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五讲脊椎动物2
奥赛辅导练习 脊椎动物

奥赛辅导练习:脊椎动物部分收集、整理:杨思想1. 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脊索动物A. 脊索B. 背神经管C. 咽鳃裂D. 外骨骼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 。
A. 柄海鞘的成体具有典型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B. 两栖动物头骨具单一枕骨果C. 盲肠是自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的D. 纹状体是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的中枢3. 被囊动物指的是 _______ 。
A. 柱头虫 B. 海鞘 C. 海盘车 D. 海胆4. 脊椎动物的胆汁与胰液均流入 _ 。
A. 空肠B. 十二指肠C. 大肠D. 胃5. 七鳃鳗生殖系统的特点是 _______ 。
A. 生殖腺成对,有输出管B. 生殖腺成对,无输出管 •C. 生殖腺单个,有输出管D. 生殖腺单个,无输出管6. 七鳃鳗的鳃丝来源于 _______ 。
A. 外胚层B. 内胚层C. 中胚层D. 外胚层和中胚层7. 鱼类最适于游泳的体型是 _______ 。
A. 纺锤型B. 侧扁型C. 平扁型D. 棍棒型8. 鲫鱼的鳞片为 _______ 。
A. 圆鳞 B. 栉鳞 C. 硬鳞 D. 盾鳞9. 鱼类的盾鳞来源于 _______ 。
A. 外胚层B. 中胚层C. 内胚层D. 中胚层和外胚层10. 鱼类的硬鳞来源于 _______ 。
A. 外胚层B. 中胚层C. 内胚层D. 外胚层与中胚层11. 鱼类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 _______ 。
A. 双凹型B. 双平型C. 前凹型D. 异凹型12. 从 _____动物开始出现了肋骨。
A. 鱼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鸟类13. 鱼鳔的基本功能是 _______ 。
A. 使鱼体获得不定的浮力B. 呼吸C. 发声D. 听觉14. ______不是鱼类鳔的功能。
A. 减轻体重 B. 辅助呼吸 C. 感觉 D. 发声15. 大气中含有 O 2 的量要比水中的大得多,但鱼在空气中会很快死去,主要是因为 _______ 。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学

▪ 1、海鞘成体结构 ▪ 体表被以类似植物纤维素的被囊,又称被囊类 ▪ 成体海鞘的解剖结构 ▪ 被囊 ▪ 生殖腺 ▪ 心脏 ▪胃 ▪ 生殖导管 ▪肠 ▪ 出水管 ▪ 神经节 ▪ 咽鳃裂 ▪ 咽部 ▪ 入水口 ▪ 内柱 ▪ 缘膜触手 ▪ 围鳃腔 ▪ 神经腺
▪ 海鞘的逆行变态发育过程
▪ 变态过程使海鞘失去了一些作为脊索动物应 有的特征如脊索、背神经管等,称这种从幼 体至成体结构更为简单的变态为逆行变态或 退化变态
具缺刻;上颌有齿,一般具犁骨齿; 锥体参差型,肩带固胸型; 成体用肺呼吸,营水陆两栖生活。
▪ 3. 类群 蚓螈目 蝾螈目 蛙形目
八、爬行纲
1. 特征 ①羊膜卵的出现 ②体表被鳞,表皮高度角质化 ③适应陆生的结构进化: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体统、循 环系统……
▪ 2. 类群:
喙头蜥目 龟鳖目 蜥蜴目 蛇目 鳄目
2. 主要类群
上下颌 圆口纲 无颌类 软骨鱼纲 硬骨鱼纲 两栖纲 有颌类 爬行纲 (颌口类) 鸟纲 哺乳纲
附肢 鱼形类
四足类
胚膜
体温
无羊膜类 变温动物
羊膜类 恒温动物
五、圆口纲
1. 特征: ①无上下颌 ②无成对附肢 ③无真正的齿 ④终生保留脊索 ⑤头骨不完整,无顶部
⑥原始的肌节 ⑦脑的发达程度低 ⑧具口漏斗 ⑨皮肤无鳞,体表粘滑 ⑩单个嗅囊,开口头顶中线
脊椎动物学
竞赛辅导
一、脊索动物门概述
(一)门特征 1. 脊索 (细胞内有大液泡,具弹性) 2. 背神经管 3. 咽鳃裂
具肌酸,不具精氨酸;多数具内骨骼,不 具外骨骼。
▪ 脊索 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 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脊索来源于胚是 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 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 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 原肠而成脊索。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胎 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 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脊椎动物

• 6、(11年全国联赛A)
D
鲨鱼是典型的水生脊椎
动物,在它的心脏结构
中除了具有心房、心室
和静脉窦外,还具有下
列哪一项(1分)
• A.动脉干
• B.动脉球
• C.动脉腺
• D.动脉圆锥
• 4、(10年全国联赛)请根据以下特征判断 此动物属于哪一类群:身体纺锤形,左右
侧扁,分头、躯干和尾。胸鳍、腹鳍各一
• 原始特征:无次生颌;脊索终生保留;具动脉圆锥、螺旋 瓣;原型尾。
• 进化特征:具鳔呼吸,原始双循环。
分类: 单鳔肺鱼目 (Ceratodiformes) 双鳔肺鱼目(Lepiosireniformes)
单鳔肺鱼目
• 特征:体侧扁,胸鳍宽阔,体鳞大,鳔不成对
• 代表动物: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骼,外附有肌肉;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
特征
24
咽 咽 心心 心
咽
神经索 神经管 脊索
神经索
神经管 脊索 鳃裂
咽 鳃裂 心 消化管
咽 心
图14-1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构造模式比较
A、B 无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C、D脊椎动物体纵、横断面 25
三、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点
– 后口 – 三胚层 – 真体腔 – 身体分节 – 两侧对称
• A.无成对的附肢
• B.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
• C.脊索终生存在
• •
D.具有原始的<形肌节 E.不具有生殖管道
ACE
• 6、(06年全国联赛)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
个发育时期形成的
• A.囊胚期
• B.原肠胚期
• C.神经胚期
C
脊椎动物复习课件 (2)

鳙鱼
栖息于水域中下层, 以水草为食
草鱼
栖息于水域中下层,以 螺、蚌等软体动物为食 青鱼
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 重要的:
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二是能在水中呼吸。
头部
躯干部 ③ 背鳍
尾部 尾 ④ 鳍
② 鳞片 鳃 ① 盖
⑧ 侧线
胸鳍 腹鳍 ⑥
⑦
⑤ 臀鳍
鱼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鱼的体形有什么特点,对鱼的生活何意义? 鱼的体表有什么覆盖物?如果用手摸鱼的体 表,会有什么什么样的感觉? 鱼的运动方式?它的运动器官是? 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位产生前进的动力? 鱼仅靠鳍就能完成运动吗? 鱼的脊柱有什么作用呢?
猩猩
1.食草动物牙齿分化的一般特征是( C ) A.门齿和犬齿发达,臼齿退化 B.臼齿和犬齿发达,门齿退化 C.门齿和臼齿发达,犬齿退化 D.门齿、臼齿和犬齿发达
2. 与其他动物相比, 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
主要原因是 ( B )
A. 用肺呼吸
C. 心脏四腔
B. 胎生、哺乳
D. 体表被毛
3.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 ) A.鲸
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
2.胎生、哺乳 ——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 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 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 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3.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门齿 臼齿 草食性 • 兔的牙齿有______、 ______,与它们______的 生活习性相适应; 臼齿 门齿 犬齿 • 狼的牙齿有______、 ______, ______,与它们 肉食性 ______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奥赛辅导(脊椎动物)

迁徙行为
迁徙类型
包括季节性迁徙、繁殖迁 徙、觅食迁徙等,如候鸟 的季节性迁徙、某些鱼类 洄游产卵等。
迁徙路线与导航
部分脊椎动物具有精确的 迁徙路线和导航能力,如 信鸽的归巢能力、海龟的 跨洋迁徙等。
迁徙原因与意义
迁徙行为有助于脊椎动物 寻找更适宜的生活环境、 避免不良环境或完成生命 周期中的重要阶段。
THANKS
感谢观看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在寒武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 脊椎动物祖先。
鱼类时代
在奥陶纪和志留纪时期,鱼类开始繁盛起来, 成为当时海洋中的霸主。
两栖类登陆
在泥盆纪时期,一些总鳍鱼类开始尝试登陆生活 ,逐渐演化成两栖类动物。
爬行类崛起
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爬行类动物开始崛起,成 为当时陆地上的霸主。
鸟类和哺乳类出现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
主要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用于吸 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方式
不同脊椎动物呼吸方式有所差异,如鱼类通过鳃呼吸,两栖 类具有鳃呼吸和肺呼吸两种方式,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主 要通过肺呼吸。
循环系统
心脏
脊椎动物心脏位于胸腔内,是推动血 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 成。
筑巢与孵化
部分脊椎动物会筑巢以保 护受精卵和幼体,如鸟类 筑巢、两栖动物选择产卵 场所等。
觅食行为
捕食行为
通过追捕、伏击等方式捕获猎物, 如猛禽捕食小型动物、猫科动物 潜伏猎杀等。
觅食策略
根据食物来源和自身特点采取不同 的觅食策略,如杂食性动物的广泛 觅食、肉食性动物的专门捕食等。
食物选择与竞争
脊椎动物在觅食过程中会根据食物 的营养价值、易获取程度等因素进 行选择,并与其他同类或异类动物 竞争食物资源。
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脊椎动物(下)

第五讲脊椎动物三、竞赛训练题(一)选择题1.脊索动物的脊索位于咽的A 背面B 腹面C 前面D 后面2.无头类是指A 原索动物B 腔肠动物C 尾索动物D 无脊椎动物3.鲫鱼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靠下列哪一组鳍?A 胸鳍和腹鳍B 背鳍和尾鳍C 尾鳍和臀鳍D 胸鳍、腹鳍和尾鳍4.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A 原脑皮B 古脑皮C 上皮组织D 大脑皮层5.羊膜卵是指发育中有A 卵黄、卵白和卵壳B 卵黄、卵白和尿囊C 尿囊、绒毛膜、羊膜D 壳膜、绒毛膜和羊膜6.爬行类皮肤最大特点是A 干燥、被骨鳞B 缺乏皮脂腺、被骨板C 干燥、具角质鳞D 缺乏皮服腺;被盾鳞7.爬行类的大脑表层为A 原脑皮B 后脑皮C 大脑皮层D 新脑皮8.哺乳类的左房室瓣为A 三尖瓣B 半月瓣C 肌质瓣D 二尖瓣9.鸟类的椎体特征是A 前凹型B 双凹型C 双平型D 异凹型10.两栖类的肾为A 前肾B 中肾C 后肾D 泄殖腔肾11.下列哪类动物具有不完全的双循环A 鲤鱼B 青蛙C 家鸽D 家鼠12.关于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C 肺和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13.肌胃最发达的鸟类是A 食肉鸟类B 食谷物的鸟类C 食浆果的鸟类D 食虫的鸟类14.反刍动物的胃有4个室,其中能分泌胃液的胃是A 瘤胃B 蜂窝胃C 重瓣胃D 皱胃15.蝙蝠能产生超声波的部分和毒蛇夜间跟踪捕食的感觉器官分别位于A 咽、梨鼻器B 喉、颊窝C 鼻孔、颊窝D 喉、顶凹16.具有右体动脉弓和左体动脉弓的脊椎动物依次应该是A 鸟类、哺乳类B 两栖类、爬行类C 鸟类、爬行类D 哺乳类、爬行类17.逆行变态是指A 成体结构复杂,幼体不发达B 成体结构复杂,幼体结构亦复杂C 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D 幼体结构简单,成体结构亦简单18.文昌鱼的脊索A 成体发达,幼体不发达B 幼体发达,成体不发达C 被脊椎代替D 终生存在19.鳞式中的带分数的整数表示A 体鳞数B 侧线鳞数C 侧线上鳞数D 侧线下鳞数20.盾鳞又称为齿鳞,它应来源于A 外胚层B 内胚层C 中胚层D 上皮组织21.爬行类的肾为A 前肾B 中肾C 后肾D 全肾22.牛科动物的角属于A 洞角B 实角C 虚角D 皮角23.关于鱼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游速很快的鱼均无鳔B 终年生活在海底的鱼无鳔C 所有鱼都有鳔D 鳔内充满气体,能使鱼上下沉浮24.下列哪一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A 减轻身体的比重B 进行气体交换C 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D 能贮存空气25.四大家鱼都属于A 鲤科B 鲈科C 鲶科D 鲢鳙亚科(以下几题为多项选择)26.下列属于偶蹄目的动物是A 骆驼B 骡子C 羊D 驴E 水牛F 狐G 犀牛H 麝27.下列哪些动物是真正的鱼A 鲨鱼B 鲸鱼C 章鱼D 墨鱼E 鳄鱼F 鳗鱼G娃娃鱼H 鲟鱼I 鲍鱼J 海马K 鱿鱼L 海龙M 柔鱼N 文昌鱼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B 脊椎动物亚门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C 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只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具有脊索,后为脊柱所代替D 脊柱由许多脊椎骨连结而成2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背神经管是一条神经组织构成的索状结构,它是由外胚层形成的B 依胚胎发育中有无羊膜的出现将鱼类、圆口类归为无羊膜类,其他的脊椎动物归为羊膜类C 除哺乳类外的脊椎动物属于恒温动物D 脊索动物起源于半索动物30.以下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 鸟类的尾综骨,综合荐椎均固着,仅颈椎、胸椎较灵活B 鸟类体被羽,皮肤薄而松,且缺乏皮肤腺C 由于齿的退化,鸟类用嗉囊来消化食物D 鸟类出现了四室的心脏,是完全的双循环(二)填空题1.鱼类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高中生物竞赛 脊索动物讲稿

1.脊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4万种以上)
1.1 1.2 1.3 具有脊索 具有中空的背神经管 有咽鳃裂
其它特征: 有肛后尾 为后口动物
2.脊索动物门的亚门分类
脊索动物门可分为4个亚门: ●半索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前三个亚门为原索动物:是脊索动物中的 低等类群,不出现脊椎;
脑神经12对;具嗅觉、听觉和视觉,犁鼻器 发达;首次出现 具有横纹肌性质的睫状肌,有眼睑和瞬膜;出现外耳道;有红 外线感受器(P468) 10、生殖:体内受精、卵生、产羊膜卵
三、分类(6550多种)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头目:
仅存1属1种,即产于新西兰的楔齿蜥(活化石) 体型蜥蜴型,体背中线处有一列棘状鳞片,头骨无颞窝,有脊索的 残余,雄性无交配器,泄殖腔横裂 鸟蜥共栖
发育中的变态现象: 幼体:水生 1)以鳃呼吸 2)具侧线器官 3)无五趾型附肢 4)一心房、一心室 单循环 成体:陆生 以肺呼吸 侧线器官退化 有五趾型附肢 二心房、一心室 不完全的双循环
三、分类
1、蚓螈目:低等两栖类 2、蝾螈目:有尾目 3、蛙形目:无尾目
2.3.2.4爬行纲:
一、概述:
体表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 膜动物,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中肾:位于前肾的后方。
中肾的肾小管开始退化,部分肾口消失。在靠近肾口处的排泄小管管壁内陷, 形成双层的囊状结构,称为肾球囊。它把血管球包在中间,形成肾小体。由肾小 体和排泄小管组成具有泌尿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在中肾阶段,前肾导管纵裂为二,一根为中肾导管,各肾单位与中肾导管相连, 在雄性动物有输精作用。另一根在雄性退化为米氏管,在雌性则为输卵管。 中肾是鱼类和两栖类在胚后期的排泄器官。
全国重点中学生物奥赛教练员培训资料——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重点:比较的方法,横向(各系统器官)和纵向(系统进化顺序)脊椎动物的进化与分类(略)动物地理(略)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 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原条)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单层表皮,真皮原始结缔组织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衍生物:鳞片:盾鳞——硬鳞——圆鳞——栉鳞鳞式进化方向: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多细胞有管腺体:粘液腺(HE染色为淡兰色)浆液腺(HE染色有红色颗粒)爬行类:皮肤干燥,几乎无腺体(股腺)骨板和角质鳞片,真皮富有色素细胞(变色龙的植物性神经控制)鸟类:皮肤薄松软干,唯一的尾脂腺角质衍生物——羽色——物理性——化学性哺乳类:表皮和真皮均厚毛的结构,毛干的三层,毛色爪、蹄和指甲;角;腺体(皮脂腺和汗腺)穿山甲——角质鳞片,犰狳——骨质板二)骨骼系统:软骨和硬骨的概念并在切片上分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奥赛(竞赛)辅导材料专题第五讲脊椎动物
三、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题
1.脊索动物的脊索位于咽的
A背面 B 腹面 C 前面 D 后面
2.无头类是指
A原索动物 B 腔肠动物 C 尾索动物 D 无脊椎动物
3.鲫鱼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主要靠下列哪一组鳍?
A胸鳍和腹鳍 B 背鳍和尾鳍 C 尾鳍和臀鳍 D 胸鳍、腹鳍和尾鳍4.两栖类的大脑表皮为
A原脑皮 B 古脑皮 C 上皮组织 D 大脑皮层
5.羊膜卵是指发育中有
A卵黄、卵白和卵壳 B 卵黄、卵白和尿囊
C 尿囊、绒毛膜、羊膜
D 壳膜、绒毛膜和羊膜
6.爬行类皮肤最大特点是
A干燥、被骨鳞 B 缺乏皮脂腺、被骨板
C 干燥、具角质鳞
D 缺乏皮服腺;被盾鳞
7.爬行类的大脑表层为
A原脑皮 B 后脑皮 C 大脑皮层 D 新脑皮
8.哺乳类的左房室瓣为
A三尖瓣 B 半月瓣 C 肌质瓣 D 二尖瓣
9.鸟类的椎体特征是
A前凹型 B 双凹型 C 双平型 D 异凹型
10.两栖类的肾为
A前肾 B 中肾 C 后肾 D 泄殖腔肾
11.下列哪类动物具有不完全的双循环
A鲤鱼 B 青蛙 C 家鸽 D 家鼠
12.关于鸟类的双重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B 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
C 肺和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D 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13.肌胃最发达的鸟类是
A食肉鸟类 B 食谷物的鸟类 C 食浆果的鸟类 D 食虫的鸟类14.反刍动物的胃有4个室,其中能分泌胃液的胃是
A瘤胃 B 蜂窝胃 C 重瓣胃 D 皱胃
15.蝙蝠能产生超声波的部分和毒蛇夜间跟踪捕食的感觉器官分别位于
A咽、梨鼻器 B 喉、颊窝 C 鼻孔、颊窝 D 喉、顶凹
16.具有右体动脉弓和左体动脉弓的脊椎动物依次应该是
A鸟类、哺乳类 B 两栖类、爬行类
第1 页共4 页
C 鸟类、爬行类
D 哺乳类、爬行类
17.逆行变态是指
A成体结构复杂,幼体不发达 B 成体结构复杂,幼体结构亦复杂
C 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
D 幼体结构简单,成体结构亦简单
18.文昌鱼的脊索
A成体发达,幼体不发达 B 幼体发达,成体不发达
C 被脊椎代替
D 终生存在
19.鳞式中的带分数的整数表示
A体鳞数 B 侧线鳞数 C 侧线上鳞数 D 侧线下鳞数
20.盾鳞又称为齿鳞,它应来源于
A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上皮组织
21.爬行类的肾为
A前肾 B 中肾 C 后肾 D 全肾
22.牛科动物的角属于
A洞角 B 实角 C 虚角 D 皮角
23.关于鱼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游速很快的鱼均无鳔 B 终年生活在海底的鱼无鳔
C 所有鱼都有鳔
D 鳔内充满气体,能使鱼上下沉浮
24.下列哪一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A减轻身体的比重 B 进行气体交换
C 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
D 能贮存空气
25.四大家鱼都属于
A鲤科 B 鲈科 C 鲶科 D 鲢鳙亚科
(以下几题为多项选择)
26.下列属于偶蹄目的动物是
A骆驼 B 骡子 C 羊 D 驴 E 水牛 F 狐G 犀牛H 麝
27.下列哪些动物是真正的鱼
A鲨鱼 B 鲸鱼 C 章鱼 D 墨鱼 E 鳄鱼 F 鳗鱼G娃娃鱼H 鲟鱼I 鲍鱼J 海马K 鱿鱼L 海龙M 柔鱼N 文昌鱼
2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物界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B 脊椎动物亚门是最高等的一个类群
C 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只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具有脊索,后为脊柱所代替
D 脊柱由许多脊椎骨连结而成
2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背神经管是一条神经组织构成的索状结构,它是由外胚层形成的
B 依胚胎发育中有无羊膜的出现将鱼类、圆口类归为无羊膜类,其他的脊椎动物归为羊膜类
第2 页共4 页
C 除哺乳类外的脊椎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D 脊索动物起源于半索动物
30.以下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类的尾综骨,综合荐椎均固着,仅颈椎、胸椎较灵活
B 鸟类体被羽,皮肤薄而松,且缺乏皮肤腺
C 由于齿的退化,鸟类用嗉囊来消化食物
D 鸟类出现了四室的心脏,是完全的双循环
(二)填空题
1.鱼类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循环系统是;脑分为、、、和五部分,脑神经对。
2.马达加斯加特产的避役属目,亚目。
3.鸟类由左心室发出的大动脉称为,而从哺乳类发出的则称为。
4.脂盘是由和与母体的相结合而成的。
5.哺乳动物的左房室瓣称为,右房室瓣称为,而鸟类的右房室瓣为。
6.混合放养就是根据几种鱼的和的不同,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水域里。
既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又能利用各种。
7.青蛙的身体表面没有和其他覆盖物,裸露在外面,能够分泌,保持体表的湿润。
8.蜥蜴用呼吸,并且数目很多,只靠的呼吸作用就能满足整个身体对的需要,因此它适于生活在比较的环境里。
9.家鸽身体的体表被覆羽毛,羽毛分为和,分别用于和。
10.鱼类的眼睛转动靠调节,聚焦靠调节。
鱼类感觉高频振动的器官是,感觉低频振动的器官是。
11.在分类上,硬骨鱼类可分成三个亚纲;两栖纲分为三个目;鸟纲分为三个总目;哺乳纲的动物可以分为三个亚纲。
12.鸟类的眼具有独特的调节能力,改变和,因此称为双重调节。
13.指出下列动物在分类上所属的纲。
(1)文昌鱼;(2)鲍鱼;(3)甲鱼;(4)海龙。
14.最先产大型羊膜卵的动物是。
15.生活在沙漠荒原,翅膀退化,胸骨无龙骨突,后肢强健,足趾数目趋于减少的鸟类可能属于哪个生态类型的?。
【参考答案】
第五
(-)选择题
1 A
2 A
3 A
4 A
5 C
6 C
7 D
8 D
9 D 10 B 11 B 12 C 13 B 14 D 15 B 16 A17 C 18 D 19 B 20 D 21 C 22 A23 C 24 B 25 A26 ACEH 27 A、F、H、J、L 28 ABCD 29 ABCD 30 A、C
(二)填空题
第3 页共4 页
1.颌骨单循环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髓
2.有鳞目、蜥蜴
3.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
4.绒毛膜尿囊子宫内膜
5.二尖瓣三尖瓣肌肉质
6.食性栖息水层立体空间天然饵料
7.鳞片皮肤粘液
8.肺肺泡肺氧气干燥
9.飞羽绒羽飞翔保温
10.动眼肌镰状突起韦伯氏器测线
11.总鳍鱼亚纲肺鱼亚纲辐鳍鱼亚纲,无足目无尾目有尾目企鹅总目平胸总目突胸总目,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
12.晶状体屈度角膜屈度
13.头足纲腹足纲爬行钢鱼纲
14.爬行纲
15.走禽类
第4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