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复习力学精ppt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总复习课件PPT力的复习

高三物理总复习课件PPT力的复习
大小: G=mg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一个物体各部分都要受到地球 的重力作用,但从效果上看, 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 集中于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
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
用力。 大小:
条件: 互相接触挤压且有弹性形变.
拉力(绳):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面面接触: 垂直于面
2.力的合成:几个力作用的效果如果可以用一个力 去等效代替,则这个用去等效代替的 力就叫这这个力的合力。
3.力的合成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F
例如:
等效
F1
F2
G
G
4.二力合成的范围: F1 F2 F F1 F2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一个 力分解成两个互成角度的力,如果没有 特殊的限制可以分解成无穷多对。但力 的分解一般都是按照力产生的效果进行 分解。
2.正交分解
摩 大小: f FN

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条件: 1. 接触面粗糙且彼此间存在弹力. 2. 彼此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N2 N1
f G甲
m
A
G1

乙G
分析人走路受到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前后轮的摩擦力 皮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与一个点,或者 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个点, 这样的力叫共点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手段 : 多媒体
(以下是教学过程)
定义: 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大小 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表示方法
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
力 力的分类
力的示意图
作用效果:拉力、推力、动力、 阻力……. 重力

专题:高一物理必修1力、物体的平衡总复习PPT教学课件

专题:高一物理必修1力、物体的平衡总复习PPT教学课件
A.F1=mgsinθ B.F1= mg
sin
C.F2=mgcosθ
D.F2=
mg cos
2020/12/11
5
三、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1.如图8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 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 的,且F≠0.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020/12/11
6
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 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 和F2 的作用, 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 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sinθ+F2cosθ=mgsinθ,F2≤mg B.F1cosθ+F2sinθ=mgsinθ,F2≤mg C.F1sinθ-F2cosθ=mgsinθ,F2≤mg D.F1cosθ-F2sinθ=mgsinθ,F2≤mg
1.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 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 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 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 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 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2020/12/11
4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 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 平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 为F1和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2020/12/11
11
4.将一个物体用两根等长的绳子OA、OB悬挂在半圆形的架子 上,B点固定不动,结点O也不移动,悬点A由位置C向位置D 缓慢地移动(如图),在此过程中OA绳中张力将( )

《高中物理力学课件》

《高中物理力学课件》
物体从起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
2 速度与加速度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变化速率
3 运动方程
运用公式解决运动问题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强调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特性。
惯性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 趋向性
实例
汽车静止时乘客向前倾斜的原因
应用
航天器在宇宙中轨道上的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
振动和周期
重复性运动和时间
弹簧振子
弹簧振动的示例
声音和光
周期性的声音和光的传播
《高中物理力学课件》
高中物理力学课件PPT大纲: Nhomakorabea物理量和物理单位
介绍物理学中的基本量和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进行度量和换算。
基本量
时间、长度、质量等
国际单位制
秒、米、千克等
常见单位换算
小时与秒、米与千米等
运动学基础概念及公式
介绍运动学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帮助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
1 位移
物体运动的量度和特征
碰撞
2
物体间传递动量的相互作用
3
守恒定律
动量在封闭系统内的不变性
能量守恒定律
阐述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原理,强调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1 动能和势能
物体的运动和位置所具有 的能量
2 转化和传递
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 化和传递
3 应用
能源的利用和保护
简谐运动及其应用
介绍简谐运动的特点和应用,解释周期性振动的规律和示例。
示例
步行时脚对地的作用-反作用力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描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和应用,阐述地球、月球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力学综合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力学综合
0 2
2
1
2
= (M + )共 2 +Q
② 若子弹最终打穿木块
0 = M +
系统产生的热量Q
1
0 2
2
=
1
1
2
M + (M
2
2
Q fx 相对 fL
+ ) 2 +Q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滑块—斜(曲)面”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①上升到最大高度:m与M具有共同水平速度v共,此
(1)C在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C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3)从C与B相碰后到A开始运动的过程中,C和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
2 2 m2 g 2
(1) v02 2 gs0 (2) m(v02 2 gs0 )(3)
4
k
【答案】
位移特点
同向运动
水平地面光滑
反向运动——类比人船模型
水平地面光滑
“滑块—木板”模型
1.模型图示
2.模型特点
①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
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②若滑块未从木板上滑下,当两者速度相同时,木板速度最大,相对位移
最大.
3.求解方法
①求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
②求时间:根据动量定理求解,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
(2)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
(3)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多少?
(4)电动机多做的功为多少?
(5)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6)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到哪里去了?
电动机多做的功, W电 E k Q fx 传

高中物理课件大全

高中物理课件大全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总结词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对于解决相 关问题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本课件从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动量守恒的条件出发,结合实例, 详细讲解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提高解 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
电场强度的计算
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场强处处相等的区域内 的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除以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E=U/d ,其中E为电场强度,U为两点间的电势差,d为两点间的距 离。
直流电路课件
欧姆定律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即U=IR。其中U为电阻两端的电压,I为电流,R 为电阻。
面积的关系。
注意事项
03
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避免短路和过载;测量时要
注意电阻器的几何尺寸的准确性;电源电压应保持稳定。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VS
实验原理
通过磁场的变化,引起导体中的感应电流 ,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感应实验课件
01
02
03
实验步骤
激光应用
激光在生产、医疗、科研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雷达、激光武器等。此 外,激光在通信、测量、光学仪器制造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04
量子力学课件
波粒二象性课件
光的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具有 波粒二象性,为后来的量子力学
发展奠定了基础。
双缝实验
双缝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 察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高三物理力学复习》PPT课件

《高三物理力学复习》PPT课件

1、同一过程中不同研究对象的综合; 2、不同过程之间转折、临界关系的发掘。
h
18
例:
如图,质量为m1的物体A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质 量为m2的物体B相连,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A、B都处 于静止状态。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 物体A,另一端连一轻挂钩。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 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现在挂钩上挂一质 量为m3的物体C并从静止状态释 放,已知它恰好能使B离开地面但不继 续上升。若将C换成另一个质量为(m1+m3) 的物体D,仍从上述初始位置由静止状态 释放,则这次B刚离地面时D的速度的大小 是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h
15
2、综合试题的“能力点”训练
(1)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的分析和综合
一般来说,物体越多,过程越多,角度越多,
题目的难度也越大,这是因为这种问题需要的 是首先对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的分析,然后在 物体之间或过程之间进行综合。高考计算题中 的难题的情景设计通常是两个物体,两个过程, 力与运动和能量两个角度结合,或者是一个物 体,多个过程,力与运动和能量两个角度结合, 这种情景设计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又 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考查学生运 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具有较多的“能力点”。
位。
(3)力学知识点考查稳定,尤其是 “力与运动观点”、 “能量观点”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和学 科主要思想方法的命题思路。
(4)计算题通常为多个物体(中间常有绳子或弹簧) 或 多过程问题,保持了从2003年开始在计算题上就 只有一个问题这一风格,这种设问方式有利于考核学 生的分析能力和对问题整体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53
14(牛二) Ⅱ 18(圆周运动与引力)
19(振动和波)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篇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篇

3 能量转化与能量守恒
我们将研究能量在物理系 统中的转化和守恒现象。
总结
知识回顾
本课件将回顾力学篇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 加深对力学的理解。
下一步学习的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力学的拓展知识,如刚体力学 和流体力学等。
高中物理课件:力学篇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力学的重要概念与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质点的 运动、力学、动量和能量等内容。
引言
本节课将为大家介绍力学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质点的运动
1 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的定义
我们将学习如何精确描述 质点在空间中的位置、速 度和加速度。
2 运动的描述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物理 学术语和公式来描述质点 的运动状态。
质点的动量
1 动量的定义
我们将学习动量的概念和 计算方法。
2 动量守恒定律
3 推导和应用
我们将探讨动量守恒定律, 研究学习如何推导和应 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 问题。
质点的能量
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我们将学习动能和势能的 含义及其计算方法。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我们将探讨机械能守恒定 律,研究机械能在系统中 的转化和守恒。
3 牛顿第一定律
我们将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了解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 下的运动状态。
质点的力学
1 牛顿第二定律
2 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我们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 探讨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 系。
我们将研究质点间的作用 力,包括重力、电磁力和 强核力等。
3 弹力和摩擦力
我们将了解弹性力和摩擦 力对质点运动的影响。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PPT课件

高中物理复习力学PPT课件

可产生加速度
不能被加速
可作为参考系
不能作为参考系 2
联系: 任何实物物质周围都存在相关的场,场是传递实物
间相互作用的媒介。间断的实物和连续的场,构成了物
质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其次,实验已经证实,场与实物可以相互转化, 如
电子和正电子相遇将湮灭转化为光子; 反过来,高能光
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也可转化 为正负电子对。
4
§1-1 经典力学的建立
在中国,15-16世纪即明朝也曾有过资本主义萌芽,但 在中国并没有成长起来。14-16世纪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 时期。 那时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已经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步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 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当时的思潮主要是反对中 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的发展,表现在:
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所
R月
以月亮永远不会落到地球上。
地球O
牛顿用了类比的方法。类
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
存在的某些相似进而推出它们
在其它方面也可能有相似的一
种逻辑思维方法。 20
二.万有引力定律
那么这种引力的表达式是什么?
牛顿想到开普勒定律。
如果把行星的运动简化为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在此牛顿用了简化模型的方法,开普勒第一定
尊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科学实验方
法。
6
他还设计出斜面实验,证明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作
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与重量无关。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 度越大,在极限情况下 斜面垂直,自由下落物体的加
速度是一样的。 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
时运动物体就应该沿直线 永远运动下去,从而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文学上的突破 波兰物理学家哥白尼 1539 年提出 “日心说”,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挑战。事实上托 勒密的 “地心说”一直被教会. 用作上帝创造世界理论支
意大利的布鲁诺为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 处死刑,烧死在罗马。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为地圆说提供 了无可辩驳的事实。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总 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2.经典力学的诞生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是开普勒的同时代人.他从物理学的角度支持日心 说。因宣传日心说受到教会的迫害 ,直到死后300多年的 1979年,罗马教皇保罗二世提出为伽利略平反。1980年正 式宣布当年教会压制伽利略的意见是错误的。伽利略被 尊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科学实验方
而成的稳定态,简称物态。有熟知的气、液、固、离子
态等。
.
场。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以连续形式存在的物 质形态。如电磁场、引力场等。也具有质量、动量、 能量,一样遵循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区别:
实物物质
场物质
具有不可入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弥漫在一定空间范围,满
足叠加原理
运动速度不能达到光速 可能以光速传播
可产生加速度
不能被加速
F
I
W
物体的运动状态
a
P
E
力,冲量,加速度,动量是矢量,由大小和方向两 要素决定的物理量。功,能是标量,只由大小决定。矢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 a。 y
速度
v
dr
o
dt
r
P
x
加速度
a
dv dt
d2r dt2
.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是来自于物体以外的环
境——外界。描述外界对物体的作用, 本章引入力 F, 冲
量 I, 功W 三个物理量。为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相应的
用三个物理量加速度 a,动量 P,能量E, 即
外界对物体的作用
.
§1-2 经典力学对物体运动的描述
一.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自古以来,空间的概念来源于物体的广延性,时间的概 念来源于过程的持续性。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指明物体是相对于什么物 体而运动,被选为参照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经典力学认为空间和时间是与任何物体及其运动无 关的,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牛顿在《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一书中说: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来说,是 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始终. 保持着相似和不变。”
三. 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先选择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适用的参考系, 且相对于 一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一切参考系都是惯性系。地 球是很好的惯性系。
非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的参考系
在参考系上固连一坐标系(如直角坐标系),从坐
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作的有向线段为位置矢量 r。
位置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 v。
加速度”概念。
他对力学相对性原理
的思考留下了“伽利略变
换”。伽利略为牛顿力学的建. 立铺平了道路。
牛顿(1642-1727)杰出的英国科学家。伽利略、开 普勒等人工作的基础上确立了力学的三条基本定律和 万有引力定律。为了表述力学运动,他与莱布尼兹差 不多同时发明了微积分,1686年牛顿出版了名著《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运动物体 的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这是物理学学史上的第一 次大综合,人们也习惯在把经典力学称为牛顿力学。 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现象主张光的微粒说,发现白 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组成,1675年观察到牛顿环。 在天文学上创制了反射式望远镜。
“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性来说,均匀地 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二. 时间和空间测量的单位 时间表征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1967年第13届国际 计量大会定义,1秒所持续的时间是铯-133原子基态 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周期的 9192631770倍。 空间反映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空间两点的距离为 长度。人类选择与自身大小相适应的“米”作为长度 的基本单位。 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定义,米是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 间间隔内运行路程的长度。
可作为参考系
. 不能作为参考系
联系: 任何实物物质周围都存在相关的场,场是传递实物
间相互作用的媒介。间断的实物和连续的场,构成了物
质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其次,实验已经证实,场与实物可以相互转化, 如
电子和正电子相遇将湮灭转化为光子; 反过来,高能光
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也可转化 为正负电子对。
应该说,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
第一章 宏观物质运动的力学规律
物理学把物质分为实物物质和场物质。 实物具有静止质量、占有一定空间,以空间间隔 形式存在的物质形态。
实 宏观物质 线度在10-7m以上。显出粒子性,服

从因果律,用经典力学或相对论力学描述。

质 微观物质 线度在10-7m以下。显出波粒二象性,
服从统计规律,用量子力学描述。 宏观物质表现为众多粒子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聚集
.
法。
他还设计出斜面实验,证明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作加
速运动,其加速度与重量无关。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度 越大,在极限情况下 斜面垂直,自由下落物体的加速
度是一样的。 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
时运动物体就应该沿直线 永远运动下去,从而实现
mgsin
了不靠外力维持的“惯性 运动”,并逐步明确了“
mg
相对于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今后有可能发现新的物质
形式。
.
在各种形态的物质运动中,最简单的是机械运动 (即位置随时间变动)。经典力学在研究机械运动上是 十分成功的。本章着重介绍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 的贡献及经典力学的基本原理:万有引力定律、动量 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最后 介绍对宏观物质运动更一般的描述狭义相对论和相对 论力学。
.
§1-1 经典力学的建立
在中国,15-16世纪即明朝也曾有过资本主义萌芽,但 在中国并没有成长起来。14-16世纪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 时期。 那时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已经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步形成,文化上也开始反映 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当时的思潮主要是反对中 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的发展,表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