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物钾效率基因型差异及缺钾反应

1 2 作 物钾 吸收效 率的基 因型差 异 .
钾 吸 收效率 是指栽 培介质 中单 位钾 量所 能产生 的 作 物 产量 ( 生物 量或 经 济产 量 ) 侧重 于 作 物对 钾 素 的 , 吸收能 力 。吸收效 率还 可 以用 吸收速 率或 累积 量等表
下, 作物产 量 或生物 量 的高 低 , 表示 为产 量或 生物产 量
/ 钾供应 量 。比值 大 为钾高效 且耐低 钾胁 迫 , 比值 小为
钾低效 且不 耐低 钾胁迫 。钾 响应度 是指 随钾浓 度提高 或下 降 , 物产 量增 加或 减 少 幅度 的大 小 , 作 表示 为 ( 正 常供钾 的产量 一不 施钾 的产量 ) 供钾 量 。比值大 为高 / 响型 , 即对环 境钾 浓度变化 敏感 , 相反 , 为 低响 型。 则 对
作物钾 营养性 状 的变异是 在长期 进化 中逐渐形成 的, 且受遗传 基 因控 制 [ , 同栽培 品种 ( 3不 ] 品系 ) 之间 的 钾 营养性状存 在 明显差异 。钾 营养性状 的基 因型差异 常用 钾效率 表示 , 指 作物 利用 环 境 中的 钾素 构成 生 是 物量 ( 经济 产量 ) 能力 , 或 的 包括 农 学钾 效率 和 钾 响应 度 两个方 面 。农学 钾效率 是指 在某一 特定养 分供应 量
1 不 同作 物 基 因型 钾效 率 差异
1 1 钾效率概 念 .
起 始 钾 浓 度 较 高 、 养 液 中钾 浓 度 也 较 高 的情 况 下 , 培 Km, mi C n比较 高 , I x在前 两种条 件 下较高 、 而 ma 后一 种条 件下 较低 。说 明不 同棉 花基 因型 吸收 有限钾 的能
中 图分 类 号 : 4 . Q9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O l5 8 (0 7 0— 560 l O一 20 2 0 ) 50 3— 5
不同矮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

不同矮杆大豆品种的耐密性研究作者:刘念析董志敏厉志陈亮刘浩衣志刚王博刘宝权来源:《农学学报》2020年第01期摘要:为了明确合理的矮杆密植大豆群体结构,为实现大豆超高产育种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以4个不同基因型矮杆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8个不同的密度梯度,调查分析产量相关性状,筛选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递增,株高表现为逐渐增加;单株荚数及粒数则表现为逐渐下降;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倒伏率在达到一定密度时出现急剧上升。
‘吉密豆1号’、‘吉密豆2号’、‘吉密豆3号’、‘吉密豆4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分别为40万株/hm2、37.5万株/hm2、40万株/hm2和56万株/hm2,产量分别可达4199.2kg/hm2、3282.3kg/hm2、3410.1kg/hm2和3313.4kg/hm2。
因此,合理的增加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挖掘矮杆耐密型大豆的高产潜力。
关键词:大豆;矮杆;密度;倒伏;产量中图分类号:S565.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jas201910002250引言大豆是主要的粮油作物,提高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是目前中国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利用可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1]。
改善株型和改进种植管理方式也是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2-3]。
大豆产量是由群体生产构成的,许多研究表明,种植密度的增加会改善群体的受光条件,影响大豆的株型和光合效率,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4]。
程伟燕等[5]在研究不同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试验时证明,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与密度呈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则与密度呈负相关,产量会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杜长玉等[7]认为,密度过大会造成单株生产力的严重下降,而密度过小虽然会提高单株生产力,但却会使群体产量降低。
彭宝等[6]在探讨杂交大豆的合理群体结构表明,杂交大豆2号在17万~22万株/hm2时群体发育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产量可达3319.4-3416.7kg/hm2。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5月刊23科 研 试 验项目: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2021ZXJ05B0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2YFD1500802-4);农业基础型长期性科技工作《国家土壤质量爱辉观测实验站》(项目编号:NAES031SQ16)作者简介:米刚(1982-),男,黑龙江双城,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工作。
通信作者:李馨宇(1994-),女,研究实习员,从事土壤与肥料研究。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米 刚,李馨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土壤质量爱辉观测实验站,黑龙江 黑河 164300)摘要:为了明确氮、磷、钾肥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的试验基地开展了施肥试验。
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缺氮、缺磷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下降显著;缺钾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产量有所下降,但不存在明显差异。
各种养分利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钾、氮、磷,磷施利用率最低。
综合可知,大豆种植中,氮肥、磷肥缺失对大豆产量影响相对较大,钾肥缺失对产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施肥;大豆;产量;利用率;影响;田间试验米 刚,李馨宇.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3):23~24.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基地,根据党中央1号文件加力扩种大豆油料,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指示精神,需科学使用N、P、K 等肥料,是大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
冯丽娟等研究表明,高油豆的产量随肥料用量的提高而提高[1]。
长期不合理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衡[2],导致肥料利用率下降。
本试验以黑河43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施肥处理模式对大豆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供数据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本次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试验基地进行,土壤类型是暗棕壤,有效耕作层25 cm 以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6.43、1.85、171.73 g/kg,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13、18.44、235.12、29.03 mg/kg,土壤pH 值5.89。
钾素营养对大豆北丰9号生长的影响

钾素营养对大豆北 丰 9号生长 的影响
迟玉 宏 李玉 琴 包荣 军
( 龙 江 省 农垦 总 局 北 安 农 科 所 , 龙 江 北 安 14 0 ) 黑 黑 6 0 9
摘要 钾 素营 养对 大豆 产量 有 明显 的影 响 , 素 营养 处理 的 大豆 产量 要 比对 照产 量 明显提 高 , 素 营养 对 大豆 的籽 粒 重 、 重 、 重 钾 钾 荚 杆 也有 不 同程 度 的提 高。 关键 词 钾 素营 养 ; 北丰 9 ; 长特性 ; 号 生 影响 . 中圈 分类 号 ¥ 6 ..6 文献 标识 码 A 5 51 2 0 文章编 号 10 — 7 9 2 0 )7 2 0 0 o 7 5 3 ( o 8 1 —0 0 — 1
籽 粒 产 量 高 出 4 .0 ,0 g h 的 比 对 照 籽 粒 产 量 高 出 68 % 9 k / m2
2 . %。2 k / m2 比对 照 籽 粒产 量 高 出 2 . %。 76 1 0 g h 的 7 56 2 由此可 见 , 其他 条 件相 同 条件 下提 高 大 豆籽 粒产 量 最 好采 用 3 在 0
19 由此可 见 , 其他 条 件相 同条 件 下 , 高 大 豆杆 重最 .%。 在 提
好 采 用 6 k / n。 0gl 2 u 24 钾 素 营 养 对 北 丰 9号 大 豆 产 量 的 影 响 .
试验 所 用 的大 豆 品 种 为北 丰 9号 , 验 设 于农 垦 北 安 试
科 研所 试 验 区 , 土壤 为淋 溶 性 黑 土 , 力 中等 。 用 小 区对 肥 采 比 法 , 区面 积 1m 施 钾量 设 5个 处理 , 小 0 , 分别 为 :k / m 0gh
钾对大豆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高 , 过 量 的钾 肥 会 使 其 降低 。4个 钾 肥 处理 对光 合 特 性 及 产 量 影 响 均 存 在 着 显 著 差 异 , 钾 量 3 g・ m 但 施 Ok h 处 理 的 叶 绿 素 含 量 、 合 速 率 、 腾 速 率 、 物 质 积 累量 、 量 等 指 标 均 表 现 出明 显 优 势 。 总 的 来 看 , 钾 处 光 蒸 千 产 施
系列生 理生 化过程 , 因此 , 究 钾对 大豆 光合作 用 研
C 、 3C 2 C 、 4分别 为 : 、5 3 、0k h , 区设 0 1 、0 6 g・ m 小 5 区, 行 行长 5 0 行 距 0 6 重 复 3次 , . 0m, . 5 m, 随 机 区组 排列 。所 用 钾 肥 为 硫 酸 钾 , K o 5 。 含 0 施 N 4 g・h , 2 6 g・h Ok m一 P O 0k m~, 肥 和钾 磷 肥 作 为底肥 一 次性施 人 , 氮肥作 为 开花初 期追 肥 。
pH 6 8。 .
收 6m , 3 平 均值计 产 。 以 次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不 同施钾 量对 大 豆叶 片叶 绿素 含量 的影 响 .
1 2 田 间 试 验 设 计 .
叶 片叶绿 素 含量 高低 与 光 合 作 用 密 切相 关 ,
是反 映大 豆光 合能 力 的重要 指标 。不 同钾 处理对
理 的 各 项 指 标 值 均 高于 对 照 。
关键 词 : 大豆 ; 光合 速 率 ; 量 产 中 图 分 类 号 :5 5 1 ¥ 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2 6 ( 0 0 0 —0 30 1 0 — 7 7 2 1 ) 50 4 — 4
低钾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维普资讯
巫 带柱 辫学 28( 1 熬 07:2 03)- ,1 4 2
低钾胁迫对不 同基 因型水稻苗期根系生长 和 内源激 素含量 的影 响
库文珍 ,彭克 勤,萧浪涛 ,张雪芹 ,沈志锦 ,黄 欣
( 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 南省重点实验室,湖 南 长沙 4 0 2 ) 118 摘 要 :以 2个耐低钾基 因型水稻 N1 、N1 8 9和 2个低钾敏 感基 因型 水稻 N2 、N 8为材料 ,采用溶液培养 7 2
中图分类号:Q 4 .8 95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7 120 )1 0 1 4 097 9 (0 80 - 2— 0 0
Efe to w t s i fc fLo Po a sum r s n Ro tG r wt nd End g no s St e so o o h a o e u Ph t h m o e nt n so fe e tRieG e o y sa e lngSt g y o or n sCo e t fDi r n c n t pe tSe d i a e
钾素营养对大豆北丰9号生长的影响

钾素营养对大豆北丰9号生长的影响摘要钾素营养对大豆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钾素营养处理的大豆产量要比对照产量明显提高,钾素营养对大豆的籽粒重、荚重、杆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钾素营养;北丰9号;生长特性;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土壤缺钾程度加剧,在土壤含钾相对较丰富的北方地区,缺钾面积也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土壤缺钾已成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
提高大豆产量,施肥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技术,钾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
土壤中有了充足的钾,既能促进氮、磷的代谢和吸收,又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本试验旨在为钾素营养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在栽培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试验所用的大豆品种为北丰9号,试验设于农垦北安科研所试验区,土壤为淋溶性黑土,肥力中等。
采用小区对比法,小区面积10m2 ,施钾量设5个处理,分别为:0kg/hm2(CK)、30kg/hm2、60kg/hm2、90kg/hm2、120kg/hm2。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里的纯氮、五氧化二磷均为90kg/hm2。
2结果与分析2.1钾素营养对大豆单株籽粒重的影响通过不同施钾量处理大豆,其单株平均籽粒重0kg/hm2的为20.02g、30kg/hm2的为23.79g、60kg/hm2的为29.39g、90kg/hm2的为25.56g、120kg/hm2的为25.15g;通过平均单株籽粒重可以看出,不经钾处理的大豆植株籽粒产量要明显低于有钾处理的同一大豆品种。
通过30kg/hm2钾处理的大豆比对照的籽粒产量高出18.83%,60kg/hm2的比对照的籽粒产量高出46.80%,90kg/hm2的比对照籽粒产量高出27.67%,120kg/hm2的比对照籽粒产量高出25.62%。
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提高大豆籽粒产量最好采用30 kg/hm2。
2.2钾素营养对大豆荚重的影响通过不同施钾量处理的大豆,其平均荚重:0kg/hm2的为16.14g/株、30kg/hm2的为17.17g/株、60kg/hm2的为17.42 g/株、90kg/hm2的为18.05g/株、120kg/hm2的为18.22g/株;由此可以看出,不经钾处理的大豆植株荚重要明显低于有钾处理的同一大豆品种。
东北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东北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李兴涛;佟晓楠;依兵;王晓光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以辽宁沈阳周边地区99份野生大豆种群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低钾和施钾2个处理,研究低钾胁迫下野生大豆种群生长发育和产量特性。
结果表明,在低钾胁迫下群体内各单株平均株高、叶面积和单株症状叶差异很大,表明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的适应性差异分化明显;低钾胁迫下植株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单株收获指数>地上干物质量>单株产量>单株百粒质量。
可见,辽宁沈阳地区野生大豆种群对低钾胁迫有很高的适应性分化,存在耐低钾生态型。
【总页数】3页(P120-122)
【作者】李兴涛;佟晓楠;依兵;王晓光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师范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宁沈阳 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5.101;Q945.78
【相关文献】
1.不同基因型烤烟根系生长和生理指标对低钾胁迫的响应
2.低钾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机制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3.低钾胁迫下植物生理响应机制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4.不同耐性大豆品种根系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5.不同耐性大豆品种叶片对低钾胁迫的生理响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5 年第 1 2 期
农艺 学
低 钾 对 不 同基 因型大 豆产 量 的影 响
李 宁
( 辽 宁 省辽 阳 县农 业 技术 推 广 黄 泥 洼 区域 站 , 辽 宁辽 阳 1 1 1 0 0 0 )
摘 要 选 用 不 同基 因型 大 豆 2 0份 , 在 低 钾 和施 钾 2种 条件 下 进行 盆栽 种 植 , 对 不 同基 因型 大 豆 的产 量进 行 分析 , 进 一 步研 究低 钾 对 不 同基 因型 大豆 产量 的影 响 。 结果 表 明 : 低 钾 总体 上 会 降低 大 豆产 量 . 但 是 由于不 同品种 之 间的 耐性 系数 不 同 , 因此 低钾 对 不 同品 种 产 量 的 影响 存在 一 定差 异 。 其 中耐性 系数 较 高 的品种 1 、 0 1 、 沈 农 6号、 辽豆 1 5 、 T 5 7 、 T 4 0在 低钾 条件 下 产量 降低 幅度 较 小 , 与之 相反 , 耐 性 系数较 低 的品 种 GD8 5 2 1 、 GD2 9 1 0、 丹豆 l 1 、 8 1 5 7等 1 5个品种 在低 钾 条件 下 产量 降低 幅 度较 大 , 说 明低 钾会 严 重 降低 GD 2 9 1 0 、 GD8 5 2 1 、 丹豆 1 】 、
和D P S数据 处理 系统 进行 数 据处 理和 分析 。
2 结 果 与 分 析
王 伟等[ 4 1 研 究 表明 , 不 同品 种 ( 系) 在 低 钾和 施钾 2 个 处 理 间产 量变 化具 有很 大 的差异 。 沈农 6 号、 G D 2 7 3 0 、 G D 3 0 o 6 、
铁9 4 0 3 7 — 6等 品种 ( 系) 低钾 处 理下 的产 量较 正 常施 钾 处 理
2 . 1 不 同基 因型大 豆在 低钾 和施 钾条 件 下的产 量 比较
的产 量 变 化 不 大 , 耐 性 系数 较 高 , 说 明 其 耐低 钾 能 力 较 强 ,
而铁 9 5 0 6 8 — 5 、 G D 2 6 0 5 、 铁丰2 9号 等 2种处 理 下 产 量 变 化 相 对 较大 , 耐性 系数 较 低 , 说明 其对 低钾 耐 性较 差 。 大 豆 施 用 钾肥 的增 产 效 应 , 研究结果 不一致 。 韩 晓 增
采 用盆栽 方式 , 选用 陶土 盆钵 , 直径 4 0 c m, 高3 0 e m。 为 防 止 盆钵 对 土 壤 中钾 素 的淋 溶及 盆 体 本 身 可 能释 放 钾 素 , 在 盆 内衬 上 一层 塑 料薄 膜 ; 为增 强其 通透 性 , 在 盆 的底 部 铺 1 k g鹅 卵 石 。 试 验设 低 钾 ( 3 8m# k g ) 和 施钾 ( 1 5 0mg / k g ) 2个 处理 , 每 品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系) 每处 理 种 4盆 , 共计 1 6 0盆 。 钾 肥 采 用 硫 酸钾 , 每盆施 3 . 1 g , 同时每 盆 施磷 酸 二 铵 3 . 7 g , 均 以底 肥 形 式一次 施 入 。 2 0 1 4年 4月 2 5日播 种 , 每 盆 留 2株 , 在 四周 设 2行 盆 栽作 为保 护行 。 生长 期及 时浇 水 , 拔除 盆 内杂 草 , 及 时
6号 、 9 5 0 9 9 — 1 、 辽豆 1 7、 九农 2 2号 、 辽豆 1 5 、 铁丰 3 1号 、 铁 9 6 0 2 7 — 6 、 铁豆 3 6 、 新 3号 、 8 1 5 7 、 东豆 3 3号 、 T 4 0 。
1 . 3 试 验 设 计
和 提 高 作物 抗 逆 性 等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的生 理 功 能 。 低 钾 营 养
由表 1可 知 , 在 不 同钾 处理 条 件 下 不 同品 种 ( 系) 间 的 产 量差异 各不相 同 . 其中 G D 8 5 2 1 、 G D 2 9 1 0 、 丹豆 1 1 、 8 1 5 7 等 l 5个 品种 在低 钾 和施 钾 条件 下 的差 异达 到 显 著水 平 , 说
防 治病 虫害 。
1 . 4 测 定 项 目与 数 据 分 析
大豆在不同的生育期吸收钾 的数量不 同。 研究认为 , 钾素 的吸收 从 出苗到开花期 占全生育期吸收量 的 3 2 %, 开花期 到鼓粒期 占 吸 钾 总量 的 6 2 %。 而鼓 粒 期到 成 熟期仅 占吸钾 总量 的 6 % 四 。
大 豆单 株产 量 是单 株 荚数 、 每 荚粒 数 、 百 粒 重 的综 合 体
现, 只 有 单株 荚 数 多 、 每荚 粒 数 多 、 百 粒 重高 , 产 量 才会 相 应
提高 。
采用 常规 方 法测 定产 量 。 运用 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应 用程 序
胁迫 下 大豆 生长 受 阻 , 体 内代 谢发 生变 化 。 大 豆是 需钾 较 多 的作物 [ 1 】 。 大豆 每 形成 1 0 0 k g经 济 产量 ( 籽粒) , 其 茎叶 及籽 粒钾 ( K z O) 需要 量 为 3 . 0 7 k 。 由于 受大 豆 品种 特性 、 土壤 肥 力 高低 及 栽培 措 施 的影 响 , 钾 素吸 收 量 在 一定 范 围 内 变动 , 一 般 情况 下 吸 收 钾 ( K 2 0) 为2 . 5 ~ 2 . 7 。
8 1 5 7等 品 种 的 产 量 。
关 键词 大豆 ; 低钾 ; 产 量 中图分 类号 ¥ 5 6 5 . 1 : S 1 4 3 . 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1 5 ) 1 2 — 0 o 2 5 一 o 2
钾 是 大 豆 必 需 的营 养 元 素 之 一 , 参 与 大 豆体 内 的 一 系 列 生理 生化 过 程 , 在 促 进 酶 的活 化 、 渗透调节 、 有机 物 合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