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真题(刑法学部分,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圣才出品】

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历年考研真题综合分析[视频讲解]第一部分参考教材与教辅、课程及题库说明一、参考教材本科目从2011年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目,根据已考上本专业研究生同学所选用的教材以及对本科目历年考研真题的分析,我们推荐使用以下参考教材:1.《民法学》(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民法》(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民事诉讼法学》(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4.《民事诉讼法学》(宋朝武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5.《刑事诉讼法》(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刑事诉讼法》(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7.《刑法学》(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出版社)二、课程和题库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综合二(代码801)辅导课程和考研题库:(面更多关于本专业的保录班、保过班等,详情登录(圣才考研网)!第二部分命题范围解读与历年真题比较分析一、法学综合二命题范围解读自2011年起,法大初试和复试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只限定命题范围。
2011年和2012年的初试科目命题范围相同,具体如下:由上可知,法学综合二(代码801)涵盖了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这四门关系密切的学科。
民法和刑法知识体系复杂,理论艰深;刑诉和民诉与法条联系紧密,知识点精细;复习时需要在研究真题基础上把握历年对这四科的考查侧重点。
法学综合二与法学综合一的难易程度相比,其实不分伯仲,综合二四门学科试题难度大,每一门学科都是全面考查。
综合一试题难度略小,但七门学科复习压力很大。
从四门学科来看,民法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是比较难的;刑法的选择题难度大,但主观题难度小;民诉和刑诉的难度近似适中,主观题偏基础理论。
二、2012年法学综合二科目的改革2012年法大对法学综合二试题进行改革,在题型、分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1)题型上,2012年取消了多选题。
而2010—2011年,客观题题型是单选和多选。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刑法学真题和答案_2

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刑法学真题和答案笔者考研考试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03年法律硕士全国联考基础课刑法学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又聋又哑的人、盲人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生注意】在法律硕士入学考试中,法条题的重复率较高,例如本题就曾多次考到,因此,考生对于类似于本题的重点法条一定要准确记忆。
2.某甲在一胡同口抢抢劫一女青年钱包。
抢到钱包后,突然发现该女青年是自己的邻居,于是将钱包当面送还给女青年,声称刚才的行为是开玩笑。
某甲的行为是()。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中止的时空性特征。
《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自动放弃犯罪的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活动开始实施至该犯罪构成要件完成为止的动态过程之中。
这是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客观特征,从行为人开始犯罪预备行为,一直到犯罪既遂发生之前的一段时期内是自动放弃犯罪的有效时区。
如果犯罪行为已经达到既遂程度或者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进入终局的,尽管行为人出于悔过心理而自动恢复原状的,也不能再视为中止,只能表明犯罪人的悔罪态度。
如盗窃、抢夺、贪污犯罪既遂之后主动返赃的,便不能再认定为犯罪中止。
同样,行为人在尚未实施犯罪预备行为之前,即自动放弃犯罪意图的,也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考生注意】在犯罪中止的时空性特征问题上,许多考生都有这样的疑问:行为人在犯罪既遂之后出于悔过心理而自动恢复原状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但是,在量刑时是否可以从宽处罚?回答是肯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出于悔过心理而自动恢复原状的或者挽回损失的,属于酌定量刑情节,可以从宽处罚。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含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含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考试科目: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甲从国外回到北京定居,因暂无房住,乙将其在市区的一套住房赠与甲,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但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
一年后,乙的儿子做生意亏本,乙为替儿子还债,将赠与乙的该套住房过户卖给了丙。
丙要求甲腾房,甲以赠与合同早已生效,自己已占有房屋一年多为由拒绝丙的请求。
下列那一种意见是正确的?()A.甲的拒绝理由成立,因为赠与合同为实践性合同B.甲的拒绝理由不成立,因为赠与合同的效力低于买卖合同C.甲的拒绝理由成立,因为乙已经丧失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律地位D.甲的拒绝理由不成立,因为甲的权利不能对抗丙的权利2.甲向乙借款20万元,以其价值10万元的房屋、5万元的汽车设定抵押,以1万元的音响设备设定质权,同时还由丙为其提供保证。
其间,汽车遇车祸损毁,获保险赔偿金3万元。
如果上述担保均有效,依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丙应对借款本金在多大数额内承担保证责任?()A.16万元B.14万元C.6万元D.5万元3.以下选项中,属于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哪一项?()A.房屋与窗户B.电脑与鼠标C.甲的电视机与乙的遥控器D.壶与壶盖4.甲、乙为公司同事,1997年6月1日,甲向乙借款7万元购房,还款期限为1997年12月1日。
1998年12月1日,甲、乙结婚,并在甲购买的房屋内共同生活。
2002年3月1日,甲、乙离婚。
离婚后,乙即向甲主张7万元债务的请求权。
关于乙的权利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哪一项?()A.乙的债权不受保护,其债权已经因结婚发生混同而消灭B.乙的债权不受保护,乙在婚后住进甲购买的房屋,债权因抵销而消灭C.乙的债权不受保护,其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D.乙的债权受保护,甲乙结婚的事实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5.下列权利中,可以由法人享有的权利是哪一项?()A.法定代理权B.监护权C.抚养请求权D.姓名权6.甲早年丧偶,有子女乙、丙二人。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项罪负刑事责任?()。
A.盗窃B.抢夺C.制造毒品D.强奸【答案】D【解析】《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知识点链接】考生在复习中需要准确记忆上述几种行为,切记是行为而非罪名。
2.李某与王某发生口角后,王某声称要把李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匕首赶往王某家,李怕王杀死自己,就在王某去往李某家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王,李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杀人罪D.假想防卫【答案】C【解析】《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本题中,王某并没有对李某实施不法侵害,所以李某的行为不可能是正当防卫,更不会是防卫过当。
假想防卫是指客观上不存在真实的不法侵害,但防卫人主观认为存在而进行“防卫”的,此时防卫人的防卫行为必然不构成故意。
但是,本题中李某并没有认为王某具有不法侵害行为,而是担心未来王某可能会伤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这种行为属于故意行为,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知识点链接】考生在复习正当防卫的知识点时,要按照论述题的原则进行把握,能够准确记忆其中的各项考点。
3.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
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甲单独构成犯罪【答案】B【解析】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来实现自己犯罪意图的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19998-2006年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试题汇总1998年法学基础理论综合课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法律关系2.法律解释3.合法行为4. 大陆法系二、判断题(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一般是以法律部门为依据的。
()2.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分权。
()4.技术规范也具有阶级性。
()5.雅典民主制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式”。
()6.法与平等的关系没有一个完全固定不变的模式。
()7.任意性规范不是因素被提到首位。
()8.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相同的。
()9.实行法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0.不宜将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混为一谈。
()三、简答题(7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意义。
1998年综合课试题民法学部分民法学综合部分(25分)请用一句话区别下列各组概念(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法人和合伙人2.宣告死亡和死亡3.代理人和法人代表4.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5.继承人和扶养遗赠协议的受遗赠人1998年综合课试题刑法学部分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罪刑法定原则2.自首3.犯罪的过失4.诬告陷害罪5.合同诈骗罪二、判断正误(在答题纸上作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胁从犯包括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3.减刑和假释必须由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4.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5.凡占有他人遗忘物,拒不交出的行为,均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三、简述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防卫过当的特征。
2.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1998年综合课试题宪法学部分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写清题号,在答题纸上作答。
政法干警招录考试专业综合Ⅰ《刑法学》(硕士类)-第2章 犯罪概念【圣才出品】

第2章犯罪概念2.1 考点精讲第一节犯罪的定义一、犯罪的定义概述关于犯罪的定义,不同的定义反映出不同的犯罪观,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1.犯罪的形式定义犯罪的形式定义,仅从犯罪的法律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而不揭示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总的来说,就是把犯罪定义为违反刑事法律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在具体表述上又有如下几种:(1)认为犯罪就是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
(2)认为犯罪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进一步以犯罪成立的条件来概括犯罪概念。
(4)结合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把犯罪表述为能够引起刑事诉讼程序的违法行为。
2.犯罪的实质定义犯罪的实质定义,不强调犯罪的法律特征,而试图揭示犯罪现象的本质所在,或者是想说明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根据和理由。
犯罪的实质定义包含两层意思:(1)犯罪是一种反抗“统治关系”的斗争;(2)犯罪是“孤立的个人”进行的反抗行为。
3.犯罪的混合定义犯罪的混合定义,是指犯罪的实质定义和形式定义合二为一,既指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又指出犯罪的法律特征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1.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但书”的意义(1)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示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前段的补充;②前段的例外;③前段的限制。
(2)刑法十三条中规定的但书的意义将犯罪的情形排除在外,是前段的例外。
第二节犯罪的基本特征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即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或可能造成这样或那样损害的特性。
(NEW)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802法律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论孔子法律思想的核心及其对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25 分)
二、评述孟子法律思想与荀子法律思想的异同。(25分) 三、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之法律观,兼评述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 治”思想。(25分) 四、论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历史进步性。(25分) 中国政法大学1993年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的出处并略加评论(每小题4分,共40分) 1.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2.抱法处热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导之以政,齐之以弄,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 5.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兄弟之所阿。 6.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这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 7.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 也。 8.全生之仁,禁非之义,并行不悖,乃先王制刑督奸之本意也。 9.弄以弼教,论罪者必当以教为主。 10.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试论韩非对商鞅重刑思想的发展及其后世的影响。 2.简论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目 录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412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414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413中国法制史、 外国法制史考研真题
1995-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 综合部分考研真题(含答案)
1999-2002年中国政法大学外国法制史 综合综合部分考研真题(含答案)
1993-1998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法律思 想史考研真题
2004年中国政法大学412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研真题
2003年中国政法大学414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民商法专业综合(外国法制史、行政法学、国际私法)试题

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民商法专业综合(外国法制史、行政法学、国际私法)试题第一部分:外国法制史一、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成果。
2.什么是对价?对价的基本原则是么?二、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试述英国衡平法的形成及重要特点。
第二部分:行政法学(50分)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4分,共16分)1.行政权力2.行政主体3.听证原则4.司法审查二、概念比较分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7分,共14分)1.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的区别与联系2.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共20分)试述行政行为有效要件。
第三部:分国际私法(50分)一、简述最密切联系原则并且分析其历史背景。
(10分)二、举例说明多边冲突规范与双边冲突规范的异同。
三、回答我国《民法通则》对涉外侵权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定。
(8分)四、说明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涉外案件协议管辖原则的主要特点。
(8分)五、请说明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
(8分)六、简述属人法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和发展。
(8分)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民商法专业综合(法理学、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试题第一部分:法理学(100分)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写清题号。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有关法的移植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法系从不是因为法的移植形成的B.国内的前法与后法之间的关系不是移植关系C.法律原则不得移植D.法的移植所形成的是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关系2.下列有关习惯法与习惯的区别有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两者均体现阶级性B.两者均具有规范性C.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D.两者实现的目的不同3.法与人权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在人类历史上,有法律就有人权B.人权只受国际法的保护C.人权是法律保护的价值D.法律在任何时候不得对人权进行限制4.如何正确地理解法的作用?( )A.法律可以直接调整人的思想领域B.在特定情况下,政策可以代替法的作用C.公法与私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是相同的D.法不能对人的法律意识产生作用5.下列有关法的物质制约性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受制于客观规律C.在实际生活中,法有可能违背物质制约性D.总体上讲,法不体现人类自由意志6.下列有关法制与法治、人治之间关系有哪一个说法较为合适?( )A.法制与法治均以民主为前提B.有了法制即有法治C.人治之中有法,法治之中有人D.人治与法制不相容7.如何理解法的实现?( )A.法的实现可以不在当事人之间形成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B.法的实现等于法的实施C.违法也可形成法的实现结果D.所有的秩序都是通过法律实现的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监督体系?( )A.监察监督B.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C.公民起诉政府D.审计局对企业财务的审计9.下列有关立法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立法就是创制新的法律B.立法的结果往往是成文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有不同的立法程序D.其他规范可以在立法上加以认可10.下列有关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表述有哪个是正确的?( )A.责任即制裁B.制裁是责任的前提C.制裁是责任的内容D.无过错也应承受制裁二、任选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写清题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2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3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 / 51
43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4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5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0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1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2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5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6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7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6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7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8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3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4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5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6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7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8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7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8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9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8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9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0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4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5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6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1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7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8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9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9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0 / 51
22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3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4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995~2003 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真题(刑法学部分,含部分答案)
1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9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1 / 5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