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合集下载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PPT课件2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PPT课件2

(5)阿兰图灵长大成为“计算机之父”, 除了刚才同学们分的两种情况,还有哪 些原因?
(他坚持不懈,不断开拓;家长的理解 和认可等。)
总结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 体会呢?大家说一说。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最常见的勇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和正直,能够抵制诱惑,敢于讲真话,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不要虚伪造作。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你把所有的都看透了,别人就看不透你了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孩子,你是老师捧在手里的微笑。——王静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每件事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说明还没到最后。 把脸一直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见到阴影。 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复。
初读思考:
阿兰·图灵为什么被人们誉为“计 算机之父”? (他是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
阿兰图灵的童年和一般人的童年有什么 不同?
从哪看出他的“怪”?
阿兰图灵的童年和长大成为“计 算机之父”有关系吗?
讨论研究:
(1)在课本中找出表现阿兰“怪”的语句 读一读。
(2)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从埋木头水手,用花草制饮料、 台阶粉,写书,研究爱因斯坦的理 论,做小实验这五件事,抓住描写 小阿兰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交流 讨论。
学习生字
yǐn jiē lǜ fàn jì tuò 饮料 台阶 考虑 犯错 成绩 开拓 huāng diànjī guàn gēngyún yù 荒山 奠 基 瓶瓶罐罐 耕 耘 名誉

小学语文课文《“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

小学语文课文《“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

小学语文课文《“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1915年夏天,在英国伦敦(dūn)一家花园的草坪上,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儿正汗流满面地用小铁铲在地上挖土,旁边放着几只木制的小胳膊小腿。

他认真地把一个小胳膊埋进土里,然后歪着脑袋想了想,又将已埋进土里的小胳膊拉了一点儿露在外面。

他的母亲轻轻走过来,弯下腰和蔼(ǎi)地问道:"阿兰,在干什么呢?";"妈妈,我玩具船上的水手坏了,我要把他们埋进土里,像栽苹果树那样结出好多好多的小水手来。

";"傻孩子,这些木头胳膊腿和树苗可不一样,它是不会长出小水手的。

";"不一样?";小男孩儿仰起头,脸上充满了疑惑的神情。

这个思维奇特的小男孩儿,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计算机之父";的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

在许多人眼里,小阿兰有些"怪";,因为他经常干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

例如,地下室里放着他的一些瓶瓶罐罐,里面装满了用花草制成的汁液和粉末。

母亲问他:"这些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一瓶是我为爸爸做的饮(yǐn)料,那一瓶是我发明的染台阶(jiē)的台阶粉。

";他发明的饮料自然谁也不敢喝,至于有没有人需要台阶粉,那可不是小阿兰考虑(lǜ)的问题。

八岁那年,阿兰写了一部世界上最薄的书--《关于一种显微镜》。

这本书开头的一句话是:"首先,你必须知道光是直的。

";阿兰是个特别的学生,他的思维经常是跳跃的,学习成绩(jì)也不稳定。

只有家里人知道,他之所以有时候成绩不太好,是因为他用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理论。

阿兰还经常做些尽可能不违犯(fàn)校规的小实验,例如在楼梯的墙上挂根绳子,吊一个重锤,并让它摆动起来;在宿舍的窗台上点两支蜡烛,然后用来煮混合物,使之产生发出炫(xuàn)目光彩的气体正是带着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思维,阿兰成年后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计算机理论的领域里拓荒(tuòhuāng)耕耘(yún),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diànjī)人之一,被人们誉(yù)为"计算机之父";。

计算机之父3篇

计算机之父3篇

计算机之父第一篇:“计算机之父”图灵的成长岁月计算机之父是一个很大的称号,这个人就是图灵。

图灵生于英国,是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公认为是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

那么,这位计算机之父的成长经历如何呢?图灵早年生活相对平凡,他在家庭环境下度过了童年。

他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教授总是会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所以对于图灵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来说,科学思维早已深入了他们的生活。

图灵在家庭压力下学习紧张,但很快他也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尤其是在数学和逻辑方面。

在1926年,当图灵16岁时,他通过了牛津大学特殊考试(Schools Examination),并获得了进入剑桥大学的资格。

在大学期间,他被同学们誉为“科学的小精灵”,因为他总是能够在和朋友们的对话中准确抓住问题的本质,并提出精辟的见解。

除了他聪明的头脑,图灵还有一些好习惯。

他经常沉浸在书本中,特别喜欢解决难题。

他在学术界成长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些兴趣爱好,比如长跑和打网球。

他的身体素质出类拔萃,在他的生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可能最有趣的一次盛大表演,是在1935年,当图灵还在剑桥大学二年级时。

他在大街上表演了他的“计算器”,成功地让路人通过一个叫做“魏德曼问题”的计算问题。

这次表演成为了图灵成名之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代表了他成为计算机之父的第一步。

第二篇:“计算机之父”图灵的工作及成就图灵晚年的事迹至今仍广为人知,他被称为是改变世界的先驱者之一。

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为计算机科学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他为人生的旅途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在二战期间,图灵积极参加了英国的战争事业。

他向英国加密设备供应商SEC的工作人员发出了一封邮件,解释了他的想法和建议。

代表性的是,他推广了使用机器破解德国和日本的密文——他利用了数学技巧将人类的破解速度最大化,并在英国政府加密机构Bletchley Park的监控下最终领导了这个计划。

在此期间,图灵提出了“图形视觉计算机”理论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概念,以及他广为人知的“模拟人工智能”理论,所有这些都为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我会读:
和蔼 汁液 饮料 考虑 违犯 奠基 疑惑 粉末 台阶 成绩 重锤 胳膊腿 炫目光彩 拓荒耕耘 汗流满面 与众不同 瓶瓶罐罐
自学提示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讲了阿兰图灵童年的哪些事?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阿兰有些“怪”?找出文 中有关语句划下来。 3、小阿兰小时候的“怪”与他长大后成为“计算机之父 ”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拓展三:
中国科学之父:
中国的两弹之父 中国光纤之父 杂交玉米之父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赵梓森 李登海 袁隆平 钱学森
作业:
1、写一写这节课你的学习收获。 2、摘抄文中好词好句。
思维奇特 )的小男孩 (
(疑惑 )的神情
(与众不同 )的事情
拓展二:
说一说你知道的科学家童年的故事。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 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 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 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 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 读书,认真学习。 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 夫人。
(自学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交流答案。)
1、课文讲了阿兰图灵童年的哪些事?
埋木头水手、用花草制饮料和台阶粉、 写书、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小实验。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阿 兰有些“怪”?
3、小阿兰小时候的“怪”与他长 大后成为“计算机之父”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24_“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24_“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24_“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计算机之父——图灵,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符号。

他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全球计算机界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他的童年,便是如何走上通往科技界的道路的故事。

图灵的童年,虽然生活环境不富裕,但依旧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他出生于1912年,是一家英国业余科学家的儿子。

父亲一家喜欢在家中进行自然科学和数学实验,这样的环境也让年幼的图灵对科技充满了兴趣和探索欲。

在他5岁时,家里买了一部小型的灯泡试验器,这样的设备不仅能让静电现象变得更加清晰,而且还可以产生令人惊奇的火花。

图灵痴迷于这个小小的装置,常常抱着灯泡试验器进行长时间的实验。

5岁的图灵出奇地开始自学科学知识,一直坚持到少年时期。

六岁时,图灵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并在家里自学了一本高等代数的教科书。

这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天才之所以突出,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特殊天赋和才能。

在学校中,图灵并不算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在体育、手工和员外活动方面显得非常笨拙。

但读书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着教师的讲解,并非常自然地掌握了许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

1929年,图灵进入了剑桥大学,开始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和探索。

在这里,他结交了许多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有着强烈追求的人们。

他们一同研究了一些新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诸如递归函数、通用图灵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计算机逻辑基础。

这样的创新理论和技术,引导了图灵及其同仁以从前无法想象的速度推进了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直至今日。

总的来说,图灵在童年时期,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

他自学的高等代数让人目瞪口呆,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了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这样的学习、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成为了他之后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的基石。

通过图灵的童年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优秀的科学家和创新者,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拥有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以及百折不挠的认真刻苦。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知识拓展:计算机之父素材语文S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计算机之父的童年故事》知识拓展:计算机之父素材语文S版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迈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家庭,成为人们学习、娱乐、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这一人类伟大的创造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难怪在我们回忆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重大创造时都无一例外地首推计算机的创造.你可知道,计算机的出现与一位数学家的奉献是严密相关的,这位数学家就是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教授.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ouma,1903~1957),美藉匈牙利人,1903年12月28日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父亲是一个银行家,家境很富裕.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分,记忆力很强.据说他六岁就能心算七位数的除法,十岁到学校读书,数学教师发现了他的出色的数学才能,就说服他的父亲聘请数学家菲克特作他的家庭教师,以尽快提高他的数学水平,这一招果见其效,中学毕业时,冯·诺依曼和他的教师菲克特合作写出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次年,他通过了专门考试,成了一位青年数学家,这一年他还不满十九岁.冯·诺依曼心算能力极强,思维敏捷.据他的另一位教师、著名数学家波利亚回忆说:“冯·诺依曼是我惟一感到害怕的学生.如果我在讲演中列出一道难题,那么当我讲演完毕时,他总会手持一张写得很潦草的纸片,说他已把难题解出来了.〞冯·诺依曼兴趣广泛,除了数学,他还喜欢历史,他会讲流利的英语、法语、德语,他熟悉拉丁语和希腊语,他还喜欢下棋,为人幽默.19.27年至1929年,冯·诺依曼在柏林大学当不领薪金的义务讲师.在这期间他发表了集合论、代数学和量子理论的论文,在数学界崭露头角.1929年10月,他承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到了美国.1931年被任命为终身教授,1933年参加美国国籍.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冯·诺依曼结识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外尔等.他和控制论的创始人、著名数学家维纳经常在一起讨论计算机的研制问题.他和莫根斯恩研究对策论,合作写出?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该书是数理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在工作时,他常和科学家们打扑克.一次有一位数学家赢了冯·诺依曼十美金.他用五美金买了一本?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把剩下的五美金贴在该书的扉页上,与冯·诺依曼开个玩笑,表示自己胜过博弈大师冯·诺依曼.他哪里知道,冯·诺依曼总是在思考问题,心算推理,打扑克时也难于把精神都集中在玩上.19.40年后,冯·诺依曼参与了许多军事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担任美国陆军弹道实验室的参谋.他对原子弹的配料、引爆、估算爆炸效果等问题,提出过重要改良意见.在科学技术高度开展的时代,冯·诺依曼深感计算机的重要性.他参观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在研制的电子计算机,指出它的缺点.1945年3月,冯·诺依曼起草了一个设计报告,确定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和采用存储程序的设计思想,用电子元件开与关分别表示“0〞和“1〞.用这两个数字的组合表示任何数,可以充分发挥电子元件的开头变换,实现高速运算.他把计算机的构造分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与输出设备这五大局部.19.46年以后,冯·诺依曼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领导研制现代大型电子计算机.1951年制成一台每秒可以运算百万次以上的电子计算机.他还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核武器设计和天气预报上.冯·诺依曼拼命地工作,在许多重要的数学领域内取得了重要成果.1955年,他患上了癌症,癌细胞正在扩散,他以惊人的毅力克制癌症带来的痛苦,研究人工智能问题,写出了讲稿?计算机与人脑?,留给后世.冯·诺依曼于1957年2月8日去世,享年53岁.。

名人故事:“计算机之父”托马斯

名人故事:“计算机之父”托马斯

名人故事:“计算机之父”托马斯.沃森成长历程
托马斯·沃森是20世纪计算机革命的先驱,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他出生于1912年,在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

沃森小时候对科学和数学就非常感兴趣,尽管他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路。

他在1930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在1934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1937年,沃森加入了IBM,在那里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机器,这就是最早的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被称为“沃森机”,它最终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

沃森曾发明了许多其他科学发明,包括计算机编程语言Fortran,以及磁盘存储器。

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结构,称为“沃森存储器”,它可以更快地处理数据。

沃森的发明深刻地影响了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他也因此被授予了许多荣誉,包括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会员,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会员,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的院士。

沃森于1991年去世,但他的发明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他的发明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之一,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

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

24“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教材分析:本文讲的是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小时候想象力丰富,爱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正是这样,他成为了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教学目标:1.认识“饮、阶、虑”等生字。

2.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知道阿兰·图灵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与他小时候勤于动脑,勇敢实践是分不开的。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阿兰的“怪”以及他成为“计算机之父”的联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破题,板题。

你知道“计算机”吗?你见过计算机吗?(生简介“计算机”知识)(2.齐读课题,并质疑。

)3.过渡:是呀,真奇怪!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呢?他为什么会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小组内互读生字。

3.自由读文。

)4.师巡视指导。

5.师点拨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反馈)二.细读课文,品味理解(1.指名分段读文。

2.评价朗读情况,是否通顺、流利。

)3.出示学习提纲:①阿兰的“奇特”表现在哪里?②你认为他做的“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③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他为“计算机之父”吗?④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小组内讨论交流。

5.反馈交流情况。

)⑴阿兰的“奇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花园里种“胳膊”。

②发明“饮料”与台阶粉。

③8岁时写了一本世界上最薄的书。

④用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

⑤做了许多实验。

⑵解释“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与正常情况不同。

⑶人们为什么称他为“计算机之父”?①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指名反馈:阿兰成年后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计算机理论领域里拓荒耕耘,成为计算机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所以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③解释词语“耕耘”、“拓荒”、“奠基”。

a.耕耘:耕地和锄草。

文中指钻研、发明等科研工作。

b.拓荒:开荒。

指别人没有从事的工作,由他们首先进行尝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