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_new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考前不言苦与累,易错知识必须背《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周期。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除了 8、9、10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质量数定义: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核素表示方法: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 X 。

符号A Z X 表示1个 质子数 为Z , 质量数 为A 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A -Z 。

4.同位素⑴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11H 、2 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5.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 置换出氢的 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 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金属A 可与冷水反应,金属B 和热水才能反应,金属C 和水不能反应,判断金属A 、B 、C 金属性强弱 A>B>C②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的金属性强弱Na>Mg>Al③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氧化性Al3+﹥Mg2+﹥Na+,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Na>Mg>Al6.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判断,越容易与氢气反应或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至四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至四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

必修二第一至四章知识点和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检测试题: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检测试题: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含答案)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一、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金、铂等极少数金属以________形式存在。

2.绝大多数金属以________形式存在。

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都显______。

二、金属的冶炼方法1.热分解法适用于________金属的冶炼。

(1)加热分解H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分解Ag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法适用于______金属的冶炼。

(1)冶炼金属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冶炼金属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炼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还原法适用于大多数中等活泼金属的冶炼,常用的还原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1)高炉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热反应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

化学必修2课本中各章节《问题交流及习题参考答案》(来源教师用书)共13页目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学习下一节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

四、习题参考4.(1)(2)甲与乙:C+O2CO2乙与丙:2Na+O2Na2O2乙与丁:4Al+3O22Al2O35.不可以,113种元素并不等于只有113种原子,原子的种类实际上多于113种。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三、问题交流【学与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习中,应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要点: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其原子结构和性质,反过来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熟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指出金属性最强和非金属性最强元素的位置。

5.推测未知元素的位置及性质。

四、习题参考1.B2.(1) Na<K (2)Al>B (3)Cl>P (4)Cl>S (5)O>S3.(1)HNO3>H2PO4 (2)Mg(OH)2>Ca(OH)2 (3) Mg(OH)2>Al(OH)34.银白色,与水剧烈反应,性质比钾和钠活泼。

5.(1)Ba>Be(2) Ba也要密封保存6.(1)7,4(2)七周期、ⅣA(3)金属第三节化学键三、问题交流电子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关于电子式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1.电子式中的电子数是指最外层电子数,而不是指电子总数;2.阳离子、阴离子电子式的区别;3.离子电子式中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4.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电子式的区别;5.“用电子式表示结构”和“用电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不要混淆。

2.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已达到2个或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章 本章复习课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四章 本章复习课含答案

本章复习课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2.煤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直接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最近,某企业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新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含量≥90%),把煤“吃干榨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②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过程涉及化学变化但没有物理变化③该技术实现了煤的清洁利用④该技术实现了煤的高效利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4.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B.便于分馏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D.提高汽油的质量5.乙烯和丙烯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聚合时,可生成聚合物乙丙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下列环境问题与引起的化学物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C.酸雨:二氧化碳D.臭氧层破坏:氟氯烃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的要求是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成”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封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于江河之中C.深埋于土中 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8.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金属镁B.在加热情况下利用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铝得到金属铝C.用铝热法炼得熔点较高的金属铬D.直接加热氧化汞得到金属汞9.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的碘水。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元素周期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元素周期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元素周期律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微粒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上一周期第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如r(Li)>r(S)>r(Cl),A错误;对于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小,B错误;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微粒,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C正确;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 错误。

2.对于以下各组微粒的半径,难以确定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A.两种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分别为:1s22s22p63s23p64s1和1s22s22p63s23p5B.两种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和C.3s能级上填有2个电子、3p能级全空的原子与2p能级上填有5个电子的原子D.3p能级上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与3p能级上半充满的原子项中前者为K原子,后者为Cl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B项中前者为Si原子,后者为P原子,两者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C项中前者为Mg原子后者为F原子,原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D项中前者为Al原子或Cl原子,后者为P原子,原子半径可能前者大也可能后者大。

3.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金属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说明钾失电子能力比钠强,所以钾的金属性强于钠,A正确;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由于p能级电子处于半充满和全空状态时,原子为较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故同周期第Ⅱ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ⅢA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ⅥA族元素,B错误;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 s2n 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失去电子较难,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较大,C正确;对于同一元素的原子来说,原子失电子比带正电荷的离子失电子能力强,所以原子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失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D正确。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能说明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A.B—F之间夹角为120°B.B—F为非极性共价键C.3个B—F的键能相同D.3个B—F的键长相等分子中键角均为120°时,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共面且构成平面三角形。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结构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C.CH4、CCl4分子中键长相等,键角不同D.C C的键能是C—C键能的两倍解析分子结构是由键角、键长及共价键个数共同决定的,A项错误;CH4、CCl4分子均为正四面体形,它们的键角相同,键长不等,C错误;C C中的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构成,σ键键能一般大于π键键能,因此C C的键能应小于C—C键能的两倍,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B.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长越大,分子越稳定C.双原子分子中化学键键角越大,分子越稳定D.在双键中,σ键的键能要小于π键的键能,键长越小时,分子越稳定,故A对,B错;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不存在键角,故C错;两原子之间σ键的重叠程度要大于π键,故σ键的键能一般要大于π键,D错。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小,则分子越稳定B.只有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D.H—O键能为462.8 kJ·mol-1,即18 g水蒸气分解生成H2和O2时,放出能量为(2×462.8) kJ,键长越小,分子越稳定,A 项正确;AlCl 3中含有共价键,B 项错误;水分子中两个O —H 的键角小于180°,C 项错误;H —O 的键能是破坏1 mol H —O 所吸收的能量,在1 mol H 2O 分子中有2 mol H —O,故18 g 水蒸气中的H —O 断裂应吸收能量2×462.8 kJ,而当H 、O 形成H 2和O 2时需放出能量,故应根据公式“ΔH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18 g 水蒸气分解生成H 2和O 2时吸收的能量,D 项错误。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消耗能量最多的是第四步.
7.w=76.0%×56×3÷(56×3+16×4)=55% 8。略
9。(1)固体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成蓝色。
(2)可以是Fe,因为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从溶液中置换出铜。
(3)加热蒸干,灼烧,将CO(H2)通过灼热的固体.
10.TiO2+2C+2Cl2 TiCl4+2COTiCl4+2Mg MgCl2+Ti
加成

CH2BrCH2Br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水)褪色
氧化
点燃
CO2、H2O
淡蓝色火焰,
氧化
点燃
CO2、H2O
明亮的火焰,少量的黑烟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1.B 2.B 3.AD 4.B 5。A 6。C 7。B
8。C2H4→C2H5BrC2H4+HBr C2H5Br
C2H4→C2H5OH C2H4+H2O C2H5OH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NaF、MgCl2、CaO、NaOH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HCl、CO2、H2O、CH4。
复习题
1.(1)A:Na; B:K; C:Mg; D:Al; E:C; F:O; G:Cl;
(2)Al(OH)3+OH—=AlO2-+2H2O
(3)K > Na > Mg (4)H2O2K+2H2O=2KOH+H2↑﹥ (5)NaBr 黄
(6)18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Na; B:O2; C:Cl2; D:H2; E:N2; F:Na2O2; G:Na2CO3;
I:HCl; J:N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 (化合态) M 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电解2Na +Cl 2↑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WO 3+3H 2高温W +3H 2O ZnO +C高温Zn +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 、H 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 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高温2Cr +Al 2O 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2Hg +O 2↑ 2Ag 2O△4Ag +O 2↑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浓缩海水 溴单质 氢溴酸 溴单质有关反应方程式:①2NaBr +Cl 2=Br 2+2NaCl ②Br 2+SO 2+2H 2O =2HBr +H 2SO 4③2HBr +Cl 2=2HCl +Br 24、海带提碘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 -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 2,再萃取出来。

证明海带中含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 Mg 、AlZn 、Fe 、Sn 、 Pb 、(H)、CuHg 、AgPt 、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 强 弱 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 弱 强 主要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富集法 还原剂或 特殊措施强大电流 提供电子 H 2、CO 、C 、 Al 等加热加热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得电子、被还原碘,实验方法:(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

(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

(4)在滤液中滴加稀H2SO4及H2O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2I-+H2O2+2H+=I2+2H2O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一、煤和石油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和NO2)、CO、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水污染物:重金属(Ba2+、Pb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物,洗涤剂等。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 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 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1.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

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术冶炼的金属是()A、FeB、CuC、AgD、Hg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A、Na Mg AlB、Na K Zn FeC、Zn Fe Cu AgD、Mg Al Zn Fe3.下列冶炼方法中,可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A、加热Al2O3B、加热CaCO3C、电解熔融NaCl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4.有0.4g 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 沉淀。

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FeOB、Fe2O3C、Fe3O4D、FeO和Fe2O35.向NaBr和KI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A、NaBr和KIB、NaBr和KClC、NaCl和KClD、NaCl、KCl和I28.可用来鉴别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的试剂是()A、乙醇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C、NaOH溶液D、盐酸6.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7.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点C、减少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8.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进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以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D.臭氧9.要检验市售的金制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方法之一是将饰品浸入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后称量,质量是否变化即作出判断,该溶液是( )。

A.盐酸B.硫酸C.硝酸D.王水10.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有下列八种离子中的四种(不含相同离子):Ag+、Ba2+、Fe3+、Na+、CL-、SO42-、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为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排出,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Cl-和NO3-一定在不同工厂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D.NaNO3来自同一工厂11.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Cl2、N2、酸雨B.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C.NH3、CO2、NO2、雾D.HCl、SO2、N2、可吸入颗粒物12.NaCl溶液中含有Ca(HCO3)2、MgSO4、CaSO4等杂质,其除去方法正确的是()A.Ba(OH)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B.Ba(OH)2溶液→盐酸→Na2CO3溶液C.Na2CO3溶液→Ba(OH)2溶液→盐酸D.盐酸→Na2CO3溶液→Ba(OH)2溶液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

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也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可燃冰”为水可能变成油提供了有利的证据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14.“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用下列的化学式表示()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15.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Mg2+、Na+、Cl-、SO42-B.K+、Na+、Cl-、AlO2-C.Cu2+、Ca2+、Br-、I-D.Ba2+、K+、Cl-、I-16.A、B两种烃,它们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17.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A.78%B.22%C.14%D.13%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B.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必然相似二、填空题19、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