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简史

合集下载

建筑装饰简史

建筑装饰简史

西方古建筑装饰——古罗马建筑装饰古代罗马的文化最早源于由小亚细亚迁移到意大利半岛中北部的伊特拉里亚人以及随后而来的希腊人的文化,他们在公元前9至3世纪所创造的文化成了后来罗马文明的先导和主要成分。

在早期——共和时代的建筑上,罗马人的那种英雄气概以及显示享乐的性格在神庙、竞技场或角斗场、剧场、浴场、巴西利卡以及公路、桥梁、城市街道等方面展露无疑。

后来的帝国时期,又转而对权力、功德进行炫耀和歌颂,建有许多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念功筑、神庙和广场等等罗马建筑在材料上出了砖、木、石外,还表现出对天然混凝土的运用。

在建筑结构上,由于拱形建筑与苍穹大厅建筑法的创造,使得柱间宽的大型建筑成为可能,尤其是发展了梁式与拱券结合的体系。

另外罗马人还在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并且创造了“券柱式”。

大量的壁画,雕刻和工艺品的发掘,充分说明了古罗马不仅在城市住宅方面非常发达,而且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极为活跃。

关于庞贝城等处发掘的大量装饰壁画,艺术史家根据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四种风格”。

它一方面与本土的伊特拉里亚文化有血缘关系另一方面也明显地带有希腊文化的印记。

所谓第一风格:在墙上或柱子上用灰泥塑好各种间隔细部,造成墙面或柱子似乎真的由抛光的彩色石板镶嵌相拼而成,各部分之间有明显的凹沟,墙面无任何绘画。

第二风格:在平整的墙面上用色彩描绘出各个具有立体感的建筑细部,并用透视法造成室内空间比实际上要宽敞得多的视觉效果,此风格的墙面中央常安排场面较大的情节性绘画。

第三风格:强调平面感和纯净的装饰,并与建筑处理紧密结合,造成舒适典雅的建筑空间。

第四风格:装饰具有深度感和复杂感,通过各种景物的描绘,使空间有种捉摸不定的幻觉,此时安排在墙面上的绘画,也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动感,色彩也比较鲜艳。

除以上所谈庞贝城的上流阶层的住宅和装饰比较发达外,相对的许多普通市民住宅却非常糟糕,大多说市民是住在砖砌的粗糙的高层集合住宅中。

古建筑装饰知识点总结

古建筑装饰知识点总结

古建筑装饰知识点总结一、古建筑装饰的发展历史1. 古代建筑装饰的起源古代建筑装饰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最早的装饰形式是在建筑物上涂抹颜料或刻画符号。

这些符号可能是与宗教仪式有关的或是表示部落标识的。

在古代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对建筑物进行装饰。

2.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发展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审美理念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几何美学,建筑装饰主要体现在建筑结构、雕琢手法、图案饰纹等方面。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主要有砖雕、木雕、石雕等方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

3. 西方古代建筑装饰的发展西方古代建筑装饰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开始发展,主要表现为雕塑、浮雕、彩绘等形式。

古罗马建筑以大规模的雕刻和浮雕来装饰建筑物,其风格在欧洲建筑中有着很大的影响。

而古希腊建筑则以简洁、优美的雕刻形式为建筑装饰提供了灵感。

4. 古代建筑装饰的传播古代建筑装饰经历了中国汉唐盛世、欧洲文艺复兴等历史时期的繁荣与兴盛,其装饰艺术也在不同文明间相互传播与融合。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装饰艺术也成为了各国之间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二、古代建筑装饰的材料和工艺1. 建筑装饰常用的材料古代建筑装饰的材料通常包括砖、木、石、瓷器等。

这些材料都可以被用来雕刻、雕塑、砖雕等方式来装饰建筑物。

而古代建筑装饰中,最常见的材料包括红木、大理石等。

2. 建筑装饰的工艺古代建筑装饰常用的工艺包括雕刻、浮雕、镂空等。

雕刻是将一块坚硬的材料切削成所需的形状,比如石雕、木雕等;浮雕则是将图案从平面中凸起;镂空则是将建筑材料中的一部分透空画成图案的刻法。

三、古代建筑装饰的题材和意义1. 古代建筑装饰的主题古代建筑装饰的题材主要包括动植物、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

这些题材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感和思考。

2. 古代建筑装饰的意义古代建筑装饰在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筑装饰简史简介

建筑装饰简史简介

一、建筑装饰的历史境遇建筑装饰是一个广泛、普遍的文化艺术现象。

每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都在建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些印迹除了在建筑的构造中得到保存之外,大量的信息凝聚在建筑的装饰中。

建筑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至关重要的信息,人们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显现。

然而,建筑装饰的历史遭遇却随着社会变革和时尚的变迁,经历着褒、贬、扬、抑的不同命运。

自18世纪以来,人们对装饰的抨击多于对它的赞扬,象卢斯、拉斯金等人就是激烈的反对者。

在20世纪初的抽象派画家那里,更是把“装饰”视为最令人讨厌的字眼,将它看成是寒酸的行当。

这当然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装饰的价值在洛可可时代已日渐式微,在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装饰和手工业制品已成为机械化大生产的阻碍,因此,人们要求变革这样的现实,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潮流。

但是,“装饰的罪恶”不应归咎于装饰本身。

我们应当把目的与手段加以区分,装饰失败的原因不应当在手段中去寻找,而应当在认识中去寻找,装饰仅仅是在目的驱使下被选择和使用的“工具”。

19世纪中叶,在伯明翰和谢菲尔德两地兴起的低俗的装饰之风,完全是由于设计者低级趣味的目标而导致的。

在现代建筑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传统的装饰被当作“破烂货”在人们的意识中清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纯静的形式。

然而,我们在那些简洁的形式中依然看到装饰在顽强地发挥着作用。

二、建筑装饰的成1、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装饰大约公元前7世纪,希腊建筑正处于由木构建筑向石砌建筑过渡时期,当时希腊的制陶业已有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在柱廊的额枋以上部分——檐部,采用陶片贴面。

陶片在成坯过程中便于制作装饰线脚,因此,线脚便被引进到建筑中,同时也把陶器中的彩绘引入了建筑,使檐部覆满了色彩鲜艳的装饰。

陶片用模具成批预制,为了适应这种生产艺术,就必须有统一的规格尺寸和样式。

世纪的欧洲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简史

世纪的欧洲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简史

圣 修德 母 道国 升 院巴 天 教伐 祭 堂利 坛亚
罗 尔
凡尔赛宫礼拜堂
凡 尔 赛 宫 的 装 饰
凡尔赛宫的装饰
凡 尔 赛 宫 的 装 饰
凡尔赛宫的装饰
凡尔赛宫的装饰
凡尔赛宫的装饰极王后的床
巴 洛 克 家 具
巴 洛 克 家 具
巴 黎 苏 比 斯 府 邸
洛可可建筑 ---爱茵西登修道院
洛 可 可 家 具
洛 具
沙 发

洛 可 可 家 具
躺 椅

洛 可 可 家 具
梳 妆 台

新 古 典 主 义
家 具
新古典主义 家具
《 维 纳 斯 的 诞 生 与 胜 利 》
巴 黎 凯 旋 门
巴 黎 凯 旋 门 上 的 雕 塑
巴 黎 圣 马 德 林 教 堂
爱茵西登修道院内部黑色大理石的祷告堂
爱茵西登修道院内部黑色的圣母玛利亚
爱茵西登修道院内部洛可可式的装饰
洛可可式家具1
洛可可风格的矮柱床
洛 可 可 风 格 的 餐 厅
洛 可 可 风 格 的 客 厅
洛 可 可 风 格 的 写 字 台
洛 可 可 家 具
洛 可 可 家 具 躺 椅
洛可可家具
伦敦大英博物馆
伦敦大英博物馆—雕刻
伦敦大英博物馆进入大厅,仰望玻璃穹顶
刘 墉 的 字
从 洛 阳 偷 走 的 佛 像
英国国会大厦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广 场 近 景
的梵 柱蒂 廊冈
圣 彼 得 大 教 堂
圣 卡 罗 教 堂 中 庭
圣 卡 罗 教 堂 立 面
教罗 堂马 内圣 景蒂
纳 齐 奥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新1)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新1)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
中国建筑史分期
二、古典盛期(魏晋—宋 公元5世纪~14世纪)
溶汇(魏晋南北朝):多民族、多文化交融、战乱、移民时期 全盛(隋唐):(全盛时期) 隋:大兴城 大运河 宇文恺 唐:长安 大明宫 建筑特点“雄奇爽朗,刚骨劲爽” 延续(宋辽金):宋:建筑特点柔弱,采取木架建筑古典的模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元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史分期
一、前古典时期 (先秦——汉 公元前16~公元4世纪)
原始雏形(夏、商):巢居、穴居、生土、干阑、夯土台基 创立(周、战国):木结构体系、排水沟、瓦、台榭、陕西歧
山凤雏村西周遗址,《周礼·考工记》, 斗拱、阙、三朝五门 雏形,春秋以皇宫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趋于成熟(秦汉):长城、阿房宫、皇陵…(全盛时期)
昂: 斗拱中在中心线上前后伸出,前端下斜带尖的木材部件称为昂,《营造法
式》称为下昂,其功能与翘相同,形式不同。
斗: 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状如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
升: 栱的两端、介于上下两层栱之间的承托上层枋或栱的斗形木块,叫做升,
实际是一种小斗。
· 斗栱类型
石拍拱
一斗二升斗拱 一斗二升斗拱
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屋顶的形式与 其等级有关。
庑殿顶
庑殿顶,即庑殿式 屋顶,宋朝称“庑 殿”或“四阿顶”, 清朝称“庑殿”或 “五脊殿”,是中 国、日本、朝鲜古 代建筑的一种屋顶 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 式中等级最高的, 高于歇山式。明清 时只有皇家和孔子 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时和日本也见 于佛寺建筑。但在 福建沿海地区和琉 球的民居为了防风 而采用庑殿顶。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室内装饰与装修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 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
官式建筑
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 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
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 民间建筑
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 祠堂、寺观、民居。
北京的规划布局,以一条贯穿南北长达7.5km的中轴线为基 准,构思的核心是使宫殿、御花园居全城核心。
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符合封建礼制的规范。
都城
紫禁城前期部分由南向北,形成7个庭院, 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 两侧。
体系重点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三大殿东西约236m,南北长426m,周围 以廊庑、殿门及体仁、弘义两阁等围成殿庭 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 材最精。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明清时期
01 建筑空间的发展状况 02 建筑装饰 03 家具与陈设
一 都城与宫殿
明清的都城与宫殿,均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 财力、物力和优秀的工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了北京城。明清北京城,以宫城 (紫禁城)为中心,向外为皇城,再向外为内城,为三重城 垣的结构。
红色调剂。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故有 宁静、淡雅的风格,
清代彩画的特点:
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 用原色,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一是退晕,使色 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 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 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建筑装饰简史

建筑装饰简史

填空题知识点1、“玛斯塔巴”(上埃及)其外形如巨大的长方形石凳子,后来更向上层层递减成为阶梯形式。

2、金字塔.昭赛尔金字塔(Pyramid of Zoser)设计:伊姆霍特普建于B.C.2778年,建在撒哈拉,高62.18米,6层阶梯式。

入口东南角,走进入口是一条狭长的黑暗甬道,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物有模仿木构建筑的痕迹。

它是从“玛斯塔巴”到正角锥式金字塔的过度形式。

吉萨金字塔群(Giza)库夫(Khufu)最大的金字塔,底边长230.6米,高146.4米(现137米),与地面的夹角约52度,表面原有磨光石灰岩贴面已剥落。

墓室和甬道都用磨得很光的石块叠积而成,紧密无间。

哈夫拉(Khafra)保存最好的金字塔。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高20余米,全长约70米,头像为哈夫拉,主体用整块岩石雕成,狮爪是石砌的。

孟卡乌拉(Menkaura)最小的金字塔,底边长108.04米,高66.4米。

入口处理:从门厅到厅堂,通过石头密闭甬道,进入厅堂后的院子,见到灿烂阳光下坐着的皇帝的雕像,上面是高大的金字塔,宗教气氛强烈。

墓室处理:经墓道到达上、中、下三个墓室。

上为法老墓室,中为王后墓室,下层墓室存放殉葬品。

外部艺术形象及构思:互以对角线相接,造成参差错落的轮廓,狮身人面像浑圆的头颅和躯体同金字塔的方锥形产生对比。

金字塔以其巨大、单纯的造型在广阔原始的沙漠中产生了强烈的纪念性。

3、西方古典柱式5柱式的概括:爱奥尼式、多立克式、科林斯柱式、塔司干、复合柱式4、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构成总建筑师是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亚斯。

卫城山门 B.C.437—432 建筑师穆尼西克里。

平面前后6 棵柱子,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

地面西半比东半低,高差处用墙隔开,墙上开门洞。

室外是多立克柱式,室内是爱奥尼柱式。

胜利神庙 B.C.449—421 设计:卡里克拉特。

与绘画陈列馆取得均衡,建在突出的高台基上,前后各4棵柱子。

帕提农庙 B.C.447—432 设计:伊克低努和菲狄亚斯,是守护神雅典娜之庙。

建筑装饰简史

建筑装饰简史

建筑装饰简史331333: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3: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1:文艺复兴3: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3:近代主义、现代、后现代建筑形制:无论何种造型艺术,当其成为一件艺术作品时,必有其构成形式的规制,建筑艺术也毫不例外,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域,当其有所成就时,亦即形成了一定的章法和规制,即我们所说的建筑形制。

装饰风格:所谓风格,或装饰风格,即是一定的素材在构成各种形态时,借由构成章法、规制的不同,而表达出的独特形式或样式,这种形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风格。

第一个“3”古埃及装饰风格:简约雄浑,以石材为主,柱式是其风格的标志,柱头如绽开的纸草花,柱身挺拔,巍峨、古老而凝重。

古希腊装饰风格三种柱式特点:“多立克式”为最古老的柱式,一般不设柱础,直接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向上收杀的外形线略有微凸,上有16~20条并列的半圆形凹槽,柱高约为柱低直径的4~6倍,柱颈之上有凸圆线脚和柱头方板,上承并行平排而成的额枋,额枋之上是檐壁。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高的1/4,柱距约为柱径的一倍半,早期的檐壁(陇间壁)不作装饰,后来则成了高浮雕装饰的位置,破风饰以高浮雕或圆雕。

“爱奥尼式”较之前者略微晚些,其差异之处是有柱础,柱身修长,凹槽也较多,一般有24条,柱身向上减杀的直线一般无弧度,柱高约为柱低直径的9~10倍,柱头上有一对圆形涡卷,额枋有3层,其上檐壁只作平带或安置装饰雕刻,檐边部分也有用齿状或珠带作装饰的。

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高的1/5,柱距约为柱径的两倍。

“科林斯式”的柱头犹如满盛卷草的花篮(毛莨叶饰),柱身更细,高度大约是柱径的10倍,其他基本与“爱奥尼式”相同。

古罗马装饰风格:罗马建筑在材料上除了砖、木、石外,还表现出天然混凝土的运用,混凝土是由古罗马地方特产火山灰、石灰、沙等混合而成。

在建筑构造上,由于拱形建筑与穹窿大厅建筑法的创造,使得柱间宽的大型建筑成为可能,尤其是发展了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馆
勒·柯布西耶
•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
建筑装饰简史
• 一.西方古代建筑装饰 • 二.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 三.近代建筑装饰设计 • 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
西方古代建筑装饰
• • • • • • • 原始时期 古代埃及 古希腊的建筑装饰 古罗马的建筑装饰 封建中世纪建筑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 十七世纪的欧洲 • 十八世纪的建筑装饰 • 十九世纪的建筑装饰
巴黎凡尔赛宫
八18世纪的建筑装饰
• “洛可可”其特征表现为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 的装饰性,喜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清淡 柔和的色彩。 “洛可可”风格主要流行于法国。 • 洛可可风格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建筑,室内装饰, 以及实用艺术,尤其是在家具,丝织品,瓷器, 漆器等工艺品方面,还或多或少受到东方中国风 的影响。相对于巴洛克风格的庄重与动感,18世 纪的洛可可风格,表现出一种少有的轻快与优雅。
• 科林斯式:柱头犹如满盛卷草的花篮,柱身更细高度大
约是直径的10倍。
古风时期
• 早期的神庙一般不大,材料运用上仍然是 木柱和生砖,最古老的神庙遗迹是位于奥 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后来希腊人开始用石 头仿造这些简单的建筑物。这一时期最重 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希腊神庙建筑中的最 主要的两种形式。
古典时期
• 陵墓 • 住宅
中国古建筑的分类
• 外部装饰
大多为与构件和实际功能有直接关 系的,如屋脊,瓦件,斗拱,门窗台基等;在建造 时使其尽可能美观,唐皇,富丽。
• 内部装饰
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空间的围隔作 用,如 :天花,板壁,屏壁各种罩,隔架等。另 一部分为家具陈设因素。
三魏晋南北朝
• 佛教的传入使寺庙建 筑和石窟艺术辉煌灿 烂起来 • 云岗石窟 • 龙门石窟
一原始时期
• 旧石器时代
奥瑞纳文化:法国丰·的高 麦洞壁画,造型粗略,手 法简略古朴。 马格德林文化:西班牙 阿塔米拉洞窟野牛壁画, 形象优美,写实性强。
奥瑞纳文化
• 新石器时代
陶器的产生是新石器时代 的标志,陶器不仅是实用 器皿,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其上装饰有三角,交叉曲 线,平行等几何线条,还 构成了对称,均衡,单纯, 而朴素的美的统一体。 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要算 “巨石建筑”,用途是为 了防御野兽和外敌,工程 巨大。这类建筑最著名的 英国的巨石群。
六元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
• • • • • 建筑装饰的概况 都城宫殿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住宅建筑
建筑装饰概况
• 我国的建筑发展到元明清,已经高度成熟, 建筑装修都已定形化,出现了一整套高度 成熟的模式。 • 台基,踏道,栏杆,柱,斗拱,屋顶装饰, 彩画,门窗的装饰
都城宫殿
近代建筑装饰设计
希腊柱式
• 多立克式:这是最古老的柱式,它一般不设柱础,直接
立于三级台基上,柱身上细下粗,向上手杀的外形线略有 微凸,上有16-20条并列的半圆形凹槽,柱高是柱底直径 的4-6倍,檐部高度为整体柱高的1/4,柱距为柱径的一倍 半。
• 爱奥尼式:有柱础,柱身修长,凹槽也较多,一般有24
条,柱身向上收杀的直线一般是无弧度的,柱高为柱径的 倍,看上去比较修长,柱头上有一对圆形涡卷,檐部 高度为整个柱身高的1/5,柱距的两倍。
五封建中世纪的建筑装饰
• 基督教的出现永远改变了装饰的面貌,最 终给人留下不朽的是“哥特式” • 建筑装饰上把公元1至14世纪称为封建中世 纪 基督教时期(公元10世纪以前) 罗马式时期(公元11-12世纪) 哥特式时期(公元13-14世纪)
基督教时期
• 公元4世纪基督教合法化以来,罗马帝国境 内便开始大肆兴建基督教建筑,其类型巴 西利卡式,集中式,和十字形平面式
四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 隋唐时期的建筑概况
• 宫殿、住宅、陵墓
• 寺塔与石窟艺术
隋唐时期的建筑概况
•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 是中国古代建筑及装饰发展成熟的时期, 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结构,砖石基础, 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斗有巨大 的发展 •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赵州桥 • 隋代已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佛罗伦萨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罗浮宫
七17世纪得欧洲
• “巴洛克”泛指17世纪意大利得一种艺术风格,及 受意大利影响得欧洲各国相类似得风格。其特点 是一反文艺复兴盛期得严肃,含蓄,平衡,倾向 于浮夸豪华。善于运用矫揉造作得手法来产生特 殊效果。 • 巴洛克建筑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得建筑样式上发展 起来得,但思想出发点却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 它不遵循古典造型法则和对称性原则,在造型上 颇讲究自由。其建筑得正面常舍弃古典得柱式, 强调柱子得疏密与重叠。
宫殿、住宅、陵墓
乾陵
寺塔和石窟艺术
• 佛教在隋唐时期盛极一时,寺塔及石窟石 这一时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 五台山在唐代已是我国的佛教中心之一, 而佛光寺是当时五台山‘十大寺‘之一。 • 当时的寺塔,现存觉得砖塔有三种,楼阁 式塔,单塔和密檐塔。 • 敦煌石窟
寺塔和石窟艺术
五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
九19世纪的建筑装饰
• 新古典主义
19世纪上半叶欧洲的设计意念,由于对希腊罗马 古典形式的憧憬,造成了“新古典主义”的盛行
• 浪漫主义
是与新古典主义对抗的,体现的是对中世纪哥特式及 东方异国情调的向往。
• 折衷主义
伦敦大英博物馆
英国国会大厦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 • • • • • 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 魏晋南北朝的建筑装饰 隋唐时期的建筑装饰 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
• 宫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咸阳之旁二百 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 各案署不移徙。”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骊山陵。还有 被成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住宅上具有重要的建筑造型功能的屋顶除了有四 种基本形式庑殿顶、悬山顶、囤顶、攒尖顶外还出现了 由悬山顶和周围单庇顶组合而成的歇山顶及由庑殿顶和庇 檐组合后发展而成的重檐屋顶。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结构 构件
• 西周
商代中晚期青铜器
二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
• 建筑概况
秦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 大兴土木,修筑驰道、长城在咸阳附近建筑了规 模巨大宫苑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 今遗址犹存。 西汉 宫苑陵墓规模更加宏大,在工程技术方 面,建筑平面和外观日趋复杂,高台建筑日益减 少,楼阁建筑增加,并且大量使用斗拱。出现了 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成熟的结构形式。
古罗马的建筑装饰
• 罗马人擅长吸取希腊人的精髓,并把建筑装饰艺 术提高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 罗马建筑的特色是梁柱和拱券相结合的形式,在 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塔斯干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并且创造了” 券柱式“ • 万神庙,穹隆结构的代表。西姆大剧场,西姆大 剧场估计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分表演区,观众席, 和下面的地下室。该建筑结构为罗马建筑中常见 的混凝土筒形拱和交叉拱,只对内部内部所需的 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特别适宜,设80个出口,便 于疏散。
• 木构架建筑开始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北 宋时政府正式颁布了建筑预算顶额《营造 法式》,对当时建筑及装饰的各种操作方 法,工料的估算等都有明确规定,使建筑 省工,省料,省时。 • 在建筑装饰方面,屋顶上或全部琉璃瓦或 用琉璃瓦与青瓦配合成为剪边式屋顶
宗教建筑
•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塔,建于宋代,是一 座阁楼式塔,是我国 现存唯一的木塔,也 是世界上最高的塔。
• 雅典卫城建筑将古风时期以来的建筑技术 推至完全成熟的境地,并成为希腊建筑的 典范。 • 雅典卫城分四部分:山门,胜利女神庙, 伊瑞克先神庙,帕特农神庙。
希腊化时期
• 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其局势开始缩小, 形制也由过去的围柱式变成为仅在两端立 柱了。 • 希腊的建筑还一直影响到以后的罗马。 • 雕刻方面以前那种古典时期的庄重,和谐 的理想美完全被非常写实的那种宁静的世 俗美所代替。最著名的是维纳斯雕像。
• 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德国的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法国的勒·柯不西耶和美国 的赖特 • 现代主义的特点
• 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 便和效率 • 注重发挥新型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 把建筑的经济性提高到重要的高度,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 创造出适用的房屋 • 主张创造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样式强调建筑的艺术形式应 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相一致,灵活的处理造型,突破传统的构 图格式。
罗马式时期
• 公元11世纪开始,欧洲的封建制度到了完 成阶段,基督教所固有的宗教信条开始动 摇,于是艺术开始有了繁荣趋势和生机, 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基督教文化,这就 是所谓的“罗马式” • 罗马式其材料都是现成的古罗马建筑构件 在形式上也仿效罗马时代,
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时期
• 所谓的“哥特式”,是公元12世纪末首先 在法国开始的,随后于13、14世纪流行于 全欧洲的一种建筑形式 • “哥特式”是封建中世纪最光辉与最伟大 的成就,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在建筑工 程技术和装饰手法上都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三古希腊的建筑装饰
• 装饰风格 • 古风时期 • 古典时期 • 希腊化时期
建筑风格
• 希腊建筑在造型艺术方面于匀称与协调的 精神中寻求一种理想美,并为后来西方文 化留下了古典美的典型。 • 就希腊文化而言,已脱离以神和国王权威 为主题的表达,首次进入以人的肉体之美 或精神内容为主题的表达。 • 希腊的柱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 斯式
一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
• 原始社会:
干阑式建筑,长江流域的 多水地区 木骨泥墙 黄河流域 造型文化:陶器
夏商周的建筑装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