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答案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选择离心通风机时根据( )A、实际风量、实际风压B、实际风量、标准风压C、标准风量、实际风压D、标准风量、标准风压正确答案:B2、与平推流反应器比较,进行同样的反应过程,全混流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体积要( )A、大B、无法确定C、相同D、小正确答案:A3、某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水走管程呈湍流流动,为满足扩大生产需要,保持水的进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用水量增大一倍,则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为改变前的( )A、1.149倍B、2倍C、不变D、1.74倍正确答案:D4、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A、阳离子聚合B、配位聚合C、自由基聚合D、阴离子聚合正确答案:C5、用离心泵向高压容器输送液体,现将高压容器改为常压容器,其它条件不变,则该泵输送液体流量( ),轴功率()。

A、不确定、不变B、增加、增加C、减小D、增加正确答案:B6、列管换热器中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A、腐蚀性的流体B、压力高的流体C、被冷却的流体D、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正确答案:C7、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气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m=( )。

A、40℃B、30.8℃C、39.2℃正确答案:B8、工业上甲醇氧化生产甲醛所用的反应器为( )A、釜式反应器B、具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C、流化床反应器D、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正确答案:D9、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A、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B、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C、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正确答案:B10、当壳体和管速之间温度大于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A、固定管板式B、套管式C、浮头式正确答案:C11、下面关于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套乙烯装置分离收率和分离流程顺序关系很大,顺序分离流程和前脱乙烷流程、前脱丙烷流程相比乙烯收率最高。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

传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热传导的基本特征?A. 无需介质传递B. 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C. 遵循热量自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传递D. 传递的速度与介质的热容量无关答案:D2. 热传导的传热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温度差B. 介质厚度C. 介质面积D. 介质密度答案:A3.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哪种方式传递热量?A. 直接接触B. 气体流动C. 电磁波辐射D. 液体对流答案:C4. 以下哪个物理量可以描述热传递的方向?A. 热传导率B. 热传导模型C. 温度梯度D. 热量传递速率答案:C5. 哪个表达式可以用来计算热传导率?A. 热流密度/温度梯度B. 温度差/时间C. 热能/单位面积D. 质量/时间答案:A二、简答题1. 什么是传热学?传热学是研究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过程的科学,通过研究传热学可以了解热量如何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以及传热的速度和特性。

2. 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分别是什么?热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间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辐射传递热量的过程,热对流是指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热量的过程。

3. 温度梯度对热传导有何影响?温度梯度是指物体温度变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温度梯度越大,热传导速率越快。

当温度梯度很大时,热量会迅速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

4. 热传导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热传导计算方法有傅里叶热传导定律和热传导方程等。

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是热传导定律的基本方程,可以描述热量在固体中传递的规律。

热传导方程则是用来描述非稳态热传导过程的方程。

5. 影响热辐射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热辐射强度的因素有物体的温度、表面性质和波长等。

温度越高,热辐射强度越大;物体表面的性质也会影响热辐射强度,比如表面的发射率;波长则是指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波长的热辐射具有不同的强度。

三、分析题1. 如果有两个物体,一个是金属,一个是木材,它们的表面积和温度差都相同,哪个物体的热传导更快?金属的热传导更快。

传热学课后题答案_戴锅生主编_第二版

传热学课后题答案_戴锅生主编_第二版

传热学(第二版)戴锅生编习题解1-1 解δλφ21w w t t A-= 6.0)220250(15.002.06.63)(221=-⨯⨯π⨯=-=w w t t A φδλw/m ·︒C1-4 解)(w f t t dLh -=πφ52873)90200(8563.0=-⨯⨯⨯⨯=πw由)(f f P t t mC '-''=φ52873)15(1018.436004003=-''⨯⨯⨯=f t 得8.128151018.44003600528733=+⨯⨯⨯=''f t ︒C 1-9 解热阻网络图:t f 11102.010015001.01011121=++=++=h h r t λδm 2·︒C/m(1)0202.010015001.010111211=++=++=h h r t λδm 2·︒C/w ,减少81.7% (2)1012.010*******.01012=++=t r m 2·︒C/w ,减少8.2% (3)11002.010*******.01013=++=t r m 2·︒C/w ,减少0.2%结论:① 对良导热体,导热热阻在总热阻中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② 降低热阻大的那一个分热阻值,才能有效降低总热阻。

1-12 解t f 1设热量由内壁流向外壁,结果方程无解。

重设热量由外壁流向内壁,则可以看出太阳辐射热流方向与对流换热的热流方向相反,传给外壁的总热量为)5(15480)(6008.02222--=--⨯w f w c t t t h根据串联热路可知)5(15480212--=-w w w t t t λδ)5(1548049.04.03022--=-w w t t ,整理得 1.483245.132=w t 47.362=w t ︒C93.749.04.03047.3612=-=-=λδw w t t q w/m 2q h t t f w =-11119.28793.730111=-=-=h q t t w f ︒C2-1 解法Ⅰ① 由付立叶定律推导 取厚度为dr 的薄壁微元壳体做为研究对象,根据热平衡drdr ddr r r r r · φφφφ+=+=0=dr d rφ (1) 又dr dtr r 24π-=φ (2)(2)代入(1)得048222=+dr dt r dr dt r ππ,整理得0222=+dr dt dr dt r 或 0)(22=dr rt d② 直接由球坐标导热微分方程式推导球坐标导热微分方程:C t r t r r rt r a t ρφϕθθθθθτ+⎥⎦⎤⎢⎣⎡∂∂+⎪⎭⎫ ⎝⎛∂∂∂∂+∂∂=∂∂2222222sin 1sin sin 1)(1根据已知条件:0=∂∂τt ,0=∂∂θt ,0=∂∂ϕt ,0=φ,代入上式得0)(22=dr rt d 微分方程组:⎪⎪⎩⎪⎪⎨⎧=====221122,;,0)(w w t t r r t t r r dr rt d微分方程经两次积分得211C r C t +=以B .D 代入通解得21121r r t t C w w -=,2121211r r t t C w w --=r r r t t r r t t t w w w w 1· 1121212112--+-=212211· 11r r r t t dr dt w w --=212121122*********)(1· 11· · 4· · 41d d t t r r r t t r dr dt r w w w w rr π-π-=--π-=⎪⎭⎫⎝⎛π-==λλλφ212111)(2d d t t w w --π=λ解法Ⅱdr dtr r λφφ24π-==分离变量得drr dt λφ24π-=Cr t +π=λφ4 (1)B.D :1r r =,1w t t = (2)2r r =,2w t t = (3)(2)代入(1)得λφ114r t C w π-= λφλφ1144r t r t w π-+π=(4)(3)代入(4)得λφλφ112244r t r t w w π-+π=整理得2121212111)(2114)(d d t t r r t t w w w w --π=-π-=λλφ 或24r drdt λφπ-= ⎰⎰π-=2121 2 4r r t tr dr dt w w λφ ⎪⎪⎭⎫ ⎝⎛-π=⎪⎪⎭⎫ ⎝⎛-π=-121212112114d d r r t t w w λφλφ 122111)(2d d t t w w --π=λφ2-3 解微分方程:02222=+∂∂+∂∂λφ y t x tB.D :x =0,00=⎪⎭⎫ ⎝⎛∂∂=x x t ,x =a ,)(f a x a x t t h x t -=⎪⎭⎫⎝⎛∂∂-==λ;y =0,00t t y ==,y =b ,by by ht y t ===⎪⎪⎭⎫⎝⎛∂∂-λ2-5 解:设q =600 w/m 2221131λδλδ+-=w w t t q⎪⎭⎫ ⎝⎛--=⎪⎪⎭⎫⎝⎛--=3.12.060060130011.0112122λδλδq t t w w =0.2104 m =210.4 mm∵ q ≤600 w/m 2 ∴ δ2≥210.4 mmt w 12-9 解忽略蒸汽管壁的导热热阻43.0065.0201=⨯+=d d m47.002.0212=⨯+=d d m12320121ln 21ln 21d d tt d d t t B w w A w w l λλφπ-=π-=32211201ln ln · w w w w ABt t t t d d d d --=λλ180********· 43.047.0ln 3.043.0ln 2.0· ln ln 21321201--=--=w w w w B A t t t t d d d d λλ=0.5519 w/m ·︒C未包材料B 时34683.043.0ln 5519.02140400ln 210121=⨯π-=π'-=d d t t A w w l λφw/mt w 12-19 已知:δ1=250 mm ,λ1=0.28+0.000233t m w/m ·︒C ,λ2=0.0466+0.000213t m w/m ·︒C ,δ3=250 mm ,λ3=0.7 w/m ·︒C ,t w 1=1000︒C ,t w 4=50︒C ,q =759.8 w/m 2,t w 2=592.7︒C 。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A. 导温系数B. 导热系数C. 传热系数D. 密度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A. 雷诺数B. 雷利数C. 普朗特数D. 努谢尔特数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A. B. C. D.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B. C. D.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 粗管内的大C. 细管内的大D. 无法比较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 逆流大于顺流B. 顺流大于逆流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B. 辐射力C. 反射辐射D. 黑度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B. 磨光玻璃C. 涂料D. 黑体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A. 大一点好B. 小一点好C. 大、小都一样D. 无法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传热学答案

传热学答案

2-4 一烘箱的炉门由两种保温材料A 及B 组成,且B A δδ2=(见附图)。

已知)./(1.0K m W A =λ,)./(06.0K m W B =λ,烘箱内空气温度4001=f t ℃,内壁面的总表面传热系数)./(501K m W h =。

为安全起见,希望烘箱炉门的 外表面温度不得高于50℃。

设可把炉门导热作为一维问题处理,试决定所需保温材料的厚度。

环境温度=2f t 25℃,外表面总传热系数)./(5.922K m W h =。

解:热损失为()()22111f f BBA A fwf t t h t t h t t q -+-=+-=λδλδ又50=fw t ℃;B A δδ=联立得m m B A 039.0;078.0==δδ2-16 一根直径为3mm 的铜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2.22Ω⨯-310。

导线外包有厚为1mm 导热系数为0.15)./(K m W 的绝缘层。

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65℃,最低温度为0℃。

试确定在这种条件下导线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根据题意有:()()W r r t t l q l Q 8.1195.1/5.2ln 06515.012)/ln()(221221=-⨯⨯=-==ππλλπR I 286.119=解得:A I 36.232=-40 试由导热微分方程出发,导出通过有内热源的空心柱体的稳态导热热量计算式及壁中的温度分布。

Φ为常数。

解:有内热源空心圆柱体导热系数为常数的导热微分方程式为01=Φ+⎪⎭⎫ ⎝⎛∂∂∂∂r t r r r λ经过积分得λr rc r c t Φ-+= 221ln因为00,0;,t t r t t r r w ====所以得λλλ30300003001ln /ln 1ln /r r r t t t r r r t t t w w Φ--Φ---+-Φ--=对其求导得2-53 过热蒸气在外径为127mm 的钢管内流过,测蒸气温度套管的布置如附图所示。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参考答案1、列管式换热器启动时,首先通入的流体是( )。

A、冷流体B、任一流体C、热流体D、最接近环境温度的流体答案:D2、列管换热器停车时( )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两种流体同时停止C、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D、无所谓答案:A3、烃类裂解制乙烯过程正确的操作条件是( )A、高温、低压、长时间B、低温、低压、长时间C、高温、高压、短时间D、高温、低压、短时间答案:D4、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不采用( )连接方式A、胀焊B、螺纹C、焊接D、胀接答案:B5、被称为“塑料王”的材料名称是( )。

A、聚酰胺-6B、聚乙烯C、聚四氟乙烯D、聚丙烯答案:C6、裂解炉紧急停车时,为了保护炉管不被损坏,应该保证( )的供给。

A、稀释蒸汽B、燃料C、原料D、高压蒸汽答案:A7、工业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A、增加热阻,减少热量损失B、增强美观C、节约钢材D、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答案:D8、分子筛再生适合在( )状态下进行。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答案:C9、既适用于放热反应,也适用于吸热反应的典型固定床反应器类型是( )A、多段绝热反应器B、自身换热式固定床C、单段绝热反应器D、列管结构对外换热式固定床答案:D10、氢气中( )含量高,容易造成加氢裂化过程超温。

A、CH4B、惰性气体C、CO和CO2答案:C11、高压聚乙烯是( )。

∨A、LDPB、PPC、PAND、HDPE答案:A12、关于复叠制冷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相提供冷量,无需外界提供B、有两个独立的制冷循环C、由两个简单的制冷循环合并的一个制冷循环D、两种冷剂进行物质交换答案:B13、( )用于表示油品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A、特性因数B、粘度C、密度答案:A14、裂解气深冷分离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吸附法B、萃取法C、精馏法D、特殊精馏法答案:C15、在传热过程中,使载热体用量最少的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是(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章1-3 宇宙飞船的外遮光罩是凸出于飞船船体之外的⼀个光学窗⼝,其表⾯的温度状态直接影响到飞船的光学遥感器。

船体表⾯各部分的表明温度与遮光罩的表⾯温度不同。

试分析,飞船在太空中飞⾏时与遮光罩表⾯发⽣热交换的对象可能有哪些?换热⽅式是什么?解:遮光罩与船体的导热遮光罩与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1-4 热电偶常⽤来测量⽓流温度。

⽤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温⽓流的温度,管壁温度⼩于⽓流温度,分析热电偶节点的换热⽅式。

解:结点与⽓流间进⾏对流换热与管壁辐射换热与电偶臂导热1-6 ⼀砖墙表⾯积为12m 2,厚度为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 1.5 W/(m ·K)。

设⾯向室内的表⾯温度为25℃,⽽外表⾯温度为-5℃,确定此砖墙向外散失的热量。

1-9 在⼀次测量空⽓横向流过单根圆管对的对流换热试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69℃,空⽓温度20℃,管⼦外径14mm ,加热段长80mm ,输⼊加热段的功率为8.5W 。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此时的对流换热表⾯积传热系数为?1-17 有⼀台⽓体冷却器,⽓侧表⾯传热系数95 W/(m 2·K),壁⾯厚2.5mm ,导热系数46.5 W/(m ·K),⽔侧表⾯传热系数5800 W/(m 2·K)。

设传热壁可看作平壁,计算各个环节单位⾯积的热阻及从⽓到⽔的总传热系数。

为了强化这⼀传热过程,应从哪个环节着⼿。

1-24 对于穿过平壁的传热过程,分析下列情形下温度曲线的变化趋向:(1)0→λδ;(2)∞→1h ;(3) ∞→2h第⼆章2-1 ⽤平底锅烧⽔,与⽔相接触的锅底温度为111℃,热流密度为42400W/m 2。

使⽤⼀段时间后,锅底结了⼀层平均厚度为3mm 的⽔垢。

假设此时与⽔相接触的⽔垢的表⾯温度及热流密度分别等于原来的值,计算⽔垢与⾦属锅底接触⾯的温度。

⽔垢的导热系数取为 1 W/(m ·K)。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列管换热器停车时()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无所谓C、两种流体同时停止D、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正确答案:A2、夹套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A、传热量小B、传热面积大C、传热系数大D、构造筒单,价格低廉,不占器内有效容积正确答案:D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愈大B、愈小C、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防止环境污染C、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保护装置的安全正确答案:C5、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提高传热膜系数最容易的方法是()A、改变传热面积B、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C、改变工艺条件D、改变流体性质正确答案:B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A、黏度B、密度C、[Wj度D、速度正确答案:D7、分子筛吸附水的过程为()A、吸热过程B、放热过程C、吸附刚开始吸热平衡后放热D、吸附刚开始放热平衡后吸热正确答案:B8、以下种类的泵具有自吸能力的是()。

A、往复泵B、齿轮泵和漩涡泵C、漩涡泵D、昌心泵正确答案:A9、水在无相变时在圆形管内强制湍流,对流传热系数OLi为1000W/ (m2 • ℃)若将水的流量增加1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Qi为()A、不变B、1741C、2000D、500正确答案:B10、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传递介质B、物体是否运动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D、全部正确正确答案:AIK真空泵发热或真空低的原因有可能是()A、过滤尾气带水多B、注入软水量不足C、进气管道堵塞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A、聚氯乙烯B、聚丙烯C、聚丙烯月青D、聚乙烯正确答案:B13、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冷流体热流体①水、气体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③水、水④水、轻油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正确答案:A14、用水蒸气在列管换热器中加热某盐溶液,水蒸气走壳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一砖墙的表面积为122m ,厚为260mm ,平均导热系数为1.5W/(m.K )。

设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为25℃,而外表面温度为-5℃,试确定次砖墙向外界散失的热量。

解:根据傅立叶定律有:WtA9.207626.05)(25125.1=--⨯⨯=∆=Φδλ1-10 一炉子的炉墙厚13cm ,总面积为202m ,平均导热系数为1.04w/m.k ,内外壁温分别是520℃及50℃。

试计算通过炉墙的热损失。

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2.09×104kJ/kg ,问每天因热损失要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KW t A Q 2.7513.0)50520(2004.1=-⨯⨯=∆=δλ每天用煤d Kg /9.3101009.22.753600244=⨯⨯⨯1-11 夏天,阳光照耀在一厚度为40mm 的用层压板制成的木门外表面上,用热流计测得木门内表面热流密度为15W/m 2。

外变面温度为40℃,内表面温度为30℃。

试估算此木门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

解:δλtq ∆=,)./(06.0304004.015K m W t q =-⨯=∆=δλ1-12 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t w =69℃,空气温度t f =20℃,管子外径 d=14mm ,加热段长 80mm ,输入加热段的功率8.5w ,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f w t t rlh q -=π2所以()f w t t d qh -=π=49.33W/(m 2.k)1-17 有两块无限靠近的黑体平行平板,温度分别为21,T T 。

试按黑体的性质及斯藩-玻尔兹曼定律导出单位面积上辐射换热量的计算式。

(提示:无限靠近意味着每一块板发出的辐射能全部落到另一块板上。

)解:由题意 411T q fσ=; 422T q f σ=; 两板的换热量为 )(4241T T q -=σ1-18 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成为0K 的真空空间。

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表面发射率为0.7,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4T q εσ==0.7155250)./(1067.54428=⨯⨯⨯-K m W W/2m1-19 在1-14题目中,如果把芯片及底板置于一个封闭的机壳内,机壳的平均温度为20℃,芯片的表面黑度为0.9,其余条件不变,试确定芯片的最大允许功率。

解:()00014.0])27320()27385[(1067.59.04484241⨯+-+⨯⨯-=Φ-=辐射T T A σε P辐射对流+ΦΦ=1.657W1-21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1h =95W/(m 2.K),壁面厚δ=2.5mm ,)./(5.46K m W =λ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2=h W/(m 2.K)。

设传热壁可以看成平壁,试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

你能否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着手?解:;010526.0111==h R ;10376.55.460025.052-⨯===λδR ;10724.1580011423-⨯===h R则λδ++=21111h h K =94.7)./(2K m W ,应强化气体侧表面传热。

1-26 有一台传热面积为122m 的氨蒸发器,氨液的蒸发温度为0℃,被冷却水的进口温度为9.7℃,出口温度为5℃,蒸发器中的传热量为69000W ,试计算总传热系数。

解:由题意得221t t t ∆+∆=∆=7.35℃又t KA ∆=Φt A K ∆Φ=∴ =782.3)./(2K m W 2-10某些寒冷地区采用三层玻璃的窗户,如附图所示。

已知玻璃厚δg =3㎜,空气夹层宽δair =6㎜,玻璃的导热系数λg =0.8W/(m ·K )。

玻璃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t i =15℃,面向室外的表面温度t o =-10℃,试计算通过三层玻璃窗导热的热流密度。

2-16 一根直径为3mm 的铜导线,每米长的电阻为2.22Ω⨯-310。

导线外包有厚为1mm 导热系数为0.15)./(K m W 的绝缘层。

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65℃,最低温度为0℃。

试确定在这种条件下导线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根据题意有:()()Wr r t t l q l Q 8.1195.1/5.2ln 06515.012)/ln()(221221=-⨯⨯=-==ππλλπR I 286.119=解得:A I 36.232=2-17 一蒸汽锅炉炉膛中的蒸发受热面管壁受到温度为1000℃的烟气加热,管内沸水温度为200℃,烟气与受热面管子外壁间的复合换热表面传热系数为100)./(2K m W ,沸水与内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5000)./(2K m W ,管壁厚6mm ,管壁=λ42)./(K m W ,外径为52mm 。

试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受热面单位长度上的热负荷: (1) 换热表面是干净的;(2) 外表面结了一层厚为1mm 的烟灰,其=λ0.08)./(K m W ; (3) 内表面上有一层厚为2mm 的水垢,其=λ1)./(K m W 。

解:⑴()()W r h r r h r t t l 98.12532100026.014240/52ln 02.0500012001000121)/ln(1)(2221121121=⨯++⨯-⨯=++-=πλπφ⑵()()()Wr h r r r r r h t t l 94.5852100027.014240/52ln 08.052/54ln 500002.012001000121)/ln()/ln(1)(2221120200121=⨯+++⨯-⨯=+++-=πλλπφ⑶()()()()()Wr h r r r r r r r h t t l ii i 06.5207027.01001136/40ln 4240/52ln 08.052/54ln 018.0500012001000121/ln )/ln()/ln(1)(2211120200121=⨯++++⨯-⨯=++++-=πλλλπφ2-45 一厚为δ的大平板具有均匀内热源Φ,X=0及X=δ处的表面分别与温度为21,f f t t 的流体进行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分别为h1及h2。

试导出平板中温度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并据此导出温度最高点的位置。

对于h1=h2,tf1=tf2及h1=h2,tf1<tf2的情形定性地画出平板中的温度分布曲线。

6-1 、在一台缩小成为实物1/8的模型中,用200C 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2000C 空气的加热过程。

实物中空气的平均流速为6.03m/s ,问模型中的流速应为若干?若模型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195W/(m 2K),求相应实物中的值。

在这一实物中,模型与实物中流体的Pr 数并不严格相等,你认为这样的模化试验有无实用价值?用价值的。

这样的模化试验是有实分相近数并不严格相等,但十型与流体的上述模化试验,虽然模得:又由::时的物性参数为:和空气在应相等实物中的根据相似理论,模型与解:Pr )/(99.3659.293.381195))((/85.2003.6885.3406.15))((680.0Pr ,/1093.3,/1085.34200703.0Pr ,/1059.2,/1006.15C 2020020Re 212212212221122211222262121261K m W l l h h Nu Nu sm u l l u l u l u K m W s m C K m W s m C C l l l⋅=⨯⨯====⨯⨯==⇒==⋅⨯=⨯=︒=⋅⨯=⨯=︒︒︒----λλννννλνλν6-7、已知:(1)边长为a 及b 的矩形通道:(2)同(1),但a b <<;(3)环形通道,内管外径为d ,外管内径为D ;(4)在一个内径为D 的圆形筒体内布置了n 根外径为d 的圆管,流体在圆管外作纵向流动。

求:四种情形下的当量直径。

解:()()()()()()()nd D nd D nd D d n D d dD dD d D d bba ab b a ab d ba abb a ab d m m m m+-=+⎥⎥⎦⎤⎢⎢⎣⎡⎪⎭⎫ ⎝⎛-⎪⎭⎫ ⎝⎛=-=+⎪⎭⎫ ⎝⎛-⎪⎭⎫ ⎝⎛==+=+=+=+=22222222244222243222422241πππ 6-14、已知:Pa 510013.1⨯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 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入口体积流量为s m /022.03,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0℃。

求:管子多长才能使空气加热到115℃。

解:定性温度90211565=+=f t ℃,相应的物性值为:3/972.0m kg =ρ()()()690.0Pr ,/105.21,/1013.3,/009.162=⋅⨯=⋅⨯=⋅=--s m kg K m W K kg kJ c p μλ 在入口温度下,3/0045.1m kg =ρ,故进口质量流量:s kg m kg s m m/10298.2/0045.1/022.0233-⨯=⨯= , 46210179065.21076.01416.31010298.244Re >=⨯⨯⨯⨯⨯==-μπd m ,先按60/>d l 计,()Km W h Nu ⋅=⨯==⨯⨯=24.08.00/62.20076.00313.008.50,08.5069.017906023.0 空气在115 ℃时,()K kg kJ c p⋅=/009.1,65℃时,()K kg kJ c p ⋅=/007.1。

故加热空气所需热量为:()()W t c t c m pp 3.11626510007.111510009.102298.033''""=⨯⨯-⨯⨯⨯=-=Φ 采用教材P165上所给的大温差修正关系式:885.04533631802739027353.053.053.0=⎪⎭⎫⎝⎛=⎪⎭⎫ ⎝⎛++=⎪⎪⎭⎫ ⎝⎛=w ft TT c 。

所需管长:()()mt t dh l f w 96.290180885.062.20076.01416.33.1162==⨯⨯⨯⨯=-Φ=π606.38076.0/96.2/<==d l ,需进行短管修正。

采用式(5-64)的关系式:()0775.1/17.0=+=l d c f ,∴所需管长为2.96/1.0775=2.75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