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上马姓十大风云人物

合集下载

马年出生的部分历史名人

马年出生的部分历史名人

马年出生的部分历史名人作者:李治亚常言道“龙马精神”,这话不假。

眼看又到马年,不禁想谈一下马。

马是大家最喜爱的动物,高贵而通人性。

古代人没有交通工具,马是最常见的。

当然冷兵器时代,战马最昂贵。

今年是马年,我们就来看看马年出生的一些历史名人。

其一,政治人物:清圣祖(1654--1722),即康熙皇帝玄烨。

在位61年,中是国当皇帝最长的君主。

他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收复了台湾,击退沙俄传略,订立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之间的东段边界。

冯玉祥(1882—1948),民国时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之结拜兄弟。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

成吉思汗(1162--1227年),即元太祖。

蒙古族首领。

名铁木真。

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加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

制定军事、政治、法律制度,开始使用文字,曾三次侵入西夏,两次大举攻金,直到黄河北岸,占领北京。

后又占领了俄国南部和中亚地区,分封给三儿子。

1227年在攻打西夏的战争中病逝于甘肃清水。

元朝建立后,追尊为太祖。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号渔父,汉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

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姓马的名人有哪些

姓马的名人有哪些?历史名人马援:(前14-49年)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马融:(79-166年)东汉经学家马腾:三国时期军阀之一,亦是马超、马铁、马休之父马超:(176-222年)征东将军马腾之子,三国时蜀汉武将之一马良:三国时蜀汉将领,乡中谚语: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谡:三国时蜀汉将领,因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所杀马钧:(又作马均)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曾发明水车、指南车,有天下之明巧称号马元贽:唐朝中叶宦官马道一:(709-788年)唐朝禅宗高僧,即道一。

曾于江西传扬禅学,后人尊称江西马祖,又称马祖马殷:(852-930年)五代时建立楚国马依泽:北宋,应天历创作者马钰:全真七子之首,为马援后代,是全真第二代宗师马远:南宋画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马丹阳:(即马钰)(1123-1183年):全真道全真七子之一马致远:元朝戏曲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欢:明代通事(翻译官),曾随郑和三下西洋,著有《瀛涯胜览》,今南沙群岛北部有以他命名的马欢岛马大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武官官员,官累福建水师提督马三宝:即郑和原名,明代航海家,回族。

现代名人马之骕: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社总经理。

马化龙:(约1810-1871年)回族,西北地区回教白山派教主马相伯:(1840-1939年)爱国老人,天主教徒。

马元章:(1854-1920年)回族,伊斯兰教哲赫林耶第七辈沙沟门宦教主。

马君武:(1881-1940年)中国近代诗人、教育家,曾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广西大学校长等职。

马一浮:(1882-1968年)国学大师。

马寅初:(1882-1982年)经济学家,人口学家。

马本斋:(1902-1944年) 回族,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

马天宇(中国内地歌手、影视演员)马小灵:香港配音演员。

马尚德:(即杨靖宇)(1905-1940年),抗日名将,杨靖宇为其在东北工作期间的化名。

历史马姓的名人

历史马姓的名人

历史马姓的名人
历史马姓的名人如下:
1.马周:
大唐贞观朝宰相,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

少时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

从政后深得唐太宗赏识,为唐朝初年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太宗称赞他,“鸾凤凌云,必资羽翼。

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2、马远:
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

擅画山水。

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

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

与夏圭并称“马夏”。

3、马致远:
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大都清丽高雅,意境高远。

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

马姓的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

马姓的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

马姓的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马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其源流可追溯至古代的氏族制度。

马姓在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了出色的才华和成就。

下面是有关马姓历史名人的一份研究报告:1.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他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2.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13世纪的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他以他的世界周游和对中国的描述而闻名。

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成为了欧洲人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资料。

3. 马克思: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政治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4. 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和牧师。

他通过和平抗议和非暴力斗争,致力于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并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5. 马尔科姆·X:马尔科姆·X是20世纪美国黑人权利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演说家和人权倡导者,通过宣传黑人自尊和黑人民权运动,深深影响了当时的社会。

6. 马化腾:马化腾是中国著名企业家,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

他将腾讯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个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科技公司。

以上仅是马姓历史名人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在各自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这些名人的成功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1、马援(前14—49)东汉名将,汉族,字文渊,东汉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曾为新莽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依附陇西隗嚣,终归刘秀。

2、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对古代经典研究非常之深,学生有千余人,他讲课时座在高堂,有女子奏乐,很有气派。

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

3、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

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4、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5、马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不详。

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

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6、马致远:出生于1250年,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

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被后人誉为“马神仙”,还有“曲状元”之称。

7、马秀英:明德马皇后,为后汉明帝(显宗)的皇后,一生以俭朴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约束外家著称,死后谥号明德,为后汉一代贤后。

8、马琬:元末明初画家。

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西处士。

秦淮(今江苏南京)人,长期寓居松江府(今上海金山吕巷)。

有志节,工诗善画,诗工古歌行,画长山水,官至抚州郡守。

善画山水人物,工诗能书。

诗书画时号“三绝”。

9、马钰:出生于1123年,是道教支脉全真道祖师,继承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

弟子极多,著名者十人,弟子李守宁为元初四大高道之一。

著有《神光璨》、《洞玄金玉集》等。

10、马欢:回族,字宗道,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信奉回教,明代通事(翻译官)。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姓的历史名人马姓是中国姓氏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姓氏,同时也有许多历史名人出自这个姓氏。

在中国历史上,马姓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重要人物。

下面将介绍一些马姓的历史名人。

马援马援是汉朝末年和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是东汉末年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后来在蜀汉建立的国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马援出身于豪门之家,他在擢升为官员后积极参与对外征战,并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指挥能力。

马援的一生涉足战场多次,他曾带领军队征伐南蛮,平定吴汉之乱。

在公元222年的官渡之战中,马援作为刘备的大将,在关键时刻挫败了曹操的进攻。

马援还在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中任职,担任要职多年,展现出出色的治理才能。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加强军队管理,提高统治地区的治理水平。

马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综合军事和政治才能出众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欧洲人之一。

马可波罗在13世纪时踏上了一次著名的东方之旅,他游历了中国、蒙古和其他亚洲国家,成为首位将东方文化介绍给西方的记者。

马可波罗的旅行和见闻被他记录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这本书成为了当时对东方世界最详细和准确的描述。

《马可波罗游记》对欧洲人的东方形象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来的西方人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窗口。

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使他成为了双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传达了欧洲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也接触了丰富多样的东方文化和贸易。

马可波罗的旅行为世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世界探险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创办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

马云出生于1964年,他在年轻时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对成功的追求。

199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初期仅是一个小型的B2B平台。

然而,凭借着马云的智慧和敏锐的商业眼光,阿里巴巴逐渐成长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巨头之一。

古代马姓的历史名人

古代马姓的历史名人

古代马姓的历史名人
以下是一些古代马姓的历史名人:
1. 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出生于今天的甘肃陇南,擅长骑射,曾在涪城之战中大败曹军。

2. 马援:汉朝时期马腾之子,曾官拜西域都护,曾多次领兵平定叛乱和扩张汉朝统治范围。

3. 马步芳:明朝著名将领,曾在兵变中为明成祖守住了北直隶地区,并凭借策略一度成为明代争霸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4. 马可波罗:13世纪时的威尼斯商人,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旅行家之一,曾远征中国并列传其中。

5. 马文才:清朝文学家,是清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代表作《汉宫秋》、《牡丹亭》等传世经典。

以上仅是部分代表性的名人,马姓历史名人还有很多,具体还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领域来细分。

1/ 1。

马氏的名人

马氏的名人

马氏的名人1. 马氏名人和典故历史名人马姓-始祖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

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光平东北)人,东汉名将。

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省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

马腾:右扶风茂陵人马超:字孟起,马腾之子,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

马谡:字幼常(190-228),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南)人。

马钧:扶风(治今陕西省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

马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省)人,唐代大臣马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省),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

马钰:宋代进士。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

马琬: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

马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 ... 学者, ... ,对佛学和 ... 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 ... 指南》。

马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马荃:清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

马可:当代作曲家,音乐学家。

江苏徐州人。

生于1918年6月27日,1976年7月27日卒于北京。

马师皇:黄帝时代著名兽医,善医马,又喜医龙,据说“乘龙仙去”。

他被后世尊为兽医始祖。

马皇后: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

马瑞临:今江西省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

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皇后:名秀英(1332-1382),朱元璋妻,朱称帝时封后,生于宿州市北70里闵子乡新丰里。

马建忠:浙江省丹徒人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君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

马寅初:浙江省嵊县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

马连良:当代京剧演员,工老生。

字温如(1901-1966 ),北京人,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现代史上马姓十大风云人物
一、马相伯马相伯(18401940),祖籍湖北蒲圻,生于广西桂林,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

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民报》的主要撰稿人。

辛亥革命后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旋即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后又担任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

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1924年,马君武开始淡出政坛,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业,先后担任大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公学等学校校长。

马君武以其改造中国的封建教育体制、力推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同享盛名,有“北蔡南马”之誉。

三、马约翰马约翰(18821920年与1925年1966年在清华大学从事体育教学52年,编制徒手操近百套,发表过《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我们对体育应有的认识》等论著,受到国家器重和人民尊敬。

终生锻炼,年逾80仍鹤发童颜,被誉为“提倡体育运动的活榜样”。


一、
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起任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主席。

四、马寅初马寅初(18821970),浙江余杭人,现代学者、书法家、教育家。

曾任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新世界学报》主编、《政光通报》主笔,执教于广州方言学堂、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大学等。

曾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等职。

自幼好书,擅楷、行兼及篆。

出版《马叙伦墨迹选集》、《马叙伦先生书法选集》等。

作有论书绝句首及短论数篇,言简意赅。

一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于文字学、金石学、训诂学、老庄哲学、诗词等皆有建树。

七、马公愚马公愚(1893-1969),浙江省永嘉县人。

与胞兄孟容同为著名书画家,西泠印社社员。

1914年创设东瓯美术会,1919年与郑振铎等发起永嘉新学会。

后任上海美专教授,大夏大学文书主任兼中国文学系国文教授。

1929年与郑曼青、马孟容等创办中国艺术专科学校。

作品参加“中德美术展览”,“中日联合绘画展”及英国、意大利等地画展。

解放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上海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

著有《书法史》、《书法讲话》、《应用图案》、《公愚印谱》、《畊石簃墨痕》、《畊石簃杂著》等。

八、马连良马连良(1901-1966),回族,回回名尤素福,字温如,北京市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10年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萧长华、郭春山、茹莱卿等,先习武生,后改老生。

1911年10岁时即登台演出老生重头戏。

学艺10年期满继续向孙菊仙、贾洪林、刘景然诸家学习,1922年21岁演于上海,标以谭派须生。

为追摹谭派艺术,登门求
教于王瑶卿。

1930年组成扶风社。

翌年与周信芳同台演于天津,被誉为“南麒北马”。

1938年首演《串龙珠》,被日伪勒令停演。

1951年10月1日辗转回武汉,与张君秋组成中南联谊京剧团演出,然后北返。

1952年8月建立“马连良京剧团”,1955年京剧团与谭富英、裘盛戎之北京市京剧二团合成北京京剧团,任团长。

1956年合排《赤壁之战》,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人合演《秦香莲》、《赵氏孤儿》、《青霞丹雪》、《官渡之战》、《海瑞罢官》、《状元媒》等。

1964年仍以64岁高龄参演现代戏《杜鹃山》。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因《海瑞罢官》一剧受到残酷打击,被迫害致死。

九、马三立马三立(1914-2003),回族,祖籍甘肃永昌,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相声艺术家。

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说《水浒》名躁一时,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擅演“文哏”段子。

1926年从父学艺,1929年拜著名相声演员周德山(周蛤蟆)为师,演出传统相声200多个。

主要有《吃元宵》、《卖挂票》、《黄鹤楼》、《相面》、《卖五器》、《开粥厂》、《蜡点灯》、《白事会》、《八扇屏》、《反八扇屏》、《地理图》、《窝头论》、《文章会》、《梦中婚》、《对对联》、《三字经》等,创编并演出新相声如《买猴》、《点钟开始》、《偏方治病》、《猜戏名》、《似曾相识的人》等,为相声泰斗、幽默大师,培养了阎笑儒、班德贵、连笑昆、方笑天、常宝华、高笑林等许多相声演员。

、马大猷马大猷
(1915-xx),祖籍广东潮州,生于北京。

物理学家,教育家,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中共党员,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声学学会荣誉会士,《声学学报》主编。

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的研究,是房间声学中简正波理论,所提出的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房间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