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分析

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分析作者:内容提要:宋朝是中国古代朝代中,经济发展情况最好的朝代,本论文旨在进一步探讨两宋时代经济发达的背景、表现及原因分析,以为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背景、表现、原因、经济、商业、城镇社会一、大背景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时,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禅让,将五代时后周的柴氏王朝,和平过渡为赵氏的宋朝。
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将节度使操纵国运的教训,以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参与朝政的机会,实行文官统治。
对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钱物捐助北方游牧民族,换得珍贵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采取抑武扬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识分子地位与责任感。
因此,给后人印象似是国运不济,国力孱弱。
先忍让于辽、金,后又退守江南称南宋,再100多年后又亡于蒙古族的元朝。
宋朝中华民族古代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宋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领先的国家。
汉朝虽比宋朝长了几十年,但穷兵黩武,经济文化的发展皆受到影响,比起同时期的欧洲罗马帝国,经济、文化皆大为逊色。
二、经济发达程度空前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曾指出:“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
”历史教授杨渭生先生也认为:“两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也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
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
宋代经济发展表现

宋代经济发展表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
宋代经济发展表现出许多特点和亮点,下面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贸易、货币和金融等方面进行阐述。
宋代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土地利用上,宋代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均田制、保护水利等,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
此外,宋代还推广了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作物种植方法,如水稻的深耕细作、垄田栽培等,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这些措施和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宋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的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的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尤其是丝织业和棉纺织业。
丝织业是宋代最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远销海外。
棉纺织业则是宋代兴起的新兴产业,宋代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赐绢、兴办纺织厂等,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此外,宋代的陶瓷、铁器、木器等手工业也有很大的发展,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海外。
宋代的商业和贸易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城市发展方面,宋代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如开封、杭州等都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
在商业制度方面,宋代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市舶司、设立商号等,促进了商业活动的繁荣。
在贸易方面,宋代与外国进行了广泛的海上贸易,尤其是与东南亚、西亚等地的贸易往来频繁。
此外,宋代还开展了一些政府组织的贸易活动,如茶马古道、海运等,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
宋代的货币和金融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的货币制度比较完善,主要流通的货币是铜钱和纸币。
宋代还设立了一些银号、典号等金融机构,为商业和贸易提供了金融支持。
此外,宋代还推行了一些金融政策,如设立利息制度、颁布《令钞法》等,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宋代经济发展表现出许多特点和亮点。
在农业方面,土地利用率和产量得到了提高;在手工业方面,纺织业、陶瓷业等得到了发展;在商业和贸易方面,城市发展、商业制度、贸易往来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货币和金融方面,货币制度和金融机构得到了完善。
两宋经济的发展范文

两宋经济的发展范文两宋时期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高峰。
宋代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首先,在农业方面,宋代实行了政府的灌溉工程,扩大了农田,并通过科学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宋代采取了多种措施保障农民的利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改进和发展,为宋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手工业方面,宋代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代手工业主要包括纺织业、造纸业、陶瓷业、制糖业等。
宋代纺织业发达,从事纺织业的工人和商人众多,丝织品和棉布产量大幅度增加。
造纸业也非常发达,宋代出现了众多的造纸厂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这为古代科学技术以及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宋代陶瓷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象征着中国陶瓷工艺的重要领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在商业方面,宋代商业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由于宋代政权的保护和鼓励,商业活动不断增加。
为了便于商业交流,宋代修筑了大量的交通设施,如官道、渠道等。
同时,宋代皇室设立了专门的商会以及驿站,便于商人们进行交流和交易。
此外,宋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宋代出现了很多的金融机构,比如钱庄和票号等。
总体来说,宋代经济的发展是在封建社会条件下,通过政府的干预和鼓励,以及适应中国社会经济需求的不断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宋代经济的繁荣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宋代经济的繁荣也为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进步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
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农业发展:宋朝时期,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朝廷通过改善水利设施、推广新种优良品种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田的开垦和改良使得耕地面积得以扩大,农作物产量也得到了提高。
种植作物中,稻谷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和茶叶的种植也有较大发展。
2.工商业兴起:宋朝时期,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手工业(如纺织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和商业都取得了丰盛的成就。
城市规模的扩大,商业贸易市场的兴盛,都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宋代还实行了一系列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如设立专门负责商业事务的机构等,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3.海外贸易的开展:宋朝时期,海上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宋朝政府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出台了有利于海外贸易的政策,如设立海舶司和海船检验所等。
此外,宋朝还加强了对外交往和海上防御力量,进一步保障了海上贸易的安全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总体来说,宋朝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农业逐渐改善、工商业兴起和海外贸易发展。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宋朝经济相对较为繁荣,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得到显著繁荣与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政府的稳定统治、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都为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繁荣宋代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农田水利的改进与推广。
宋代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建造水车等措施不仅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的产出。
农田水利的改进不仅改善了江南地区的农田水利条件,也为南宋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农产品基础。
此外,人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也是农业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农民利用水力、畜力等动力手段,发展了水稻种植、棉花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改良农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等举措,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商业贸易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一方面,宋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商业政策,鼓励商人开展商业活动。
政府鼓励商人组织商会,为商人提供便利,简化税收制度等,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进入市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另一方面,宋代政府还实行了许多措施,保护商人的财产安全和交易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商业秩序。
同时,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为商业贸易的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代对交通运输的重视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修筑了大量的道路、运河以及港口,使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
这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业贸易的效率,推动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宋代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业革命。
宋代政府高度重视手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宋代政府鼓励手工业工匠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宋代,中国经历了繁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以下是宋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的详细介绍。
一、概况:1.贸易与商业繁荣:宋代是中国古代贸易与商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海运和陆路交通的便利,贸易活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在这里繁荣起来。
同时,宋代还开始使用纸币,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修以及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高产稳定的农业生产为社会增加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供应。
3.手工业的兴起: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手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
丝绸、陶瓷、纺织品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4.城市发展的兴起:宋代城市的发展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崛起。
南方的杭州、苏州、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二、原因:1.富庶的农业资源:宋代江南地区拥有富庶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江南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产品。
2.贸易与商业的繁荣:宋代贸易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
宋代与南洋诸国和中东、印度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
同时,通过陆路与北方各地的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3.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宋代政府对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在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纸币发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投资和。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人民参与商业活动,提供保护和支持。
4.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宋代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宋朝经济总结

宋朝经济总结一、宋朝的经济基础1. 农业经济的昌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之一。
在土地制度上,宋朝实行了属地原则,增加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保护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此外,宋朝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农田开垦和水利建设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这使得农业产量大幅提升,食品供给充足,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
2. 商业经济的繁荣宋朝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宋朝的商业经济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这与宋朝社会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城市手工工场的兴起,从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宋朝的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制陶、制瓷、制织等行业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出了许多高品质的手工产品。
在工商业方面,出现了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工厂,加工和生产了大量的商品。
这些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充实了商品经济,也为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宋朝的贸易与海运1.内外贸易的繁荣宋朝积极开展内外贸易,为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内贸以长江为主要交通线,南北贸易逐渐繁荣。
外贸方面,宋朝与临近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非常活跃,出口商品以丝绸、瓷器等为主要产品。
同时,外国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进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宋朝的物质生活。
2.海运的发展宋朝的海运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南方的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等成为重要的商业港口,海上贸易日益繁荣。
随着海运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朝的航海活动越来越频繁,对海外的贸易和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海运的发展使得宋朝与东南亚、南亚、日本等地区的贸易更加紧密。
三、税收制度与财政状况1.税收制度的改革在税收制度方面,宋朝实行了徭役制和赋役制相结合的税收制度。
这些税收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征收,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税收征收的方式主要是货币和实物,并且税收征收和分配有一定的灵活性。
宋朝经济繁荣发展

宋朝经济繁荣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宋朝时期,中国的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力和商业活动的提高,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繁荣。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等方面来阐述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
一、农业发展宋朝时期,农业是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推行“均田制”,通过平均分配土地,使广大农民都能有田可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其次,发展水利,修建了大规模的灌溉工程和护堤,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
此外,在农业技术方面,宋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科学研究,改良了犁具、耕牛品种等农具,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手工业的兴盛宋朝时期,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二支柱。
宋朝的手工业主要以纺织业、陶瓷业和造船业为主。
纺织业发展迅速,丝绸的生产规模大大增加,提高了质量和生产效益。
陶瓷业在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瓷器成为中国的名片,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
造船业则为海上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船只保障,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宋朝时期,商业贸易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国内市场活跃,且与世界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交流。
首先,宋朝统一了货币,加强了货币的铸造和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次,政府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体系,发展了城市和市场,提供了便利的交易环境。
此外,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纽带将中国与东南亚、西亚等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大规模的商品贸易。
四、科技创新的推动宋朝时期,科技创新对经济繁荣的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农业方面,发展了水利技术、肥料配方等,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在纺织业方面,改良了织机,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
在造船业方面,发明了施舵孔和锚,提高了船只的操纵能力和航海安全系数。
此外,宋朝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发明,如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成为华夏文明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
宋代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
葛金芳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①。
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学术界成功颇多。
有关论文、著作数量十分丰富。
有关的论文如《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②、《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③、《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④等,相关著作有漆侠的《宋代经济史》⑤,以及和邓广铭合编的《两宋政治经济问题》⑥等。
另外,在古人留下的文章和著作中,亦能对宋代经济状况有个直观了解。
例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⑦、洪迈的《夷坚志》⑧,除此之外,日本人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⑨等都可做参考。
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下面我将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三个方面对宋代经济发展做简要介绍。
一、宋代的农业
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耕地面积是经济实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宋代农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程度提高。
厉文君在《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一文中将宋代农业与唐代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介绍到:“宋代国土小于唐代,但由于围田、
①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年第1期
②王世英《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
③徐志新《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现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④易彪《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⑤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漆侠、邓广铭《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库全书本
⑧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圩田、湖田和梯田的大量兴修,耕地面积反而还要大于唐代。
”①而且在粮食产量上,“天宝中岁入粮食数为2506 万石,天禧五年(1021 年)岁入粮食数为3278.2 万石。
宋代耕地面积只比唐代多5%,而租税中的粮食收入却多46%,说明宋代粮食平均单产较唐代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②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化程度提高方面,厉文君认为宋代农业有对应的四个特点:“其一,经济作物种类增加;其二,种植面积扩大并形成专业化生产;其三,商品率的提高;其四,园艺类著作大量涌现。
”③而在郭旭的《宋代农产品商品化初探》一文中,作者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等。
在郭旭看来,宋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之所以提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官府消费......城市居民的增多,使粮食消费市场迅速增大。
......少数经济专业区的形成,是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的新因素。
”④对于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赵亚凡和刘金岗归纳有四点。
“一.人口的增长和垦田的增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和必要的前提;二.积极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三.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四.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及其商品化倾向。
”⑤
二、商业的兴盛
商业发展到宋代,迎来了兴盛的时期。
郭学信和张素英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坊市制度的打破,商业大都市的形成,草市、墟市的繁盛与经济型市镇的崛起,商业活动的活跃......”⑥除此之外,宋代商业经济济繁荣的表现,还包括有初德维所说的“......工商业者有组织的行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宋代的对外贸易加强。
”⑦任仲书、于海生认为宋代商业的繁荣,还得益于一个特殊的群体——“牙人”。
牙人是指在工商贸易活动中沟通双方买卖、收取一定佣金的群体。
在任仲书、于海生的《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影响》一文中,作者为我们指明了牙人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时在京城设市易务,“许召在京诸行铛牙人充本务行人、牙人内行人,令
①厉文君《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厉文君《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③厉文君《宋代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转型考略》《铜仁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④郭旭《宋代农产品商品化初探》《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⑤赵亚凡、刘金岗《试析宋代农业经济繁荣的原因》《农业考古》2011年第4期
⑥郭学信、张素英《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和原因析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⑦初德维《宋代的商业活动及特点》《价格与市场》1999年第11期
供通己所有或借他人产业金银充抵挡,五人以上充一保,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
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句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
如愿折博入官物者亦听,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请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送纳价钱。
若半年纳,既出息一分”①”②,另外,在宋金对峙时期,缘边榷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积极努力,宋代边贸活动呈现出兴旺与扩大之势。
同时也推动了内地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所以,在他们看来,在推动两宋经济发展繁荣的诸多因素中,牙人群体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市场的发展上,出现了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其中农村市场取得了迅猛发展。
肖建乐在《浅论宋代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一文中就详尽说明了农村市场的繁荣:““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稗贩”,“市井繁阜商贾辐辏”④”⑤。
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刘宰为镇江府丹阳县丁桥乡太霄霄观所撰的记中指出:“今夫十家之聚,必有米盐之市。
”⑥十家之聚的小村,亦有米盐之市,说明了当时农村草市的繁荣。
三、手工业的发展
关于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王世英在《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中指出宋代手工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生产规模大。
这在矿冶业体现尤为显著。
第二,产量不断增长.这方面尚缺乏全面详实的史料。
不过产品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文献通考·征榷考五》所记载的北宋一代矿产税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从宋初到神宗元丰年间,就有大福度增长,一般增长八、九倍,最多的是铅税,增长将近十二倍。
第三,生产技术的进步.由于把一些新技术运用于生产之中,使产品的质量大为提高。
第四,工匠数量空前增多。
据估计宋神宗时全国的手工业者可达八十万户左右,约占全国总户数的百分之五—一七。
”⑦刘锡涛、肖云岭则以江西为例,详细说明了宋代江西手工业的发展。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尤其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
①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任仲书、于海生《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③任仲书、于海生《宋代牙人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史学集刊》2003年第3期
④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17之13》中华书局1957年版
⑤肖建乐《浅论宋代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⑥《丁桥太霄观记》刘宰《漫塘文集卷23》
⑦王世英《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
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突出。
......以景德镇为主的宋代江西制瓷业已成为当时江西重要的手工业之一。
它使江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地位日益突出。
”①江西的矿冶、造船、纺织、铜器制造等业在宋代也有发展。
杨建宏则以潭州为例,介绍了宋代潭州酿酒、造船、矿冶和印刷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潭州手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的原因,一是由于“水路交通便利,商贾往来频繁;商业经营突破市坊的限制”②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是十分关注的,学术界有关的论文、著作数量是很丰富的。
学者们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要远远超过以前。
①刘锡涛、肖云岭《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概述》《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杨建宏《论宋代潭州区域的社会变迁——以手工业、商业经济发展为视域》《长沙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