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名师测控】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名师测控】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使学生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出示明清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的图片,让学生讲出其名称。

【自主学习】一、明朝经济的发展1、明代,从国外引进的五种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纺织业在______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我国丝织业中心,明代是_______、_____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制瓷中心是__________。

3、明清时期,_________和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方式,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____________政策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______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______和出海船只的____________做出严格的限制。

③清政府下令只开_______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_____________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1.了解并记住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资本主义萌芽、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等基础知识。

2.学习和对比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逐步提高辩证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认识到腐朽封建制度是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预习检测】(自我检查,心中有数)1.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着分分条,标上①、②……2.“闭关锁国”给我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新知探索】依据提纲,读课本,找答案,填空题把答案写在提纲上,问答题答案在课本上标出。

不会的地方同桌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尽快记住横线上的基础知识。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读教材第一目大小字和“导入框”等内容,完成题目。

15分钟。

)1.农业方面:明代引进原产美洲的、等高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还引进了、、等。

合作探究一:想一想,你还曾学过哪些外国作物的引种?(先由自己找出答案,同桌对照一下,看谁的更完整。

)2.手工业方面:①纺织业:棉纺织业在从南方推向北方;是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②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方面:(1)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和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出现:①以后,苏州、松江等地出现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

他们开设,雇用进行生产,出现了“,”的生产方式。

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用工人。

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②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增多了,生产的也进一步扩大。

请你思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表现是什么?二、“闭关锁国”的政策(阅读第二目课文中的大小字和乾隆帝的信,完成下列题目。

10分钟。

)1.“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

简答题: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①②③2.“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①②③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学案总编号:No.20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课前预习、课内探究】(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②2.手工业:①②③3.商业:明清时期,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⑴时期:以后⑵地区及部门:、等地的业中⑶特征:“,”。

⑷关系:是早期的资本家,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他们之间是的系,是一种性质的生产关系。

二、“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⑴原因:①②③⑵过程:①②③⑶广州十三行的职能:⑷影响:①②1.明朝为什么要大量引进高产粮食作物2.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自我测评】(细心造就成功!)23【课后拓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看你对基础知识的运用状况如何?)11.学习本节课,对于现代化建设你有何建议?【夯实基础】 1.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 ( ) ①玉米 ② 甘薯 ③占城稻 ④马铃薯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2.在明朝,瓷器制造业居首位的是 ( ) A .杭州 B .景德镇 C .苏州 D .遵化 3.明朝时传入我国,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是(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荞麦 ④甘薯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稀疏地出现在 ( ) A .江南一些地方 B .淮北一些地方 C .东北一些地方 D .西北一些地方 5.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

后来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 ) A .漳州 B .广州 C .云台山 D .宁波 8.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闭关政策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 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③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③④ 【创新应用】 9.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繁华初级中学:曲桂香【教学目标】1、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较前代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4、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1、重点①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处理:明朝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典型表现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闭关锁国。

处理:政策根源:“重本抑末”的封建经济策略;基础:自给自足的超稳定的封建经济结构;思维:天朝大国的浅见陋识;客观原因:欧洲殖民扩张;对中外交往的畏惧;具体表现:海禁;影响:弊大于利,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2、难点:明清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处理:已趋于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事例分析:闭关锁国使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阻滞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是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一百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理解现实、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所以应重点掌握。

“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学生较难理解,为本课难点。

〖教学准备〗1、资源①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 fr=&sf=1&fmq=132981187685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 e=0&istype=2&word=%D3%F1%C3%D7%A1%A2%CD%C1%B6%B9%A1%A2%BB%A8%C9%FA&s=0②棉布、真丝、呢绒、化纤织物等纺织品。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稿-人教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稿-人教版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我今天所说的课选自人教版历史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课,题目是《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众所周知,明清是我国古代史的晚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晚期,而与此同时,西方正发生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

明朝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这可以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清朝统治在政治上采取“闭关锁国”。

为什么呢?对此,课标明确提出,要能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和分析其历史影响。

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闭关锁国”政策是造成中国近现史上落后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课的地位非常重要。

本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客观上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主观上政治的“闭关锁国”相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冲突。

如何使学生在这对矛盾中与历史产生共鸣,从而在现实上对改革开放达到知信行的统一呢?我在这一矛盾中又充当什么角色呢?我告诉自己:我不仅在组织学生面对矛盾,学习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①、明清经济的发展,内容虽然多,但不是重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图文归纳的能力;②、明清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清朝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这是我要树立的第一对矛盾,也是重点。

③、创设第二对矛盾“闭关锁国”与“改革开放”和第三对矛盾“改革开放”与现在的金融危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这些处理,形成这样的认识:开放有挑战也有机遇;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从思想上加强学生拥护改革开放的自觉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通过展示玉米、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甘薯等农作物导入,简单介绍它们的来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疑问: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对当时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起到设疑激趣点题的功效。

识记明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就是明清经济的发展。

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2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状况: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记住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上课前准备好的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在学生的疑问中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农产品你知道原产于哪里吗?它们是怎样从国外传入我国,在我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学习了这一课你就会了解这些问题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15___116页的内容,思考、讨论,明朝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口大量增加,粮食供给日益紧张,遇到灾荒年月就尤其突出。

为解决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大量引进了哪些外来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2、这些高产农作物的种植将起到怎样的作用?(解决粮食紧张问题,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3、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物品中,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就是丝绸和青瓷碗盘。

现在请思考一下:明朝时手工业技艺的先进、受工业品的畅销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1)当时中国科技仍较发达。

(2)中国的商品有一定的销售市场。

4、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那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呢?(1)商品种类增多。

农民和手工业者生产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都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

(2)城市繁荣。

明朝商业城市很多,较著名的就有三十多座,这些城市大多集中于运河两岸,交通十分发达。

而北京和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引导学生看《皇都积胜图》和《南都繁会景象图》,提出问题:图中的“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反映了什么景象?(商品经济的繁荣)5、明清时期中国最有名的商人是晋商和徽商,他们除经商外,还直接投资于手工业生产,成为了早期的资本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上课课件)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上课课件)

• 自主学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完成 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检测部分。 • 1、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 • 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特征。 • 3、闭关锁国的原因,措施,影响。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花生
2、纺织业的发展
(1)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 (2)丝织业中心: 苏州、南京
小结: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条 件 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间、区域、表现 阻 碍 三、“闭关锁国”政策:原因、表现、影响
• 反馈练习: • 完成导学案中的巩固练习的材料题,同学 间质疑。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抗击沙俄侵略
签订《尼布楚条约》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顺治册封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
• 学习目标 • 1、 掌握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 较前代有 了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 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2、掌握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 3、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 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 觉性 • 重点:闭关锁国。 • 难点:“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一 概念
3、“闭关锁国”的影响 积极: 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 (1)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2)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 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思维延伸:做学案材料题,小组学习, 形成共识。
• 请回答:(1)材料三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 的思想? • (2)材料一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 (3)清朝前期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比明朝 中后期有哪些发展? • (4)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前期历时近二百 年,这种生产关系一直处于萌芽状态。阻 碍其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推向,出现了一批基地;
丝织业:是明代的丝织业的中心,后来居上。
制瓷业: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清时期,空前活跃,、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2、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时间:以后(2)地区:、等江南地区
(3)行业:
(4)特点: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
A、以农为本B、重本抑末C、鼓励官办工商业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
集体计
个人修订
一、交流助学
小组交流、组间挑战
二、拓展深学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给英王的敕谕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请回答:(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实行期间,清政府唯一开放的对外通商口岸是哪里?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的机构是什么?
3、通过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以史为鉴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自觉性。
二、预习重点: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
三、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明清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对外政策:“”
(二)局部揣摩
明清经济的发展
1、明清经济的发展概况
(1)农业: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推广;还从国外引进、和等;
A、广州B、宁波C、泉州D、南京
8、"皇上,我朝物产丰富,无须与他国交流。"这句话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侵略
9、清代拥有三万多台织机的丝织业中心是
A、苏州B、杭州C、南京D、上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薯、番薯、红薯、 地瓜、红苕、线苕、 白薯、金薯、甜薯、
朱薯、枕薯
……
1、了解:明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及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掌握: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主要表 现
3、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重点】“闭关锁国”的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一、明 清 经 济 的 发 展
皇都积胜图(北京)
南都繁会图(南京)
东西 西北 两两 洋口 货皮 物货 俱发 全客
祁县乔氏
【乔家大院】是清代赫 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 家乔致庸的宅院,共有6 个大院,20个小院,313 间房屋,有“皇家有故 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乔家的商业字号有200多处, 流动资金就有白银7001000万两,再加上各地房
农业(作物) 引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工业
纺织业
棉纺织业已从____推向____。
明朝的丝织业中心是_____,清朝 则是_____。
制瓷业 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商业
商业城市 ____和____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 商人 以____和____最为著名(明朝)
思考:结合P117“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仔细 阅读P117的大字、小字内容。
产,乔家的资产相当 于现在的八、九十 个亿。
“红顶商人”——胡雪岩
“无徽不成镇”
乾隆帝接见英国使者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 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自 给 自 足
无需 同外 国进 行交 流
骄 虚 自 大
利:对外国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①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进而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②妨碍了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③中国由于落后,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
局面。
闭关锁国
18世纪英国工业 革命
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 食仅有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 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 的1/10,不及英国的1/40。
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
“闭关锁国”带来的思考
唐朝 开明开放 国力强盛
清朝 闭关锁国
今天 ……
落后挨打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能力提升:
1.下列农作物哪些是明朝时从国外 引进的(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 生 ⑤向日葵
⑥葡萄 ⑦西瓜
A.④⑤⑥⑦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③⑤⑥⑦
8.右图是清朝前期负责承销、收购 进出口货物的对外贸易的机构( ) A.机房 B.内阁 C.通商口岸 D.广州十三行
9.清初曾厉行禁海,规定“片板不准下海 ”。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
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
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 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以_晋__商__和_徽__商__最为著名
(明朝)
自学检测
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机工
机工
机工
雇佣与被雇佣
机户
资本主义性质
Q:图中,哪些人是“机户”?哪些人是“机 工”?机户与机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机户: 早期的资本家
拥有大量资金、织机等 雇用机工进行生产
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计日领取工资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资本主义萌芽
请思考:机户与地主有什么不同?
机户:是早期资本家; 剥削的是雇佣工人。
封建地主:则占有大量土地; 靠剥削农民为生。
二、“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 的政策?
2、清朝“闭关锁国”的表现有哪些?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7.(2013· 江苏徐州)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 》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 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 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
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
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
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经济的发展
棉纺织业已从__南__方__推向_北__方___。
手工
纺织 业
明朝的丝织业中心是__苏__州__,清朝则是 _南___京__。

制瓷 _景___德__镇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
业 _青___花__瓷___畅销海内外。
自学检测
明清经济的发展
商业
商业城市 商人
_北__京__和_南__京__是全国性的 商业中心。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 清力量“片板不准下海”
⑴ 清初40年——云台山严厉禁海政策⑵ 统一台湾后——
宁波
四口通商,但严格限制
漳州
广州
澳门
⑶ 英商宁波贸易后——
广州一口通商
只能住指定会馆,不能在广东过冬, 不能向中国商人借款,不能打听商业行情。
——《防夷五事》
3、“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5.(2013· 山东青岛)《神宗实录》记 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 (zhù)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 力,相依为命久矣。”史料中的“机 户”是( ) A.地主 B.农民 C.早期的资本家 D.早期的雇佣工人
6.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的 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 力”的现象,这反映了(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政府重视手工业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自学指导1:阅读P115—117“明清经济的发展”,根 据以上表格和问题,在课文中圈画关键信息。 (5min)
农业(作物)
明清经济的发展
引进了__玉___米___、__甘__薯____、___________、 __马___铃__薯_、_____花__生___等高向产日作物葵
猜一猜
南 美 洲
原产南美农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预习21课
明代松江府的棉布
南方的棉织业中心
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 成中心。
北方也出现了棉纺
明代北方货郎收贩棉花图
织业基地
数年来,肃宁(河北肃宁)一邑,所出布 匹,足当吾松(指松江)十分之一矣。
苏州的丝绸
云锦是丝绸中最高贵的 一种,有“寸锦寸金” 之说。
2.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 明代晚期的商船,在船上发现了大量 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 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3.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 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 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4.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开设 机房发家致富的故事。右图是施复夫妇经营丝织 业的机房。这一现象出现在明朝中后期,请你为这 幅图配上一个标题( ) A.开辟荆榛逐荷夷 B.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广州十三行
云锦是明清皇帝御用物 品。明清皇帝在江宁 (南京)设置织造府。
南京苏的州云明锦代丝织 中心
南京清代丝织 中心
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云锦苏杭愁。
景德镇的青花瓷
景德镇成为全国 制瓷业的中心
青花海水行龙瓷扁瓶
明朝青花盘
《皇都积胜图》局部——明朝人绘制的 反映明朝中后期北京繁华市区的商业街 道面貌。此图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自学指导2:阅读P118-119“闭关锁国”的政策,根 据以上问题,在课文中圈画关键信息。 (3min)
1、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 的政策?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根本原因) ②统治者以农为本、“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 ③统治者担心遭到外国侵略而危及统治; ④统治者骄傲自大。
“闭关锁国”政策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