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密度单位换算
纺织面料纱支密度计算公式(

纺织面料纱支密度计算公式(纺织面料纱支密度计算公式定长制计算公式:s) {" o. s+ O9 s) u1 ]/ j(1)、旦尼尔(D) =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 g8 ?0 G* |9 d/ K1 P' B, d9 `( {" c# {% v4 v(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 I% r# \3 t5 \7 q V/ y2、选择换算公式:. P' d J j: x% G% _% ~9 G(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 1 R1 D2 c2 v+ v6 N5 @8 K! y( m" Q6 M7 _5 f(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0 |% Z, V% ]7 d1 X: R/ A d3 Q9 G3 ?* d4 `2 I! E! g; d* Y(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 m' u, y: O1 y; o( |6 {$ n" d- ^+ r# |3 D$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J9 g0 D! C6 j3 d(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 x. l/ X+ ?5 q(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 r% T/ L8 `' b( ?" x& u; f* _* h(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 s$ E, H" [# i) h; Z% p(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s/ E. J8 o- ` }( v- w4 N(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0 @! t# u$ H( D(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名称原用单位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备注名称中文简称名称符号简称中文纯棉纱细度英制支数号数英支号特(克斯)特(克斯)Textex特特特克斯数= 583英制支数今后不单独用“英支”毛纱、麻纱细度公制支数公支特(克斯)tex特特克斯数= 1000 公制支数今后不单独用“公支”丝纤度旦尼尔公制支数旦公支特(克斯)分特(克斯)特(克斯)Texdtextex分特特特克斯数≈×旦尼尔数 1tex=10 dtex 特克斯数=1000公制支数今后不单独用“旦尼尔””公支”棉纤维细度:麻工艺纤维支数公制支数公支特(克斯)分特(克斯)Texdtex特分特特克斯数= 1000公制支数今后不单独用“公支”羊毛细度平均直径公制支数品质支数微米公支支微米特(克斯)UmTex特特克斯数= 1000公制支数品质支数仍用原单位“支”不用“公支”单纤维单纱强力克,克力克,克力牛(顿)厘牛(顿)NCN牛厘牛1gf≈≈今后不用“克”“克力”单纤维强度克/旦克力/旦牛(顿)每特,厘牛(顿)每分特(克斯)牛/特厘牛/分特1gf/旦≈ texdtex今后不用“克/旦”“克力/旦”缕纱强力公斤公斤力(牛顿)N牛1kgf≈1gf/ Tex≈ tex今后不用“公斤”“公斤力”品质指标仍用原来无单位的表示方法断裂长度千米千米km千米捻度每米捻数每10厘米捻度捻每米捻每10厘米捻/ m捻/10 cm捻/m捻/10cm捻/ 米捻/10 厘米经纬密度每10厘米根数根/厘米根每10厘米根10 cm根/10厘米1码英制回潮率%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 纯化纤K= 涤棉纱K= 棉粘纱(75:25)K= 维棉纱(50:50)K=(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 纯化纤K= 涤棉纱K= 棉粘纱(75:25)K= 维棉纱(50:50)K=(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m/yd)*50(yd)/(g/yd)英制支数是指单位重量(1磅)的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
纺织重要计量单位及换算

纺织计量单位及换算纺织常用换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纱、线粗细的表示目前有两种标准:1. 纱、线的粗细以公制号数来衡量,国际上称为(特克斯)TEX制,TEX制是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纱、线的细度。
纺织品基础知识

沛高四部2013.6.9纺织品基础知识》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一、单位换算:1 码(Y)= 0.9144 米(M)1 英寸(T)= 2.54 厘米(CM)1 码=36 英寸1 磅(LB)= 454 克(g)1 盎司=(OZ)= 28.3 克(g)二、织物规格参数定义:1、丹尼数:表示长纤纱的粗细,即长度为9000米的纱,其重量为1克(g),通常定义为1丹,用英文字母“ D”表示。
口:一根9000米长的纱,称其重量为70克,即定义为70丹。
主要用于表示化纤的粗细。
2、条数和经纬密:表示布料的密度,即每平方英寸内经纱与纬纱的条数和,用英文字母“ T” 表示。
数条数时注意分析布料的编织方法,找出相应的编织规律,才能准确的测出条数。
3、F 数:每一根经纱或纬纱都是由若干根细纱合成的,F 数表示一根经纱或纬纱中的细纱股数,用英文字母“ F'表示,一般情况下,“ F数”越大,布料手感越蓬松、越柔软。
反之手感越单薄越硬。
4、短纤纱的粗细表示:一般情况下用”支纱”表示,即1 磅重的棉花戳出纱的长度为840 码,称这根纱为1支纱,用英文字母” s”表示,如21支纱即为21s.主要用于表示棉、麻、天丝、混纺纤维以及化纤短纤维的粗细。
(经换算:21S相当于250D的重量)5、织物规格表示法:经纱粗细/F数X纬纱粗细/F数X有效幅宽经纱条数+纬纱条数如:70D/36F X70D/36FX 60〃也可缩写为70D X 190T X 60〃118T+80T三、织物分类:1 、按性质分类(常见分类如下)纤维按性质可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其中天然纤维包括蚕丝棉、麻、羊毛等,人造纤维包括尼龙、涤纶、醋酸纤维等等,下面对几种较为常用的纤维进行详细地介绍:A、尼龙:英文为”Nylon ”,一般用“N”表示,也称“锦纶”。
尼龙又分为“尼龙6”和“尼龙66”。
“尼龙66”的各种物理性能都较“尼龙6”为好,价格也较贵。
一般情况下,用火烧冒白烟,闻起来有一种芥茉的味道。
纺织单位换算大全

纺织单位换算大全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二、捻度与捻系数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Ttex=3.937Te= Nm/10 Te=0.254 Ttex=0.0254Tm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
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的单纱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叫S捻;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叫Z 捻。
2.捻系数特数制捻系数αtex=Ttex* Nt ex1/2英制捻系数αe= Te/ Ne1/2公制捻系数αm= Tm/ Nm1/2特数制捻系数αtex与英制捻系数αe间的关系为:αtex=Ttex* Ntex1/2= Te/2.54*10*5831/2 *Ne1/2(583为纯棉品种的系数,若为混纺、化纤纱线请参考特数与英制换算常数C的变化)三、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或公定含水率时的重量叫“标准重量”纺织材料的标准重量与实际回潮率下的称见重量之间的关系为:标准重量=称见重量*(100 公定回潮率)/(100 实际回潮率)在生产上对于标准重量的计算。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是一个用于计算面料的重量的方法。
它是以克(g)为单位来衡量面料的重量。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每平方米的面料重量,其计算方法是:平方米克重=实际平方米数(m2)×面料厚度(mm)×面料密度(g/cm3)/1000。
举例来说,如果想要计算每平方米的面料重量,可以使用面料克重计算公式,只需要知道实际平方米数,面料厚度,面料密度三个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每平方米的面料重量。
以上就是面料克重计算公式的原理。
它主要用于确定某种特定面料的重量,以便计算面料的总重量,以及制作衣服、护肤品容器等制品时的重量。
在购买毛绒面料或其他轻重料时,也可以使用面料克重计算公式,以便确定克重较高的料子,以免购买到质量较低的料子。
在选购面料时,面料克重计算公式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面料的质量。
面料克重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面料的重量,以及在选购面料时确定面料的质量。
纺织业基础知识

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一、单位换算:1码(Y)=0.9144米(M) 1英寸(1″)=2.54厘米(CM)1码=36英寸1磅(LB)=454克(g) 1盎司=(OZ)=28.3克(g)二、织物规格参数定义:1、丹尼数:表示长纤纱的粗细,即长度为9000米的纱,其重量为1克(g),通常定义为1丹,用英文字母“D”表示。
如:一根9000米长的纱,称其重量为70克,即定义为70丹。
主要用于表示化纤的粗细。
2、条数和经纬密:表示布料的密度,即每平方英寸内经纱与纬纱的条数和,用英文字母“T”表示。
数条数时注意分析布料的编织方法,找出相应的编织规律,才能准确的测出条数。
3、F数:每一根经纱或纬纱都是由若干根细纱合成的,F数表示一根经纱或纬纱中的细纱股数,用英文字母“F”表示,一般情况下,“F数”越大,布料手感越蓬松、越柔软。
反之手感越单薄越硬。
4、短纤纱的粗细表示:一般情况下用”支纱”表示,即1磅重的棉花戳出纱的长度为840码,称这根纱为1支纱,用英文字母”s”表示,如21支纱即为21s.主要用于表示棉、麻、天丝、混纺纤维以及化纤短纤维的粗细。
(经换算:21S相当于250D的重量)5、织物规格表示法:经纱粗细/F数×纬纱粗细/F数×有效幅宽经纱条数+纬纱条数如:70D/36F×70D/36F×60″也可缩写为70D×190T×60″118T+80T三、织物分类:1、按性质分类(常见分类如下)纤维按性质可分为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两大类。
其中天然纤维包括蚕丝棉、麻、羊毛等,人造纤维包括尼龙、涤纶、醋酸纤维等等,下面对几种较为常用的纤维进行详细地介绍:A、尼龙: 英文为”Nylon”,一般用“N”表示,也称“锦纶”。
尼龙又分为“尼龙6”和“尼龙66”。
“尼龙66”的各种物理性能都较“尼龙6”为好,价格也较贵。
一般情况下,用火烧冒白烟,闻起来有一种芥茉的味道。
织物面密度公式推导

织物面密度公式推导1.机织物密度织物密度是指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
对机织物来说分经密和纬密,经密是指沿织物纬向方向单位长度内经纱排列的根数,纬密是指沿织物经向方向单位长度内纬纱排列的根数。
一般以lOcm为单位长度(英制以lin为单位长度,lin=0.0254m),单位为根·(10cm)− 1。
表示织物经纬密度的方法是经纬密度联写且中间加符号“×”来表示。
例如,325×258,表示该织物长宽各lOcm内,经纱排列325根,纬纱排列258根。
如果将经纬纱线密度与密度同时表示,如织物写成27.5×27.5x325×258,其中前两个数字分别表示该织物经纬纱的线密度。
不同机织物的密度变化范围较大,经纬纱密度范围从麻织物的40根·(10cm)− 1左\右到丝织物1000根·(10cm)− 1左右,大多数棉、毛织物的密度在100~600根·(10cm)− 1范围内。
密度配置多采用经密大于或等于纬密。
织物密度的大小以及经纬向密度的配置,对织物的性状,例如织物的重量、坚牢度、手感以及透水性、透气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因此也是织物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密度也是织物品质评定的一项重要的物理指标。
2.针织物密度当原料和纱线线密度一定时,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用针织物的密度来表示。
密度直接反映针织物在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一般以lOcm为单位长度,用纵向密度(简称纵密)、横向密度(简称横密)、总密度来表示。
纵密是指针织物沿线圈纵行方向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密一单位长度/圈高;横密是指针织物沿线圈横行方向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横密一单位长度/圈距;单位为圈数·(10cm ) − 2。
总密度是指针织物在规定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总数,单位为圈数·(100cm 2) − 2,它等于纵密与横密的乘积。
织物密度的大小及其配置,对织物的外观、重量、手感、强度、厚度、抗折皱性、弹性、耐磨性、透水和透气性、保暖性以及抗起球性和钩丝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