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第14届全国“挑战杯”竞赛重点备赛项目的通知

合集下载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附件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一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获得三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设副秘书长若干名。

2024年“挑战杯”计划书撰写大纲(三篇)

2024年“挑战杯”计划书撰写大纲(三篇)

2024年“挑战杯”计划书撰写大纲大纲:一、引言A. 介绍“挑战杯”计划及历史背景B. 强调“挑战杯”作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的重要性C. 阐述本文目的与结构二、背景分析A. 分析当前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环境与趋势B. 介绍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相关政策与支持措施C. 总结当前存在的瓶颈与问题三、“挑战杯”计划概述A. 介绍“挑战杯”计划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强调“挑战杯”计划的目标和意义C. 介绍“挑战杯”计划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四、项目组织与管理A. 分析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关键要素与流程B. 介绍项目组织与管理的角色和职责分工C. 提出提高项目组织与管理效能的方法和措施五、赛事的组织与运营A. 介绍赛事组织的基本流程与程序B. 分析赛事运营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经验C. 探讨赛事的宣传推广与参与者招募策略六、评审与奖项设置A. 分析评审标准与评审流程B. 探讨奖项设置的原则与方法C. 强调提高评审与奖项公正性的措施与意义七、项目成果与转化A. 分析项目成果的重要性与价值B. 探讨项目成果转化的机制与路径C. 研究提高项目成果转化效能的方法与策略八、问题与挑战A. 分析当前“挑战杯”计划存在的问题和挑战B. 提出改进和创新的方向和方法C. 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九、结论A. 总结“挑战杯”计划的重要性与成就B. 强调“挑战杯”计划的未来发展方向C. 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挑战杯”计划的持续发展十、参考文献A. 列举所引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十一、附录A. 收集赛事相关资料和数据的附录2024年“挑战杯”计划书撰写大纲(二)大纲:一、引言部分A. 引入“挑战杯”计划的背景和意义B. 引述全球科技创新和青年创业的趋势C. 介绍“挑战杯”计划的目标和重要性二、项目简介A. 简要概括“挑战杯”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B. 强调项目的创新性和实施策略C. 提出项目预期成果和影响力三、项目背景和需求分析A. 国内外创新创业现状和挑战B. 青年创新创业人群的需求和期望C. 挑战杯项目在满足需求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四、项目目标和策略定位A. 提出具体的项目目标和阶段性里程碑B. 分析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方法C. 说明项目在青年创新创业领域的战略定位与差异化五、项目组织和运作模式A. 介绍项目的组织架构和分工职责B. 概述项目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机制C. 强调项目的创新特色和灵活性六、项目资源与支持保障A. 需要的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支持B. 资金支持和项目经费管理C. 政策和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七、项目实施和推广计划A. 围绕目标实施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B. 确定项目推广和宣传的策略和渠道C. 强调项目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八、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A. 项目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B. 针对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C. 确定风险评估和监测机制九、项目评估与改进规划A. 设定项目的评估指标和评估周期B. 分析项目开展中的问题和改进空间C. 制定项目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规划结语:A. 总结项目的重点内容和亮点B. 强调项目的创新性和实施价值C. 展望项目的未来发展和影响力以上就是一个关于2024年“挑战杯”计划书的大纲范本,希望对您撰写计划书有所帮助。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经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第四条竞赛的基本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全国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分别委派有关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各联合发起单位推荐1名主管领导作为组委会成员。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获得3次“挑战杯”的高校将获得持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高校。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全国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全国组委会报告工作。

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领导担任。

挑战杯系列竞赛规则解读

挑战杯系列竞赛规则解读
学联、地方政府 • 影响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
”盛会
我校历届“挑战杯”竞赛最好成绩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分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
、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 科技发明制作: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
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 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评审侧重点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 学术性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 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 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 参赛作品涉及有关内容,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 门的证明。比如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国家 保护动植物的研究,新药物的研究,涉及燃气用具 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等等。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名额
• 每个学校选送参加竞赛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6件,每人限 报1件,作品中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作品总数的1/2, 其中博士研究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
•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 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要求
•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 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 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 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学校2014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第一类 人文社科调查报告
作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下的农民买药困局探究-基于四川省渠县的实地调查证据》 《行走中的正义-以“北京义联”为例探索民间非法律援助发展之路》 《地票制度下县城金融深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大数据环境下移动应用服务使用者信息安全危机调查研究-以Android系统手机移动应用为样本》 《我国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探索-对河北省青县秸秆联户沼气的调查研究》 《游离的“第四元”-新生代农民工“杀马特”群体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认同的调查研究报告以大连市的调查为例》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多元化动机与单一化社会支持:上海市老年打工族现状扫描》 《理想的代价: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困惑-基于上海地区ISEF获奖者的研究》 《还权于民的上海实验-基于上海闵行、松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的调查》 《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与利润是否一定反向变化?-基于上海市147家文化企业的调查》 《从“人生炼狱”到“圆梦天堂”-以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为例》 《让非遗“活”在当天-黔东南地区苗绣艺人生活现况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基于苏南地区张家港市家庭农场的调查》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有益探索-对太仓市“政社互动”模式的调查研究》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的“共同参与型”老年人健康管理新模式-基于南京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 《中国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南京市智慧居家养老实践为例》 《价值的光辉-新市民价值观变迁研究》 《“海归创客”中国创新驱动的一支可贵力量-基于常州市6个留创园家企业的调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以四川省遂宁市水治理为例》 《让小微企业搭上互联网融资的“和谐号”-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查报告》 《相约四点半:探究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N大学社区课堂为例》 《从究竟城镇化到人的生活方式城镇化:对苏州市“被”进城农民生活变迁的调查分析》 《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兼容性研究-基于浙江省90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调查分析》 《农村女儿养老的行动逻辑和社会认同差异研究-对安徽省南、北、三县的调查》 《农村留守妇女自治与乡村发展-江西省万载县白水妇女互助组织调查》 《“链链不舍”的“农企合一”机制促进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对山东省诸城市得利斯的典型调查》 《如何开启智慧农业的破茧之旅-以传统农区河南商水县为例》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透-基于洛阳、新郑、禹州三市农户的典型调查》 《农民如何装扮自己的精神世界-转型期农民信仰选择行为研究》 《法学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路径-以××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为例》 《网络环境下匿名侵权个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两起典型案例谈起》 《从“被上楼”到“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基于沙洋县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的调研》 《我国家庭农场的孵化培优研究-基于武汉地区的调查报告》 《小城镇建设需要打赢“人口争夺战”-对东中西部18个国家重点镇的调查》 《四个全面推进背景下湖南民族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研究-基于湖南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县的调研》 《区域品牌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推动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专业镇的实证调查》 《“城中村”智慧化升级的运营模式研究-基于广州石溪村的调查研究》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一个宝贵探索-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六个乡贤理事会的调研》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报名表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内选拔赛个人(集体)报名表
申报者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院系现学历
专业年级
学制年入学时间导师姓名
集体申报□是□否申报意向
申报作品
所属领域
住址宿舍电话电子信箱手机





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所在单位




(200字以内)




签字:年月日
填写说明:
1、“申报意向”分为:自然科学类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或者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2、“申报作品所属领域”分为:
A 哲学B经济C社会D法律E教育F管理
G机械与控制H信息技术I数理G生命科学K能源化工
3、若集体申报,则在申报者情况集体申报一栏填“是”,将主要负责人情况在申报者情况中说明,其他成员在合作者中说明,本表只供联系。

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

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

备赛“挑战杯”的几个问题及评审原则一、怎样选题1.要根据科研、生产、教学、生活等各方面社会需要。

2.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条件和特点。

3.要考虑《挑战杯》的特点:先进性、科学性、现实意义。

4.要掌握较多的信息。

5.课题一般不宜过大,但必须有创新。

6.若选国家项目的子项,则应把研究范围划清。

7.同一个学校申报作品不要集中在某一个学科领域,避免自相竞争。

8.涉及几个学科领域时,按学术方向或发明点来填写二、如何挑选参赛项目1.作品要符合竞赛章程的各项规定。

2.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

3.作品的文件资料完整性。

4.同一个学校申报作品不要集中在某一个学科领域,避免自相竞争。

5.人文社科类仅限于:哲学、教育、社会、经济、管理、法律六个方面。

三、填写作品申报书注意事项1.仔细阅读《挑战杯》竞赛章程、评审规则和《作品申报书》说明。

2.个人作品:(1)申报者需承担申报项目60%以上的研究工作(2)合作者不超过二人,且均为学生(3)合作者学历不高于申报者(4)鉴定书、专利证书、发表作品署名均需第一作者3.集体作品(1)合作者超过二人(2)合作者虽不超过二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4.正确填报作品类别及学科领域(1)科技发明制作A、B类区别(2)涉及几个学科领域时,按学术方向或发明点、关键创新点来填写5.手工填写时,文字要清楚、端正。

四、自然科学学术论文的撰写1.论文题目要鲜明,要能反映论文内容,研究范围和深度。

2.论文内容要切题,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楚。

3.论文一般要有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

4.论文结论要有理、有据、有新思想、新见解。

5.引用他人信息时,必须深刻理解、融会贯通。

6.可以应用多种表达技巧,如:图表、曲线、附录、加注等手段,以达到重点突出、显示主线的目的。

7.要反复阅读和修改论文手稿,达到文句简明、流畅。

五、科技发明制作研究报告的撰写1.申报科技发明时制作类作品必须附有研究报告。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类
F054
让现代农业保险更“保险”
--广州市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经济类
F055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调查
广东工业大学
经济类
F056
创新驱动视阈下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基于滇黔桂三省区数据分析
桂林理工大学
经济类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名单
展位
编号
项目名称
学校
学科类别
F001
时间压力对人类决策中利己-亲社会动机竞争的影响
北京大学
经济类
F002
农民互助资金借款质量差异研究——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案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类
F003
地票制度下县域金融深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F033
街角就业大有可为——对福州市学生街的调查
福州师范大学
经济类
F034
关于农业补贴政策实施绩效与政策优化研究调查报告——以江西省各市县农户抽样调查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类
F035
海洋灾害保险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欺诈风险防范策略研究——基于山东省海水养殖户的调查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类
F036
海上山东: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动态分析及结构优化模式探究——基于山东省34家船舶工业企业的实证调研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社会类
H011
政策试点中的运动治理与科层治理-对安徽省S县新农保试点过程的个案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社会类
H012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石家庄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征集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点备赛作品的通知各学院: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将于2015年10月在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举行,省级选拔赛的作品上报时间为2015年3月。

为全力备战新一届全省全国“挑战杯”竞赛,决定在组织好校第八届“挑战杯”竞赛的同时,面向全校提前征集重点备赛作品,具体事宜如下:
一、重点备赛作品资格审查要求
1.凡2015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可以申报(即目前非毕业班学生皆可申报);
2.申报作品分为个人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相关成果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3.申报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别。

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又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4.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5.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6.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二、相关激励政策
参考省内相关高校做法,拟在6月底前确定15项左右“准参赛项目”,学校将把这批作品增列为校科创基金定向支持项目,并根据各作品的具体情况予以特别支持。

作品一旦入围全省、全国竞赛,相关奖励按照“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执行。

三、作品筛选进度
1.2014年6月上中旬,备赛作品报名、初选;
2.2014年6月下旬,参照全国全省“挑战杯”竞赛的相关要求,选拔确定15件左右“备选项目”,并列为校科创基金定向支持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3.2014年11月,跟踪“备选项目”的进展情况,结合校第八届“挑战杯”竞赛结果,共选拔12件左右作品作为省赛“准参赛项目”,并追加支持经费;
4.2015年3月,从12件左右作品中选拔9件作品参加“挑
战杯”江苏省选拔赛;根据省赛成绩,确定6件作品作为国赛的参赛项目,并予以特别支持;
5.2015年5月,将6件参赛作品上报国家竞赛。

预计大赛组委会6-7月份组织初评(网评),8月份组织复评,9月份下发全国决赛通知,10月份举行终审决赛。

四、作品申报要求
1.请各学院对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院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做一次系统梳理,对学生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刊物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情况做好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对照参赛条件积极推报备赛项目(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位论文不得作为备赛作品)。

2.请各学院做好院内的遴选工作,每院限推荐1个项目。

3.请认真填写重点备赛作品申报书,书面申报材料1式3份,经院长签字,加盖学院公章后,于2014年6月18日前,报送校“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荷花池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S201)。

同时请将电子版发送至校团委邮箱:tuanwei@。

4.如有疑问,可电话咨询。

联系人:施林峰、马水锋
联系方式:87979119,87973990
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4年6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