一般以瓮棺葬于居住区内。
③ 埋葬方式多为单人一次葬,有些地区还流行二次葬。
二次葬除双人与多人合葬外,甚至还有集体合葬者,郑洛地区曾一度流行成人瓮棺二次葬。
④ 许多墓葬都有随葬品,且多为实用器,惟数量差别不甚明显。
4. 简述史前武器的主要种类及其意义。
考古发现的一些遗迹和遗物,已经说明史前战争存在的历史事实。
① 在史前战争日益频繁的过程中,逐渐由攻击性能较强的砍伐与狩猎工具演化出专门性的武器,如石斧、石(骨)镞、石矛、石球等。
② 这些史前武器至少可以分为手持和远射或投掷两大类,手持武器主要是石斧及少量大型石刀等,远射或投掷武器主要是弓矢、石矛和石球(流星索)等。
③ 随着时间的演进,手持与远射或投掷武器的组合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主要是手持武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④ 手持与远射或投掷武器的组合比例变化,可能反映着主要战争形式的变化,即由远隔战向近接战的转变,战争的残酷性随之增强。
二、论述题 ( 任选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 :
1.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上承旧石器时代,下启青铜时代。
尤其中国的青铜时代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因而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作用和意义非同一般。
① 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由于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所以,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甚为明显,进而揭示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②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明了农业,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农业文化系统,而且影响甚大。
③ 中国是古代文明发达的重要地区之一,但所有的文明要素几乎都是在新石器时代奠定的。
④ 复杂的人地关系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是深刻认识中国古代文明长期延续原因的重要基础之一。
2. “新石器时代革命”能否代表“农业革命”,为什么?
无论“新石器时代革命”还是“农业革命”,都与新石器时代密不可分。
① “新石器时代革命”是英国学者柴尔德提出的,具体是指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的转变,是一次伟大的经济革命。
② “农业革命”则是美国学者布雷伍德明确提出来的,主要体现农业、尤其是种植农业发生的重要意义。
③ 现在看来,把“新石器时代革命”完全理解为经济或农业革命是不准确的。
因为“居住革命”对于新石器时代或者农业革命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
④ 新石器时代革命的概念不够具体和准确,更不能和农业革命划等号。
发达的新石器时代至少经历了居住革命、农业革命和城市革命等三次方向性的根本转变。
3. 试述考古学界关于“文明要素”的认识问题。
文明要素是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直接制约和影响文明起源的研究进程与结果。
① 由于人们对“文明”含义的不同理解,所以对文明要素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考古学界最普遍的观点,就是把文字、青铜器、城市以及礼仪性建筑作为主要文明要素。
② 事实上,文明要素可以区分为物化形态要素和社会形态要素。
社会形态要素即是指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③ 文明要素并不等于文明或者文明的形成标准。
文明的形成标准可以理解为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但与社会形态文明要素不同的事,前者是指结果,而后者则是指过程,结果不可能完全等于过程。
④ 自己的认识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