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慈相济 关爱学生

合集下载

如何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

如何做到对学生“严慈相济”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形成教育 合力。
掌握适度的教育方法
严格要求与关爱并重 规则与自由相结合 坚持原则与灵活变通相统一 奖惩得当,注重激励与鞭策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二章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不歧视或偏袒任何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不因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因素而有所偏颇。 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和校园活动。
善于倾听,关注学生需求
倾听学生的声 音,了解他们 的需求和困惑。
关注学生的情 感变化,给予 关心和支持。
通过倾听和关 注,建立互信 和尊重的师生
关系。
在倾听和关注 的基础上,给 予学生适当的 指导和帮助。
积极沟通,增进理解与信任
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及时反馈,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支持 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他们的不足和差异 建立互信,与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第一章
严格要求与关爱并重
理解“严慈相济”的含义:既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又给予关爱和关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严慈相济”的方法:制定明确的纪律和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同时关注 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关心和支持。
“严慈相济”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信心,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教 育教学的效果。
如何做到对学生 “严慈相济”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理解“严慈相济”的含义 0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03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04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05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何理解对孩子的严慈相济

如何理解对孩子的严慈相济

如何理解对学生的严慈相济
严,是严格要求,是高期待;慈,是关心爱护,是力量之源,幸福之本。

严慈相济,是教学手段,更是关爱学生、提升师德的重要法宝。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

正因为爱,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严要求,但“严”也要有度,“严”也要有法。

例如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些老师心急了点,常常留大量的作业,学生完不成就要成倍地罚,弄得学生既提心吊胆又无喘息机会,反而造成学生的支差心理、厌学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没成想这“严”本是出自爱心,却害了学生的身心。

这便是一个“严”的程度与方法的问题。

古人又云:严是爱,松是害。

这里面的“松”,即是慈,确切地说是溺爱。

因此,“慈”也要讲究个度,也要讲究个法。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有一学生由于年龄小,之前从没离开过父母,刚住校那会老想往家跑,一周里面请了三次假:第一次请假说肚子痛,我准了;第二次又头痛,我准了;第三次还说头痛,我不准,他就抱着头蹲在地上,一副很痛苦的样子,脸上还出了汗,我马上打通他妈妈电话,他妈妈却说“这孩子从小就会装,不许他回来!”得,我慈心一片,却原来被利用,助长了他说谎的勇气。

这事过后,我反复想,这是我的失责啊。

于是便对同事常说:心慈,却不可手软。

严慈相济,要正确把握严慈的尺度,做到慈中有严,严中有爱,爱中有教,这样我们才不会失责啊。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三条是关爱学生。

具体要求是: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当成为教师毫不动摇的价值取向。

热爱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固有本性。

教育源于爱,是充满爱心的一件事,是本能母爱的升华。

一位美国教育家说:“教师站在人类的摇篮边。

”这即是对母爱升华的形象表述。

二、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1、关心爱护。

就是用心的关注,真情的呵护;就是为学生着想,给学生以帮助,把学生的冷暖喜怒挂在心上。

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学习进步。

2、尊重人格。

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强迫学生接受,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是权威,学生只有服从。

这些就是不尊重、不平等的表现。

尊重学生人格是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起码要求。

3、平等公正。

教师对学生的平等公正,就是指对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个性的学生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都同样重视,同等对待,做到爱无差别,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实事求是,赏罚学生不凭个人好恶行事;处理问题、安排座位、集体活动时,如果出现偏私和不公正,就会造成教师威信的丧失。

【最新】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最新】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最新】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

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核心,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若能做到这些便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了。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老师歧视差生,挖苦讽刺学生,体罚学生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甚至骇人听闻的性侵学生事件也时有发生。

我们也许会对犯错误的孩子缺乏宽容之心,当孩子成绩不好,就会说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孩子成绩不好的因素很多,尤其是我们初中的学生,孩子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老师就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成绩,也许我们不能把每一个孩子教好,让他们都能考上大学,但是我们能做的是,面对基础知识不一样的孩子,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信的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若能克制自己的暴脾气,少一些挖苦讽刺,而是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他们多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也许我们的孩子会变得宽容大度。

要知道,任何人成长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的成长亦是如此。

在一个班上,差不多50左右个学生,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各不相同的成长环境。

还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留守儿童,还有少数孤儿。

这样的孩子性格大多比较内向,平时比较孤僻,不喜欢交朋友,内心缺乏关爱,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师爱。

教会他们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学会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学会乐观自信的生活学习。

因为他们与别人的人格尊严是一样的。

虽然生活过早的对他们有些不公平,但却让他们更早的学会独立,学会勇敢坚强,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握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握

鼓励自主:鼓励 学生自主思考、 自主解决问题
培养自律:通过 规范行为、制定 规则等方式培养 学生的自律意识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措施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 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坚持“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分析反馈意见:对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为改进实践策略 提供依据。
改进实践策略: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改进实践策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提 高教育效果。
持续跟进:在改进实践策略后,持续跟进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完善实践 策略,确保教育效果不断提升。
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 波动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促进 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运动会、 文艺比赛等
通过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 信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特长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 良好的班风
YOUR LOGO
20XX.XX.XX
严中有爱,严慈相济的科学把 握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严慈相济的作文素材

严慈相济的作文素材

严慈相济的作文素材
俺们村儿里头,有位老师,人送外号“严慈相济”。

这位老师教
书有一套,严的时候能把学生训得眼泪汪汪,慈的时候又能让学生感
动得稀里哗啦。

村里人都说他是个有办法的人。

记得有一回,班上有个娃儿,学习不上心,天天就知道耍。

老师
把他叫到办公室,一通狠批,用咱河南话说就是“批得他狗血淋头”。

娃儿当时就傻眼了,从没见过老师这么严厉。

但是,老师批完他之后,又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用咱的俚语说就是“苦口婆心”,让他明白学
习的重要性。

还有一次,班上有个女娃儿家里头出了点事儿,心情可不好。


师看出来了,就找她谈心,用咱河南话讲就是“掏心窝子的话”。


师不仅安慰她,还帮她解决了实际问题,让她感到特别温暖。

这位老师的故事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说,他严起来能让学生记
住教训,慈起来又能让学生感到关爱。

这种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让
学生们既敬畏又感激。

通过这位老师的故事,俺们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不管是在学校还
是在社会,严和慈都得有个度,严是为了让人长记性,慈是为了让人
感受到温暖。

只有这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也能让人心存感激。

总之,这位“严慈相济”的老师,给俺们提供了很好的作文素材。

他的故事让俺们明白,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生活,都得把握好严
与慈的平衡,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扮演着培养学生品格和道德的角色。

在教育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这种严慈相济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严厉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它能强化学生的纪律和自律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明确,要求高而严格。

只有在严厉的要求下,学生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他们的努力与奋斗。

在学生犯错误或违反纪律时,教师要果断、公正地进行批评和惩罚。

这种严厉的态度可以让学生明白错误的严重性和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改正。

严厉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在纪律方面自觉遵守,不再犯相同的错误。

严厉并不意味着不关心。

教育者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帮助。

教育中的慈爱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

教师要以慈爱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积极给予帮助,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种关爱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育中的严慈相济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

教育者要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要称赞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又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和问题。

评价时要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育者还要给予学生的评价有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教育者能够激励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关爱学生就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是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态度,其核心是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一名教师除了拥有爱心、博学多才等素质之外,对学生做到公平与公正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

事实上,我们教育中存在很多不平等、公正现象。

如学校办实验班、重点班,集中好的教学设备和师资;甚至连班上学生座位布置都带有人情色彩。

有的老师的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只照顾升学有望的学生。

2、关心爱护全体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其真正意义在于对全体学生施以慈爱之心,主要表现在:教育活动(教学、扶助、奖惩、评价等)中,对全体学生持民主与尊重的态度;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

教师做到这一点,才能说是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3.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人格”是将儿童视为平等的人格予以尊重的世界的普遍性要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而不是学生的统治者、制裁者,不能把任意处罚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权利,而是把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自己的义务,这才能避免侮辱学生人格的悲剧发生。

简单地说,教师要放弃以我为中心的观念,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一切服务于学生,履行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法定义务。

尊重学生人格,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要尊重学生,教师还得从提升自身的素质着手。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应严于律己,善于解剖自我,走出心理误区,力争自我超越。

嫌弃和斥责,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做为检验师德的试金石,为完善自我,提高教育质量做出不懈的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慈相济关爱学生
宣汉县三河学校彭才霞
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
一、要对学生严慈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

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

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

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

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

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

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严而有方。

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

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

”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

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

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

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

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

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五、要严而有恒。

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

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六、要严中求细。

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

”“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

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

“细”本身就是爱。

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

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

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

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付以慈母般的柔情,那就
是一种更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人生,走向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