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3(部编版,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滴水之恩⑴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⑵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
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
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
⑶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⑷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
⑸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⑹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
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
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⑺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
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⑻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
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⑼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
“你是马山人?”他问。
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⑽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议论文阅读 精选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议论文阅读精选练习题汇编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向上”阅读韩浩月①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人选时,获奖者的书总会出版许多,销售许多,但真正能静下心来读诺奖作品的人却不多。
这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问题。
②阅读心态与阅读环境的浮躁,已是公认的事实,人们对这种状况的形成也有自己的解释:工作压力大没时间阅读,网络阅读降低了文学的含金量,视频时代大家更愿意读屏……③读者买书成瘾,买回的书却堆积书橱,绝大多数都没读过甚至没拆封膜。
出于市场考虑,诸多出版业从业者包括读书人本身,都在推崇“阅读快感”,也是对传统阅读习惯的破坏。
④“向上”阅读,才能真阅读。
真阅读,才有真收获。
轻阅读与“向上”阅读是相反的,可以有,但不能只轻不慢。
只轻不慢,是阅读的“下行”。
⑤阅读“下行”是容易的,因为唾手可得的“轻阅读”,会给读者造成“爱读书”的错觉。
殊不知,没有质量的阅读,只能算是信息的填充,不能带来思想的营养。
阅读“上行”是困难的,但如果坚持阅读的“向上”,养成一种“非好书不读”的习惯,会发现再向“下行”也会非常困难,一旦你的审美标准抬升到一定位置,读那些只会带来“消费快感”或“阅读快感”的书,就会难以接受。
⑥“阅读快感”也分两种,一种是低质文字(比如鸡汤文学)带来的近似于麻醉的愉悦,一种是优质文字对精神的照亮。
那为什么太多读者喜欢前者?原因很简单——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跨过门槛,这道门槛需要读者自己跨过去,或者在别人的帮助下跨过去。
但环顾四周,能帮读者跨过这道门槛的人或机构一度寥寥无几。
⑦近两年,“重读经典”“重视经典阅读”呼声大了起来,对于纯文学的需求,又逐渐变得强烈起来。
人们发现,原来经典阅读,是治疗浮躁、抵御焦虑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这何尝不是公众经过比较、计算之后主动选择的结果?⑧在过去一两百年里,文学在帮助人们解决危机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
文学不能阻止战争,但文学对战争的反思,会让全世界的人们凝聚共识。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精选汇编2(部编版,含答案)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2夏津,有片古桑林梁衡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为我们造地。
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
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
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
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
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
桑树最适宜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
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
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
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
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
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
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
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
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
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釆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救人、抗灾度荒有关。
桑树的果实为桑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
上天安排,桑椹的成熟期,正是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椹就成了救命粮。
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乡音乡情类记叙文阅读 试题精选汇编(部编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乡音乡情类记叙文阅读试题精选汇编一、(2020·遂宁)阅读下文,完成1~5题。
眷恋那棵老柿树赵宏欣①我临窗而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少尉。
他腋下夹着一个浅灰色公文包,神色庄重。
自从踏上列车,他就一直坐在我的旁边,没有言语。
②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这会儿,已从南国秀丽的山川进入了一片丘陵地带。
窗外古朴的山峦,在旭阳的铺盖下,呈现出一片醒目的土黄。
③突然,那少尉说话了:“请你跟我换换座位好吗?列车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我想好好看看。
”④我一听,忙说:“行。
”⑤换过座位,我问他:“路过家乡不停停?”⑥他说:“不行啊,任务太紧。
”⑦“看样子,你很久没回过家乡了吧?”我又问。
⑧他点点头,说:“三年了。
”言语中流露出满腔的思乡情。
又说:“本来部队这几天要安排我探家的,我把电报都打回家了,可突然来了任务……他说着,把脸扭向窗外,深情地注视着窗外的世界。
窗外起伏的黄色山峦,在眼前一一闪过。
我想,他的家乡就要到了。
⑨不一会儿,他扭过头来满脸兴奋的样子:“你看到那道山峦了吗?最高处的那道!”⑩我点点头。
我看到的是一道非常普通而贫瘠的黄色山峦,山脊上寥寥地生长着一些类似荆条的植物,远远望去,在秋阳里显得寂寥和淳朴。
⑪“那就是我的家乡。
”他又说,“我们的村子就在这道山的后边,从这儿看不到,不过,可以看到山脊上我们村子的那棵老柿树。
”他的表情欣喜、自豪极了。
⑫我被他的情绪感染了,指着窗外的一段山峦说:“这儿离你们村子很近了吧?”⑬“很近了,很近了。
”他又指着窗外的黄土山,“我小时候割草,总跑到这儿来,这山上的草肥极了,不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篮子。
”他兴致勃勃。
我望着窗外绵延的黄色山峦,心想他村子的那棵老柿树就要出现了。
这么快的列车,很可能在十秒钟之内就会把它闪过去。
于是,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山峦。
此刻,我非常想看一看那棵老柿树。
因为这道长长的山脊上,几乎没有什么高大的树,远远望去光秃秃的。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当“敏感”成为一种时代病【网友热议】近几年,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了起来,青少年如何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网友们如是说:相见也怀念:青少年压力不小。
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生存环境更拥挤,生存竞争更激烈。
小多:这个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年轻人在占有资源上处于劣势,易受挫,会有人焦虑、躁动、迷惘,甚至迷失,我们如何是好?万向轮:很多青少年热衷刷微博、看微信、发动态,每时每刻都在“晒”自己,有些人变得太过注重自我满足而很少关心他人的需求,于是变得自私脆弱。
(摘自《财经网》论坛)【心理漫画】(摘自心理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智慧小语】最好能好过蒋方舟吗?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刚毕业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但年少成名也让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
她认识到,人总不能活在外界的声音和眼光里面。
“太敏感是种病,它会毁了你的幸福。
无痛不人生,关键是你是否痛得起,输得起。
别人岂能为我定位?我就是我的坐标,这是抗敏感青年的范儿。
”蒋方舟如是说。
最差能差过吴秀波吗?在功成名就之前的20多年,吴秀波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驻唱过酒吧,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
但他一直相信: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
他说:“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它特定的风景。
”也许这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时代。
当你面对人生和社会上某些极端或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年轻的进取的心态,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选自《意林》)【专家观点】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因为他们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即将面临着各种严苛的选择:升学、就业、换工作……这种压力一般25岁以后会自然缓解。
散文阅读(word版有答案)-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

2021中考语文三轮冲刺35——散文阅读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境界韩丽晴①有种人,虽然看起来普通,但越是处于热闹的人群中,越显得气度不凡。
可能就是因为在那一大片的喧哗里,难得地保持着一股静气,静是定力,风骨顿生。
设计师小蔡就是这样的人。
②雨天。
在小蔡的工作室喝茶。
洗杯,点火,白色陶壶坐上红泥小炉。
取出用淘来的老烟斗改成的吹火筒,对着炉底吹了两三口气,火苗便欢喜跳荡。
炉内烧的是核桃炭,油性大,火光明澈,香气素淡。
墙上古画中的人物神姿恬然,与这小炉、老家具自成一体,相映成趣。
置身其中,如同进入空谷幽兰之境。
③做文化设计的小蔡,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但以摄影闻名于业界。
看过他拍的一些物件,震颤而惊艳,光影下的每道纹理都触及记忆,树木的呼吸、呻吟、疼痛、欢欣几乎呼之欲出。
半天,我才说,你拍出了植物的灵魂。
④他笑,说把心放平,沉下来,都能听得懂万物的语言。
⑤水在壶里响,冒鱼眼泡了。
(1)提壶,泡签。
右手拇指与中指轻捏壶柄,食指稍按重盖,手腕微弯,胳膊没动,杯里已注上七成茶水,来上干净,不遗水迹。
小蔡听懂了茶的语言。
低腕、矮茶桌、不扬声张气地抬胳膊,都是敬。
敬水,敬火,敬壶,敬茶,敬人。
于无声处,敬万物。
唯清净心,入得清净之境。
⑥案边的茶叶罐,青段泥,图案是长嘴翠鸟立于芦苇上。
我夸,说器型朴素,镌刻细密,气格高古。
小蔡说,花了二十多天才能出个样品,但这个功夫还不到,得再改。
⑦奇怪,我接过来琢磨,挑不出毛病。
观感、手感都适意。
⑧他指着罐子底部突起的线条,说,中间的距离,比图纸上的宽了。
⑨我盯着他说的那地方看,总共三毫米的幅度,还嫌宽?青段泥经过窑烧后,与图纸有差距是正常的,砂土遇火性子易变,这让砂器工匠既痛苦又兴奋,创作的过程步步刺激。
⑩这些小蔡都懂,但他不依,说,多了半毫米左右,效果大不同,糙,不雅致。
11日积月累对事物的专注,涵养出超然于俗世的静气,让他能洞悉物质的真相,进入到个追求至善至美的生命境界。
这就是小蔡,90后。
题组06:现代文阅读-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题组训练之现代文阅读(解析版)

题组06:现代文阅读-2021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题组训练(共7道题,限时:70分钟)一、记叙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的花赵丽宏很多年前,我客居在太湖畔的一个小村庄,春天降临大地时,我常常一个人踯躅在田野中,漫无目标地走向远方。
我记得河岸和小路两边的那些野花,它们犹如散落在青草中的珍珠,闪烁着晶莹的亮光。
这都是一些很小的花,大的不过指甲那么一点,小的就像绿豆米粒。
它们的色彩也很普通,没有大红大紫的彩色,不是几点雪白,就是几簇淡黄,再不,就是几星细微的雪青。
这些野花,我几乎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也记不清它们的形状,但它们一路清新着我的视线,愉悦着我的心情,使我被一阵又一阵莫名的清香包围着。
这样的景象,使我想起古人的诗句:“一路野花开似雪,但闻香气不知名。
”写这两句诗的是清代诗人吴嵩梁,我想,当年,他一定也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独自一人在江南的田野里踏青,流连忘返,惊异于路边无名野花的烂漫和清新。
在我的记忆中,给人美感最多的江南之花,是两种最普通最常见的花:油菜花和芦花。
油菜花在春天开花。
那是一些骨朵极小的金黄色小花,花瓣犹如婴儿的指甲般大小,如果一朵两朵地看,它们是花世界中毫不起眼的小可怜。
然而没有人会记得它们一朵两朵的形状,在世人的眼里,它们是一个气势浩然的盛大家族,这些小花,不开则已,若开,便是轰轰烈烈的一大片,就像从地下冒出的金色湖泊,波澜起伏,辉映天地。
在我的印象里,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片色彩比盛开的油菜花更辉煌,更耀眼。
如果是在阴郁的时刻,面对着一大片盛开的油菜花,就像面对着耀眼夺目的阳光,你的心情会豁然开朗。
油菜花的香气也很特别,这是一种浓烈的清香,像是刚开坛的酒,说这香气醉人,一点也不夸张。
油菜花,用它们旺盛的气势和明亮的色泽向人们展示着灿烂的生命之光。
芦花在很多人心目中不算什么花。
当秋风呼啸,黄叶飘零,江南的大地开始弥漫萧瑟之气时,芦花悄悄地开了。
它们曾经是河岸或者湖畔的野草,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却长得葳蕤旺盛,铺展成生机勃勃的青纱帐,没有人会把它们和娇嫩的花连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3
《寻梦》
——季羡林
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
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
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③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
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④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
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
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
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⑤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
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
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
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
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
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
且大的鸭蛋。
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
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⑥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
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
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
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
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⑦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
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
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
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
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
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
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 )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5.通读全文,描述作者梦中的情境。
(4分)
16.根据文意,为第⑨段划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3分)
我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①仰望②眺望③怅望)
17.制作读书卡片:文中多处描写了环境,请将你喜欢的语句摘抄出来并说明其作用(3分)
18.读第⑧段,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标点并说明理由。
(2分)
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 )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
19.比较阅读:读一读朱自清《背影》最后一段,谈一谈两文在篇末写法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