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食物中毒院内应急处置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通用4篇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通用4篇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通用4篇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篇一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同时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对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力,有效掌握应急救援程序及方法,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理的组织领导为强化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成立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专家小组、管理报告小组、后勤物资保障小组。

1、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领导、指挥我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各项诊疗工作,统一调配全院人力、物力等资源,制定预防控制对策与措施,讨论决定我院防治工作的重大问题与事项。

2、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医疗专家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专家小组的职责是:对可疑及确诊病例进行会诊,提出疾病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指导医疗救治、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消毒隔离工作。

3、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信息管理报告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管理报告小组职责:负责监测我院疫情,及时汇总,上报至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上报至疾控中心。

4、医院群体性食物中毒防治应急处置后勤物资保障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物资保障小组职责:在本院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提供救治工作需要的相关物资,包括床位、药品、急救设备、生活用品等。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小组及各应急小组成员的手机应24小时开机,院内召集紧急会议及紧急会诊时,在岗人员应在10分钟之内到位。

二、应急处置流程1.接收三人以上食物中毒患者或病情严重有生命危险食物中毒患者时,即刻通知医务部(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

2.医务部或总值班接到通知后,根据具体情况,立刻向分管院长汇报,分管院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中毒患者人数、病情等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无须启动,由科室组织力量抢救,必要时由医务部或总值班调动医疗应急队伍参与救治。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范本一、绪论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或宿舍等场所,因误食受到污染的食物而导致大量师生集体中毒的突发事件。

为了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校特制定了本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和处理。

二、事件分类和应急等级1. 事件分类(1)一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多,且病情危重的事件。

(2)二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多,但病情相对较轻的事件。

(3)三级事件:师生中毒人数较少,病情较轻的事件。

(4)四级事件:暂无师生中毒报告,仅有可疑情况的事件。

2. 应急等级(1)一级应急:对一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2)二级应急:对二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3)三级应急:对三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4)四级应急:对四级事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预案1. 一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立即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指挥协调各部门抢险救援工作。

(2)紧急救治: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3)食品采样:立即组成食品采样小组,对食堂食品进行采样并送往检验。

(4)食品封存:对食堂的食品进行封存,留作进一步调查和检验。

(5)媒体应对:迅速向相关媒体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应对。

(6)后续处理:建立事件调查组,进行事件的调查和分析,追究责任和采取相应措施。

2. 二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成立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指挥、协调各部门行动。

(2)迅速救治:将中毒人员迅速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3)食品检查:组织专业人员对食堂食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食品即时停止供应。

(4)联系渠道:与相关医疗机构、监管部门等保持密切联系,获取最新信息。

(5)媒体应对:迅速向师生和家长发布准确信息,避免恐慌情绪的产生。

(6)事后处理:及时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追究责任。

3. 三级应急预案(1)领导指挥:成立应急指挥小组,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指挥和协调。

(2)快速处置:立即停止出售可疑食品,对已食用食品进行封存。

(3)初步调查:组织人员对涉事食品、场地等进行初步调查,确保师生安全。

医院集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

医院集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我院应对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降低食物中毒事件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我院急诊科四、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公共卫生科、院感科、后勤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演练指挥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指挥长,急诊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公共卫生科副科长、院感科副科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3. 演练实施小组:由急诊科、护理部、公共卫生科、院感科、后勤科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五、演练内容1. 情景设定:某日,我院急诊科接到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在某餐厅就餐的10名患者出现集体食物中毒症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 演练流程:(1)急诊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

(2)指挥长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了解事件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救治方案。

(3)急诊科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同时做好病例登记、留取标本等工作。

(4)公共卫生科协助卫生监督部门对餐厅进行现场调查,查找食物中毒原因。

(5)院感科指导餐厅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6)后勤科保障救治物资供应,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7)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护理,确保患者安全。

(8)医务科协调各科室对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提高救治效果。

(9)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六、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包括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各部门协同配合程度、救治效果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各部门负责人汇报演练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领导小组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今后类似事件能够得到有效处置。

3. 将演练总结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接受指导。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例文(三篇)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例文(三篇)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例文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件发现和报警: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监测机构或负责人,负责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和监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或嫌疑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并报警通知相关部门。

2. 紧急处置:学校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工作,包括隔离疑似受害人、停止食品的供应和食用、清理现场等。

同时,需要向医院和卫生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同步进行调查、采样和封存相关食品样品。

3. 救治伤者: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及时进行伤者救治。

根据中毒症状和伤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治方法,如给予抢救性药物或进行洗胃。

4. 与医院和卫生部门的合作:学校应与当地卫生部门和医院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事件情况,并与其合作进行样品检测和调查。

同时,学校应配合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后续的食品处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5. 通知家长和学生:学校应及时向家长和学生通报事件情况,告知他们应采取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宣传活动,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6. 事件管理和总结:学校应成立应急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事件的管理和跟踪。

完成事件处理后,学校应组织总结会议,分析事件原因和处理效果,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例文(二)一、事件概述本校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为了确保师生安全,保障营养健康,经常组织集体性食物供应活动。

然而,由于食材质量问题、供应环节不严格把关等原因,很容易发生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为此,制定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及时、有效地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确保师生身体安全。

二、事件等级划定根据食物中毒事件严重程度,本预案将食物中毒事件划分为三个等级:1. 一级食物中毒事件:导致多人患病,但没有生命危险。

2. 二级食物中毒事件:导致多人患病,有生命危险,但无人死亡。

3. 三级食物中毒事件:导致多人患病,有人死亡。

三、事件监测和报告1. 学校餐饮部门每日对供应食品进行全面检查,并保留样品备案。

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群体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群体食物中毒是指在集体就餐过程中,由于食品中出现有毒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一次性引起2人以上的食物中毒或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学校、企业、医院、餐馆等集体用餐的场所。

一旦发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事件扩大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二、预案制定1.明确责任:在每个集体用餐场所,应当明确责任人,负责监督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2.食品安全培训:定期对集体用餐场所的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3.监测食品安全:定期对食品的供应商和食品质量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原料和加工过程的安全无虞。

4.食品储存和加工:对食品的储存和加工过程进行规范管理,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三、应急处置1.发现问题:一旦发现有多人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员,停止食用食品,并收集相关食品样本进行检测。

2.隔离患者:对食物中毒的患者进行隔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3.通报上级部门:向相关卫生部门和食品监督部门报告事件,协助他们进行调查和处理。

4.清除污染食品:将相关污染的食品进行清理,杀菌处理,避免继续对其他人员造成危害。

四、后续处理1.事件总结: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赔偿和安抚: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并进行心理安抚工作,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

3.宣传教育:加强群体用餐场所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和食客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对人们的伤害,保障集体用餐场所的食品安全和食客的健康。

医院群体中毒应急预案

医院群体中毒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医院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救治患者,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发生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食堂、餐饮、药品等引发的集体中毒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群体中毒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制定救治方案。

(2)信息报告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中毒事件相关信息。

(3)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勘查、调查取证、隔离控制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医疗设备保障、交通保障等工作。

(5)宣传教育组:负责发布信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四、预案启动条件1. 中毒人数超过10人。

2. 中毒事故中发生死亡事故1人以上。

3. 中毒事故发生在医院重要活动或者节假日期间。

4. 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的情形。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处置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开展现场勘查、调查取证、隔离控制等工作。

2. 信息报告组收集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应急指挥部。

3. 医疗救治组根据中毒事件情况,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医疗救治工作。

4.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

5. 后勤保障组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提供物资、设备、交通等保障。

6. 宣传教育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六、后期处置1. 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

2.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4. 对中毒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群体食物中毒医院应急预案

群体食物中毒医院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应对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群体食物中毒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毒人数和危害程度。

2. 提高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3. 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群体食物中毒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群体食物中毒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指导医院内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联络组、宣传报道组等。

四、预案启动条件1. 中毒人数超过10人;2. 中毒事故中发生死亡事故1人以上;3. 中毒事故发生在医院重要活动或节假日期间;4. 其他需要启动本预案的情形。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患者后,立即报告医院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到位。

3. 医疗救治组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救治和转诊。

4. 物资保障组确保救治药品、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5. 信息联络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6. 宣传报道组做好信息发布工作,正确引导舆论。

六、医疗救治1. 对疑似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包括洗胃、输液、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2. 对重症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或相关专业科室。

3. 做好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确保救治效果。

七、信息报告1. 确保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疾控中心、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报告事件情况。

八、总结评估1. 事件结束后,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2.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位。

九、附则1. 本预案由医院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1.医院卫生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整版)

1.医院卫生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整版)

1.医院卫生院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完整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辖区内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发展,保障辖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我院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群体性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工作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X职责:1.医疗救治组负责对食物中毒患者的诊断、治疗、会诊、抢救、护理等作出专业指导;负责启动院内二线救治人员。

2.疫情流调组负责食物中毒疫情的上报及控制工作,做好疫情处置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工作,指导医院和全员做好院感防控,检查、指导按规范做好医疗垃圾、污水处理工作,同时配合疾控部门、调查部门进行流调、溯源和事故调查,提供有关材料。

3.物资保障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设备、物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4.宣传舆情组负责做好新闻媒体的应对工作,适时据实发布相关信息报道。

5.后勤服务组负责制定后勤保障措施,做好应对准备。

6.爱国卫生组负责肠道门诊、病房等各区域的卫生清扫及终末消毒。

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在发生5人及以上呕吐、腹泻、腹痛、发烧等突发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时启动本预案。

事故发生后,肠道门诊或急诊科(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应立即上报科主任或护士长,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疾控科,疾控科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请示应急指挥组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接应急指挥组指令,启动应急专项预案,由疾控科负责具体指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1.处理原则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建立工作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救治,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2.预检分诊(1)在肠道门诊、急诊科设置预检分诊台,专职人员负责,将群体性腹泻事件分为三级:Ⅲ级:一般食物中毒事件,1-4人(含4人)出现食物中毒。

Ⅱ级:较大食物中毒事件,5-10人(含10人)出现食物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8),625-629
中毒事件的分级
• 一般事件(IV级)
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10人以上、 29人以 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 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食物中毒分类
• 按照病原物质(中毒食品)分类方法将食物中 毒分为五类 • 细菌性食物中毒 • 真菌性食物中毒 • 动物性食物中毒 • 植物性食物中毒 • 化学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 食入带有细菌性食品所引起的中毒 •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状毒素食物中毒 韦氏梭菌食物中毒 链球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志贺菌属食物中毒
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 大多数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来势急剧,集体暴发性 食物中毒时很多人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发病,在短时间 内达到高峰; 病人都有大致相同的临床表现 病人在相近时间内都有在同地点,食用过同样食物的经 历。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中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 用这种食物,发病很快停止; 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又迅速下降趋势,一般无传染病 流行尾端(余波)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8),625-629
中毒事件的分级
• 较大事件(III级):
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30人以上、 49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下) ,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以 及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 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概述
• 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 体,使人体疾患传染性或中毒性疾病。 • 食源性疾病比食物中毒范围宽,包含了因摄食 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概述
• 群体性食物中毒:群体性食物中毒是指在一定 时间内,在某个相对的区域内,因食入或吸入 特定有毒物质后,同时或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 同临床症状、体征者。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 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 • 部分法规规定食物中毒10人以上为群体性中毒 。
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院内应急处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杨建中
群体性食物中毒
1 2 3
4 5
概述及中毒事件分类 中毒食品和食物中毒分类 群体性食物中毒临床诊断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原则 群体性食物中毒院内治疗原则
群体性食物中毒
1 2 3
4 5
概述及中毒事件分类 中毒食品和食物中毒分类 群体性食物中毒临床诊断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原则 群体性食物中毒院内治疗原则
动物性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发病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很短, 口唇、舌尖发麻 ,麻痹,恶心、呕吐、 腹痛,四肢肌肉麻痹,语言不清,呼 吸麻痹,循环衰竭 死亡。 河豚鱼毒素产生机制: 微生物→TTX(海水中)→随浮游动物 尸体沉降于海底泥土→小型贝类、涡虫、 蟹类摄食→河豚摄食 微生物(TTX)寄生于河豚及其他动物 体内
概述
• 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引起损害而出现的疾病 状态即为中毒。 •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 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 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8),625-629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1994
群体性食物中毒
1 2 3
4 5
概述及中毒事件分类 中毒食品和食物中毒分类 群体性食物中毒临床诊断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原则 群体性食物中毒院内治疗原则
中毒食品
• • • • • • 指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细菌性中毒食品 真菌性中毒食品 动物性中毒食品 植物性中毒食品 化学性中毒食品
真菌性食物中毒
• 食入的中毒食品含有真菌毒素引起食物中毒。 • 常见的中毒有
霉变甘蔗食物中毒 变质银耳食物中毒 赤霉病麦食物中毒 黑斑病甘薯中毒等
动物性食物中毒
• 因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 • 常见的动物性食品中毒有
河豚鱼食物中毒 有毒鱼贝类食物中毒 动物甲状腺、肾上腺、鱼胆、野生动物肝脏等
植物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 我国致病微生物食物中毒最多的前5位由高到低 分别是: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机理
感染型(外毒素):病原菌污染食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 ,随同食品进入机体直接作用于肠道而引起食物中毒。 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 毒等;临床多见胃肠道综合征,多伴有发热症状. • 毒素型(内毒素):分为食物内毒素型和机体内毒素型 临床以恶心、呕吐为主,发热较少见 食物内毒素型:病原菌污染食品繁殖并在食品中产生毒 素,该毒素被食入引起食物中毒。如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 中毒、肉毒梭菌毒素食物中毒等 机体内毒素型:病原菌随同食物进入机体肠道,在肠道 环境产生的毒素而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夹膜梭菌食物中 毒、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
• •

中毒事件的分级
• • • • 特别重大事件(I级) 重大事件(II级) 较大事件(III级) 一般事件(IV级)
中毒事件的分级
• 特别重大事件(I级):
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100人以上),且危 重人员多,或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 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 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医学救援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8),625-629
中毒事件的分级
• 重大事件(II级):
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50人以上、 99人以下) ,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或 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以及省 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 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