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doc
中医辨证治疗牙周炎

中医辨证治疗牙周炎牙周炎为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性破坏性进行性疾病,本病的发展,伴以牙龈发炎溢脓、牙周膜变性、牙槽骨吸收,最后导致牙齿动摇、脱落。
传统名称为牙宣,又有齿龈肿,齿间出血、齿动摇、齿龈宣露、牙衄等名称。
1 医著记载古代文献有关牙宣症状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诊要经终论》说:“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
”所谓“齿长而垢”,当包括了牙龈出现萎缩,牙槽骨的吸收,牙根外露及牙垢附着等多种临床症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对牙宣的病因病理有明确的论述,指出:“手阳明之经脉入于齿,足阳明之脉又遍于齿,齿为骨之所终,髓之所养。
经脉虚,风邪乘之,气血不能荣润,故令摇动。
”认为牙齿动摇与经脉虚、气血不足和风邪入侵有关。
唐?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对于食床(即牙结石)有专门的论述,并引用《养生方》中的一段记载,准确的指出了牙石形成与其发病的关系。
宋?赵佶《圣济总录?口齿门》说:“气血不足,揩理无方,风邪袭虚,客于齿间,则令肌寒血弱,龈肉缩落,渐至宣露,永不附着齿根也。
”认为牙宣症状产生的原因与气血不足,风邪袭虚有关。
明?吴崐《医方考》卷五强调牙宣发生与肾虚的关系,指出:“肾主骨,肾虚则髓弱,髓弱则骨枯,骨枯则不能固齿,故令齿长而动。
”清?林珮琴《类证治裁》卷六:“若肾元虚,牙龈宣露动摇,宜大补,六味丸、还少丹。
”对牙龈宣露,牙齿动摇,提出从肾辨治。
唐容川《血证论》卷二中则认为牙床病变是因胃火上炎之故,如说:“齿虽属肾,而满口之中,皆属于胃……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论述,注意其发病的内在因素,即肾虚、气血不足及胃火上炎。
2 病因病机牙宣之病变虽在牙周组织,但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之盛衰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尤其与胃火、肾虚、气血不足等关系密切。
2.1 胃火燔龈:上下牙床属阳明大肠和胃经所循。
平素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使胃腑积热,循经熏蒸齿龈,伤及龈肉血络,龈肉腐化渗血溢脓,久则龈萎根露,牙齿松动。
治疗牙周炎的中医验方

治疗牙周炎的中医验方
*导读:治疗牙周炎的中医验方主要有滑石粉和6甘草粉、
生地和连翘、乌贼骨和生甘草等。
……
治疗牙周炎可以使用哪些中医验方呢?急性牙周炎要如何
治疗?以下三个中医验方都适合治疗牙周炎,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中医验方治牙周炎
治疗牙周炎的方法一就是住那你18克滑石粉和6克甘草粉,3克朱砂面和1.5克雄黄,1.5克冰片,一起磨成细面,在早晚
刷牙之后涂抹在患处;也可以用25克的药面加60克的生蜜,调匀之后涂抹患处。
验方二要使用12克的生地和连翘,10克的丹皮、升麻、当归和大黄,6克的黄连和竹叶,30克生石膏和15克的天花粉。
加水煎,2次服用。
验方3要使用30克地乌贼骨和生甘草。
加水煎至500毫升,在早、晚空腹服用250毫升。
可以治疗牙周炎及牙周脓肿。
出现牙龈肿胀,疼痛及溲黄便干等症状的患者都可以服用。
牙周炎患者要补充高蛋白食物。
提高身体抵抗力和抗炎力,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提供多种维生素。
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DE及叶酸。
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消化,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则可以调节营养,改善牙龈出血状况。
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牙周炎症状和治疗方法

牙周炎有哪些病症牙周炎病症和治疗方法牙周炎的主要病症病症一、牙龈出血是牙周炎最常见的病症,牙龈出血是牙周炎最早期的病症之一,是机体发出的信号,告诉你牙龈发炎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个信号,那么牙周炎就会继续开展下去。
病症二、牙齿有松动、位置改变或咀嚼无力,牙齿有松动、位置改变或咀嚼无力这是因为牙周病造成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的支持力缺乏,引起牙齿松动、位置改变或吃东西用不上力。
实际上这是牙周病到了中期或晚期的一种表现。
病症三、有持续性的口臭,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牙周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牙周炎造成牙龈出血,组织发炎,致病的细菌产生代谢产物都会造成口臭。
病症四、感觉牙缝越来越大,这也是由于牙周病造成牙龈和下方牙槽骨的退缩,引起牙间本应由牙龈和牙槽骨占据的空间暴露出来,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牙周炎的常见发病病症有哪些1.有持续性的口臭口臭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牙周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牙周炎会引起牙龈出血,组织发炎,致病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都会造成口臭。
2.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正常情况下牙龈是不会出血的,许多人发现自己有牙龈出血认为是口腔“上火〞,买个败火的牙膏刷牙或吃点败火的药就可以了。
实际上,牙龈出血是牙周炎最早期的病症之一,是机体发出的信号,告诉你牙龈发炎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个信号,那么牙周炎就会继续开展下去。
3.感觉牙缝越来越大牙周病会引起牙龈和下方牙槽骨的退缩,引起牙间本应由牙龈和牙槽骨占据的空间暴露出来,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4.牙齿有松动、位置改变或咀嚼无力牙周病会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导致牙齿的支持力不够,引起牙齿松动、位置改变或吃东西用不上力。
实际上这是牙周病到了中期或晚期的一种表现。
牙周炎吃什么鸭梨:饭后吃些鲜梨,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治牙龈充血、萎缩,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
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床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核桃: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核桃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
名中医治疗牙龈肿痛牙周炎中医病案

病案名称:牙周炎主诉:患者吴某,女,45岁。
因牙龈肿痛、牙疼半年,加重3天来我院就诊。
牙痛为钻痛,阵发性,伴口臭,食欲减退,口腔干涩。
查体发现患者牙龈肿胀,牙龈出血明显,牙结石较多,口腔内可见牙结石、牙菌斑沉积。
牙龈牙周探诊:牙龈沟部分牙龈出血,探诊深度5-6mm。
口腔X光片:牙周囊肿。
诊断为牙周炎。
治疗过程:中医治疗方案如下:1. 中医辨病辨证:辨证属于肾虚火旺,湿热郁滞。
肾虚火旺导致牙痛,口臭,口腔干涩,湿热郁滞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牙周囊肿。
2. 中医治疗方法:a. 中药治疗:选用益肝清热、理气消肿的中药,如黄连、栀子、白芍、柴胡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b. 中医外治疗法:采用中药泡洗口腔,以祛除口腔中的湿热,减轻牙痛、口臭。
c. 饮食调理:忌口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促进湿热排出。
3. 治疗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每周一次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效果:患者按时按量服用中药,坚持中药泡洗口腔,饮食调理,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口腔干涩、口臭减轻,牙龈肿胀明显减轻,探诊深度缩小至3-4mm,口腔X光片显示牙周囊肿缩小。
结论:中医治疗对牙周炎疗效显著,通过中医辨病辨证,中药治疗,饮食调理,外治疗等多方位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牙周炎也能有效避免长期对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牙周炎的复发率。
希望通过本病案的共享,能更好的宣传和普及中医治疗牙周炎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治疗后续:4. 治疗后续:患者根据医生的指导,继续坚持中药治疗,并且在家中进行口腔护理和饮食调理。
患者也意识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注意饮食上的调整,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促进湿热的排出。
5. 定期复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定期复诊,并接受医生的指导,不断观察病情的变化。
通过定期的复诊,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口腔X光片显示牙周囊肿已经明显缩小。
治疗牙周炎的生活小偏方

治疗牙周炎的生活小偏方熟话说:牙疼要人命。
可见牙痛非同小可,牙周炎就有可能引发牙痛。
牙周炎的患病率和严重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那么怎样治疗牙周炎呢?这里推荐一些家庭偏方,让你自己在家方便自我治疗。
治疗牙周炎的生活小偏方:1、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2、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3、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4、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5、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6、取普通白酒100克放入茶缸里加上食盐10克;搅拌,等盐溶化之后放在炉子上烧开。
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注意不要咽下去,牙痛就立刻止住了。
几种辅助牙周炎的食疗1、鸡蛋: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两次,2-3天消炎止痛。
2、米醋:米醋30克,加冷开水60克,频频含漱。
为了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刷牙后用洁净的双手食指在牙齿和牙龈表面作环形的转动按摩。
可以从上下颌后牙开始,逐渐移向前方。
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
但是,在炎症急性发作时不能按摩。
如牙石积结较多,还应先请牙医师将牙石刮除,方可采用牙龈按摩。
3、热姜水:治疗牙周炎的主要偏方还包括先用热姜水清洗牙石,然后用热姜水代茶饮用,每日1-2次,一般6 次左右可消除炎症。
4、鸭梨:饭后吃些鲜梨,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治牙龈充血、萎缩,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
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床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5、核桃: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核桃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
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次。
中医治疗牙周炎

中医治疗牙周炎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它主要由牙龈组织的炎症引起。
中医治疗牙周炎具有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的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牙周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病因分析牙周炎的主要病因包括牙菌斑积聚、牙龈退缩、口腔卫生不良等。
中医认为牙周炎的发生主要与肝火上扰、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有关。
二、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牙周炎的原则是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健脾。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外用中药、针灸等。
三、口服中药治疗⒈方剂选用: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消积散结汤等。
⒉中药组成: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茵陈、制香附等。
⒊用药方法:口服中药一般每日3次,每次2剂,连续服用一周为一个疗程。
四、外用中药治疗⒈中药洗口:采用中药煎汤,每天2次,每次漱口5-10分钟。
⒉中药涂口:将中药煎汤涂抹在患处,每天2次,每次涂抹5-10分钟。
五、针灸治疗⒈穴位选择: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合谷、曲池、内关等。
⒉针灸方法:采用平衡针刺,每次20-30分钟,每周1-2次,连续治疗3-4周。
六、注意事项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⒉每日定时刷牙,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⒊定期到口腔科检查和清洁牙齿。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病例报告和治疗记录。
法律名词及注释:牙周炎:指由牙龈组织的炎症引起的口腔疾病。
中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
方剂:中药的组方方法,指将多种中药按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使用的方法。
中药治疗牙周炎

中药治疗牙周炎作者:屠婷牙周炎为口腔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常用抗生素等治疗。
但中药对急、慢性牙周炎均有较好疗效,特别是治疗牙周炎的中草药,无毒副作用,对有慢性肝、肾疾病的牙周病患者,在不宜使用某些抗生素时,用中药治疗显得更为适宜。
1 急性牙周炎本病初起时牙龈肿胀疼痛,妨碍咀嚼,影响进餐,重者可导致患侧的面颊部肿胀及全身症状的畏寒发热。
中医认为:本病系阳明胃经湿热熏蒸所致,宜用清化湿热的药物,作者常用自拟经验方:金银花20g,连翘20g,生山栀lOg,生甘草10g,黄芩15g,黄连4g,生葛根15g。
上方为一日量,用水煎3次,每次用水800ml,煎成150mI 药汁,上午、下午、夜间各服1次。
一般服用5~7天症状即消除,重症药物用量须加倍。
疼痛甚者,酌加香白芷8g。
如牙周肿胀化脓,则需由牙科医师切开引流排脓。
1例62岁的男性老年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左侧上牙龈疼痛1周,左面部显著肿胀,进食困难,用上述处方治疗,服药第3日疼痛及面部肿胀有所减轻,服药第7日,牙痛停止,左面部肿胀明显消退,服药10日,症状完全消除。
2 慢性牙周炎本病较多见于中、老年病人,牙龈肿胀,疼痛发作较慢,痛不剧烈,一般无发热,用药治愈后,常会反复发作。
多数患者,先有牙齿动摇或部分牙齿脱落及牙龈萎缩。
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慢性牙周病与肾虚有关,故在治疗中,既要清热化湿以消炎,更要配合补肾固齿药物。
作者常用的清热化湿补肾方为:黄柏12g,丹皮10g,赤芍10g,骨碎补15g,生地15g,当归15g,银花2Og,连翘20g。
此方每日1剂,可服用5~7天,煎法、服法和前方一样,待痛止肿消后可于上方中去银花、连翘,酌加鹿角霜10g,生龟板10g,煅牡蛎30g,连服1至2个月,对改善体质,补肾固齿有较好作用。
如能配合做牙周洁治等局部治疗,疗效更佳。
但牙齿动摇显著,碍食物咀嚼,应拔除病牙。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尚自制一种丸剂即固齿丸。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43例

干 不 欲 饮 , 头 晕 目 眩 ,耳 鸣 耳 聋 ,腰 膝 酸 软 ,手 足 心
西 医 认 为 牙 周 炎 的 发 病 原 因颇 为 复 杂 , 是 局 部 因
热 ,小 便短 黄 ,大 便偏 干 ,舌 红少 苔 ,脉细 数 。共 1 1 例 。脾 肾气 虚型 :诊 见 :起病 较 缓 ,病 程长 ,牙 龈 萎
发展 。齿 龈萎缩 无变化 。无 效 :症 状无变化 或加 重 。 3 2 治疗 结 果 :治疗 组好 转 2 . 4例 ,有 效 1 6例 ,无 效 3例 ,总有效 率 9 ;对 照 组好 转 1 例 ,有 效 2 3 5 1 例 ,无效 5例 ,总 有 效 率 8 %。2组 总 有 效 率 比较 , 4
芩 、菊花 、连 翘 、金 银 花 各 1 g 当归 h g 2, O ,生 大 黄
( 下 ) 生 甘 草 各 6 。 口 渴 甚 者 加 天 花 粉 、 芦 根 后 、 g 1g 5 ;失 眠 加 夜 交 藤 3 g 0。 22 2 肾 阴 亏 损 型 :治 则 :滋 阴 补 肾 ,固齿 止 痛 。 . . 方 用 六 味 地 黄 汤 加 减 。 方 药 : 生 地 、 炙 龟 版 各 2 g 0, 山 药 、泽 泻 、茯 苓 、 菟 丝 子 各 1 g 山 萸 肉 、怀 牛 膝 2,
症 。中医治疗 本病 ,根据 早期 多 为 胃火 上 炎 型 ,中后
期 多 为 阴 虚 火 旺 型 、脾 肾 气 虚 型 的 规 律 , 辨 证 分 型 治
2 2 治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加 服 辨 证 中 药 治 疗 。 . 2 21 胃火 上 炎 型 :治 法 :清 胃泻 火 ,消 肿 止 痛 。 . . 选 用 清 胃 散 加 减 。 方 药 :黄 连 6 , 生 地 、 丹 皮 、 黄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牙周炎被称为牙宣,是以牙龈疼痛,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血溢脓为特征。
那么,有什么中医治疗的方法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1、气血不足型
症见牙龈萎缩色淡,牙齿疏豁松动,牙根宣露,咀嚼无力,牙龈经常渗血,刷牙及吸吮时易出血,口中发酸,伴有面色灰白,畏寒倦怠,气短懒言,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胃呆纳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以补养气血、养龈健齿为原则。
方选八珍汤加减,党参15g,白茯苓10g,当归10g,川芎9g,白芍10g,熟地黄9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阿胶(烊化)6g,血余炭6g。
2、胃火上蒸型
症见牙龈红肿疼痛,日久牙龈渗血出脓,龈肉渐渐腐颓,积垢如烂骨状(牙石),牙根宣露,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口臭,胃脘嘈杂,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疗以清胃泻火,消肿止痛为原则。
方选清胃散加减,黄连9g,生地黄9g,丹皮9g,升麻6g,生石膏(先煎)24g,蒲公英15g,桔梗12g,旱莲草9g,牛蒡子9g。
若便秘甚者加大黄、芒硝以泄热通便。
3、肾阴亏虚型
症见牙齿疏豁松动,牙龈溃烂萎缩,牙周盲袋深,易渗血,牙根宣露,咀嚼时疼痛无力,伴有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痛,舌质微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以滋阴补肾、益髓坚齿为原则。
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12g,山萸肉18g,山药18g,泽泻12g,丹皮12g,枸杞子12g,龟板9g,菟丝子9g,黄柏9g。
二:
1鲜菊花汁
用料:鲜菊花叶一把。
制法:将鲜菊花叶洗净捣烂,绞汁服下,连服2至3次。
功效:消炎止痛。
用治齿龈炎红肿疼痛。
2桃柳树皮
用料:桃树皮4g,柳树皮4g,白酒适量。
制法:沙锅放入白酒,以文火煎煮桃柳树皮,趁热含酒液漱口。
当酒液含在口中凉后即吐出,日漱数次。
功效:清热止痛,祛风散肿。
用治风火牙痛和牙周发炎。
3天花粉、蒲公英
用料:天花粉、蒲公英各12g。
制法:水煎取汁,含漱,每日2至3次。
功效:用治齿龈脓肿,流脓。
4郁李酒
用料:郁李根、细辛、椒各半两,槐白皮、柳白皮各一两。
制法:上细锉,每用药一两,酒半斤,煎三五沸,去滓。
热漱冷吐。
功效:治齿风肿痛,呼吸风冷,其痛愈甚,牙龈肿赤。
5生石膏
用料:生石膏15—30克,知母9克,谷精草18克,金银花12克,蝉蜕6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重则日服2剂。
功效:治牙周炎(急性)及牙齿疼痛。
预防牙周炎:
1、每天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早晚彻底刷牙1次,每次刷牙要2-3分钟。
2、牙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斜放,从牙龈向牙端刷,上牙自上而下刷,下牙自下而上刷,不要上下来回刷。
3、及时清除嵌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尽量做到餐后漱口,使用牙线。
4、配合使用抗菌牙膏,提高清除菌斑的效果。
5、使用保健牙刷,选用刷毛顶端磨毛牙刷,每3个月更换1次。
6、定期做牙齿检查,最好每半年一次,并接受牙医的建议,接受必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