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看完史记,是时候写一篇史记读后感了。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1】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礼貌古国。
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以往的惊心动魄,思量以往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
可是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
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
品味全书,我心中仅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
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
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
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
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
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
于他,项羽可是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
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
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
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
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可是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
《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程梦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
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
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
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
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
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为君主写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情告白。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
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
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
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
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
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
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
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
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
屈原列传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

屈原列传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屈原列传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当品位完一本经典著作后,坚信大伙儿的视线一定发展了许多,这时必须深思熟虑阅读感想要怎么写了哦。
如今你是不是对阅读感想一筹莫展呢?下边是我用心梳理的屈原列传读后感范文,仅作参考,大家一起来瞧瞧吧。
屈原列传阅读感想1屈平词赋悬日月,赵王台谢空山坡——作文题记扫去历史时间的颗颗浮尘,走入那漫漫长路五千年历史。
捡取这历史时间海滩中的颗颗珍珠贝。
诶,这一颗竟然这般的洁白如玉,绚丽多彩。
原先它是一颗闪亮的天然珍珠。
楚人的天然珍珠,也是大家的天然珍珠,这就是为大家所景仰的屈子,灵均。
时至今日,你是性情之独特,品行之优雅。
你以芰荷为衣,以玉兰为裳。
"朝饮花木兰之坠露兮,夕餐雪梅之落英。
"时至今日,你是学富五车,博学多才,你"入则与王图议国家大事,以出命令;出则接遇客人,解决诸侯国。
"时至今日,你是以天下为己任,心怀天下无可奈何地传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连声悲叹。
时至今日,你是忠君爱国,视君为佳人。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申明赫赫有名,贵为左徒。
你青睐改革创新,执行美政。
可终究还是碰触到封建社会皇室的共同利益,她们只在意自身的权益,置老百姓中华民族的权益于背后。
她们妒贤嫉能,视你为肉中刺,肉中刺,恨不能将你万劫不复。
这就是你常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这时你所日思夜想的"佳人"确还搞不懂你的用心良苦,不区分善与恶,不辨正邪,察纳雅言。
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应对这般严厉打击你并沒有灰心丧气,由于你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舍弃就舍弃呢?因此在秦朝正提前准备严厉打击燕国之时,你便务求合纵抗秦,殊不知,怒张仪之奸诈,哀赵王之愚钝。
便为公孙衍的商於六百地所蒙骗,进而使齐楚两国之间此后断缴。
导致燕国遭到袭击,而无一国救援,燕国也是屡败屡战,合纵抗秦秘术也早就有名无实了。
《屈原》读后感(通用20篇)

《屈原》读后感(通用20篇)《屈原》读后感(通用20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屈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屈原》读后感篇1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
愤怒的是那些在楚国占有庞大权力,但为了个人暂时的利益而私通秦国,背地里说屈原坏话的佞臣小人。
惋惜的是屈原这个政治人才一生的政治道路都被“亲小人,远贤臣”的楚怀王这样白白的断送了。
屈原出生在当时楚王朝一个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日子更是被古代人称为几百年也难得出现的良辰吉日。
因此,屈原的父亲从小就对屈原寄以很大的希望。
因为出生在一个有这显赫地位的家庭,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屈原十岁那年,父亲伯庸战死疆场,母亲也因此改嫁。
从此以后,屈原便于姐姐女嬃相依为命,在屈原父亲生前为他聘请的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二十岁那年,屈原便告别亲人和老师因在家乡抗击秦兵的卓越表现被太子熊櫆招入兰台宫,任文学待读。
他在这个荟萃人才之所,以自己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的气魄终于折服了太子,成为日后楚怀王的重要辅佐大臣。
在屈原任左徒之职的时候,他进行了改革与变法。
但会对贪官造成打击,那些贪污大臣便背地里说屈原坏话。
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
一次,秦国国相对楚怀王实施了政治欺骗,事候屈原直言批评怀王,怀王不应轻信了小人的谗言仅不听还将屈原流放到了汉北。
在汉北有一条河,河对岸就是韩国了。
一天屈原从茅屋里走出来,只见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从河那头乘小舟过来了。
那人恭敬的对屈原说道;"尊敬的三闾大夫,您既然在出国毫无用武之地,那您就到我们韩国来吧,这可是我们韩国国君诚挚的邀请。
"说完,指着身后的一辆马车,“上车吧!”屈原听了,摆摆手;"楚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可不能做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叛国贼。
”那人听了说:“我也是楚国人,你看我现在多好啊!天天要吃又吃,要喝有喝,衣食无忧,何必要留在一个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地方呢?”屈原听完,直言拒绝。
屈原列传读后感

屈原列传读后感
读《屈原列传》,让我对屈原的无私、自由的精神深深感动,也对他在不幸中创造的生活精神坚强有了崇高的敬仰。
屈原安之若素,不论环境如何困顿、艰难,他依然保持着勇敢的心、正直的品行和自我奉献的精神,把他无私的情操传递给了每一个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一片暗室中找到生命中属于自己的光明。
他曾流泪,也曾笑谈,今时古时,他都是一个崇高的生机勃勃的英雄。
屈原用他命运冲击的青春热血激荡出一片生命的艳丽;用他的生命落花流水般的高尚品行绘制出一副思想的天宝地图。
他的故事,激发着我们每个人心中最伟大、最振奋的正能量,让我们在看到他的传奇和爱国精神时放声高歌,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以及我们今天生活得更加明朗而歌唱!。
读《屈原列传》有感(4篇)

读《屈原列传》有感(4篇)读《屈原列传》有感1屈原被贬之后,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热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后,重点写了他的壮烈牺牲。
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是一种宏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顽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
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就这样,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
但是,合上书页,静下心来认真想想,当故国沦陷之时,向那滚滚汨罗江水纵身一跃,了却残生,当真是最好的选择么?在重新阅读过《史记》和《史记精讲》中的相关章节后,我对屈原以身殉国的做法有了更多的熟悉。
我认为:当自己的国家深受外敌蹂躏之时,我辈青年当拍案而起、跳将出来,拼尽自己的力气,为国奋斗,哪怕马革裹尸,血染沙场,也算死得其所!而不是丢失信念与士气,单独徘徊于江湖一隅,毫无意义的轻易了结自己的生命。
话虽这样说,屈原的做法却仍值得后代永久敬重,我认为:他的以身殉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讲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他的精神却永久值得我们学习!特殊是在这个喧嚣、轻浮的时代,当金钱的作用被夸大到一个令人瞠目的地步时,当爱国精神被群众所讥讽为“老土”时,当有识之士们惊呼“我们已经穷的就剩钱了”时,我们太需要屈原的精神了!他的正直、他的刚烈,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般高洁的品质,正是我们所极为欠缺的!所以,让我们临时忘却身旁的浮华,闭上双眼,让思绪飞过千年的风霜,去倾听一下汨罗江畔那凄凉的歌声,与宏大的心灵做一次深化的对话吧!读《屈原列传》有感2历史的长河滚滚前进,冲刷着很多的灵魂,该留下的,永垂青史;不该留下的,永生不现……听?是谁在低低吟唱?只见屈子披头散发,眼神布满了无助与无奈。
读屈原列传观后感

读屈原列传观后感《屈原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瑰宝,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讲述了屈原的一生,他聪明才智,却又不幸遭遇政治失意和流放之苦,最终选择自杀的悲壮故事。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兴盛和衰落,他用自己的诗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离骚》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美妙和自己的遭遇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深情。
屈原的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众的关心,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
在政治上,屈原是一位有志向的政治家,他不断提出改革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国家走上正轨。
然而,他的真诚和才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最终导致他被流放和自杀。
屈原的遭遇让我感受到政治黑暗和残酷,也让我深深地思考了政治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之路。
屈原的离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也是一种悲剧。
然而,他的精神和作品却流传下来,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
通过阅读《屈原列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屈原的作品通过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触发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和真理的追求。
他的诗歌不仅是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他的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后人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屈原列传》,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屈原的诗歌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式独特而深入人心。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深刻触动,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气质。
通过深入了解屈原的作品,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阅读《屈原列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心灵历程,更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深远影响。
2024年屈原列传读后感

2024年屈原列传读后感《屈原列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以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主人公,通过他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创作、悲苦情怀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追求。
读完《屈原列传》,我深深被屈原的悲壮情怀和爱国情怀所感动。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和文学家,屈原用自己的才华和毅力,为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并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他的爱国情怀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令人为之动容。
屈原的悲壮情怀体现在他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对国事的关切上。
他在外任职期间,目睹了楚国的衰败和社会的黑暗,对此感到愤怒和伤心。
他的爱国之心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他对楚国的忠诚和他的爱国情怀感染了后人,并成为了中国爱国主义的重要源泉之一。
屈原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他的自我牺牲上。
当他看到楚国的统治者背离了正确的道路,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他毅然决定离开官场,以示对他们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忠诚。
他自述背叛了自己的职位和利益,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并通过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国家的关切和希望。
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努力追求的。
除了屈原的爱国情怀,他的创作才华也是令人佩服的。
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不仅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祖国的思念,展现了自己伟大的理想和情怀。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触动和共鸣。
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使人不仅在审美上得到享受,而且在思考和反思上有了新的启示。
《屈原列传》还通过屈原的一生给我带来了对生活的思考。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他的一生充满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人生的执着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在困境中坚守信仰,展现出人性的善良和坚韧的意志力。
他的经历使我明白了人生的钟灵毓秀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是如何在苦难中得以彰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
《屈原列传》读后感1000字
程梦生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题记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
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
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
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
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
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
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为君主写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情告白。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
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
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
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
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
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
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
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
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
于是你沉沦了,你绝望了。
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这汩罗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但你任然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漫蠖乎?”来维护自己的高洁志向。
你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在我心田里;亦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盛开在世人的思想里。
你就是楚国的泪,亦是楚国的魂,你的诗也随汩汩江水流入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