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丸的妙用秘方

合集下载

参苓白术汤标准配方

参苓白术汤标准配方

参苓白术汤标准配方参苓白术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它主要适用于湿热壅滞、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水肿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参苓白术汤的标准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药材组成】。

1. 参,10克。

2. 苓,10克。

3. 白术,10克。

4. 茯苓,10克。

5. 生姜,3片。

【制作方法】。

1. 将参、苓、白术、茯苓洗净,放入药锅中。

2. 加入适量清水,煎煮至汤色呈淡黄色。

3. 加入生姜片,继续煎煮15分钟。

4. 熄火,滤去药渣,取汁液备用。

【服用方法】。

1. 取药液温服,一日2次,每次一半剂量。

2. 饭前服用,连服3-5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 孕妇及腹泻症状严重者慎用。

2. 服药期间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忌烟酒,避免过度劳累。

【药效功效】。

1. 参,益气健脾,补中益气。

2. 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3. 白术,健脾和胃,益气健脾。

4.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5. 生姜,温中止呕,解表散寒。

【适用症状】。

1. 湿热壅滞所致的腹泻、水肿。

2. 脾胃虚弱所致的腹胀、泄泻。

【总结】。

参苓白术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功效。

在使用时,需要按照标准配方进行制作,并且注意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服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祝大家身体健康!。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运用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运用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运用【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慢性咽炎临床运用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黏膜、淋巴组织及黏液腺的弥漫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反复缠绵,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运用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理论依据《素问·阴阳类论》指出:“咽喉干燥,病在土脾。

”《脾胃论·脾胃盛衰论》则更明确指出:“饮食不节、劳役所伤,以致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干、咽干也。

”“咽恃液养,喉赖津濡”。

脾主运化,为津液生化之源,故津液必须依赖脾土的健运,方可化源充足而不竭,始能上升而濡润咽喉,耳目口鼻诸窍则不为病。

反之如果脾土虚弱,健运失常,生化之源枯竭,津液衰少,难以上承,则咽失其养,喉失其濡,诸窍也失其养而惧为之病。

因此,脾土虚弱,津液衰少,津液不能上承咽喉是本病的根本原因。

慢性咽炎是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与平素喜吃辛辣之品,饮酒抽烟有关,使燥邪内生,燥邪易伤津液,咽喉失于濡养,故出现咽干、咽痒等症状。

此外,慢性咽炎的发生与目前长期滥用抗生素形成的耐药性有关,致使慢性咽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同时普通的咽喉含片药,药性偏凉只能暂时缓解咽部某些症状而无法根除病因,久用则败胃伤正。

脾胃受其害则功能失调,不能化生津液而出现慢性咽炎的一系列症状。

因此根据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机,采取健脾养阴生津之法,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方法。

取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之意,该方具有补气健脾、生津养阴之功。

2 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运用举隅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咽炎适用于脾土虚弱的患者,临床表现可见:咽中干燥,不思饮食,咽痒微痛,时欲吭喀清嗓,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苔薄,脉细或软。

查体见咽部干燥,充血但不甚,后壁淋巴滤泡呈团块状增生。

参苓白术散组成及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白扁豆10g,陈皮10g,莲子肉10g,山药10g,桔梗6g,甘草6g,大枣5枚,玄参12g,麦冬10g,石斛10g。

参苓白术丸说明书

参苓白术丸说明书

参苓白术丸说明书参苓白术丸(同仁堂)健脾、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参苓白术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参苓白术丸商品介绍通用名:参苓白术丸生产厂家: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947药品规格:6g*12袋药品价格:¥14.5元参苓白术丸说明书【通用名称】参苓白术丸【商品名称】参苓白术丸【拼音全码】CanLingBaiShuWan【主要成份】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

【性状】参苓白术丸为淡黄色的水丸;气香,味甜。

【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规格型号】6g*12袋【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

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参苓白术丸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

9.对参苓白术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参苓白术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参苓白术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参苓白术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复合膜袋装,每袋6克,每盒12袋。

【有效期】48月【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947【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参苓白术丸(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丸(同仁堂)健脾、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参苓白术丸服用常见问题万事没有绝对,有它正的一面,就有它反的一面,对于药品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它治病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副作用,那么,对于参苓白术丸来说,参苓白术丸有什么副作用?参苓白术丸的副作用尚不明确。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的功效与作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吐,或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胸脘闷胀,面色萎黄,舌苔白,质淡红,脉细缓或虚缓。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用量用法为细末,每服6克,枣汤调下,小儿根据岁数酌减;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方解方中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为君药。

配以莲子之甘涩,苡仁、扁豆、山药之甘淡,辅助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

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更能促中心运化,使上下气机畅通,吐泻可止。

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润肺。

各药配伍,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两和脾胃,则诸症自解。

展开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按语本方以四肢乏力、脾虚夹湿、饮食不化、苔薄白腻、脉满缓为辨证要点。

现代名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肠炎、浅表性胃炎、慢性肾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糖尿病、肝硬化、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放疗化疗中胃肠道毒副反应、乳糜尿、水肿、阳瘘、带下等。

如见脾肾阳亏,加补骨脂、熟附片;虚寒滑脱,加赤石脂、诃子、禹余稂;胃纳不香,加神曲、麦芽、谷芽;湿热并重,加黄莲、黄柏;脘腹胀痛严重,加木香、枳壳;痰多者,加法夏、陈皮。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解痉、护肝、对脉管蠕动有兴奋和抑制的双重作用。

展开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同方1.《证因脉治》参苓白术散由本方减莲子肉、白扁豆、砂仁构成。

功能健脾化湿。

主治脾虚气滞挟湿之证。

2.《医方集解》参苓白术散由本方加陈皮构成。

功能健脾补气,理气和胃。

主治脘痞气滞不畅者,脾胃气虚挟湿。

展开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丸)方源《太平惠民和刑局方》。

中成药配方详解:参苓白术丸

中成药配方详解:参苓白术丸

药典中药材:甘草
性状:
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 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 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 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 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 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 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 特殊。胀果甘草
药典中药材:山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白扁豆详解>>>
白扁豆
药典中药材:白扁豆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 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 再晒干。
药典中药材:白扁豆
性状:
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mm, 宽5~9mm,厚约7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 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 的白色眉状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 子叶2,肥厚,黄白色。气微,味淡,嚼 之有豆腥气。
药典中药材:莲子
炮制:
略浸,润透,切开,去心,干燥。本品略 呈类半球形。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 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棕褐 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 皮薄,不易剥离。子叶黄白色,肥厚,中 有空隙。气微,味微甘、微涩。
药典中药材:莲子
性味: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药典中药材:莲子
药典中药材:白扁豆
用法: 9~15g。
药典中药材:白扁豆
存储: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莲子详解>>>
莲子
药典中药材:莲子
来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秋 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 果皮,干燥。
药典中药材:莲子
性状:
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 直径0.8~1.4cm。表面红棕色,有细纵纹 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 棕褐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 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 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气微,味 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参苓白术散是中医药中的一个重要方剂,其主要由参、苓、白术、茯苓等原料组成。

参苓白术散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湿热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和作用。

一、参苓白术散的成分和配伍参苓白术散由4味中药混合制剂组成,包括:1. 参: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补气养阴、益心脏、清热解毒等功效。

2. 苓:苓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主要用来利水除湿、化痰止咳,同时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3. 白术:白术是一种温和的药材,具有健脾益胃、固表止汗的功效。

4. 茯苓:茯苓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的作用。

这4味中药组合在一起,能够达到充实脾胃、清热利湿的功效。

二、参苓白术散的主要功效1. 益气补脾:参苓白术散中的参和白术具有益气补脾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2. 清热解毒:参苓白术散中的参可清热解毒,对肠胃道感染引起的湿热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3. 利水除湿:茯苓和苓在参苓白术散中起到利水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湿气病症,如水肿、小便不畅等。

4. 健脾养胃:茯苓和白术在参苓白术散中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有较好的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三、参苓白术散的具体作用1. 改善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体质问题,多因日常饮食不规律,过度依赖外食等原因引起。

参苓白术散能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 清热利湿:中医理论认为,湿热体质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而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提高体内湿气的排泄功能,从而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

湿热体质往往表现为痰多、口苦、便秘或腹泻等症状。

3. 利尿除湿:茯苓和苓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水肿常见于肾功能不全、心脏病等疾病引起的水液潴留。

4. 健脾养胃:参苓白术散中的茯苓和白术都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12g、薏苡仁9g、砂仁6g、桔梗6g、白扁豆12g、甘草9g、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2g、党参12g(或人参5g)。

【用法】为细末,每服6g,枣汤调下,小儿剂量按岁数加减服之。

或为丸剂吞服。

也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

症见四肢无力,形体虚羸,饮食不化,或吐或泻,胸脘痞塞,面色萎黄,苔白腻,脉虚缓者。

【方义体会】脾胃,土也,为后天之本。

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强。

脾胃若亏,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

然脾喜燥恶湿,喜甘恶苦,喜香恶臭,喜利恶滞。

治脾者,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而已。

是方以人参、扁豆、甘草甘补脾胃;白术、茯苓、山药、莲肉燥渗利湿;砂仁辛香醒脾;桔梗宣肺,以利脾气通达。

诸药合剂,为益中气健脾胃之良方。

临证凡以脾胃虚弱旁及诸症皆宜此方。

【临床应用】一、营养不良偏食是小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

其表现有二,一者偏食一类,二者偏食零食。

此多由食伤脾胃所致,余常以参苓白术散治之取效。

例:郑某之子,7岁。

该童家庭条件较好,常随欲所食冷饮点心之类,而正食不食。

长期以来,家长顺其性,使其偏食成弊。

时值学龄期,该童面黄消瘦,发育不良,与健康儿童差异明显。

家长苦于其中,找余与治。

余献两法:其一,教育家长正确爱子。

若从其弊,往往“爱”而“害”之,嘱其零食有度,正食五谷。

其二,令其服用参苓白术散每日一袋,入蔗糖少许,以开水溶服。

以月为期。

家长遵余训,两法治之,不日小儿饮食正常,面色红润,形体渐丰。

二、肠结核例:魏某,男,33岁。

患者婚前有肺结核病史,婚后一时期常便秘、腹痛,渐而腹痛腹泻不止,多法治疗,均开始见效,渐渐无效。

西医诊为肠结核。

诊见:面容萎黄,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大便溏泻,一日二三行,脐周腹痛,便后不减,触其六脉细而缓,舌淡白、苔白。

以参苓白术散加味治之。

处方如下:党参15g,甘草6g,薏苡仁15g,砂仁6g,桔梗6g,扁豆12g,莲子肉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川贝母9g,煅牡蛎15g,夏枯草30g,五剂,水煎服。

参苓白术汤的标准配方

参苓白术汤的标准配方

参苓白术汤的标准配方参苓白术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它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功效。

在临床上,参苓白术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热痰饮等病症,对于脾胃功能不佳、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标准配方如下:人参 9g。

茯苓 9g。

白术 9g。

甘草 6g。

上述配方中,人参、茯苓、白术为主药,甘草为辅药,它们的配比和用量经过临床验证,具有一定的药效和安全性。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一下这几味中药的功效与用法。

首先是人参,人参性味甘温,归心、肺、脾经。

它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在参苓白术汤中,人参主要起到补益气血、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

其次是茯苓,茯苓性味甘淡,归心、脾、肾经。

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安神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痰饮、脾胃湿滞等症状。

在参苓白术汤中,茯苓主要起到利水渗湿、祛湿化痰的作用。

再者是白术,白术性味甘、苦,归脾、胃经。

它具有健脾胃、燥湿化痰、止泻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湿热痰饮、腹泻等症状。

在参苓白术汤中,白术主要起到健脾胃、燥湿化痰的作用。

最后是甘草,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它具有益气养血、和中止痛、解毒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滞痰阻等症状。

在参苓白术汤中,甘草主要起到和中止痛、解毒润燥的作用。

以上是参苓白术汤的标准配方及各味中药的功效与用法介绍。

在使用中药治疗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配方用药,避免自行调配或超量使用。

希望本文能对您了解参苓白术汤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苓白术丸的妙用秘方
参苓白术丸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砂仁、桔梗、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香、倦怠乏力、胸痞饱胀、呕吐泛恶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苓白术丸还可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慢性结肠炎: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3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坚持服用3~6个月,可以减轻其口淡乏味、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厌恶油腻等胃肠道的毒副反应。

慢性肝炎、肝硬化: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坚持服用3~6个月,可解除肝内毒素,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恢复。

美容保健: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坚持服用不仅可使肤色润泽,还可治疗脂溢性脱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