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物理
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及答案(物理部分)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试卷(物理部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有:H-1 O-l6 Na-23 Cl-35.5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市即将迎来夏季用电高峰:为了节约和有序用电: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多开城市亮丽工程的景观灯和霓虹灯B.停止向所有工厂、企业和商店供电C.让长期不使用的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D.离开教室后及时关掉电灯和电风扇2.关爱生命:从安全做起。
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也会威胁人身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3.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由于在试管婴儿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
试管婴儿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一个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4.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A.硬高8.熔点低C.密小D.导热性好5.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6.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银8.铁C.铝D.锌7.我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已逐渐成熟:目前能开展肝脏、皮肤、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
上述器官中能形成尿液的是A.肝脏B.皮肤C.肾脏D.心脏8.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
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冰川B.流水C.风力D.海浪9.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
对“醉酒驾驶会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解释: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兴奋B.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抑制C.醉酒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反应时间D.醉酒会伤害驾驶员消化系统中的胃和肝脏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11.文成县铜铃山森林公园是温州现有26个森林公园之一:其中有大鲵(俗称娃娃鱼)、黄腹角雉、五步蛇和连香树等珍稀动植物资源。
浙江省中考物理真题复习试卷附解析

浙江省中考物理真题复习试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
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蝙蝠1000Hz~120 000Hz海豚150Hz~150 000Hz猫60Hz~65 000Hz大象1Hz~20 000Hz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2.(09河南).如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3.下列四个选项表示四个不同的量筒,选项中的前一个数据是量筒的量程,后一个数据是量筒的分度值,现一次尽可能准确的量出质量约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A.500m1 20ml B.100ml 2ml C.250m 15ml D.400m1 10ml4.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是模型法B.噪声对人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科学家却能利用噪声来除草,这是缺点利用法C.根据加快蒸发的方法,想到减慢蒸发的方法,这是逆向思维法D.制作滑动变阻器时,因为导线太长而采取缠绕的方式,这是换元法5.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己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
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感到凉爽,于是赶快走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
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2023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二轮专题

2023年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二一.实验探究题(共30小题)1.为何晾在密闭空间里的湿衣服不容易干?小宁思考后做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空气湿度会对水蒸发产生怎样影响?【实验装置】在七个相同的密闭房间内装有相同的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①控制每个房间的气温和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②开启每个房间的除湿机,用除湿机调节房间湿度,使七个房间内的空气湿度在实验期间分别控制在一定值;③用相同质量的水把毛巾均匀湿润,完全展平后晾在晾衣架上,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1;④经相同时间后,再次读取电子秤的示数m2(实验过程中水蒸发对毛巾温度的影响、除湿机工作时对室内空气流动和室温的影响均忽略)【实验数据】空气湿度40%45%50%55%60%65%70%m1/g 500.0500.0500.0500.0500.0500.0500.0m2/g 599.9586.0573.1561.3550.6540.7532.0【实验结论】在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空气流速等条件均相同时,,水蒸发越快。
【实验反思】从微观角度分析,一部分液态水的分子能逸出水面成为气态水的分子,另一方面部分气态水的分子也会返回水中成为液态水的分子;当逸出的水分子数量比返回的水分子数量多时,宏观上表现为水蒸发了。
本实验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空气湿度越大,返回水中的水分子数越。
2.小明认为教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室外低,于是想用红磷测定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老师告诉他,足量的红磷燃烧并不能耗尽空气中的氧气,建议用一氧化氮气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用注射器获取V1毫升教室内的空气,通过导管缓缓地全部推入量筒,与量筒内足量的V2毫升一氧化氮气体混合,待充分反应后,读出量筒中剩余气体体积为V3毫升。
说明:①V1、V2、V3都是在与教室气温、气压相同的状态下测得。
②一氧化氮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③同温同压下,在氢氧化钠溶液参与下,4体积一氧化氮与3体积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产物能完全被溶液吸收。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学实验题1.某兴趣小组利用一次性纸杯研究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使用酒精灯的焰对纸杯加热。
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水温为℃;(2)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将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沸腾时水的温度特点为;(3)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此时气泡中的主要成分是;(4)取下温度计,继续加热,在水烧干之前纸杯没有被烧坏,主要原因是水沸腾需要,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
2.小华同学在家里认真观察烧开水时的现象并思考水沸腾时的特征,他想进一步严谨地研究水的沸腾,于是他和同学一起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当水温达到92℃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小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图(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同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2)由图丙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说明实验时水面上方气压(选填“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到某温度,增加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选填标号甲、乙、丙)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
如果室温越高,达到丙图所示现象所用的时间将(选填“缩短”或“延长”),原因是。
(3)如图3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此实验可观察到浸有乙醚的棉花着火燃烧,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图甲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2)为了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只要写出一条即可)(3)在图乙中,B、C是水平线的两个端点,则(选填“B”、“C”或“B或C”)点的温度表示熔点,因为物质在该点的状态是固态。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答案与解析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题(物理部分)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6·浙江宁波)如图是两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现场照片,由照片可判断( )A.—定是甲车去撞乙车的B.碰撞前瞬间乙车的速度一定比甲车大C.碰撞时两车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D.碰撞前瞬间两车的动能大小一定相等答案:C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由图中的情形,无法判断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故A错误;B、由图中的情形,无法判断两车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甲汽车对乙汽车的撞击力与乙汽车对甲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C正确;D、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通过图片无法判断两车动能的大小,故D错误。
2.(2016·浙江宁波)如图所示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
给盆栽浇水前后()A.盆栽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B.底座对桌面的压强大小不变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答案:D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平衡状态的判断;电磁铁的应用解析:A、该盆栽悬浮的原理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当盆栽悬浮在空中静止不动时,受的力是平衡力,即盆栽的总重力和磁力大小相等,当浇水后重力变大,故磁力也变大,故A错误;B、影响压强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当浇水后重力变大,磁力也变大,对桌面的压力也变大,根据p=F/S在压力变大,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变大,故B错误;C、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需增大磁力,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方向无关,故C错误;D、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需增大磁力,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电流越大,磁性越强,故要增大磁力需增大电流,故D正确。
2.(2016·浙江宁波)如图,用5N的力F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在6s内匀速上升0.3m。
这一过程中()A.物体上升速度为0.lm/sB.拉力所做的功为1.5J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5W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答案:C考点:功的计算;能量守恒定律;功率的计算解析:A 、物体上升速度v=s/t=0.3m/6s=0.05m/s ,故A 错误;B 、由图知,n=2,则s=2h=2×0.3m=0.6m ,拉力所做的功:W=Fs=5N ×0.6m=3J ,故B 错误;C 、拉力做功的功率P=W/t=3J/6s=0.5W ,故C 正确;D 、物体在上升的过程中,除了重力做功以外还有拉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D 错误。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实验题2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实验题2一.实验探究题(共13小题)1.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小明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实验时,小明将两个型号为“12V、25W”的灯泡L1和L2接到12V电源上,组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进行如下操作:①首先,他闭合开关S2,发现两个灯泡一起变亮,亮度相同;②接着1,发现灯泡L1因短路而熄灭,灯泡L2变得更亮;③等到L1熄灭一段时间后,他又断开S1,发现L2的亮度逐渐减弱,而L1逐渐亮起来,过了一会儿两个灯泡达到一样的亮度。
为什么步骤③中会出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呢?小明猜想可能是因为灯泡两端电压变化时,引起影响电阻大小的某个因素发生改变,小明取其中一个灯泡,重新设计电路,测得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中的电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U/V0124681011I/A00.710.94 1.27 1.55 1.80 2.03 2.14(1)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选填“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你认为,小明猜想中的“某个因素”具体是指。
(2)在操作③这个步骤中,为何开关S l刚断开时,L1较暗而L2较亮?你的解释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认为小明实验时采用的应是乙、丙中哪一个电路,并简述理由。
2.大气压的存在使生活中出现很多有趣的现象:(1)观察甲乙两幅图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甲:下垂的两张纸,向中间吹气,这两张纸相互靠拢。
乙:向饮料管A吹气,饮料管B中的液体会上升并从管口溢出。
(2)小明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细线吊起一个空的饮料瓶,并用手带动饮料瓶绕对称轴线旋转,转动的塑料瓶带动四周的空气同向旋转。
如果这时用电扇向它吹风,它两侧的风速将不一样。
根据第(1)小题中发现的规律,你认为旋转着的饮料瓶应当向哪个方向移动?(3)乒乓球运动员在29届奥运会上获得骄人战绩,其中变化多端的旋球让对手防不胜防,在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使球沿不同的轨迹运动。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解析版)

《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一、实验探究题1.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和同一高度处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低端的______相同。
(2)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运动得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______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______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通过实验探究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这样的“斜面”实验:(1)如图所示,实验时每次都必须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因为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竖直方向的______力等于______力,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运动时的______。
(3)分析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并观察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
(4)进一步推力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5)此实验中采用了______和______方法。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______ 力和______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______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类似的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______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 ,小车运动得越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______4.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表格.(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小车应从斜面上______ (同一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2)通过分析______ 两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0cm.(4)如果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滑上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 .5.探究“牛顿第一定律”:(1)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解答题1

2021年浙江中考科学冲刺专练——物理解答题1一.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小科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瓶可乐,发现此时可乐瓶中液体能够晃动,并没有凝固。
打开可乐瓶盖,此时发现杯子中可乐迅速凝固成冰沙。
为了解释该现象,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为分析外界因素对凝固温度的影响,小科将2瓶相同的可乐,一瓶保持原来密封状态,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凝固时的温度1,敞口的可乐开始凝固,温度降低到t2,密封的可乐开始凝固,多次实验发现t2<t1。
实验二:为了分析碳酸分解对温度的影响,小科将相同体积的水和可乐分别倒入2个玻璃杯,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初温为t0,一段时间后可乐和水的温度分别为t3和t4,多次实验,测量发现t3<t4=t0。
请你结合上述实验的现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可乐变成冰沙的现象作出解释。
2.小乐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其原理图(部分)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0=5Ω,R1是一根长为L=5cm的均匀电阻线(阻值跟长度成正比最大阻值为25Ω),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1接触良好且摩擦不计),当不拉拉环时,金属滑片P刚好处于a端。
已知该轻质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小乐利用一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改装成拉力示数表,要求拉力越大,电压表指针向右偏转越大(选填“R0”或“R1”)两端。
(2)当拉力为0N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3)当电压表示数为1.5V时,拉环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二.计算题(共10小题)3.图甲是一款深受人们喜爱的便携式充电喷雾小风扇(部分参数如表),具有只扇风不喷雾和既扇风又喷雾两档工作状态。
喷雾小风扇部分参数输出电压4V喷雾功率4W出风功率4W电池容量6000mAh (1)小风扇喷出的水雾在空气中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从周围吸热,起到降温作用。
(2)图乙是小风扇喷雾时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当水箱内的水位较低时,红灯亮报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龙文教育科学学科导学案教师: 段琳学生: 年级: 日期: 星期: 时段: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R=(R1+R2+R3)/3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推导出R=U/I(伏安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测三组数据,可以通过接入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改变连入电路阻值,从而改变被测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实验结论电阻R=实验注意事项:A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 B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滑片P在开关闭合前始终处于阻值最大处。
动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形变量和弹簧性质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内能①分子动能:物体内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具有的动能越大。
②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
③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势能。
俗称热能。
④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内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
如晶体熔化时,内能增大,凝固内能减小。
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电功率的测定(伏安法)实验操作:①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实验器材。
②电路练好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等于、略大于和略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电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分析。
③实验注意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最大位置;三次测量是为了测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并比较亮度,与伏安法测电阻不同,不能取平均值。
④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实验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同接上--灯泡很亮,电表示数较大,移动滑片,现象不变同接下--灯泡很暗,电表示数较小,移动滑片,现象不变接线错误串、并连接错电表接线错误正负接线柱接反量程选择不合适灯泡短路--现象: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实验操作错误灯泡短路--现象: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置于最大阻值处电热的因素(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结论:当通电时间、电流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通电时间、电阻相等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当电流、电阻相等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1、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
(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电压表读数为,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2、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
铬的熔点为l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
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评价】阐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探究【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g/cm3,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_____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3、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
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
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厘米、60厘米、80厘米,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2种)(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
下列实验或活动所用得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有(可多选)。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________(写出2点)。
4、我市泰顺盛产板栗,板栗加工厂通常采用“低压法”去壳:在2千帕低压条件下,将板栗加热到一定温度,板栗内的水分汽化,短时间内无法溢出,致使壳内外存在很大的气压差,使外壳爆裂实现去壳。
某科研小组想研究用板栗“低压法”爆壳时,爆壳率与温度的关系。
图甲是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过程如下:①准备实验板栗若干份,每份2千克②设置爆壳箱内的气压恒为2千帕,分别在60℃、65℃、70℃、75℃和80℃的温度下对5份实验板栗进行爆壳,每次爆壳时间均为60分钟,记录爆壳数并计算爆壳率③重复步骤②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各温度下爆壳率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1)实验板栗除了品种相同外,还需控制哪些因素相同?。
(写2点)(2)分析图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查阅资料得知:板栗内外气压差越大爆壳率越大,同时壳内气体更容易逸出。
科研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取2千克实验板栗,先在气压恒为101千帕、温度恒为80℃的条件下预热30分钟,然后立刻放入气压恒为2千帕、温度恒为80℃爆壳箱中进行30分钟爆壳,多次实验发现爆壳率上升为90%。
请解释其原因:。
5、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
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
①将甲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
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
②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①步骤。
③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①步骤。
(1)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 ____(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
(3)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____________ 有关。
6、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取两根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a、b,连接成如图甲的实验电路,O、M分别为金属丝a、b的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
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始终为I=1.25A。
电压表示数U随OP间距离x的变化如下表:(1)当OP=1000 mm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请在表格空格处填上此时的U值。
(2)请在图丙的坐标中绘出电压表示数U随x变化的图线。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U/V 4.50 5.00 5.50 6.00 6.75 7.00 7.25 7.50 7.75(3)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③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实验时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实验结论】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某小组的同学在处理数据时发现,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这是一种巧合吗?于是同学们想利用其他小组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论证,并提出了以下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案:(走进重高微课堂淘宝徐戎书店有售)方案一:收集电阻值均为10Ω的几个小组的数据;方案二:收集电阻值不同的几个小组的数据。
你认为方案更合理。
8、思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思想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人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____得出。
(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__________。
9、小明发现:每天晚上7点至9点左右,小区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家中的电灯相对暗些;而到了晚上11点以后,过了用电高峰期,电灯又会变得亮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这样提示他:“不同时段,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数量不同,其总电阻也不同。
可以把某一时段小区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电器看做一个整体,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
通过比较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变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
”于是,小明根据如图电路进行探究。
【进行实验】第1步: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记录数据后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指针指在3伏处。
第2步:查明故障并分别换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后继续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第3步: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值并记录在表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