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地球与地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 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 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 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 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1第一编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1第一编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

2.五种地形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E—盆地
等高线特别稀疏,以致于在很大范围内呈空白而没 有,等高距只有很少一两条等高线,该地方则表示 为平地。若等高线的标高在200米以下的,表示为平 原;若等高线的标高在500米以上的,表示为高原。
练习
· B
C
80º
S

A
(1)用箭头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写出A、C两点的经纬度:A (3)A点在B点的 方向。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 ,B 。
根据西经 200 和东经 160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 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 欧 洲的一些国家 分在两个半球上。
0
(三)经纬线的应用
半 球 划 分
(4).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①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L=111千米×纬度差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或 110千米) • ②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A.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故 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相隔经度数。 • B.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 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α(α表示该点的纬 度)
b.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小——水库蓄水区
c. 陡坡:等高线相对密集——水土保持、林业 d. 缓坡(坡度小于25度):等高线相对稀疏——水平梯田
e.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高于周围,形成分水岭。
f.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低于周围,形成汇水区。 g. 陡崖:特别地区等高线最为密集 h.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的部分——山口

(1)填写地形部位名称: (2)图中等高距是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图》ppt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023·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月考)某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某区域(图甲所示阴影部分)一幅小比例尺的图形进行重绘,图中ab之间的纬度差为4°。读图回答1~2题。
1.若ab间的图上距离为4.4 cm,重绘后的比例尺为1∶50000,则cd间的图上距离为 ( ) A.44 cm B.110 cm C.220 cm D.440 cm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测算距离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3.确定范围 (1)经纬度跨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三
4.确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2)选线: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3)选面: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典例 (2023·新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解题思路】 1.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据图可以看出,兰新铁路走向基本与1000米等高线平行,故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图示显示,该交通线虽然经过地区地势平坦,线路最短,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但是由于距城镇较远,并没有充分发挥带动该地区人流量和货运量增长的作用,故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 【参考答案】1.D 2.B

高三复习第一轮第1单元第1讲 地球与地图

高三复习第一轮第1单元第1讲 地球与地图
(2)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 ③位于不同半球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3) 若两地同在赤道上,沿赤道航行,选择劣弧(经度和小于180°)。 (4) 若两地同在晨昏线上,则沿晨昏线劣弧航行。
考点5
①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南北方向是绝对的)
A、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数值小的在南面。 B、如果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数值小的在北面,数值大的在南面。 C、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 均为正北方。
②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 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地点。 判断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经
2. 两地经度和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 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地区(或上空)靠拢,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①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 ②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
③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2)在学习大洲、大洋及世界区域地理时,可加上南北纬30°、40° 、60° 等纬线及20°E(非洲中分线)、30°E 50°E 60°E、120°E、60°W(南美 洲中分线)、120°W等经线,在读图中掌握这些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 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工农业区和城市等。 (3)在学习中国地理和区域地理(选修二)时,再加上90°E、100°E、 110°E、120°E经线和25°N、30°N、35°N、40°N纬线,进一步丰富在中国穿过 的地理事物。除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河流、湖泊、矿产基地外,还有工业区、 农业区、城市、港口、交通线、旅游点等。 (4)要经常在地图上顺着相关的经、纬线对世界和中国的大好河山畅游,以 达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效果。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单元 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1单元 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1.读下图完成(1)~(2)题。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 B.④点的位置是(40°S,100°E) C.⑥点的位置是(135°E,70°N) 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提示:图 1:自上而下依次是:地轴 北极 南极 图 2: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是:60° 40° 0° 40° 60° 括号中自上而下 依次是:60° 20° 0° 画图略。
上一页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如图 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 纬线为南纬(如图 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则为西经(图 1 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 2 只有西经)。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01
生态原图 自主填绘
02
课堂互动 考点突破
03
试做真题 感悟高考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学习目标] 1.通过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区域认知) 2.结合经线和纬线特征,运用地图知识进行区域定位、距离估算、方向判定 等。(综合思维) 3.能准确描绘经纬网并进行判读。(地理实践力)

地理新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

地理新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

5.(2018北京大兴期末)若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出发沿图中航线飞 往中山站,其飞行方向是 ( B ) A.先向西南飞行,再向西北飞行 B.先向东南飞行,再向东北飞行 C.先向正东飞行,再向正南飞行 D.一直沿直线向东南方向飞行
解析 据图中经纬度可知,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且两地都 在南半球高纬度地带,故从长城站到中山站的最短航线为先向东南飞 行,再向东北飞行,B项正确。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1 2 n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1
1 n
2

想一想 比例尺的变化与图幅的变化有何关系?(见上表) 例: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1∶50 000,如果实地范围保持不变,则新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状况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 (2)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状况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3)等高(压)线疏密状况、比例尺、图幅都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 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1.根据经纬度分布规律判断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可知,向北增加的是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 加的是南纬,用“S”表示;向东增加的是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加的 是西经,用“W”表示。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图1
图2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 该纬线为南纬(图2)。 (2)顺着自转方向,若经度数越来越大,则该经度为东经;若经度数越来越 小,则该经度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思考 甲、乙的地理坐标分别是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及单元测试(附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及单元测试(附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详解+单元测试(含参考答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1)观察地球仪看纬线的特点(定义、方向、长度、形状、位置关系)第六页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1、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北逆南顺)、周期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13页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日期、昼夜长短、极昼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光照面积大小)注意南北半球刚好相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素养课件 第1单元 地球和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素养课件 第1单元 地球和地图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纬度的分布规律
纬线越长,度数越小;纬线越短, 度数越大;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度数相同的纬线除赤道外各有两 条,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 相同。
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纬度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度数 0°—30° 30°—60° 60°—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如下图所示(南、北半球的划分):
纬度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在南北两极收缩成一点
指示 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2.经度与纬度的比较
纬度
零度线 赤道(0° 的确定 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
标度的 范围
0°—90°
0°—180°
经度
自0°纬线
度数变 化规律
往北、往 南度数越
自0°经线往东、往西度数越来越大
来越大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
知识点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时,应避免如下会使试管发生炸裂的操作:
(1)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的地方先干燥, 有的地方后干燥,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引起试管炸裂。
(2)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没稍向下倾斜,由于反 应过程中有水生成或原来固体药品中含有湿存水的缘故,水从试管 口流向试管底而引起试管炸裂。
知识点物质的外壁有水未擦干。当加热时试管外壁有的地方先干燥, 有的地方后干燥,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引起试管炸裂。
(2)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没稍向下倾斜,由于反 应过程中有水生成或原来固体药品中含有湿存水的缘故,水从试管 口流向试管底而引起试管炸裂。
(2)另外,实验室内用酒精灯加热时使用外 焰加热,也是利用外焰温度高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学案1 地球[目标定位]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来确定位置、判定方位及进行相关计算。

课前准备盘| _____________ ©鋼戡材穷实基础 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1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 ----------------- 北端始终指向③北极星。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④南北两极的线地球仪上同⑤赤道平行的线特点形状⑥半圆 圆方向 指示⑦南北方向 指示⑧东西方向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⑨赤道 最长 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⑩赤道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 ? 相等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4•经度纬度北瞿 北廉图示- \鑼評。

J1 %誠邸1A 赫®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分 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 90°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大,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大,南 分布规律 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愈大纬的度数愈向南?愈大 划分半球20 °W 〜0°〜160 °为?东半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由上图知: 球体。

」戯6 337千素4万T*平均半於6 371 T 米南厳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①稍扁、赤道②略鼓的椭 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

3•学会利用经纬网5•经纬网及其意义(1)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 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问题思考】1 •赤道上经度相差1 °其距离约是多少?答案大约是111千米。

2. 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答案甲不能回到原地,因为甲向北行,最北只能到达北极点;乙能够回到出发点。

3. 说一说:请说出下列经纬线的地理意义。

0。

经线、180。

经线、赤道、23°6' N、23°6 ' S、66°4' N、66°4' S、30°、30°、60°、60°S。

答案0。

经线是经度划分的起点,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23°6' N、23°6' S是有无太阳直射的分界线,也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66°4' N、66°4' S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30 °N、30 °S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 °N、60 °S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j里堂潘动区]突放考煖讲斩證点探究点一经纬线的特点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 确定M、N两点的地理坐标。

(2)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点的什么方向?(3) 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

答案(1)M(60 °N,80°W) ;N(60°N,40°W)。

(2) M点的正东方。

(3) 丙>乙>甲。

【反思归纳】1 .经纬网中经度、纬度确定方法纬度值自南向北递增的是北纬,纬度值自北向南递增的是南纬:经度值自东向西递增的是西经,经度值自西向东递增的是东经—2. 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纬线上间隔的经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不同,自赤道向两极递减,不同的经线上间隔的纬度数只要相等,则长度相等。

3. 利用经纬网判定范围大小(1) 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___________ (2)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_(3)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探究点二经纬网的应用一天,位于 M 地(60 °,110°E)的咸蛋超人决定去远方拜访他的两位朋友。

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 若咸蛋超人驾驶飞机从 M 地出发,沿最短的航线到达 N 地(60 N,150 °)拜访勇者超人,请说出飞机飞行时的飞行方向, M 、 N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2) 拜访完勇者超人,咸蛋超人再决定遁地前去拜访神者超人,于是他钻入地下,始终保 持着直线前进并穿过地心,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正好到达神者超人的家,请说出神者超 人家的地理坐标。

答案 (1)飞行方向应是先东北再东南。

2 220千米。

(2)(60 S,30 W)。

【反思归纳】1. 经纬网图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1 °寸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大约是 211 km ,两地纬度相差 N度,其距离为111 x N km 。

若两地在同一条纬线(纬度为 ⑥上,两者经度差为 N 度,则两地 距离的计算公式为:111_cos (LX N km 。

2. 两点间最短航线方向确定的方法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_再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_________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_ 再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_________3. 对趾点坐标的确定方法互为对趾点的两点的坐标,二者纬度数是相同的,但所在南北半球相反,二者经度数是 互补的,但东西经相反。

一、选择题(2011南通调研)读图,回答1〜2题。

答案 C解析 由经纬线的特点可知,经线ad 所跨的纬度数和经线 bc 所跨的纬度数相等。

在不同纬线上跨相同经度的纬线弧,越往高纬,距离越短。

2.一架飞机从a 地飞往b 地,取最短航线应()A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 .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 .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 C解析 a 、b 两地在南半球,其最短航线为过两地的大圆的劣弧,方向为东南一东北。

"31(1 Ca _________160"伽160*肿1.图中有关经纬线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gk = hfB . dk>feC . ad = bcD . ad = beio n s(2010天津六校联考)人们通常以经度 0°北纬38。

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 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

据此回答3〜4题。

解析 第3题,P 点的经纬度为(0 ° 38°N ),其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经度互补,纬度的数 值不变,N 、S 变换,即水半球的极点为(180 ° 38° S )。

第4题,根据陆半球极点(0 ° 38° N ) 可推知,其经度范围是90°W 〜90°E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160°E 〜180°〜20°W ,其重叠部分经度为20°W 向西至90°W 。

(2011西安质检)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6题。

5•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

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 )A .①区域B .②区域C .③区域D .④区域 6.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 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 )A .①区域和②区域B .③区域和④区域C .①区域和③区域D .②区域和④区域答案 5.A 6.A解析 第5题,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但纬线长度赤道最长,越向高纬,长度越短。

故图 幅相同且跨经度、纬度相等的经纬网图,纬度越低,实际面积越大。

第 与经线圈长度一致, ①区域中两条粗短线跨的度数相同,分别在赤道、相同;②区域中横线在60 °1上跨20经线,相当于赤道上跨10经线,竖粗线为经线,纬线,与赤道上跨 10经线长度一致;故 ①区域和②区域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 相等。

7.读“经纬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3. “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 .北极点 C •南极点 B . (0 ° 38 °) D . (180 ° 38 °)4.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 0°20°WB 20°W ) 90 °WC . 90 °W 向东至 90 °E答案 3.D 4.BD . 20 °W 向东至 90 °E6题,赤道长度大约 20 °经线上,则长度跨10A •实际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B •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C •实际面积:甲> 乙> 丙D •比例尺:甲> 乙> 丙答案D解析根据纬线不等长的特点,在图上距离(面积)相同,纬度越高的实际距离就越短,比例尺就越大,反映的实际面积就越小。

&读下图,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 16 ' N,103°0' E)的()51 EA .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 D .西南方答案C解析从经度上看,新加坡为103° 50' E,甲在51 °E附近故甲在新加坡偏西方;从纬度上看,新加坡在1°6' N,而甲位于25 N〜26 °之间,故甲地在新加坡偏北方。

综上,甲地位于新加坡的西北方。

9. 某测绘局要绘制新开发镇的平面图,采用2种比例尺绘制,其中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甲图比例尺为1 : 30 000,则乙图比例尺为1 : 10 000B .甲图的图幅面积一定是乙图的9倍C .乙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D .甲图中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乙图的3倍答案B解析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3倍,说明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当乙图为1 : 10 000时, 甲图比例尺为3 : 10 000,即1 : 3 333,所以A错。

根据图幅面积扩大倍数为比例尺扩大倍数的平方,B选项正确。

甲图比例尺大,反映地理事物应更详细,所以C选项错误。

乙图上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为甲图的3倍,所以D选项错误。

10. (2010北京文综)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