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2.本卷选择题“可能多选”指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一、胶体与物质的分类对物质合理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物质之间的共性,进而对陌生物质性质进行合理推断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C.硫酸钠、碳酸钠都属于酸式盐D.2NO 是3HNO 的酸酐2.下列各组内物质属同一类别的是A.苛性钾、纯碱、烧碱、氢氧化钡B.硫酸、亚硫酸、硝酸、碳酸C.硫酸铵、醋酸钠、碳酸铵、醋酸D.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铜、熟石灰3.胶体和溶液、浊液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具有特殊性质,生活中常利用其性质。

(1)新冠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胶体金抗原检测试纸保质期较长,体现了胶体的稳定性B.在电压作用下,带电胶体微粒可以发生电泳C.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不呈电中性D.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实验室可制备()3Fe OH 胶体供学生探究胶体的性质,具体操作方法为: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饱和3FeCl 溶液,继续煮沸至烧杯内液体呈均匀红褐色后停止加热。

(2)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制备过程中未使用洁净的烧杯(残留少量24Na SO 固体),加水煮沸并滴入饱和3FeCl 后,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因为___________。

在一篇关于“生活中的胶体”文章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牛奶或淀粉等生活中常见物质制备胶体,如将少量淀粉分散在水中可得无色澄清透明的淀粉溶液。

某同学对“淀粉溶液”这种说法产生了疑惑,为探究“淀粉溶液”到底是溶液还是胶体,同学取材于生活常见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甲同学预先将少量碘酒溶于水,配置成碘水,并准备如图搭建实验装置。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石灰石是许多工业的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不需用石灰石的是A .制漂白粉B .炼铁C .制生石灰D .制烧碱2、已知反应:①SeO 2+4KI+4HNO 3=Se+2I 2+4KNO 3+2H 2O ;②Se+2H 2SO 4(浓)=2SO 2↑+SeO 2+2H 2O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Se 是氧化产物,I 2是还原产物B .反应②中浓H 2SO 4是氧化剂,SeO 2是还原产物C .反应①中每有1.0mol I 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4N AD .SeO 2、H 2SO 4(浓)、I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 2SO 4(浓)>SeO 2>I 23、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CO 3=Na ++H ++CO 32-B .Al 2(SO 4)3=Al 23++(SO 4)32-C .2H 2O ===通电2H 2↑+O 2↑D .H 2SO 4=2H ++SO 4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B .2mol OH ﹣的质量是34g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1mol N 2的质量是14g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 A 的CO 2、N 2O 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质量为44克B .常温常压下,16gO 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C .由O 2和NO 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 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H 2O 所合的分子数为N A6、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的是A .氦B .氩C .镁D .氧7、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8g H 2O 中含的质子数为10 N AB .H 2O 2+Cl 2= 2HC1+O 2反应中,每生成32gO 2,转移2N A 个电子C.3.6gCO和N2的混合气体含质子数为1.8 N AD.1mol 冰醋酸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H+数为N A8、下列关于0.2 mol/L 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202 gB.100 mL 该溶液中含硝酸钾0.02 molC.从1 L 该溶液中取出500 mL 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D.1 L 水中溶解0.2 mol 硝酸钾,即可配得0.2 mol/L 硝酸钾溶液9、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4L水含有的水分子个数为N AB.11.5g钠与水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32/N A gD.在标准状况下,4.48L CH4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N A10、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各类化学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类的是A.烧碱B.生石灰C.胆矾D.金刚石11、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A.SO3 + H2O = H2SO4B.2Na+2H2O = 2NaOH + H2↑C.2F2 +2H2O = 4HF +O2D.3NO2 + H2O = 2HNO3+NO↑1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a2SO4=2Na++SO4-2C.Ca(NO3)2=Ca2++2(NO3)2-D.Ba(OH)2=Ba2++OH2-13、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电子总数为50,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M2O3的相对质量为102,则M原子核内中子数为()A.10B.12C.14D.2114、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A.65mL 1mol/L的KCl溶液B.25mL 3mol/L的NaCl溶液C.20mL 2mol/L的MgCl2溶液D.10mL 4.5mol/L的NaClO3溶液15、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①食盐溶液②盐酸③氯酸钾④液态氯化氢⑤熔融氯化钾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16、下列微粒的关系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金刚石、石墨B.11H2、21H2C.4019K、4020Ca D.3517Cl、3717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种物质。

化学高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一期中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一期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蒸馏水2.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2Na + 2H2O → 2NaOH + H2↑B. 2Na + 2H2O → 2NaOH + H2C. Na + H2O → NaOH + H2↑D. Na + H2O → NaOH + H23.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钾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ⅥA族的是A. 氧B. 硫C. 氯D. 氩5.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MgO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A. 元素种类不变B. 原子种类不变C. 原子个数不变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电解质?A. 硫酸B. 氯化钠C. 氢氧化钠D. 酒精8. 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A. 氧化铝B. 氧化铁C. 氧化铜D. 氧化镁9.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A. 硫酸铜:CuSO4B. 硫酸亚铁:FeSO4C. 碳酸钠:Na2CO3D. 所有选项都正确10.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下列反应中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的是A. 2H2 + O2 → 2H2OB. 2NO2 → N2O4C. 4NH3 + 5O2 → 4NO + 6H2OD. 2H2S + 3O2 → 2SO2 + 2H2O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氢气的化学式为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 根据离子的电荷数,硫酸根离子的符号为______,硝酸根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3.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铜______,氯化钾______。

4.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ⅢA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镇江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镇江一中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时,应多加水尽量使溶液稀些,防止食盐溶解不完全B.滤去不溶性杂质以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C.当蒸发到有大量晶体析出,剩有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D.将制得的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2、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最外层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的是A.氦B.氩C.镁D.氧3、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许多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硫酸铵B.二氧化碳C.生石灰D.乙醇4、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c5、10g下列金属与100ml 1mol/L 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Na B.Mg C.Fe D.Al6、在制小苏打(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的操作中,应在饱和食盐水中( )A.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入NH3B.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C.CO2和NH3同时通入D.以上三种方法都行7、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 .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并加垫石棉网用酒精灯火焰加热D .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8、下列对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7个横行代表7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B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C .除第一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9、在反应SiO 2+3C SiC +2C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 .36∶60B .60∶36C .1∶2D .1∶310、一定量的2H 在2Cl 中燃烧后,所得混合气体用100mL3.00mol/L 的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0.05molNaClO 。

24-25学年度第一学期徐州市期中测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24-25学年度第一学期徐州市期中测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A D B B C D D C D A C B A B15.(12分)(1)+5(2分)(2)KIO3受热见光易分解(2分,能答出KIO3受热分解、KIO3见光分解之一即可)(3)2.5*10-4mol(2分。

数字对不写单位得1分)(4)能(2分)(5)取少量食盐于小碗中,加水溶解,加入少许食醋,将混合后的溶液滴到碘化钾淀粉试纸上,观察试纸是否变蓝,若变蓝说明食盐中含有碘元素。

(4分,取样1分,加食醋1分,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1分,结论1分)16.(8分)(1)青蒿素不溶于水(2分)(2)乙醚沸点比乙醇低,防止温度过高青蒿素发生副反应(2分)(3)D(2分)(4)60目、120分钟、50℃(2分,答出数字附近的数值即可)17.(18分)(1)6(2分)Cl2+H2O=H++Cl-+HClO(2分)(2)0.001(2分)(3)温度升高,HClO受热分解(2分)(4)ClO-+Cl-+2H+=Cl2↑+H2O(2分)(5)过滤(2分)(6)Na2CO3(2分)(7)不符合由2ClO 2+2I -=2ClO 2-+I 2和2S 2O 23-+I 2=S 4O 26-+2I -,得ClO 2~Na 2S 2O 3,(1分)则25.00mL 水样中n (ClO 2)=n (S 2O 23-)=33m 7.451.0010o l/L m L 10L /m L =7.m 1o l 045⨯⨯⨯⨯---6;(1分)则ClO 2的含量为6-137.4510mol 67.5g mol 10mg/g 20.115mg/L 0.025L-⨯⨯⨯⨯=>0.1~0.8mg·L -1,(1分)则答案为不符合(1分)(仅写“不符合”,不得分;运算过程不带单位暂不扣分。

2024届江西师大附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师大附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师大附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2、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A.CCl4和水B.酒精和水C.食盐水和泥沙D.硝酸钾和硫酸钠3、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

对表中3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52 Ⅱ良二氧化硫7 I 优二氧化氮24 I 优A.焚烧垃圾B.使用含磷洗衣粉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产品4、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A.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有银析出:Al+Ag+=Al3++Ag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SO42-=BaSO4↓C.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无明显现象:Cu(OH)2+2H+=Cu2++2H2OD.碳酸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无味气体:2H++ BaCO3=Ba2++ H2O + CO2↑5、对下列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稍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l﹣6、现有一定量的气体如下:①标准状况下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标况下体积:②>③>①>④b.同温同压下的密度:②>③>④>①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A.abc B.abcd C.abd D.bcd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面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氮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密度不同B.氮气和一氧化碳体积相等C.在温度相同、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氧气和氮气D.在压强相同、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氧气和氮气9、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10、纯净的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辽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题化学命题人:盘锦高中 丁艳来 审题人:阜新实验 黄明哲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Na-23S-32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防止月饼因氧化而变质 B.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可作为牙膏中的摩擦剂 C.漂粉精可用作游泳池等场所的消毒剂 D.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可用来焊接钢轨2.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实验中产生有害气体,应开启排风管道或排风扇 B.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C.将适量水滴入盛有221~2gNa O 固体的试管中,用手抓紧试管感受温度变化D.闻气体时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2SiO 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 溶液反应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电离时生成+H 的化合物均叫做酸D.氧气和臭氧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因此两者的性质相同 4.下列离子组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2+23+4Mg SO C1A1−−、、、B.243Na MnO Ba NO +−+−、、、 C.224 K C O a I S ++−−、、、 D.43H NH O N H O ++−−、、、 5.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总数最多的是( ) A.232.40810×个2N B.348gSOC.标准状况下45.6LCHD.250.3molC H OH (乙醇)6.以下物质间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4Cu CuO CuSO →→ B.23CaO Ca(OH)CaCO →→C.233Na CO NaCl NaNO →→D.2Cl HClO HCl →→ 7.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B.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可得到产物过氧化钠 C.钠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钠在硫酸铜溶液液面上四处游动,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8.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别等浓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是( ) A.酚酞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氯化钙溶液 9.用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4_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_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期中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35.5 Fe 56考试范围:第一章、其次章的第一节和其次节一、选择题:共16题,共44分。

第1~10题,每题2分;第11~16题,每题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4·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改变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胜利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运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答案】D【解析】A项,“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改变,不符合题意;B项,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即纯碱,发生了化学改变,不符合题意;C项,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改变,不符合题意;D项,运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干脆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改变,没有涉及化学改变,符合题意。

2.(2024·北京昌平期末)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NH4NO3=NH+4+NO3+B.KOH=K++OH-C.FeCl3=Fe3++3Cl-D.NaClO=Na++ClO-【答案】A【解析】A项,NH4NO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为NH+4、NO3-,NH4NO3的电离方程式是NH4NO3=NH+4+NO3-,错误;B项,KOH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K+、OH-,电离方程式是KOH=K++OH-,正确;C项,FeCl3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Fe3+、Cl-,电离方程式是FeCl3=Fe3++3Cl-,正确;D项,NaClO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Na+、ClO-,电离方程式是NaClO=Na++ClO-,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般阳中学高一化学期中测试 09年11月16日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Cl: 35.5 Mg: 24 Ca: 40 Fe: 56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 、酒精和水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水和四氯化碳 D 、汽油和植物油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3、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 长度 B. 质量 C. 时间 D. 摩尔 4、125g 的CuSO 4·5H 2O 物质的量为 A.25mol B.1.56mol C.0.5mol D.0.1mol 5、关于0.2mol 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4.4g B.有0.4mol 原子 C.分子数为6.02×1023 D. 质量为8.8g 6、.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64g SO 2含有硫原子数为 A. 1N A B. 2N A C. 3N A D. 4N 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CO 2 的质量为44g/mol
B.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g
C. CO 2的摩尔质量等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
D. N A 个C O 2的质量(以g 为单位)与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相同
8、广州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 -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石蕊溶液
B. 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9、用10gNaOH 固体配制成0.5mol/LNaOH 溶液,所得溶液的体积是
A. 0.5ml
B. 5ml
C. 50ml
D. 500ml
10. 0.5mol 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是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A. 22.4L
B. 11.2L
C. 5.6L
D. 2.24L
11.下列实验操作中: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1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④苯
A.①④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②③
1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向试管中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14、下列溶液中与1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1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在下列操作中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
溶液
A. ④②⑤
B.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①④②⑤③
16、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87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
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 B.500mL,117g
C.1000mL,117g D.任意规格,111.2g
二、填空(每空2分)
1、(6分)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H2O ②Mg ③CaO ④H2SO4
⑤Ca(OH)2 ⑥CuSO4 ⑦C2H5OH ⑧NaHCO3 ⑨空气⑩碘酒
(按照要求填写序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2、(10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
萃取、加热分解等。

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
(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

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方法
(3)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的方法。

(4)石油中各组分的分离(例如分离出汽油,柴油等),采用的方法。

(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

3、(16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0.50mol/L的NaCl溶液1.0L,回答下列问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计算,②,③,④,⑤洗涤,⑥,
⑦摇匀 ,⑧。

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则表示(填写下列选项的正确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
需要NaCl g,实际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 g。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

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

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
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

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4)从该溶液中取出50ml,其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将取出的50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三、计算题(18分)
1、将标准状况下17.92L的HCl气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几种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8克Ca、
0.3克Mg,0.2克Cu,0.01克Fe,试求这四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C
5、D
6、A
7、D
8、D
9、C 10、B
11、A 12、A 13、D 14、C 15、C 16、C
二、填空
1、⑨⑩、①③、④、⑤、⑥⑧、⑦
2、过滤、萃取、蒸发、蒸馏、加热分解
3、(1)称量、溶解、转移、定容、装瓶 D 29.25 29.3
(2)1000mL 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3)偏大、偏小
(4)0.50mol/L,0.25mol/L
三、计算题
1、3.2 mol/L
2、n(Ca):n(Mg):n(Cu):n(Fe)=224:140: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