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计划【模板】

合集下载

培训课时计划安排方案模板

培训课时计划安排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1.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程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程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程时长: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小时)二、课程大纲1. 课程模块一: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课时) -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程模块二: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课时) -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程模块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课时) -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程模块四: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课时) -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5. 课程模块五:____________________- 模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课时)-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进行讲解,使学员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将学员分成小组,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时计划模板教案设计

课时计划模板教案设计

一、课程名称(例如:小学语文《春》)二、课时安排(例如: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言环境中。

2.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春天景色的方法。

- 感受作者情感,体会文章的艺术魅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春天气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提问: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语调。

2. 学生讨论:课文中有哪些生字词?请查阅字典,理解其意思。

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停顿、语气、语调。

4.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尝试背诵。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朗读课文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学生回答。

2. 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

三、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心得体会。

四、作业布置1. 课后背诵课文。

培训机构课时计划模板

培训机构课时计划模板

一、课程名称:二、课时安排:1. 总课时:____课时2. 每周课时:____课时3. 每次课时:____分钟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____课时):1.1 课程导入,介绍课程背景、意义和目标。

1.2 学习课程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技能要点。

1.3 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第二阶段(____课时):2.1 深入学习课程核心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结合案例,分析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2.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第三阶段(____课时):3.1 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所学知识。

3.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3 举办结业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____教材2. 教学课件:____课件3. 实践设备:____设备4. 网络资源:____网站、论坛等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组织结业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课时计划范文

课时计划范文

教学计划怎么写教学计划写作步骤如下: 1、认真分析班级的具体情况,这是制订计划的根据和基础。

2、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现实情况,确定教学方针、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再据此确定工作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确定工作的具体步骤。

环环紧扣,付诸实现。

3、根据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缺点、障碍、困难,确定预算克服的办法和措施,以免发生问题时,陷于被动。

4、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组织并分配力量,明确分工。

5、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

计划一经制定出来,并经正式通过或批准以后,就要坚决贯彻执行。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育结构不断发生变革,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主张对教学计划的结构实行改革。

学习计划范文(200字左右)复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弄明白!,要等到全部做完后:00从家出发。

7. 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几何)。

认真识记单词,把所有课程学习巩固好,并及时背过,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真对待每一门课.前一天晚上认真预习,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再去找答案。

12!1. 每天早上6,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写时仍不能抄答案,写完后可交老师批改或对照答案、语文,并要做练习题。

6. 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

8. 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巩固,不看书:20起床。

如果遇到不会的题,达到能考个好高中的成绩、地理,句型,7、精的题目,不对答案。

11,做好笔记,每天记1~2条好词佳句,重点掌握语法,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

9。

认真复习和预习不知不觉。

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七年级下学期,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空闲时间多看课外书.如果某一天没有达到的情况下。

4. 写完作业后、英语,找出错误及时纠正、物理和政治。

10。

2. 上课认真听讲、生物每学完一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课后.每天坚持朗读外语。

学习计划模板

学习计划模板

学习计划模板学习计划模板1为了提高各学科成绩,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作如下学习计划。

[周一至周五]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周一至周五] 中午: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周一至周五]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注:课间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周六: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中午: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①系统的复习这个星期及上个周日的`知识点;②可以把课堂笔记读读背背.周日:上午: 晨读,①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物理,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②最后剩余的10分钟读数学公式及概念;③吃过饭若有空,可以预习上午课程。

中午:①主要学习:生物、历史、政治、地理;②处理各科作业;③ 预习下午课程。

下午:课外活动,①处理各科作业;②复习本天所学过的内容;③若还有时间,除了复习本天学过的科目的内容,还可以复习其它科及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点。

初二学习方法 :一、各学科要求在课堂中消化吸收,要坚决执行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并做好重要笔记,课后要总结性回忆,同时,强化课后练习是关键(多做试题加以巩固)。

二、语文、英语、物理、副科主要靠记忆,当然做大量的试题巩固也很重要。

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能读写常见的单词和熟练掌握语法。

三、数学、物理、主要是靠理解性记忆和做大量的试题加以巩固,多见识题型和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得心应手。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

教案模板(课时计划)章节一:课程介绍与目标设定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2. 让学生熟悉课程的结构和要求。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和目标的介绍。

2. 课程结构和要求的说明。

3. 学习资源的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2. 教师讲解课程的结构和要求。

3. 教师展示学习资源,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

作业:1. 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章节二:教学方法与工具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教学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原则。

2. 让学生熟悉常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工具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学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原则。

2. 常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介绍。

3. 教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实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教学方法和工具的选择原则。

2. 教师介绍常用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3. 教师展示教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实例。

作业:1.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学生准备教学方法和工具的运用实例。

章节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2. 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

3.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计划能力。

教学内容:1. 课程主要内容的介绍。

2. 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3. 学生参与教学计划制定的实例。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讲解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3. 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教学计划。

作业:1. 学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了解课程内容。

2. 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

章节四:课程评估与反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程评估的目的和方法。

2. 让学生熟悉课程评估的工具和指标。

3. 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接受反馈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课程评估的目的和方法介绍。

2. 常用的课程评估工具和指标。

3. 学生参与课程评估的实例。

课时计划模板

课时计划模板

课时计划模板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___。

上课地点,___________。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掌握____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理解___________的相关知识点。

2. 能力目标。

(1) 提高学生___________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___________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___________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学生___________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___________。

2. 教学难点,___________。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

1. 第一课时。

(1) 内容,___________。

(2) 教学安排,___________。

2. 第二课时。

(1) 内容,___________。

(2) 教学安排,___________。

3. 第三课时。

(1) 内容,___________。

(2) 教学安排,___________。

4. 第四课时。

(1) 内容,___________。

(2) 教学安排,___________。

五、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

2. 课堂讨论法。

3. 视频教学法。

4. 实验教学法。

六、教学资源及教学条件。

1. 教学资源,___________。

2. 教学条件,___________。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

(1) 课堂表现,___________。

(2) 评价标准,___________。

2. 作业评价。

(1) 作业要求,___________。

(2) 评价标准,___________。

3. 考试评价。

(1) 考试形式,___________。

(2) 评价标准,___________。

八、其他。

1. 注意事项,___________。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教学计划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_______二、课时安排:_______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_______。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_______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_______的兴趣,培养学生_______的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_______2. 教学难点:_______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回顾旧知,为新课做铺垫2. 新课讲授(1)讲解新知识(2)结合实例,加深理解(3)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意识3. 课堂练习(1)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3)教师点评、讲解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5. 拓展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2)布置课外阅读、实践等任务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课堂练习、拓展延伸:评估学生在课堂练习、拓展延伸环节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以下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一、课题名称:《圆的周长和面积》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其推导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车轮的周长、圆形桌面的面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授(1)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C=2πr,S=πr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Step3. Presentation of target language
T: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key phrases and target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2. Ability objects: Train stud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3. Moral obiects: Students love to help each others.
教学重点
key vocabuary and target language( friendly, outgoing, used to do sth…)
课时计划(首页)
学 科:English 年级Nine教师:Zhang lincheng 总第 课时
课 题
Unit4.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教பைடு நூலகம்



1. Knowledge objects: Make students master key vocabuary and target language( friendly, outgoing, used to do sth…)
Step2. Leading in
T: To show a picture about somebody, and then ask students a question“What’s he like now?” teacher would give an example, finally ask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T: To play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sentence by sentence, and ask students to repeat them, then, finsh 1b and 2b. Teacher explain sentence structure“used to do sth”
Step6. Summary
Step7. Home work: Finish 3c on page 25
审阅人
年 月 日
课 时
安 排
one
拓 展
延 伸
Need to do sth




Unit4.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A: Did Mary used to be short?
B: Yes,he did. He used to be really short.
A: What’s he like now?
S: try to take notes, finish them and repeat them.
Step5. Pairwork
T: To show some pictures, 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S: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B: He is tall now.
教学
反思
课时计划(续页) 年 月 日
补 充 内 容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Greetings
T and S greet each other as usual.
Step1. New words
T: Teaching new words S: Learning new words
教学难点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key vocabulary (get used to doing)
教学设想
Most of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key phrases
教 学
用 具
Computer
教 学
方 法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 What’s he like now?
B: He is tall now.
T and S: Finishing the 1a together.
Step4. Listening
Listen and number the things
T: To play the recording the first time. S: Only listen.
S: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key phrase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Such as;
A: Did Mary used to be short?
B: Yes,he did. He used to be really short.
Step6. 2d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and then explain some key knowledge points.
S: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onversation﹙take not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