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考试复习题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2) 请简要描述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3)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5) 请简要介绍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
2. 答案: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内容。
2) 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合理施肥、科学耕作、防治病虫害等。
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3) 作物的生育期通常分为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 发芽期:种子吸水膨胀,开始出芽并生长。
- 生长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植物生长最快的阶段,需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 开花期: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花朵开放后授粉和受精。
- 结果期:授粉受精后,植物形成果实,果实逐渐成熟。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控。
5) 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施肥调控: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 温度调控:通过温室、遮阳网等方式调控环境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光照管理:根据作物的光合需求,科学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以上是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通过对作物栽培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与答案十八套与答案

QQ:445142长发育最为适宜(1.5 分)。④降水: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 系。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 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 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1.5 分)。⑤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大豆需要矿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 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十余种营养元素。大豆需水较多,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比较 耐旱;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求土壤相当湿润;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加快, 此时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3 分)。
()
7.大豆种植密度低时,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产量也低。( )
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种子含油量与含蛋白质量呈正相关。 4.花生株型指数越高则其植株的直立性越强。 5.花生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称为向阳运动。 6.棉花根系吸收高峰期正值现蕾到开花阶段。 7.棉花内围铃比外围铃重。 8.正常条件下,棉花落铃率高于落蕾率。 9.棉田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以 3~4 为宜。 10.陆地棉纤维长度低于海岛棉。
,雌穗是
。
5.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
,光能利用率
。
6.棉花皮棉产量实际上由单位面积上株数、
、
和衣分四个因素构
成。
7.棉花主茎叶腋内的腋芽在发育方向上有明显的
习性,第 10 片主茎叶的腋芽一般
发育为
。
5
QQ:445142 12 果枝第一果节现蕾时,理论上计算这株棉花应出现
() () () () () () ()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计 36 分)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大豆B 小麦C 棉花D 花生2、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要求最敏感的时期是()A 营养生长期B 生殖生长期C 幼苗期D 成熟期3、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A 尿素B 碳酸氢铵C 农家肥D 硫酸钾4、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5、水稻的分蘖发生在()A 苗期B 分蘖期C 拔节期D 孕穗期6、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不包括()A 品种B 栽培技术C 气候条件D 收获时间7、玉米的雄穗分化在()A 苗期B 拔节期C 大喇叭口期D 抽雄期8、以下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沟灌C 喷灌D 滴灌9、棉花的蕾铃脱落主要发生在()A 蕾期B 花期C 花铃期D 吐絮期10、小麦的收获适期是()A 乳熟期B 蜡熟期C 完熟期D 枯黄期11、蔬菜栽培中,中耕的主要作用是()A 除草B 保墒C 增加土壤通气性D 以上都是12、果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A 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B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C 控制树冠大小D 以上都是13、马铃薯的食用部分是()A 根B 茎C 叶D 块茎14、作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 充足的水分B 适宜的温度C 足够的氧气D 强烈的光照15、以下哪种作物属于 C4 植物?()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作物生长发育的三基点温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质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3、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间作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棉花的生育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时期。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

作物栽培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作物不属于禾本科?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土豆2. 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列哪个生育期是关键的田间管理时期?A. 萌芽期B. 开花期C. 成熟期D. 结实期3. 以下哪项对幼苗生长的影响最大?A. 土壤肥力B. 光照C. 温度D. 水分4. 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农作物土壤养分生态供应途径?A. 土壤微生物群落B. 植根系统分泌物C. 枯黄落叶D. 沉积物5. 农作物的生长是有条件限制的,不受条件限制的是:A. 光照B. 水分C. 营养元素D. 温度6.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双子叶植物?A. 小麦B. 大豆C. 玉米D. 番茄7. 农作物分蘖和株型的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 光照C. 温度D. 土壤肥力8. 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B. 农作物养分需求C. 农业环境保护D. 土壤微生物生态9. 以下哪个措施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 合理施肥B. 病虫害防治C. 适时灌溉D. 过量施用农药10. 作物种子一般应该在什么季节进行播种?A. 春季B. 夏季C. 秋季二、简答题1.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简要描述每个阶段的特点。
2. 农业防灾减灾措施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什么是作物的品种资源?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什么对作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4. 农作物的养分需求主要包括哪些元素?请简要描述各元素的功能及缺乏症状。
5. 请简要描述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三、论述题1. 作物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请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2. 农业生态系统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作物生产中如何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 作物病虫害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技术手段是什么?请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4. 农作物栽培中的水肥管理在提高产量方面有何重要作用?请分析水肥管理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节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鹏程发的那个试卷上面很清晰,每年都这么考简答题大豆的三垄栽培技术必考,还有一个大题,张玉先老师说只考笔记上的内容。
小麦的那几个谚语(笔记)水稻的三化栽培技术,然后课上的反复内容。
玉米我不敢问啊。
填空题每年很多都没有原题然后就是各论都不会超出笔记内容,不会超纲,尽量依托笔记去背作物栽培学复习汇总总论名词:1粮食:指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2全球性问题:是指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关系到人类根本利益的,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及未来命运的重要问题。
3粮食安全:是指能够确保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并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4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危害。
5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成本生产的理论和措施的一门技术科学。
6生长:作物在数量上的不可逆增长。
7分化:由同一受精卵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机能及化学构成上异质的细胞,是质的分化。
8作物生育期:在作物栽培实践中,把从作物出苗到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9作物的物候期:是根据其起止的物候期确定的。
指作物生长发育有的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形态特征,人为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
10 生育时期:作物的某一生育时期则是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
11、“S”型生长过程: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长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的过程。
12、作物:广义:所有栽培作物都是作物,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而栽培的作物。
狭义:指在大田里栽培的面积较大的栽培植物。
13、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产从种到收,播下少量播种材料(种子、果实或供繁殖用的根、茎、叶等),经过发芽、出苗、发根和出叶、分蘖(或分枝)长茎、开花、结实等一系列器官形成和生长,最后收获几十倍,甚至几千倍以上的收获物,这一个体发育全过程统称为作物的生长发育,简称生育。
14、外源分化:茎顶端分生组织先后依次分化形成各叶和芽的原基,最后转变为形成花源基,这些地上部器官分化都是在分生组织外进行的。
15、内源分化:作物根的分化是从茎和根的内部的分生组织中进行的,称为内源分化。
16、作物的个体发育:作物某一器官分化以后,接着生长的同时或长到一定基础上又分化其它器官。
如此分化与生长交替进行的连续过程就是作物一生的整个生育过程。
17、叶面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植株叶面积的总和。
填空:⒈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⒉五谷(稻)(黍)(稷)(麦)(菽)。
⒊野生植物与栽培植物的区别:人工驯化和栽培。
⒋日平均温度达到10℃,作物生长活跃。
简答:一、我国历史上的引种理论①土宜论:指不同的土地需要种植不同的作物,②风土论:指遗传性不同的植物对环境(风土)有不同的要求,引种时必须协调好植物土性与环境的关系,使植物适应当地的风土。
③排风论:是风土论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承认土壤气候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同时又认为植物的遗传性是可以改变的,因而提倡通过创造条件去适应植物的要求,同时又要改进植物本性达到引种驯化的目的。
二、我国种植业分区意义①有利于农民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②有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布局。
③有利于选建作物的商业基地,促进作物生产的产业化。
三、为什么要研究作物的起源问题解决栽培作物起源问题,目的在于寻找植物资源和建立“基因库”,培育更多的、有价值的农作物(直接引用起源地品种进行驯化杂交或挖掘优势基因等)。
四、12个起源中心⒈中国--日本中心⒉东南亚洲中心⒊澳大利亚中心⒋印度中心⒌中亚细亚中心⒍西亚细亚中心⒎地中海中心⒏非洲中心⒐欧洲--西伯利亚中心⒑南美中心11.中美和墨西哥中心12.北美中心五、如何保证粮食安全①确保生产及足够数量的粮食。
②最大限度的稳定粮食供应。
③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
六、世界粮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①世界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消费量增加,储备量减少。
②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
③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数量仍较多。
七、作物生长发育规律①个体器官生长发育的规律(单一植株)。
②群体结构和发展动态规律(密植,稀植)。
③产量品质形成的规律(营养元素,光合产物是如何运输,分配,转化,积累的,器官之间有没有能量的竞争)八、环境条件①自然因素(光,热,水,气等)②土壤因素(土壤类型,土壤养分,水分等)③生物因素(杂草,有害和有益动、植物和微生物)九、作物栽培学的特点①复杂性②季节性③地区性④变动性⑤综合性⑥可持续性十、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⑴生物观察法:①作物是活动的生命体,环境条件不可分割。
②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系列动态过程。
⑵产量对比法⑶生长分析法: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植株叶面积的总和⑷发育研究法⑸生长发育分析法⑹模拟模型研究法十一、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的作用,好处有哪些?①提高地温②保墒③保土:减少中耕除草,风和水的侵蚀,土壤盐分下降④土壤养分:水热条件好,微生物,动物分解有机质能力提高⑤提高群体的光合利用率十二、作物分类㈠按生物学性状分类:①按作物对温度需要分类:喜温作物,耐寒作物②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分类:长日照,中性,短日照和定日照作物③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类:CO2,CO3,CAM作物④根据作物的光照度效应:喜光作物,耐阴作物,喜阴作物⑤根据作物的播期特点: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⑥根据作物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的方式:密植作物,中耕作物㈡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⑴粮食作物:①谷类作物稻,玉米,谷子②豆类作物蚕豆,菜豆③薯芋类作物马铃薯,豆薯⑵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棉花,亚麻②油料作物花生,油菜③糖料作物甘蔗,甜菜④其它作物烟草,薄荷,咖啡⑶饲料及绿肥作物苏丹草,苜蓿,草木樨,红萍⑷药用作物枸杞,红花,人参,五味子十三、生长与分化、发育的关系①分化、发育是生长的前提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就不会有根、茎、叶的生长;没有花芽分化,便不能开花结实。
②生长又是分化、发育的基础没有相伴的生长,分化、发育一般也不能继续正常进行,如无必要的营养器官生长,没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没有叶制造光合产物,也不可能有花芽分化。
③作物生长与分化、发育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交替进行的。
十四、“S”型生长过程的意义①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②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到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③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
十五、世界粮食组织的宗旨:(FAO 1945年10月16日成立)指提高人们的营养水平和营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与分配,改善弄错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十六、作物栽培学的措施是人为因素的一种调控手段,人们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和利用各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因素,使作物向着人们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水稻填空:1.水稻根据温度不同分:籼稻、粳稻。
根据日照长度不同分:早稻、中稻、晚稻。
根据水分不同分:水稻、旱稻。
根据淀粉类型分:粘稻、糯稻(变种)。
2.壮苗的标准比例为:地上部分3:3:1:1:8。
地下部分:1:5:8:9。
3.水稻的生育时期分: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4.水稻三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感光性、感温性5.水稻叶片构成:叶片、叶鞘、叶耳、叶舌、叶枕。
6.水稻叶分化四个阶段:叶原基形成突起,叶组织分化,叶片伸长,叶鞘伸长。
7.水稻有效分蘖节点:n-48.水稻产量=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总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9.秧盘类型:子盘、日本钵盘、国产钵盘、毯盘10.N肥(8-15kg):基肥占30%、蘖肥占30%、粒肥占10%、调节期占10%、穗期20%。
P肥(10kg):基肥占100%。
K肥(8kg):基肥占60%、穗期占40%11.水稻的生育类型:重叠型、衔接型、分离型12.水稻茎秆的分化发育过程:节和节间分化形成期、节间伸长期、物质充实期、物质输出期13.营养生长期的主要标志:分蘖。
生殖生长期的主要标志:穗分化。
14.水稻催芽过程的温度一般是: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摊晾炼芽15.叶的类型:直、挺、弯、披、垂16.影响水稻分蘖发生的外因方面有:温度、光照、水分、栽插深度、矿质营养17.稻根有:种子根、胚轴根、不定根18.水稻根体由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组成19.水稻抽穗最适温度25~35℃,抽穗后第4~14天,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20.水稻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足够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种子发芽过程一般分为,吸胀、萌动、发芽三个时期。
简答:一、国民经济中的意义①水稻播种面积、产量比例大。
②口粮、细粮:⑴易于消化吸收(淀粉粒小,纤维质)⑵营养价值高⑶便于运输③适应性强、稳产、高产。
二、新时期我国水稻栽培发展现状三化:84年(旧三化)①旱育秧田规范化②旱育秧苗模式化③本田管理叶龄计划化新三化两管(2012~2013):①旱育秧田智能化②全程生产机械化③稻谷品质优质化三、水稻大面积倒伏的原因及措施原因:①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品种的抗倒性。
②轮耕制度不完善,耕层过浅,扎根不深。
③施肥时期不准确,肥效反应在拔节期。
④拔节期,长期深水,抗倒性差。
⑤纹枯病及小球菌核病严重,茎秆组织受迫导致水稻倒伏。
⑥九月份有阶段性的大风天气,给水稻倒伏提供了强烈的外部力量,增加了水稻倒伏。
措施:①选择抗倒、耐肥的品种②耕作合理、耕翻结合,使耕层满足水稻根发育③合理施肥、控氮,稻磷、增钾,施硅肥④合理灌溉,合理密植,间歇灌溉⑤重视防治小球菌核病,纹枯病。
四、叶的分化与出生⑴叶原基⑵叶组织分化⑶叶片伸长⑷叶鞘伸长n叶中3个幼叶及一个叶原基n+1叶片在伸长n+2叶组织已分化n+3叶组织分化开始n+4叶原基分化五、有效无效分蘖的判定⑴根据表型观察分:结实(有)、不结实(无)⑵生理调控上:地上、地下⑶主茎叶、分蘖叶生长速率⑷分蘖茎=2/3主茎六、空粒与秕粒空粒:原因:不受精,减分期或开花期遇低温,高温,多湿,大风雨,氮肥偏多措施:选用抗低温,生活力强,结实率高的品种,并要适时播种,插秧,安全抽穗,适量施用氮肥秕粒:原因:养料不足措施:培育壮根七、水稻空壳原因⑴水稻孕穗期遇到低温冷害⑵耐冷性差的品种对低温抵抗能力弱⑶氮肥施用量大的地区空壳率高⑷孕穗期遇到低温没有灌深水,15cm八、稻田产生黑根的原因和防治原因:地下水位高,长期浸灌缺氧,大量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硫酸铵等化肥使用过多,土质过黏通气不良等防治:采用降低稻田地下水位,施用腐熟良好的肥料,避免过量施用硫酸盐肥料,适时露田,晒田改良黏重土壤,进行综合治理方可有效9、水稻壮苗途径1)地上调温(2只温度计)2)地下控水:只浇水,不沟灌3)诊断施肥4)植保:盐碱需防治、秧田管理关键期4个阶段1)种子根发育期7—9d 30--32℃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5—7d 25--28℃3)离乳期12—15d 22--25℃/30--22℃4)移栽前准备期2—3d <20℃大豆名词:⒈鼓粒期:豆荚中籽粒显著凸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⒉成熟:当种子变圆,完全变硬,最终呈现本品种固有形状和色泽时⒊器官平衡:大豆一生中所积累的同化产物最终分配在各个器官中的比例是不同的,这种比例关系称器官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