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美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内容,提出希望和要求
回顾本节课内容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
提出希望和要求
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践行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求同学们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金色的鱼 钩》、《红岩》等,这些作品 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革命斗 争中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
杨洪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色,通过讲述革命故事,传 递了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革命 精神。
创作背景:金色鱼钩故事来源
《金色的鱼钩》一文的故事来源于真实 的历史事件,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 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 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他牺
05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小组讨论:我们在生活中如何体现革命精神?
坚定信仰
始终保持对共产主义的 信仰,积极学习党的理 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政
治觉悟。
勇于担当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敢于承担责任,勇往直 前,不计较个人得失。
团结协作
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 人,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共同解决问题。
艰苦奋斗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勤奋工作,努力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2

CONTENCT

• 课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长征途中的艰苦岁月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期 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旨在避开国民党军队的 包围追击,保存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课件(共45张PPT)

默读“千辛万苦找食物”片段(3-5自然段), 思考:
(1)“我们”行进时面临着什么困难? (2)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3)从老班长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 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 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 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
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
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
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
你怎么……”
老班长 动作、神态描写 舍己为人
继续读“耐心劝导小梁”部分(9-19自然段), 找一找老班长劝小梁时的语言、动作、神态,感悟老 班长的高尚品质。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 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 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知别人。”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
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
了,指点员派炊事班长照料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任务
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数 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快四十岁,却显得苍老,可想而知,在长征途 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 士啊!
15* 金色的鱼钩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课前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第5课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毛 泽东主席写的《七律·长征》吗?哪位同学来背一背?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024年度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

2024年度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
主题思想
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线索,通过讲述老班长带领病员走出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 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以及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 文章也揭示了革命胜利需要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13
03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2024/3/24
14
重要词汇及句式解析
重要词汇:金色、鱼钩、完美、PPT、 课件
2024/3/24
26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1 2
讲述革命故事
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了解革命 历史的艰辛和付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 自豪感。
展示红色文物
展示革命时期的文物和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 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3
传承红色基因
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红色 基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01
根据金色鱼钩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主
题和目标。
活动方案制定
02
设计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
员、物资准备和活动流程等。
活动实施与总结
03
指导学生按照方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对活动过程和成果进
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
25
06
德育渗透与价值观培养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 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 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牺牲了,“我”把老班长留 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2024/3/24
9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3/24
10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5
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讲述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互相帮助、团 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自豪感。
2024/3/27
观看红色影片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 影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 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参观革命遗址
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 当地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让他们 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20
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1
举行升旗仪式
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国旗的庄严 和神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者通过对草地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战士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02
人物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使读
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4/3/27
03
意境营造
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意境,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感人的抒情等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文章中使用了多种句型,如简单句、 并列句、复合句等,使得语言表达更 加丰富多样。
2024/3/27
1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链接
长征背景
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 1936年期间进行的长征,以及长
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美

部编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美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 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记录着____________; “金色的光芒”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处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提示:我认为这个地方最让人感动: (读句) 。 这是对老班长______的描写。我从(关键词)感受到 老班长__________,让我很感硬动咽。鱼骨 奄奄一息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 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 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 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我是小小讲解员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 栋实验 性综合 电脑住 宅的有 关情况 。它位 于日本 东京市 中心, 建筑面 积370多 平方米 ,内部 安装有 100多 台电脑 ,设计 师是东 京大学 教授坂 村健。 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 第1自然 段先总 体说明 了住宅 的装置 和使用 情况, “住宅 里安装 了一百 多台电 脑,一 切都由 电脑指 挥”。 第2至7 自然段 从住宅 的周边 设施( 风向标 )、进 入住宅 的程序 ,以及 会客室 的布置 、厨房 装备、 卧室“ 休息系 统”的 使用、 浴室的 装置 等几方 面具体 说明了 电脑住 宅中智 能系统 的使用 和功能 。这一 部分是 详写, 也是文 章的重 点部分 。最后 一个自 然段概 括说明 电脑住 宅中电 脑设置 隐蔽、 各负其 责、相 互合作 的特点 。课文 表现了 电脑的 神奇和 它给人 们带来 的快捷 、方便 、安全 和舒适 ,使我 们体会 到迅猛 发展的 科学技 术给人 们带来 的便利 ,唤起 学生对 美好未 来的憧 憬和对 科学技 术的探 索与追 求。 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 浅显易 懂。选 编这篇 课文的 目的, 一是增 长学生 的见识 ,培养 他们热 爱科学 的情感 ;二是 引导学 生阅读 说明性 文字, 体会按 一定顺 序说明 事物的 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金色的鱼钩》PPT优秀课件

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到达陕
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毛儿地区。草地, 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远远望去,似一片 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 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 需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 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吞没。每年的5月至9月 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 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
为什么说“在这个鱼钩上闪烁着金色光芒!”?
因为这鱼钩是老班长用来钓鱼给他们吃的,让他们 维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遗物;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老 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放光芒。小梁把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是为了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 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同时也表达了小梁自己永远向老班 长学习的决心。最后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 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 了,一定要走出去!”
老班长将生的希望留给 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
假如你是伤员, 面对奄奄一息的 老班长,会有怎 样的感受?

顾 全
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
文 我们,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
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
板 书
13* 肩负重任
设 计

弯钩钓鱼 忠 舍
色 的
钓鱼不吃
于己 革为

奄奄一息 命 人

壮烈牺牲

后 1.以博物馆导游员身份讲解《金 作 色的鱼钩》的故事;

2.长征途中这样的感人故事还很
多很多,搜集长征途中发生的感
人的故事。
感谢观看

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PPT精品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PPT精品课件部编版
弥因漫为每熬到过一鱼处饵宿蚯营蚓地,情老绪班拧长成要找野菜“、挖不草根,,为你他们们服务吃。 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 “52不万,平你方们千吃米吧,。海拔在3500米指以上导。 员,告诉他,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 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不,你们吃吧。
因为三个战士都是伤员,一路上老班长要像保姆一样细心照顾他们。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老班长“好像回味” 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1.老班长“好像回味”刚吃 过的鱼汤的鲜美味道。
2.他这样做是为了消除“我” 的怀疑,让“我们”安心 的喝鱼汤。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 喉管”是一个( ),你从这句 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1、 A、夸张句 B、比喻句、 C、拟人句
2、A、老班长哽咽鱼骨头时发出痛苦。 B、“我”看到老班长哽咽鱼骨头时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 因为三个伤员是战士,老班长是班长。
红军长征所经过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手垂了下去。 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 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老班长的临终遗言体现 了他怎样的精神?
• 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仍然不忘 指导员交给自己的任务,不忘关心 战友,体现了他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精神。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一个(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2、“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这是______描写?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 “老班长!
B、“我”看到老班长哽咽鱼骨头时内心非常难受。 弥漫 熬过 鱼饵 蚯蚓 情绪 拧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8张PPT)
保留鱼钩怀念班长
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 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还可以借助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学习课文
任务一
默读课文,圈画有关
外貌、神态、动作描写,
并作简单批注,说说小说
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15*金色的鱼钩
1、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 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点 员派炊事班长照料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学习字词
quán 颧骨
收敛 yē
抽泣

táng
青稞面 搪瓷碗
liǎn
yǎn
疙瘩 奄奄一息
zhān 瞻仰 喜出望外
保姆
熬过
学习字词
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语搪塞。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笑容、光线等)逐渐减弱或消失,本课是指老班长的 笑容消失。 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只剩最后一口气。 没有边际。涯:水边。近义词是"无边无际"。 严厉;严肃。
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
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
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
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
利结束。
松潘草原处于青藏高 原与四川盆地连接地段, 面积约在1.52万平方公 里,海拔约在3500米以 上。沼泽多,上面看上去 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 泥塘,气候变化无常,环 境极为恶劣。气候寒冷, 常年无夏,无绝对无霜期。 雨雪、冰雹来去无常。沼 泽里没有道路,渺无人烟, 危险丛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担半点忧。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 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 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 •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
为什么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小梁知道?
最后一句话是暗示小梁,要他记住,“共产党员要服从 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 鼓舞他们的信心”。这是老班长前一天对小梁说的话。这里 的暗示带有命令的意思,所以是严厉的。
此时老班长心里想什么? “我” 心里又在想什么?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 声喊起来: “老班长,你怎么 ······”
•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非常艰难。他是 靠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和坚持。
• “小声点儿,小梁!咱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 要再告诉别人。”
•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 ‘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 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多天才 能走出去。熬(áo)过这二十多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 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 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难道我能说 ‘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 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速读课文 、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品质?
3、老班长在照顾伤员时,做了 哪些事?(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来 概括。)
思考课文主要写 了一件什么事?
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 征途中,老班长接受党的任务, 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 员,在即将走出草原时, 自己却牺牲了。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每次 有何不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 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 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 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仍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 后一份光和热。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
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 就皱紧眉头下硬去咽。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 针扎着喉管,失声喊 起来: “老班长,你怎 么 ······”
小组合作讨论: 这几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态。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说明了什 么?
语言描写
•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 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 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 饵(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 (qiū)蚓(yǐn)……还有,我的眼睛坏了, 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 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 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 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他说: “怎么了,吃不 下? 要是不吃,咱们
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
们,为了革命,你们必
须吃下去。小梁,你
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说明了什么?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 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 光品质。
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忠于党,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 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金色的鱼钩
——革命回忆录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1.解决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各部分主要 讲了什么内容。 4.想一想:读了课文,你觉得老班长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
quán
bìn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
我这样做是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 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读《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 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 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 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 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 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 可泣的感人故事。
说明了: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动作描写:
•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cí)碗,嚼 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 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yàn)下去。
• 先人后己
神态描写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斑白了。
yē 搪瓷碗 支吾 收敛 抽噎
喜出望外 奄奄一息
zuò huò
作料 和着青稞面
nǐnɡ
nínɡ
拧成疙瘩 拧毛巾
驼 青稞面 威胁 合不拢 衰弱 回味 碗筷 搪瓷碗 弥漫 熬过 蚯蚓 严峻 勉强 情绪 念叨 粗糙 奄奄一息 瞻仰
驼 青稞面 威胁 合不拢 衰弱 回味 碗筷 搪瓷碗 弥漫 熬过 蚯蚓 严峻 勉强 情绪 念叨 粗糙 奄奄一息 瞻仰
表现了红军战士什么品质?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四)给课文加小标题
• 1.硬咽鱼骨头 • 2.耐心劝导小梁 • 3.夜里钓鱼摸野菜 • 4.命令战士喝鱼汤 • 5奄奄一息让鱼汤
再读课文,做好批注
1、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 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老班长牺牲后,“我” 要保留着那枚生锈的鱼钩呢?谈谈 你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