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合集下载

(完整版)霍乱防治应急预案

(完整版)霍乱防治应急预案

霍乱疫情防治应急方案一、拟订目的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惹起的急性肠道传得病,是以发病急、流传快、涉及范围广、能惹起大流行为特点的危害严重的甲类传得病。

为应付医院霍乱疫情,促使医院霍乱防治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升霍乱防治水平易应付能力,实时、有效、快速地采纳各项防治举措,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绝、早治疗,控制疫情的流传、延伸,保障广大人民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社会的稳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得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惹祸件应急条例》,联合我院实质状况拟订本方案。

二、合用范围我院发现霍乱(疑似)病人或我县启动霍乱应急方案后,医院霍乱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启动本方案。

三、应急原则1、预防为主,枕戈待旦。

提升全院医务人员对霍乱的防治意识,做好人员、技术、物质、药品和设施的应急贮备工作,对疫情实时剖析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绝、早治疗。

2、一致领导,分级负责。

依据疫情领导小组负责一致领导和指挥,各小组按预案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本员工作。

3、快速反响、高效处理。

各小组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例、和规章的规定,完善和健全工作制度和职责,快速反响,高效处理,有效展开监测、报告、和办理工作。

4、属地管理,增强合作。

要充足尊敬和依赖科学,要重视展开霍乱的防治培训,各部门要共同努力,资源共享,有效应付霍乱疫情,要宽泛组织和动员民众参加霍乱的防治办理。

四、组织机构:(一)组织系统1、领导小组:组长:姜卫中副组长:李扬威沈强陈革段秋林郑亚东汪洪邵文明石峰成员:舒锡钧王玉姣王勤赵茂林段莉郑程陈密饶双超吕召民邹艳清梅保卫饶正良余小汉郑松柏周胜前郑伦和胡勇石璧黄维蒋云吉万荣华2、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李扬威成员:吕召民郑程余小汉邹艳清饶正良郑松柏蒋云吉王玉姣3、救治应急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吕召民邹艳清郑程胡勇石璧郑伦和陈密段海燕夏旺存郑硕饶正良郑松柏周胜前余小汉曾荣蒋云吉杨引玉方贞洁段珂凌段福东刘伟4、疫情防控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王勤舒锡钧王玉姣郑程杨引玉饶正良邹艳清曾荣段珂凌段海燕余小汉郑松柏周胜前方贞洁5、物质保障小组:组长:陈革成员:黄维王亮饶双超万荣华6、疫情信息报告小组:组长:李扬威成员:陈飞段莉邵慧7、健康教育宣传小组:组长:邵文明成员:方宝生舒锡钧郑程8、安全捍卫小组:组长:郑亚东成员:梅保卫陈新明(二)分工职责领导小组:负责一致领导和指挥;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研究拟订霍乱疫情控制方案、会诊和拟订救治方案;救治应急小组:负责组织病人的诊断与救治;疫情防控小组: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职业防备指导;物质保障小组:负责保障交通、通信、水电、生活以及用房、防备用品、各种消毒剂和治疗药物供给及污染源和医疗废物的消毒与办理;疫情信息报告小组: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及信息公布工作;安全捍卫小组:负责阻挡污染物流失或歹意高危传染源的流动,并划定戒备地区进行控制。

霍乱

霍乱

第章霍乱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

第一节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霍乱的流行概况、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

2.熟悉霍乱弧菌的生物型特点、三种血清型。

3.了解流行病学的三个环节、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

第二节内容精要与重点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为革兰氏阴性,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镜检可见其呈鱼群状排列,有鞭毛,运动活泼,在碱性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

霍乱弧菌分为3群,其中仅O1 群与非O1 群的O139血清型可引起霍乱流行。

O1 群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三个血清型,是霍乱的主要致病菌。

产生霍乱肠毒素可引起剧烈腹泻。

二、流行病学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其中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在热带、沿江沿海地带夏秋季节流行。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霍乱弧菌不直接侵犯肠壁,而是通过肠毒素刺激细胞分泌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或休克。

失水使胆汁分泌减少,故吐泻物呈“米泔水”样。

病理特点主要是严重脱水引起的一系列改变。

四、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典型病程可分三期。

①泻吐期:突然发生的剧烈腹泻、呕吐,多数无里急后重、无发热。

腹泻量多、次频,水样或“米泔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呈洗肉水样便。

呕吐呈喷射状,亦可为“米泔水”样;②脱水期: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

根据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

严重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尿毒症、急性肺水肿以及休克等严重后果;③反应恢复期:患者脱水纠正,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约1/3患者可出现发热。

五、实验室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高。

以患者新鲜粪便或呕吐物悬滴镜检,可见细菌呈穿梭状运动,以特异血清可制动,涂片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呈鱼群状排列的弧菌。

霍乱 病情说明指导书

霍乱 病情说明指导书

霍乱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霍乱概述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引起霍乱的菌群包括O1群和O139血清群,O1群霍乱弧菌又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霍乱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能引起大流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

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

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可导致循环衰竭。

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cholera。

其它名称:时疫霍乱、真霍乱。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传染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剧烈腹泻伴呕吐、脱水、肌肉痉挛。

主要病因:由霍乱弧菌感染引起。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粪便涂片染色、动力试验和制动试验、快速辅助检测、PCR 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查。

重要提醒: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隔离,以免病情加重和疾病播散。

临床分类:1、轻型(非典型)主要见于O1群霍乱,大部分仅轻度腹泻,极少伴有呕吐,大便每日2~10次,可为软便、稀便、黄水样便,个别可带黏液伴血丝,一般无发热,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少数有隐约腹痛或低度发热,甚或阵发性绞痛。

儿童可有高热。

病程约在3~5天内恢复。

2、中型(即典型)腹泻次数较多,达每日10~20次,大便呈米汤水状,有一定程度脱水,血压下降,收缩压70~80mmHg,脉细,血浆比重1.031~1.040,24小时尿量在500ml 以下。

3、重型吐泻频繁,脱水重,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得。

脉速弱,不能触及,血浆比重大于1.041,尿极少或无。

4、暴发型(亦称干性霍乱)是一种特殊类型,以休克起病,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未待吐泻即出现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而死亡。

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蜀山区南岗镇卫生院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1.总那么1.1背景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涉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1.2编制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霍乱防治手册?〔卫生部疾控司1999年版〕和安徽省及合肥市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1.3目的及时、快速、有效的应对霍乱疫情,确保一旦发现霍乱重大突发疫情或流行时,能迅速查清危险因素和成因,并及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迅速控制和扑灭。

2.分级判定根据霍乱疫情涉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疫情分为三级:重大疫情〔Ⅰ级〕、较大疫情〔Ⅱ级〕、一般疫情事件〔Ⅲ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进行预警。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2.1重大疫情霍乱在一个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涉及2个及以上市,有扩散趋势。

2.2较大疫情霍乱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疫情涉及2个以上县〔市、区〕;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2.3一般疫情霍乱在一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监测、报告与预警3.1疫情监测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心设立的肠道门诊对就诊的腹泻病人进行监测。

肠道门诊于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开诊。

开诊期间,应配制好C-B转送培养基或相应的细菌保存液,对腹泻病人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病人详细登记。

密切监测肠道传染病发病动态及流行特征,及时发现爆发疫情,分析爆发流行的主要因素,及早、有效控制疫情。

3.2 疫情发现各科室和卫生站发现肠道传染病人按照就地、就近的原那么及时隔离治疗,并将采集的病人标本在规定时限内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息报告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霍乱病例〔实验室确诊、临床、疑似〕时,立即报告防保科医生,保科医生在2小时内网络直报,如无网报条件,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以方式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无网报单位的报告卡后,在2小时内进行网报,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霍乱防治和应急处置流程

霍乱防治和应急处置流程

2023-11-07contents •霍乱防治概述•霍乱预防措施•霍乱诊断与治疗•霍乱疫情监测与报告•霍乱应急处置流程•霍乱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目录01霍乱防治概述定义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的腹泻、呕吐和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为主要特征。

特点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

霍乱的定义与特点霍乱流行病学与危害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危害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严重的腹泻、呕吐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有效的霍乱防治能够迅速控制疾病的传播,减少病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有效的防治能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防止疫情扩散。

通过防治工作,可以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03霍乱防治的重要性020102霍乱预防措施加强水源保护,定期检测水质,采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确保供水安全。

确保供水安全提高卫生设施覆盖率,加强设施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改善卫生设施加强水处理和卫生设施建设倡导健康饮食教育公众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推广清洁饮水教育公众饮用清洁饮水,避免饮用生水,减少感染霍乱的风险。

推广健康饮食习惯防止食物污染与传播加强食品监管建立健全的食品监管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防止食品污染与传播。

强化食品卫生管理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疗程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提高公众抗菌药物使用意识教育公众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前言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

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

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疫情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疫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疫情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

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霍乱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为及时、高效、妥善处臵我市发生的霍乱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中心成立霍乱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防疫科科长、检验科科长、消杀科科长、办公室主任、药械科科长、健康教育科科长、应急办主任。

主要职责是:按照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要求,组织、指挥中心有关人员参加霍乱疫情的应急处臵工作;制定完善本中心霍乱疫情处臵技术方案;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处臵队伍,开展疫情应急处臵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应急演练;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成立霍乱疫情应急处臵队,分管副主任任队长。

成员主要由以下科室人员组成:防疫科、消杀科、检验科、健康教育科、办公室、应急办、药械科。

主要负责霍乱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健康教育等现场处臵工作。

各科室职责是:防疫科:负责霍乱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处理方案;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撰写处臵报告。

消杀科: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导开展消杀灭工作;对消杀灭效果进行评价;指导参与处臵人员的个人防护及洗消。

检验科:负责采样检验。

健康教育科:开展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办公室:负责应急车辆安排、通信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

应急办:协助带队领导及有关科室做好应急处臵工作。

药械科:负责应急物资供应。

以上科室人员不足时,可根据工作需要从其它科室抽调人员参与应急处臵。

二、诊断标准在夏秋季节对可凝病人应详细询问发病前一周内的活动情况,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与本病病人及其污染物触史等,流行病学资料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凡临床上发现有泻吐症状或原因不明的腹泻患者,应取粪便或呕吐物标本,尽快进行病原诊断,包括镜检、培养、分离,凝集试验及其它鉴定试验。

1.确诊病例标准:(1)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

霍乱的临床诊断

霍乱的临床诊断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霍乱的临床诊断
霍乱的诊断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须了解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相关内容与考生分享,希望给予大家帮助!霍乱的诊断(一)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三项中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霍乱:
①凡有吐泻症状,粪便培养有霍乱弧菌生长者;
②流行区人群,凡有典型症状,但粪便培养无霍乱弧菌生长者,经血清抗体测定效价呈4倍增长,亦可确诊为霍乱;
③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首次粪便培养阳性前后各5d内,有腹泻症状者及接触史,可诊断为轻型霍乱。

(二)疑似诊断
符合以下两项中之一项者,可诊断为疑似霍乱:
①有典型症状,但病原学检查未确定者应作疑似病例处理;
②霍乱流行期间有明显接触史,且发生泻吐症状,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霍乱诊断标准及防疫措施
霍乱就是由01群与0139群霍乱弧菌引起得急性肠道传染病就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得甲类传染病。

1诊断原则
根据夏秋季节霍乱流行期间得疫区内凡有腹泻伴有呕吐从粪便或吐泻物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或血清检查对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得抗体有明显升高者予以诊断。

病人得临床症状可由轻度到重度不等。

2诊断标准
2。

1疑似霍乱诊断标准
a。

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就是腓肠肌)得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b.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她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2。

2确定诊断标准
a.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b。

霍乱流行期间得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3。

1a)粪便培养01群与0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她原因可查

c.在流行期间得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
d.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b、
确诊病例具备a或c或d。

3临床分型标准
3、1轻型
仅有腹泻症状极少伴呕吐大便一天少于10次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患者粪便带粘液或血皮肤弹性正常或略差大多数患者能照常进食及起床活动脉搏、血压、尿量均正常。

3.2中型
腹泻次数一日1020次精神表现淡漠有音哑皮肤干而缺乏弹性眼窝下陷有肌肉痉挛,脉搏细速、血压(收缩压)儿童9、33kPa(70mmHg)成人12—9.33kPa(90-70mmHg)尿量每日400mL。

3。

3重型
腹泻次数一日20次以上极度烦躁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消失眼窝深凹明显发绀严重肌肉痉挛脉搏微弱而速甚
或无脉血压(收缩压)儿童6.67kPa(50mmHg)成人9.33kPa(
70mmHg)或测不到等循环衰竭得表现尿量每日50mL或无尿,脱水程度儿童相当于体重10以上成人8以上。

3。

4 中毒型(干性霍乱) 为一较罕见类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4防疫措施
4。

1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

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得隔离病房。

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4.2 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

口服补液治疗方法可参考附录D得D1章。

4、3 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4、4 在液体疗法得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与缩短排菌期、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得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得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连服3天。

常用抗菌药物及剂量可参考附录E。

5 解除隔离标准
5.1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

5、2 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七天。

5。

3 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七天阴性每周培养胆汁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

6疫点疫区处理
疫点疫区得划定及处理得目得在于及时发现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

对从首例病人检出得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应及时做噬菌体生物分型。

如为流行株要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如为非流行株按一般腹泻病菌处理。

6.1疫点、疫区得划定
a。

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同一门出入得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得若干户为范围。

b、疫区根据疫点得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

6。

2疫点处理
a.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6h内农村于12h内以最快得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得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

b。

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与带菌者要立即就地
隔离治疗。

转送病人时对途中污染得物品、地面与运送病人得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

c、疫点消毒做好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与带菌者得吐泻物与污染过得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消毒。

d、验便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

e。

病家与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与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
6.3疫点得解除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

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时亦可解除、
6。

4疫区处理加强饮用水消毒与水源管理、饮食卫生与集市贸易管理、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及时发现传染源按7.2规定处理防止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