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地理会考——山东省(青岛市)乡土地理资料
青岛高一地理知识点

青岛高一地理知识点青岛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东海岸的一个港口城市。
作为一个地理知识点的案例,我们将探讨青岛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 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海岸,介于北纬35°35′至37°09′,东经119°21′至120°33′之间。
它面朝大海,背靠山脉,地理位置独特。
青岛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东海岸的一颗珍珠。
2. 自然地理特征青岛的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
首先,青岛拥有长海岸线,拥有多个海滩和港口,使得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城市。
其次,青岛周围环绕着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些山脉给青岛带来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壮丽的景观。
此外,青岛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3. 人文地理特征青岛的人文地理特征也非常丰富。
首先,青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
其次,青岛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拥有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这使得青岛成为一个充满多元文化和交流的城市。
此外,青岛还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许多大型企业和商业机会在这里聚集。
4. 经济和环境影响青岛的地理特征对经济和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青岛的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青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对国家的贸易和物流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青岛的山脉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花岗岩和矿产资源,使得青岛成为建筑和采矿行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青岛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海洋和山脉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可持续发展。
总结:青岛是一个地理知识点的典型案例。
它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人文地理特征都使得它成为一个独特而多样化的城市。
青岛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其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但也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个案例展示了地理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地理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并保护环境。
了解青岛的地理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青岛市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青岛地理初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青岛地理初一知识点归纳总结青岛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一座美丽的城市。
它不仅风景优美,还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知识。
在初一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青岛地理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地理位置青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东经120°18′,坐落在山东半岛的南部。
它东临黄海,南界胶州湾,北濒琅琊山和大黄山,地理位置优越。
2. 自然地理青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青岛的地势起伏较小,地形主要是以黄土高原为主,沿海地带则呈现出低洼和丘陵状的地形。
3. 气候特点青岛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雨量充沛。
夏季平均气温为26℃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2℃左右。
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4. 自然资源青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海洋资源是青岛的重要特点之一。
青岛拥有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是重要的渔业和海产品加工基地。
此外,青岛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石灰岩等。
5. 经济特点青岛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青岛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为支柱。
青岛港是中国的重要海港之一,是货物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青岛还有许多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分支机构,如蓝鸟、海尔等。
6. 旅游资源青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而闻名。
青岛有着美丽的海滩,如第一海水浴场和二十四里黄金海岸。
青岛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如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八大关和德国风情街。
此外,青岛还有崂山、五四广场等重要的旅游景点。
7. 环境保护近年来,青岛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
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积极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并加强对大气、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努力使青岛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
青岛地理初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到此结束。
通过对青岛地理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还掌握了青岛的经济特点和旅游资源。
2020年最新青岛市地理会考初中知识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半球分界线 ①南、北半球:赤道;
②东、西半球: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世界海陆分布
(1)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
峡;
2
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③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④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3)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崖
(5)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2)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2、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2)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3)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世界的人种 (1)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2)三大人种的分布
图幅大小 大 小
内容 详细 粗略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1、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
(1)经纬线的区别
纬线
专题9乡土地理山东青岛

山东局部地区图 八年级地理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9乡土地理——山东省 青岛市【复习目标】1.了解山东省的简称及“齐鲁”由来及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2.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山东省产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说出影响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
【复习过程】一、自然地理环境1.名称:山东简称__________,省会城市_______,山东又称__________,春秋战国时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
2.位置:(1)纬度位置:山东省位于34°N—38° N之间,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带,位于高中低纬度的______纬度地区。
(2)海陆位置:山东省地处_________半岛,位于_______下游,北临A_______海、东临B________海。
(3)相对位置:山东省西与________省、_______省为邻,南与_______、_______省为邻。
山东半岛与______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3.地形:(1)山东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是:甲__________丘陵,乙___________平原,山东省的最高点为位于中部的_______山,山东东部最高峰是位于青岛的_______山。
(2)山东省以__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气温降水图 山东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山东省7月气温分布图 山东省1月气温分布图 4.气候:(1)山东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温度带)带,____________(干湿区)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山东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知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地球的形成演化、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研究。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近乎球体的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绕太阳转动,形成不同的季节。
4. 地球的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5. 地球的气候带和地带气候:地球的气候分为寒冷带、温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而每个气候带又有不同的地带气候。
二、中国地理常识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第三大国家,东临太平洋,西南濒临印度洋。
2. 中国的地理特征: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
3.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等多种矿产资源。
4.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包括寒冷的东北地区、温和的华北地区、湿润的长江流域、干旱的西北地区等。
5.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还有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著名山脉。
三、青岛的地理知识1. 青岛的地理位置: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是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城市。
2. 青岛的地形地貌:青岛地势平坦,海岸线曲折,主要地貌类型包括沿海平原、坡地和山地。
3. 青岛的气候特点:青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相对凉爽,冬季较为寒冷。
4. 青岛的自然资源: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
5. 青岛的著名景点:青岛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栈桥、八大关、信号山、崂山等。
四、全球地理知识1.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世界有七大洲,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大洋有五个,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2. 世界地图的阅读:世界地图可以通过图例来读取地理信息,包括国界线、大城市、山脉、河流等。
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青岛是中国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它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而闻名。
下面是关于青岛地理知识点的总结。
一、地理位置和边界1.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西濒胶州湾。
2. 青岛的地理坐标是北纬35°14′52″至37°31′22″、东经119°30′08″至121°00′40″之间。
3. 青岛市辖区域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4. 青岛的边界:东临黄海,北与威海相邻,南与烟台接壤,西与莱州、胶州、即墨等市县相连。
二、地形地貌1. 青岛的地势以东高西低为特点,整体呈现出四面环海、中间低洼、东西两山的地貌特点。
2. 青岛的东部是胶东平原,地势较为平坦。
3. 青岛的西部是大佛山和小佛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之一。
4. 青岛的南部是背靠胶东半岛的莱山山脉。
5. 青岛市内还有一些小山丘和丘陵地貌,如五四广场的德国小山和崂山等。
三、气候特点1. 青岛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
2. 冬季较冷,夏季较热,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
3. 年平均气温为12℃-14℃,夏季平均气温为24℃-26℃,冬季平均气温为0℃-2℃。
4. 青岛市年降水量较高,约为600毫米左右,主要分布在夏季。
四、水系1. 青岛市内主要的水系是黑龙江、太清河和黄河三条河流。
2. 黑龙江是青岛市的重要河流,发源于胶州市,经过青岛市区,最后注入黄海。
3. 太清河发源于胶县,流经胶东平原,注入胶州湾。
4. 青岛市境内没有大型湖泊,但有一些较小的湖泊,如五龙潭湖等。
五、自然资源1. 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域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2. 青岛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石灰石、铁矿等。
3. 青岛的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可以满足城市和农业的用水需求。
六、人文景观1. 青岛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五四广场、栈桥、小鱼山、崂山等。
2021年山东青岛会考【地理】答案

2021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D2.C3.A4.B5.C6.D7.A8.D 9.A 10.C11.A 12.D 13.D 14.C15.D 16.B 17.A18.B 19.B20.D 21.C22.C 23.A24.A 25.C26.A 27.D28.A 29.B 30.B31.(1)南北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容易受到海啸的袭击,洪涝灾害频发,河流水污染严重等(3)以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富(4)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地形以山地为主;泰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低地平原居多,地形平坦32.(1)处于10°N~35°S,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②④①③(3)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等工业区主要接近其原料产地分布。
(4)西西伯利亚平原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严寒,气温年较差大,不适宜人类居住;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33.(1)空间大众多(2)黄河地质构造复杂,隧道工程量大;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配套工程大。
(3)问题①:降水少,水资源总量小;城市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不合理利用;水污染;水浪费等。
问题②:缓解关中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34.(1)崎岖集中滑坡(2)①涵养水源②增加农田使用面积③水源、地形(3)不赞同。
继续修建梯田会破坏生态环境;红河哈尼梯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继续开垦会对其产生破坏;当前红河哈尼梯田应着重发展旅游业而非农业,保护环境更加重要。
35.(1)热带亚热带夏季丘陵(2)气候海陆位置(3)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水质优良,品质好;多云雾,适合茶树生长。
36.(1)山东省濒临海洋,甘肃省位于内陆(2)错误1: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错误2:冬季降水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青岛中考—乡土地理
一、位置:
1、纬度位置:山东省(青岛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暖温带)。
2、海陆位置:山东省东临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
自北向南依次与冀豫皖苏相邻。
3、青岛(36°N ,120°E )地处东八区,临黄海。
二、地形:
1、山东省地形以平原(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丘陵
(山东丘陵)为主。
2、著名山脉:东岳泰山(山东境内最高点)、崂山(中
国海岸线第一高峰)。
三、气候: 1、气温分布规律 2、降水分布规律: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和夏季风
3、青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4、温度带:暖温带 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6、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四、河流:
1、水源补给以降水为主。
2、水文特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汛期较短、有结冰期、有凌汛(黄河山东段)、水位季 节变化大。
3、黄河下游有“地上河”现象。
4、山东省内的主要河流(湖)有黄河、京杭运河、大沽河(青岛)、微山湖等。
五、自然资源: 1
、矿产资源:胜利油田(东营)、招远金矿(烟台)、兖州煤矿(济宁)等。
2、新能源:
核电:山东的核电群集中在烟台市和威海市这两个地级城市,包括三个核电项目:海阳核电站、乳山核电站和荣成核电站。
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
③ ② ①
建成意义:①缓解岛城的用电紧张状况。
青岛目前电力供应格局单一,完全依靠火力发电,电煤资源供应日趋紧张,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岛城用电紧张的局面。
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减轻环境污染状况;
④拉动地区经济发展;⑤增加就业机会等。
3、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
4、水资源: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1)山东省(青岛市)水资源短缺(参考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山东省(京杭运河山东段)。
山东省的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问题。
(2)青岛地处的径流带是平水带。
(3)山东省(青岛市)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容易引发旱涝灾害,有必要兴建水库,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是亚洲最大的人造堤坝平原水库,被誉为"亚洲明珠"。
棘洪滩水库供应着青岛市区90%以上的居民用水。
5、海洋资源:(1)山东省靠近黄渤海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并可可以发展海水晒盐。
(2)每年6月1日青岛市全部渔船归港停靠,正式“封海”实行伏季休渔(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给我们的海洋休养生息的机会。
【知识链接】海洋伏季休渔是依据《渔业法》建立的一项重要渔业资源养护制度,自1995年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更好地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农业部本着科学合理、统筹兼顾和切实可行的原则,决定将黄渤海区刺网休渔时间调整为6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东海区、南海区刺网休渔政策暂不变更。
六、农业:
山东农业历史悠久,耕地率属全国最高省份,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长期稳居中国各省第一位。
1、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主要经济作物:花生(油料作物)、棉花(纤维作物)
主要水果:苹果、梨等。
2、知名特产:烟台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胶州白菜、章丘大葱、潍坊萝卜等。
3、创汇农业基地:寿光蔬菜基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
山东省作为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
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②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靠近黄河,灌溉便利;
④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⑤临渤海黄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出口。
七、工业:
山东的工业发达,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据中国各省前三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较多,号称“群象经济”。
此外由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因此在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和食品工业相当发达。
1、青岛知名企业: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英派斯、即墨老酒、波尼亚、胡姬花等。
八、交通运输业:
1、截至2014年末,山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08公里,居
全国第二位。
2、主要交通线路:①胶济铁路、②京沪铁路、③京九铁路、
④兖石铁路、京杭运河、济青高速等。
3、交通运输枢纽:济南、青岛(港)
九、旅游业:
1、著名景点:
自然景观:泰山、崂山、趵突泉、千佛山、微山湖、大明湖等;
人文景观:孔庙、蓬莱阁、台儿庄大战遗址、“风筝之都”潍坊等。
2、青岛景点:崂山、大小珠山、海水浴场、八大关、金沙滩、琅琊台等。
3、旅游线路:如北京(京沪线)→济南(胶济线)→青岛
青岛(胶济线)→济南(京沪线)→上海
十、人口与城市:
1、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是全国
人口第二大省,仅次于广东省,以汉族人
口为主。
2、大城市:济南(省会)、青岛(山东
省最大港口城市),其他还有烟台、威海、
潍坊、日照等。
青岛市概况
青岛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
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
青岛是山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国海滨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青岛有“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之称。
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
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
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总面积为11282平
方千米。
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
阳等六区)为3293平方千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
四市为7989平方千米。
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
中间低凹。
其中,山地约占青岛市总面积(下同)的15.5%,
丘陵占2.1%,平原占37.7%,洼地占21.7%。
山脉
青岛市大体有3个山系。
东南是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
从崂顶向西、北绵延至青岛市区。
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内诸山及莱西部分山峰均属之)。
南部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铁橛山(海拔595.1米)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
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
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