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合集下载

一起霍乱疫情的调查处理

一起霍乱疫情的调查处理

一起霍乱疫情的调查处理摘要:分析一起霍乱疫情引发的原因和风险因素,进一步完善霍乱防控措施。

关键词:霍乱;疫情处理;分析2022年6月18日,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我市一例霍乱病例,达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1],分析该起霍乱引发的感染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防控策略:1病例资料1.1基本情况患者冯某,男性,55岁,职业为干部职工,家庭住址在城区某小区。

患者既往因胃恶性间质瘤行胃切除术10年,长期病休在家。

家庭成员:妻子王某枝、女儿王某、女婿胡某林、外孙胡某某。

女婿在外地工作,其余3人与冯某共同居住生活。

1.2主要症状及发病就诊经过2022年6月15日15:30左右患者开始出现频繁腹痛、呕吐、腹泻,大便呈清水样,腹泻、呕吐频次无法统计(3次以上),大量出汗,病情进展迅速,出现意识模糊;约19:00入住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出现休克,经会诊转入ICU治疗,20:56霍乱弧菌快检结果阴性;于21:20采大便培养,18日7:30培养结果为霍乱弧菌O139阳性。

因病情无好转于16日13:00左右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霍乱弧菌快检结果均阴性。

患者经救治后于27日痊愈出院。

2流行病学调查及感染来源分析2.1近5天活动轨迹及饮食患者每天上午与妻子步行至住址附近曹记鸡汤面馆吃早餐(猪血面、豆浆),然后到接官路友好菜场买菜(摊位不详),公旺街汉味新农牛肉店(以下简称卤菜店)购买凉拌菜豆筋、海带丝;晚饭后夫妻二人在小区内或附近小南湖散步,未与他人接触,无其他外出史、无上公厕史。

患者中餐、晚餐均在家与家人共同进餐,共用餐具,食物主要为豆角、茄子等时令蔬菜和米茶,饮水为自家白开水。

冯某日常有把凉拌菜当零食的饮食习惯。

凉拌菜带回家后放冰箱冷藏,全天当零食吃。

6月14日购买的凉拌豆筋、海带丝当天未吃完,6月15日再次购买,和14日剩菜一起食用。

除6月14日、15日冯某单独食用凉菜外,其余饮食与其他家庭成员基本一致。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疫情背景介绍: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或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传播。

霍乱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霍乱暴发疫情的相关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一、疫情调查目的:本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霍乱暴发疫情的发展情况、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应对策略和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本次疫情调查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发生地点:确定霍乱疫情暴发的具体地点,包括城市、乡镇或社区;2. 疫情时间:确定霍乱疫情的发生时间,包括首次发现病例的时间和疫情暴发的时间段;3. 病例数量:统计霍乱病例的数量,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4. 传播途径:调查霍乱疫情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源或其他途径;5. 影响范围:确定霍乱疫情的影响范围,包括人群、地区或机构。

三、调查方法:本次疫情调查采用以下方法:1. 现场调查:派遣专业调查人员前往霍乱疫情发生地点进行现场勘查,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和传播途径;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发放给相关人员,了解他们的病情、病史、接触史等信息;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等结论;4. 专家咨询: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调查结果:根据本次疫情调查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 霍乱疫情发生地点为某城市的XX区;2. 霍乱疫情的发生时间为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3. 确诊病例数量为XX例,疑似病例数量为XX例;4. 霍乱疫情主要通过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传播;5. 霍乱疫情的影响范围为XX社区和周边地区。

五、应对措施:根据本次疫情调查的结果,制定以下应对措施:1.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霍乱疫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2. 暂停使用被污染的水源,加强水源消毒和净化工作;3. 对疫情暴发地区进行紧急疫情防控,加强病例隔离和治疗;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5. 组织专家会诊,制定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6.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霍乱疫情。

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桌面推演

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桌面推演

一起婚宴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桌面推演第一部分背景某年10月6日晚上6点,H市CDC接到辖区S区CDC报告:S区人民医院于10月6日下午13时收治1例疑似霍乱病例病人,当日下午向S区CDC进行了报告,15时S区CDC专业人员赶赴现场核实调查,6日晚8时20分H市CDC 向A省CDC和H市卫生局进行了报告。

经核实:S区人民医院已收治5例疑似病例,对H市区内相关医院进行主动搜索病例,合计搜索到病例6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泻,先泻后吐,无腹痛、无发热,发病时间在10月4、5、6日,11例病例于10月3日晚参加了T酒店的同一次婚宴,S 区已经采集了11例病人的大便样本送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共同就餐人员暂时限制活动范围、举办婚宴的酒店暂时停止了营业。

第二部分调查核实10月7日H市CDC立即派出由流行病学、检验、消毒专业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前往S区调查。

调查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仔细询问了11例病人和1例新发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同意了S区疑似霍乱的诊断,同时,S区实验室从12例病人大便中,9例测出O139霍乱弧菌,经调查组细菌专家核实,实验结果正确。

调查组认为:此次疫情为霍乱暴发疫情,病原为O139霍乱弧菌。

有关概念解释:1.疫点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一般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

根据流行病学指征来划定疫点。

一般指同门户出入的住户,或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生活上密切相关的若干户为范围。

根据传染源的污染情况,一个传染源可有1个以上的疫点,但在同一个疫点内也可同时存在着一个以上的传染源。

2.疫点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原则为“早、小、严、实”,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

①病人送就近医院隔离治疗,带菌者集中或居家隔离治疗;②疫点内人群为高危人群,措施见注释3。

③对疫点进行监测:根据对病人或带菌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消毒前对疫点采样检测,了解污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每天监测1次,连续3次阴性后停止监测。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一、背景介绍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当疫情暴发时,及时进行调查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霍乱暴发疫情的调查标准格式。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霍乱疫情的暴发情况,确定传播途径和范围,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三、调查步骤1. 确定调查范围:根据疫情报告和相关数据,确定疫情暴发的地点和时间范围。

2. 采集疫情信息:与当地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采集疫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人数、年龄、性别、症状等。

3. 进行现场调查:前往疫情暴发地点,进行现场勘查。

记录环境卫生状况、饮水源情况、食品供应链等相关信息。

4. 进行病例调查: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病情发展过程、就医情况、饮食史等。

5. 进行实验室检测: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等生物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体检测,以确认霍乱的确诊情况。

6. 分析数据:对采集到的疫情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范围。

7.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加强环境卫生、提供安全的饮水等。

8. 宣传教育: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提醒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避免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四、调查工具和方法1.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个人信息、症状、就医情况、饮食史等内容,用于面对面访谈。

2. 现场勘查表:记录疫情暴发地点的环境卫生状况、饮水源情况、食品供应链等相关信息。

3. 实验室检测: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等生物标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病原体检测。

4. 统计软件:使用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疫情传播的趋势和规律。

五、调查结果和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疫情暴发地点为某小区,疫情发生时间为X年X月X日。

2. 确诊霍乱病例共计X例,其中男性X例,女性X例。

3. 病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X岁至X岁之间。

某区2012年一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某区2012年一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结果的分析

w o r k e r s [ J ] . I n f e c t C o n H o s p i t E p i d e mi o l , 2 ] 韩黎 , 朱士俊 , 郭燕 红, 等. 中国医务人员执行 手卫 生的现状 调 查Ⅲ . 中华 医院感染学 杂志, 2 0 0 6 , 1 6 ( 2 ) : 1 4 0 . [ 4 ] 谭琳 玲 李亚洁, 李瑛. 将感 染控 制在 “ 手” 中~一 手 部卫 生与医院
本次调奁对 象均为2 0 1 2 年6 月2 8 日 参 加丧宴的本地亲戚 、邻居 、厨
师、销售 甲鱼商贩等9 6 人,进行逐一询问调查 , 均无腹泻 、呕吐症状 。
1 . 2方法
共 采集样本 1 l 6 个 :肛 拭样本 9 6 份 ( 参加丧宴 聚餐人员肛 拭样本 9 2 份 ,水产 品批 发商肛 拭样本4 份 );食 品样本8 份 ( 甲鱼4 份其 中7 月 3 日 采样 2 个 甲鱼 与6 月2 8 日丧宴 同批 次、牛蛙2 份 ,剩菜2 份 ) ;环境 水样8 个 ( 丧 家阴沟 水2 个 、粪池的粪潲水3 个 、厨 房水缸饮用水1 个、 水产 品店 甲鱼池 水2 个 );水产品批发 商洗手处 淤泥 1 份 ;物 表样本3 份 ( 碗1 个 、盘子1 个 、菜墩1 个)。
当天返回峨眉山市家 中。6 月3 0 日出现腹泻 ,在 7 月1 日至2 日在个体诊 所就诊 ,病情未缓解 ,7 月3 日早上到峨眉 山市人 民医院就诊 ,经省专
均以腹泻为 主。我区9 2 名就餐者无腹泻 、呕吐症状 。 2 . 3食谱调查 肘子 、猪 肉、猪心、猪舌 、猪尾 、鸡 、腌鸭、鱼 、泥鳅 、黄鳝 、 牛 肉、鸽子 、甲鱼 、牛蛙、冻粑 、时令蔬菜 、炸猪 皮等。丧宴只举办

案例分析(霍乱)

案例分析(霍乱)

一起聚餐引起的霍乱爆发疫情案例第一部分背景2014年9月17日下午5点,李沧区疾病预防中心接到市八医的电话报告:9月19日下午4:00,该院肠道门诊接诊2例腹泻病患者,症状相似,腹泻十余次,呕吐四次,霍乱快诊O139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医院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

截止晚上7点,该医院已经累计收治了7例疑似霍乱病人,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泻,先泻后吐,无腹痛、无发热,发病时间分别为9月18、19日。

目前患者已区疾控中心已经采集了7例病人的样本送市疾控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断。

第二部分调查核实区疾控中心应急处置分队对7例病人进行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7例病人均为附近某小区居民,9月17日中午,均参加了村民姜先生在手拉手餐馆举办的结婚午宴。

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从7例病人大便中,均检测出O139霍乱弧菌,确诊霍乱。

第三部分搜寻病人、带菌者和疫点宴会的情况:9月17日的结婚午宴,由姜先生举办,姜某1家4人,均未被感染。

生日宴有18桌客人,主要来自本市5个区市。

就餐者都进行了登记,18桌客人的名字和地址,姜某可以提供。

通过疾控机构协查机制,5个区市累计调查了185名就餐者,发现病人30例,带菌者9人。

发病时间分布见见下图:7例病人的家属中无人出现霍乱症状,7例病人居住地的卫生间、卧室地面均检出O139霍乱弧菌。

餐馆:12名员工中发现2人带菌(厨师、帮工各1人);婚宴的剩余食品全部处理掉,无法采样;餐馆厨房的不锈钢盘、陶瓷花碗、大盆子均检测出O139霍乱弧菌;婚宴前到该餐馆就餐的人群中,未出现过腹泻爆发;9月17日婚宴后,该餐馆未接待过其他客人。

第四部分启动应急响应市、区专家组认定为一次聚餐引起的霍乱爆发,建议区卫生局报请区政府批准启动应急响应。

第五部分防治措施落实按照集中隔离治疗的原则,将病人和带菌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未感染的聚餐暴露人群,病人的接触者全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预防服药的措施;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每天采样监测;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管理。

一起聚餐引起霍乱爆发案例

一起聚餐引起霍乱爆发案例
一起聚餐引起 的霍乱爆发
本案例的学习目的
❖掌握霍乱疫情调查的基本步骤 ❖掌握控制霍乱疫情的主要措施 ❖熟悉爆发原因的调查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2003年9月19日晚上7点,C市CDC接到B县的电话报告: 9月19日下午4:00,B县CDC接到该县Z镇中心卫生院电话 报告发现2例疑似霍乱病人,当该县CDC专业人员于5点赶 到现场调查核实时,该院已经累计收治了7例疑似霍乱病人, 病人的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霍乱症状:剧烈腹泻,先泻后吐, 无腹痛、无发热,发病时间分别为9月18、19日。9月17日 中午,7例病人均参加了J女士在该镇X餐馆举办的生日午宴。 B县已经采集了7例病人的大便样本送实验室检测以明确诊 断。同时7例病人居住地的居民暂时限制活动范围、举办生 日宴的餐馆暂时停止了营业。
讨论
3、现场调查的主要工作步骤?
参考答案:问题3
现场准备 核实诊断;
确定爆发的存在; 建立病例定义 系统地收集病例,并列出一览表; 开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如果必要,重新考虑/修正假设和进行另外的研究; 实施控制和预防措施(越早越好); 准备书面报告; 继续监测以便监控发病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
2天均有参加过J某生日宴,有共同的暴露史; ❖ 两天内发现了7例疑似霍乱病人; ❖ 7例病人均在就餐后1-2天发病,在霍乱的最长潜伏期(6天)内。
因此,可以认为出现了疑似霍乱爆发。
参考答案:问题2
出发前的准备:
❖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号码; ❖霍乱的个案调查表、《霍乱防治手册》; ❖采样箱和相关试剂; ❖适当的消毒药物、器械、消毒时的防护用品; ❖通讯工具(手机)、交通工具(联系好车); ❖差旅费。
讨论的问题
1、霍乱的确诊和疑似诊断标准是什么?霍乱 的传播途径?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霍乱暴发疫情调查引言概述: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疾病,其症状包括剧烈腹泻、呕吐和脱水等。

当霍乱暴发疫情时,及时进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霍乱暴发疫情的调查。

一、病例调查1.1 病例识别:通过采集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识别出可能的霍乱病例。

1.2 病例确认: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认是否为霍乱弧菌感染。

1.3 病例分析: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疫情的传播特点和趋势。

二、环境调查2.1 饮水调查:调查病例所在地的饮水来源,检测水源是否受到污染。

2.2 食品调查:追踪病例的饮食史,确定是否存在食品污染的可能性。

2.3 卫生调查:检查病例所在地的卫生状况,包括厕所、污水处理等设施是否达标。

三、流行病学调查3.1 传播途径:通过分析病例的接触史和传播途径,确定霍乱的传播方式。

3.2 潜伏期:调查病例的潜伏期,以确定传播速度和风险。

3.3 感染源:追踪病例的感染源,如食物、水源或者其他患者,以防止疫情再次暴发。

四、医疗资源调查4.1 医疗机构:了解当地医疗机构的情况,包括医院床位、医生和护士的数量等。

4.2 医疗设备:检查医疗设备的情况,确保能够满足疫情调查和治疗的需求。

4.3 药物储备:评估当地的药物储备情况,确保有足够的抗生素和补液剂供应。

五、宣传教育5.1 预防措施:向公众传达预防霍乱的重要性,包括饮用安全水源、保持个人卫生等。

5.2 病例报告:教育医务人员及时上报病例,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5.3 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霍乱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结论:霍乱暴发疫情的调查需要从病例调查、环境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医疗资源调查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展开。

惟独通过科学、准确的调查,才干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阻挠疫情的蔓延,保护公众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农村聚餐引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 目的分析霍乱暴发疫情发生原因、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流行趋势与预防控制策略,为今后实施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采集病例与聚餐者大便(或肛拭子)、剩余食品、疫点环境样本进行霍乱弧菌分离培养,用生化反应、血清分型进行菌种鉴定。

结果追踪调查聚餐者和密切接触者747人,采样检测503人,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6例,其中4例病例检出O139霍乱弧菌3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检测疫点环境与食物样本93份,其中生活污水检出O139霍乱弧菌阳性1份,剩余食物和甲鱼销售点甲鱼样本未检出霍乱弧菌。

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

结论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该次疫情是1起农村聚餐引起的O139霍乱暴发疫情,其原因可能为聚餐时使用了被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且加工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所致。

加强甲鱼等海、水产品检疫和养殖场所的消毒,完善农村大型聚餐活动的监管,是当前预防农村O139霍乱暴发疫情发生的有效措施。

2012年6月7日上午9时,邵阳县CDC接到该县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医院收治1名剧烈腹泻患者,大便标本经霍乱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为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

2012-06,邵阳市邵阳县罗城乡发生1起农村丧事聚餐引起的食源性O139霍乱暴发疫情,共4人发病(实验室确诊3例,临床诊断1例),检出健康带菌者3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可疑食物为宴席中使用的甲鱼。

疫情发生后,引起了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通过科学、规范、扎实有效的应急处置,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

现将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根据设宴者提供就餐者名单展开快速地毯式摸排与追踪,对所有作者单位:1湖南省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邵阳422000)2.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者简介:刘涛(1973-),女, 湖南洞口人,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讯作者:肖善良,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流行病预防医学研究聚餐人员、食用带回宴席剩菜者和密切接触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逐项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登记与采样;病例资料来源于病例个案调查、邵阳县人民医院住院记录与检测资料。

1.2 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的霍乱诊断标准WS289-2008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

1.3 检验方法对病例大便(或肛拭子)和外环境样本,直接或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后用4号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试管凝集试验、生物学分型检验,进行O139群霍乱弧菌判定。

1.4 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2.1 基本情况邵阳县罗城乡位于邵阳县东部,属丘陵地形亚热带气候,辖17个行政村20314人,东临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南、西、北分别与本县五丰铺镇、郦家坪镇、诸甲亭乡接壤,境内有S317省道贯穿东西,交通便利,距县城41公里。

事发地雷公村202户780人,常住人口400余人,该自然村落卫生状况一般,村民均饮用自来水,水源为山泉水,有喝生水习惯。

当地有红白喜事在家置办宴席,分菜带回家食用的风俗习惯,且宴席置办处于无监管状态。

2012年5月28日当地村民颜某因突发脑梗塞死亡,在家举办丧事,6月3日早上出葬约350人参加聚餐。

该村既往无霍乱等重大传染病发生记录。

2.2.1 疫情发现与报告2012年6月7日上午9时,邵阳县CDC接到该县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医院收治1例剧烈腹泻患者,大便标本经霍乱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为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初步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

接报后市、县两级CDC立即组织了流病、检验、消毒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

患者唐某,男,76岁,农民,邵阳县郦家坪镇流源村杨家组人。

6月6日中午12点左右出现剧烈腹泻伴呕吐,近3h内腹泻无法计数,后至大便失禁,为米泔样便,不带粘液和血性,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

呕吐物先是胃内容物,后为水样物,无血液。

下午3时许在村卫生室治疗,经输液、消炎(使用土霉素、氯霉素和庆大霉素等药物)无好转,病情加重,出现脸色苍白、脱水、乏力,下午6时急送镇卫生院,经常规补液抗菌等治疗病情仍无好转,于当晚12时由县120急救中心接至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仍呕、泻不止,伴腓肠肌疼痛等。

6月7日8时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6月9日8时病原学检测确诊为O139霍乱病例,初步判定为一起O139霍乱暴发疫情,并进行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报告。

至6月9日上午10时,共发现类似病例4人,经采集大便标本3例病例细菌培养分离到O139群霍乱弧菌。

4人除参加6月3日早上丧宴或食用宴席剩菜外,均无外出史,家中亦无外来人员。

2.2.2 首发病例调查刘某,男,67岁,农民,邵阳县罗城乡长塘村坳业塘组人。

6月6日早晨出现轻微腹泻2次,下午3时许出现频繁水样腹泻,腹泻达每小时数十次,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呕吐十余次,伴腓肠肌痉挛,四肢乏力,在当地村卫生室消炎治疗无好转,于6月7日下午4时转邵阳县人民医院住院隔离治疗。

6月9日8时病原学检测确诊为O139霍乱病例。

经补液纠酸、抗菌、对症等治疗,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大便培养检测未检出霍乱弧菌,于14日出院。

患者家庭环境卫生一般,家中饮用水为一露天井水,喝开水,无吃生冷食物习惯,家中只有刘某与其妻在家,无外出史,未接触过类似腹泻病例,无外来人员来访,居住地周围无类似病例。

6月3日早上参加丧宴后带剩菜回家并放入冰箱,剩菜中甲鱼由其一人食用,其余菜与妻子同食,剩菜于6月4日晚上吃完,其妻未发病,大便连续3次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

2.3 流行病学特征2.3.1 流行强度通过摸底排查,参与6月3日早上聚餐者以及曾食用带回家的剩菜者共350人,发现感染者7例(感染率为2.00%),未参加丧宴聚餐者和未食用剩菜未发病。

病例4例(确诊3例、临床诊断1例),罹患率为1.14%;带菌者3例,带菌率为0.86%。

4例病例中重型3例,轻型1例,临床症状表现相似,均为突起频繁或剧烈腹泻,水样或米泔样便,无腹痛,无里急后重,不发热,伴有呕吐2例,无死亡病例和二代病例。

2.3.2 时间分布发病时间集中在6月6~7日,最早发现时间是6月6日早上,中午、晚上各1例,最晚发病时间为6月7日早晨1例,最短潜伏期约72h,最长潜伏期96h。

2.3.3 地区分布7名感染者分布在3个地级市,邵阳市邵阳县5例、衡阳市祁东县1例、娄底市娄星区1例。

其中4例病例分别分布于邵阳县罗城乡雷公村、长塘村、郦家坪镇流源村,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石梅村。

3例带菌者分布于邵阳县罗城乡雷公村、大塘村,娄底市娄星区乐坪街道月塘小区。

2.3.4 人群分布7例感染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职业为农民。

其中4例病例男性3例,女性1例;病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53岁,平均年龄67岁。

3例带菌者男性2例、女性1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0岁。

2.4 卫生学调查2.4.1 食物来源调查丧事自5月28日至6月2日晚上菜肴未使用过甲鱼,仅6月3日早餐使用了甲鱼,6月3日早餐菜谱为三鲜汤、东坡肉、鸡腿、鸡爪、甲鱼、鸡蛋、红枣、猪肚、鱼、东坡肉。

甲鱼来自邵阳市三眼井市场海、水产品批发部,从广州市黄沙水产品市场及杭州市水产品市场购进。

其他食物原料为自家提供或在当地采购。

2.4.2 食物加工调查12名厨师和帮厨人员为邻村人,均为无证从业人员,身体状况自述无异常。

加工场地卫生条件较差,设施简陋,无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所用厨具裸露放置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盛装熟食与食物原料的容器不分,切菜加工过程中砧板、厨具未清洗又接着加工其他菜肴。

6月2日晚把6月3日早餐所食用的菜清洗、切好或煮熟后放入原盛菜盆中,6月3日早上加配料后未回锅加热便供村民食用。

2.4.3 饮用水调查丧事期间饮用桶装水,加工用水为山泉水引至密封式水塔的自来水,水样经邵阳县CDC检测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5 实验室检验结果检测大便或肛拭子503人,检出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6人(病例3人、带菌者3人),检出率为1.19%;采集剩余食物、疫点疫区水体、医院排污水、与丧宴不同批次甲鱼等样本93份,检出O139霍乱弧菌1份,为衡阳市祁东县病例家1份未经消毒处理的生活污水。

2.6 预防控制措施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霍乱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紧急拨出专项经费;市CDC流病、检验专家立即赶到邵阳县,召开疫情会商会并深入现场调查指导防控工作。

对聚餐人员波及到的地市及时通报,开展地区间勾通与合作,联合开展追踪调查。

对疫点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本着“早、小、严、实”的原则,采取边调查、边采样、边服药、边消毒、边宣传的形式全面开展应急处置。

患者和带菌者分别在当地医疗条件较好的县、市级人民医院严格隔离治疗,派出市级医疗专家组参与救治患者,并配备专职医生、护士,确定专人负责,对患者实行24h监护。

对食用丧宴食物暴露人员及病例密切接触者747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医学观察5d,诺氟沙星胶囊(≥18岁)或者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干混悬剂(<18岁)口服进行预防服药。

销毁可疑食物,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水井19口,厕所357个,外环境52100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

加强了疫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管理。

2.7 处置效果评估6月19日,4名患者和3例带菌者经补液和抗生素治疗后均停止腹泻,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采便培养阴性,达到解除隔离标准解除隔离。

全面落实了疫点、疫区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经过7d最长潜伏期观察,疫区无新增霍乱病例,环境水、饮用水、生活医院污水等外环境标本未检出霍乱弧菌。

于6月20解除疫区(点)封锁终止霍乱疫情应急反应,确定本起霍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不扩散、不蔓延,不出现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目标。

3 讨论3.1 甲鱼是疫情传播的主要媒介本次O139霍乱疫情中的所有患者和带菌者均有同一聚餐史或食用聚餐剩菜史,而未食用聚餐食物者未感染, 提示本起疫情的发生为一次同源食源型暴发。

现场调查发现所有感染者在发病前均食用过丧宴上的甲鱼,未食甲鱼者未发病,由于病例潜伏期达72h,未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剩余食物样品,在甲鱼批发部非同批次甲鱼样本中也未检出霍乱弧菌,邵阳市近几年报告的O139霍乱疫情主要跟集体聚餐有关,聚餐食物中都有甲鱼等海水产品[1];湖南省2002-2009年常规外环境及食品监测结果显示,水产品霍乱弧菌检出阳性率为0.57%,其中甲鱼和装甲鱼容器样阳性标本占83.41%[2];2010、2012年邵阳市CDC水产品监测在甲鱼标本中也检出了O139群霍乱弧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