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大苏州金融S同学经验分享——二战人大苏州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经验分享为了给自己的考研经历画上圆满句号,也为了鼓励更多有梦想不放弃的孩子继续努力,特献上本人的漫漫考研路,以作参考。

个人介绍本人是一名应届本科生,性别女。

本科就读于上海某所非211也非985的财经类的学校。

本科学的是统计学,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专硕,想要留在江浙一带,所以选择了苏州校区。

最后考研初试成绩390,政治70,英语74,396联考132,专业课114,复试总成绩260+。

大致做个简介只是为了说明只要有梦想,三跨考生同样能取得回报。

复习经验篇(初试)政治参考书目:红宝书(大纲),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肖秀荣8套卷、最后四套卷70分的成绩在北京考区政治高手如云的情况下只属中游,不过对我来说已是心满意足。

本人虽然热爱文学之类的东西,不过是标准理科生,与政治并无多少渊源。

关于北京政治批卷会否压分的问题,我想不必多言,我预估客观题39,所以主观题只拿到了31。

诚然,本人的字迹拙劣难免会影响得分。

不过统观下来,北京地区主观题的综合水平就是30左右。

政治是极具投入产出比的一门学科。

我大概10月开始准备(PS:所谓的政治辅导班,不要轻易报之,本人报了全程,暑假花了一周进行强化训练,一点用都没有,浪费时间!),我是喜欢设定大致计划的人,但并不严苛。

10月我的主要复习方式是红宝书过两遍搭配肖秀荣1000题。

看上去任务浩大,其实不然。

第一遍只阅读红宝书,并用铅笔勾画自认为的重点(个人习惯),第二遍再阅时,搭配1000题的选择题,并将错题在书中标记出来,并定期翻阅。

同时,结合选择题的重难点再次勾画红宝书。

这样一本厚厚的红宝书基本拿下,书中的脉络以及一些题眼能有印象。

11月我按照前人经验的指示,选择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进行熟记。

书中建议最好背5遍,我用了尽1个月时间顶多也就3、4遍而已,个人可依据自己实际调试之。

当然一开始是生不如死,不过我会凭自己记忆力的特点分阶段有侧重选择记忆。

考研经验:考研二战人大金融三年时光终筑梦想16年初试篇

考研经验:考研二战人大金融三年时光终筑梦想16年初试篇

考研经验:考研二战人大金融三年时光终筑梦想(16年初试篇)摘要:一战失败、工作无奈、接连打击...种种挫折也无法泯灭自己内心对于硕士生涯的向往,但生活总是在为你关上一扇门时打开一扇窗,坎坷中依然会有明媚的阳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三年的考研经历分享帮助更多学弟学妹在人大金融系筑造人生理想。

写在前面的话:经验这东西,往好的方面说,能减少后辈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但往坏处讲,任何事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被照搬照抄经验,反倒会误人子弟。

因此,慎之又慎,还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在看此贴时,始终保持一种审慎和参考的态度。

一、我的初试经验谈1.本人情况简介(1)一战失败本人于2014年1月参加过第一次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第一次报的国民经济学,死的很惨。

当年计算题不仅量大,还难,各科目都不优秀,加之考前失眠(心理素质不好),最终名落孙山。

我本科是武汉一财经类211,属于三跨考生。

一战其实不怎么想考研,不过父母之命,难以违拗。

尽管很早就开始准备,大约2013年年初开始,也报了辅导班,但到了考试后期,由于战线太长,加之突然对经济学失去兴趣,专业课学不进,后期动力不足。

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2)无奈工作由于考研失败,本来自卑的性格更加自卑了。

班级最后的聚餐也没有开心的度过,面对其他同学金榜题名、出国工作的都收到很好的offer,而我却是无业游民,工作完全没着落。

而后,随便找了份工作,打算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孙少平一样,在艰苦的地方追寻人生的意义。

工作的确艰苦,每天加班,还单休,工资水平也低,不过自己却有点乐在其中,这点有点病态了,从2014年5月底开始,一直工作到2014年9月初。

(3)二次打击如果说能够像一战失败一样让自己备受打击的事情,除了失恋基本上没有其他的了。

为了发泄心中的苦闷,全力投入工作中,天天加班把自己累得跟狗似的。

整个2013年对本人来说,都是一段灰暗的历史。

此外,由于工作原因,去考场弄真题,当见到14年802经济学综合真题时,瞬间肠子都悔青了,当时想如果提前一两个月辞职准备下,绝对能上。

【最新】【复试】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最新】【复试】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经济学考研联盟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复试经验我报考的是国际贸易学,因为我本科就是人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

用的教材是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好像已经出到11版了,我面试的时候老师就问了我最新版教材的内容。

另外建议大家还要看一看韩玉军老师写的《国际经济学》,面试我的主考官正好就是韩玉军老师,他会问一些他教材上面有但是克鲁格曼教材没有的内容。

我是大四下学期开学以后才开始准备复试的,也是因为本科学过国际经济学,准备的时间很少,结果笔试答得一团糟。

所以建议大家考完初试放松一下就应该开始准备复试了。

今年笔试题目风格变化非常大,前两道题每题15分,15小问,全是计算,非常难受。

第三大题考了一道看都看不懂的跨时贸易计算题,直接25分不会了。

后面是两道论述,一道是课本上的图形分析,一道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题(近期最大的国贸时事)。

这提醒我们笔试题目越来越难了,一定要好好准备,还好我初试考得好不然真的凶多吉少。

然后是英语笔试,两大段话,英译汉汉译英,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多看看英文版的宏观经济报告,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术语英文表达。

下午是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

英语面试的流程是进去抽一道题,然后开始自我介绍,然后念自己抽到的题并回答。

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追问,或者根据你的自我介绍进行追问。

英语面试的难度也在加大,从以前的经验贴看很多日常题目,但今年很多人都抽到的专业题目,而且题目难度都比较大。

我抽到的题目是为什么失业率不会为零(Why the unemployment rate can not be zero?)还算比较简单(考虑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听说有人抽到了IS-LM模型这种题目,估计当场会直接懵逼吧。

专业课面试也是进去先抽题然后自我介绍,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问一些问题(针对非本校生),我本科就是人大国经贸的老师就直接跳过了这个环节。

我抽到的专业课题目是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但其实抽个题目只是聊天的引子,老师接着问贸易条件分为哪几种?(答不上来,克鲁格曼书上没有),然后还问我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些问题(克鲁格曼书上有)。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超详细人大金融硕士越来越热,我来把以前的经验谈放到这里,供2020同学们参考。

参考书:英语:本人英语二一战80分,二战85+。

一战时曾经背过两本单词书——《星火英语考研词汇》+《考研单词红宝书》,但是,几乎什么用都没有,不是夸张,真的!什么用!都没有!一个新单词都没记住。

我认为真正对考研分数起到奠基作用的是暑假期间对张剑《基础阅读150篇》的密集练习,每天四篇,从一开始每篇平均错三道到最后每天平均错三道,这种练习功不可没。

因为真题是非常简单的,而模拟题一般都比较难,所以在练习的时候建议用模拟题,冲刺阶段再用真题熟悉出题思路。

二战我就基本保持着每周分散做个四五篇的频率,平时背背真题中出现的重要单词,加上最后一两个月作文每周的练笔,考前两个星期又翻出真题做了一遍。

下面是我推荐使用的复习资料:英语一、英语二2007年至今的真题。

时间充裕或者基础极差的同学请做全篇翻译。

张剑《基础阅读150篇》密集练习——每天四篇,不要care正确率,坚持肝,不要怂!《王江涛作文》,或者其他经验贴里推荐的别的作文书也可以,主要是一要看文章架构,二要背一些经典句式,三要背一些高级词汇。

在平时练习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加以使用,等老师批改后,背自己修改完的成品。

政治:我由于是文科出身,所以对政治有种迷之自信。

以为稍微复习一下就80+,结果打脸打得不要太响。

= 。

=我只做了一遍肖秀荣的《1000题》,背了一下老师画的重点,又刷了最后冲刺时候的几套题就去考试了,所以最后只得了71分。

下面是我结合其他考得比较好的同学的意见。

红宝书。

时间充裕或者基础极差的同学请及早入手,当作睡前读物来看。

考前至少细看过三遍,并从中总结出篇章框架及时间条线。

肖秀荣系列——《肖秀荣1000题》《冲刺8套卷》《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题里面做错的题一定要回头重复刷,不然做完一遍就不管了基本没什么用。

各路预测题——任汝芬、蒋中挺、石磊等市面上能买的题都买了来做一遍,体会大家的预测思路。

人大苏州校区金融专硕

人大苏州校区金融专硕

人大苏州校区金融专硕
人大苏州校区金融专硕是人民大学在江苏省苏州市设立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金融理论和实务知识,具有突出的金融技能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该项目有五个方向,分别是金融风险管理、证券投资与投资银行、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国际金融与投资、金融科技与数据分析。

该项目采用全英文授课,教师阵容强大,包括来自人大、海外高水平大学和金融业界的专家学者。

学生可以在校内外参加各种实践和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毕业后,学生将具有广泛的职业选择,包括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从事风险管理、投资分析、财务管理以及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工作。

- 1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金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一、人大金融硕士考研介绍考研是一种修行,不错,的确需要花时间和心血的,我认为考研缺的不是信心和实力,缺的是那一份踏踏实实和专心复习的心态。

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金融硕士现在依然是炙手可热。

废话不多说,谈点正经的。

人大金融分为专硕和学硕,之所以学硕今年大幅度缩招,明年肯定也是这个趋势,但是至于明年还招不招,这个问题不是你我知道,也不是校长知道的,因为这个需要学院领导集体决定;专硕肯定是要招的,怎么招,招多少,明年还是个未知数。

专硕是分为北京校区和苏州校区的,当然,顺便提一句,我是本部的。

苏州60个,那个是雷打不动的。

很多人会问苏州与北京有什么区别,如果我说“其实没什么区别”是不是让你失望,其实的确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地域上不同而已,只不过在那边没有本部方便,没有本部资源多,但是环境好啊,至少不用忍受北京的污染。

二、初试准备:1、政治政治就是需要踏踏实实复习,我是暑假快结束开始复习的,政治开始太早没有太大的意义。

大概看了8-9遍,题目也做了不少,也报了一个辅导班(吐槽一句,当时考完研辅导班给我发短信问考多少分,我当时不知掉所以没回啊,现在觉得好可惜啊,因为我考的分数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奖金啊!政治报班还是很重要的,毕竟自己精力有限。

),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学政治还是有心得的。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性的建议:1) 不要满眼四顾,要重视红宝书;2) 要做笔记,尤其是容易错的,我做了很多笔记所以今年才错了一个选择题,也是大意,错的是第一道多选,把那个控制规律的选上了,实在是不应该···3) 要多看书,而不是狂背,理解很重要,尤其是理解哲学;4) 分清重点,你说你把时间都花在思修法基上能靠谱吗?咳咳5) 重视时事政治,我每天都花半个小时看凤凰网和人民网等主流媒体门户网站,把握时事政治你就有感觉了,跟着党中央走吧,没错的;6) 不要太早了,浪费时间不说还会忘掉,效率低;也不要太晚,有个同学自恃聪颖,说是十一月份开始看,结果,妥妥的跪了······7) 任汝芬的别看,浪费时间,这是我的教训,看了几页扔掉了,他老了,都是别人写的,冠他的名,水平质量很次。

考研人的故事 择校要理性,复习要针对重点

考研人的故事 择校要理性,复习要针对重点

考研人的故事|择校要理性,复习要针对重点一、个人背景本科金融专业,报考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金融硕士。

初试总分410+,政治65+,英语二85+,经济类联考130+,金融学综合115+,复试总分300+,加权总排名前十。

二、择校择专业选择考人大金融专硕,我是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做考虑的。

意愿方面,主要是自己的主观偏好,对他人的借鉴意义不大,就不赘述了。

能力方面,是因为它比较符合我的学习特点。

大部分高校金融专硕考研科目中有所不同的是数学和专业课两门。

关于选择396经济类联考,一方面是我本身在数学方面不是很擅长,人大考查396经济类联考,其中数学相比数学三,总分分值小而且难度低,自己勉强还能应付;另一方面396中的写作这一项基础还不错。

关于431金融学综合,人大比较偏向文科识记性质,适合记忆力好、逻辑能力强的同学,由于我本科是金融专业,对专业课的学习可能上手会快一点。

所以,在择校择专业上,我大体是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

三、复习过程(一)政治8月初-9月底:主要目的是打基础,先过一遍书,通过看视频和做1000题弄明白每个章节的考点在哪里,并力所能及的加以理解。

对过每一节的1000题答案之后,把相应的考点在大纲解析上画出来。

具体看书顺序是: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

因为新大纲较旧版,毛中特内容有大幅修改,而马原、史纲只是稍作调整,实质性变化不多,所以在8月新书还没出来时先复习马原、史纲,等新书出版后再根据新旧大纲对照表了解变动。

10月初-11月10号:强化阶段,看一遍真题,观察出题风格,再过一遍大纲解析,只看画出的文字。

把1000题中不会的题弄懂,把需要记忆的题、重点题标记出来,方便后期复习。

建议这一阶段就一本习题书吃透多刷几遍,切忌贪多嚼不烂。

但是如果给予政治的有效复习时间足够多,那肯定是做的书越多越好,需要结合个人学习时间决定。

11月10号-12月5号:开始学习时政,大概用了一下午看完了时政小册子。

二战人大财金成功上岸,靠的就是坚定信念!

二战人大财金成功上岸,靠的就是坚定信念!

二战人大财金成功上岸,靠的就是坚定信念!1、择校经过我的择校过程相对比较简单。

由于本科就读于北京的学校,学习的也是金融专业,所以基本就将目标锁定在了北京的院校。

从地域角度来看,北京汇聚了各大金融监管机构、国有银行总行以及大型券商、基金公司,无疑能为金融专业毕业的学子提供优越的从业机会。

从学校来看,人大的金融专业是全国的top,师资力量和校友资源都十分强大,比我的本科学校又迈上一个台阶,对我既是激励也是挑战。

2、一战失利反思(1)学习方面:1)缺乏足够的规划意识,相应的执行能力就会比较差。

可能在做计划时有一个大体的目标,但是时间跨越比较宽泛,从而每天的任务还是随心情完成,非常不利于效率和专注力。

在列计划时最好要落实到每一天具体做什么,基本两个星期就可以掌握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2)解决问题有拖延症,问题可以攒到一起固定解决,但不能拖太久,最好当天问题当天搞定,否则越拖越久很容易就忘记当初疑惑的是什么了。

问题最好也单独总结在一个本子上,不要东一笔西一画,保证完整性,也有利于二次回顾。

3)宏观和微观都很重要,不能顾此失彼。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在强调框架、知识体系,这当然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但依据人大历年的命题风格,基础细节也绝不能忽视(往往是书上原话),专业课50的小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如果一上来选择题模棱两可会十分影响后面做题的心态。

(2)生活方面:1)做好沟通工作。

对于大四的毕业生来说很可能还面临着繁重的课业任务和论文开题报告,这就需要我们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我当初就是没有事先了解老师的习惯,导致离考试还有十天时还在写论文,对心态还是有严重影响的。

2)不要把考研看得太重,虽然它很重要,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也并不是落榜了就没有任何希望了。

如果得失心太强很容易造成心态失衡。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压力越大动力越大,对心理的调节还是要建立在对自己以往抗压能力的充分认知上。

3、备考历程由于我是二战上岸,所以就着重介绍一下二战的备考过程,每个人的经历和学习能力都具有特殊性,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多方比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的做题或是模拟考试就陷入到对自我否定中。这个时候,千 万不要慌,最后被刷掉的人就是那些慌张或被吓怕的人。你就 告诉自己,我就跟别人比定力,比谁先慌,比谁先去伤感犹豫 或是去看那些与与学习无关的事。只要你把所有人都比下去了, 那你就一定能考上。总而言之,就是对结果顺其自然,但是把 自己能把握住的做到极致。 (四)关于手机 就我的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手机是考研的大忌。可能是平时 摸手机摸习惯了,手机如果在手边的时候总想看看,不知不觉 时间就会过得很快,所以我平时都不带手机,把手机放在寝室 里,等晚上回去再集中时间统一处理。但是,还是那就话,每 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如果你的自制力较强,那利用手 机进行学习会使你的学习事半功倍。你可以利用一些零碎时间, 比如走路或吃饭的空挡,听听蒋中挺和何凯文的公众号,或是 看看有关金融的公众号,比如:央行观察,中国金融四十人论 坛,中国金融杂志,成方三十二。这些都会有助于开阔我们的 视野,提高我们分析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劳逸结合 考研是一个长时间的战斗,笑到最后才算赢,能够始终持续努 力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说每天都要拼的筋疲力 竭,一个月每天学 16 个小时,下一个月因为身体受不了每天 学八个小时的学习效果一定没有一开始就按计划每天学八个
政治
一.复习思路 政治这门科目总体而言不算重点科目,学的再好也顶多就是八十
分的样子,但是如果你要是方法得当完全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将分数达 到七十分以上,差距不过五六分,六七分。所以我的建议是重视这门
科目,但不要浪费过多精力,尽量将学习效率不太高的时间段或是学 习的零碎时间用来复习这门科目。我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是从 9 月初才 开始,每天总共学两个小时,在考研前两三周将政治的时间投入开始 加大,基本那个时候一天七八个小时全在学政治。
11 月之前:闲的时候听听相关的课程或看看书,大致有个印象 11 月份-12 月:每天写一篇并修改 12 月-考研前:用周建武的模拟题进行统一模拟。
来说,学的好的人和学的差的人远没有这个差距大。所以人大 考试的重点在于对专业课的复习。 (三)文科性较强 人大作为一个传统文科类强校,对一个人的文科素养要求较高。 这体现在人大专业课的大题考察侧重于宏观金融,同时 396 中也 会考察到作文与逻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对自己语言运用能 力的训练,注重文科素养的培养。 三. 一些小建议 (一)信息收集 在考研过程中,尽量多地收集信息是很关键的,尤其对跨考的 同学而言。平时可以多去贴吧看看或是找些公众号,如果你要 感觉这些都比较麻烦,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那里也会有比 较详细的信息。不过,在看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整理和归纳 信息。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根据他的经历和特点而写出来的,尽 量去比较各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逐步摸索出适合自 己的复习规划。 (二)作息安排 作息安排尽量每天要规律,不要出现太大的变动。至于每天 要学多长时间为佳,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看。我针对 自己制定的时间安排是: 7:00 起床 7:30 学习
小时强。所以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学习计划,注重学习时 间与放松时间的均衡,保证身体和心理状态的长时间良好。 (六)关于苏州和北京(国际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的选择 我自己选择的是苏州。我个人认为两个学院其实差不多,都是 中国人大的二级学院,都是人大金融硕士,初试也一模一样, 只是说俩两者的分工有所不同,苏州主要是风险管理方向,北 京则是传统的几类方向。而且今年苏州的分数线达到了 402, 北京是 397,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际学院的就业实力得到了社 会的认可。但是北京肯定有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两点,实习条 件便利和有中国人大的氛围。不过苏州也有自身的优势,苏州 环境优雅,离上海这个金融中心非常近并且金融风险管理是当 下的热门。所以,关键看怎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而 且,更为重要的并不是选择,而是在充分收集信息并作出决策 之后该怎么行动,选择了之后就不要动摇,不能说今天来个消 息,说今年北京要扩招就立刻换北京,北京要缩招就立刻换苏 州。一定不要轻易变动目标,除非有太大的意外出现。
前言
一. 个人情况简介 本科华北电力大学工科专业,二战人大金融专硕。 一战总分 380:政治 73,英语 87,经济类联考 135,金融学
综合 85. 二战总分 415+:政治 70+,英语 80+,经济类联考 125+,金
融学综合 135+. 二. 人大金专考试特点
(一)考试本身难度不算超大,但考上超难 人大金融专硕初试考试科目是:政治+英语二+经济类联考+ 金融学综合。显然,相比较英语一和数学三,人大稍微降低了 对英语和数学的考察难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英语二与 396 的 得分一定比英语一和数学三高,并且同时由于试题难度门槛的 降低加之人大金融就业的高口碑,报考中国人大金融的人数持 续处于高位,相对应的对总分要求就非常高。四门科目,任何 一门失误都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我第一年考研就是一个反面 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每一门的复习都不能放松,而且尽 量将每一门的复习做到极致。 (二)专业课成为提分利器 对于人大金融专硕考试而言,可以说是成也专业课,败也专业 课。专业课学的好的能考到 130+,但专业课差的人可能连及 格都达不到,中间可以有几十分的差距。但对于其他几门科目
政治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各五十分,北京考区的改卷较为严格, 主观题一般都差不多,都是大致三十多分的样子,所以说政治的关键 是选择题,只要选择题能保证得高分,那政治的得分就不会太差。我 第一年考政治的时候,主观题我就是背了肖四,其他关于主观题的都 没看,但是选择题复习的好,考试的时候选择题就错了 5 分,所以最 后考了 73。相对应的,第二年我主观题背了蒋中挺的,徐涛的小黄 书和肖四肖八,但是选择题错了十分,最后就考了 71。所以政治就 是:抓住选择题这个牛鼻子,最后抽时间突击主观题。时间每天不要 太多,但要保证每天都复习。 二.复习用书
的公众号 12 月初-考试前:背肖八与肖四,小黄书和蒋中挺公众号的大题,
重点背肖四,同时,每天做两套市面上出的模拟题的选择题。
Hale Waihona Puke 语一.复习思路 英语虽然分不重,满分只有 100 分,但每年都有很多人因英语而
折戟沙场。其实,说实话,学好一门语言需要日积月累的时间投入。 但如果是仅仅应付考研,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我四六级虽然都是一 次过的,但分数并不高,尤其是六级,只考了 431 分。但是我两年的 英语分数都不低,而且对于英语我投入的时间并不多。最大的原因, 我觉得就是因为自己高度重视真题并充分利用真题。英语考研每年的 出题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语言这门学科语感特别重要,只要你把你的 思维和语感准确地契合进考研的轨道上,你会发现英语你咋做咋对。 我每一年单词都背的差强人意,但是阅读理解每一年都是全对。但并 不是说鼓励大家不积极地背单词,而是让你们明白什么事需要做到什 么效果才算可以,并不是不让你们做什么事。像单词,保证每天都有 时间去背一会就可以了,不用苛求单词背的超级熟练,也不用专门去 听相关的课程来记单词,当然你要有充分地时间和金钱可以这样做。 但对于真题,你必须要做到每年的考研卷子没有一个生词你不认识, 没有一个句子结构你不会分析,没有一片文章的英文结构你不理解, 没有一个题的出题陷阱你看不透。并且要反复地去训练,2-3 遍为宜, 但次数千万不要太多,所以英语二地真题不要开始太早,我是暑假中
数学: 我本科是工科的,大学也学过高数,所以数学我基本没怎么复习。 我就是跟着凯程李东红老师的课走的。李东红老师出的题都特别典型 而且她的逻辑特别清楚,但是他最后还有一个冲刺班我建议那个可以 不用听了,因为 396 出的题没有那么难,把他的基础班和拔高班练熟 即可。同时,要特别注意真题,基本上每年都会有重复的题或题型。 作文: 396 的作文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议论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 给你一篇文章,让你分析其中出现的逻辑错误。议论文则大致就是我 们高考练习的议论文。作文不用准备太早,十一月份开始就不晚。论 证有效性分析有模板,可以按着模板,自己再稍微变化一下,两种作 文各练习个十篇就差不多了。但关键是一定要按照考试的时间来按时 写完并找人批改,自己进行总结反思,保证自己每篇都能有所进步。 最后切记,396 一定要多模拟,把做题的熟练度与准确度提高上 去。 二.复习用书 逻辑:
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 题+肖四+肖八 疾风劲草,最后一个月市面上出的各种模拟题,徐涛的小黄书, 政治大纲 蒋中挺的公众号 三.复习流程 9 月初-出考纲之前: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的 1000 题。 出考纲之后-11 月初:每看一章考纲,做一章的 1000 题。 11 月初-11 月末:再刷两遍的 1000 题并开始每天晚上关注蒋中挺
199 历年真题 周建武出的 20 套模拟题 王洋老师的课程及教材(或者老吕的课程与教材) 数学:(可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 李东红老师的基础班与拔高班课程与教材 数学精典(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文: 写作经典(机械工业出版社) 老吕写作 三.复习流程 逻辑: 7 月-8 月:听王洋老师的课程并做他的教材 8 月-11 月中旬:练习 199 真题三遍。第一遍熟悉,第二遍总结 题型,第三遍卡时间。 11 月中旬-12 月:练习 396 逻辑历年真题 12 月-考研前:用周建武的模拟题进行统一模拟。 数学: 7 月-10 月:基础班一遍+拔高班一遍 10 月-11 月中旬:基础班第二遍+拔高班第二遍 11 月中旬-12 月:真题总结及训练 12 月-考研前:用周建武的模拟题进行统一模拟。 写作:
396
一.复习思路 396 有三门,分别是逻辑,数学,写作。396 总体难度并不大,
主要是题量较大,可能写不完,所以说,396 的重点是训练出做题的 熟练度和准确度。
逻辑:
我觉得逻辑关键的是做题,把它的各种题型总结总结,尤其是要 对 199 考试真题进行总结,而且往年考试都有 199 的原题,不过去年 基本没有,但把这个做熟,常见的各种逻辑题型你就练熟了。不过在 这之前可以听听一些老师讲的课帮你打下个基础。老吕的课和书不错。 在凯程,王洋老师讲的课也特别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