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湖南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湖南文化常识

湖南文化常识湖南的地理位置湖南地处中国中部,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接贵州、重庆,北靠湖北。
湖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华南和华中地区的重要纽带。
湖南的历史文化湖南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湖南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湖南早期是楚国的一部分,楚文化在湖南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汉代时,湖南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湘江流域成为了武陵文化的中心。
唐朝时期,湖南的盛唐文化为湖南培育了众多文化人才。
宋代时,湖南成为了文人雅士的活动场所,岳阳楼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名胜之地。
明清时期,湖南的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湖南的民俗文化湖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湘、苗、土家等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湖南民俗文化。
湖南人民喜欢歌舞,湖南的歌曲和舞蹈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湖南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著名的湖南菜系以辣味为主,辣椒成为了湖南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料。
此外,湖南的传统节日也十分丰富多彩,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湖南的名人与文化遗产湖南是一个培养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地方。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明代文学家陈抟、清代诗人李清照等都是湖南的骄傲。
湖南还拥有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众多文化瑰宝。
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岳阳楼、凤凰古城等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眼球。
同时,湖南的曲艺表演和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
湖南的文化教育湖南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校为湖南培养了大批人才。
湖南的文化教育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南省文化厅成立了湖南文化发展中心,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湖南的文化遗产,推动湖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湖南的文化产业湖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电视台和影视公司成为了湖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有着众多的知名电视制作公司,如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游戏产业基地之一。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中考历史知识点)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这里出土的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3、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4、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里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数量超过目前国内所出土秦简的总和。
对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到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5、谭嗣同,字复生,浏阳人,参与戊戌变法,失败后被人杀害。
临刑时他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从容就义。
6、蔡锷,字松坡,邵阳人。
l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发动反袁护国战争,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7、1928年朱德、陈毅在湘南地区发展湘南起义。
l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8、1928年4月贺龙发动桑植起义,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9、1928年7月,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下,发动了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担任了红五军军长。
10、红军长征在湖南的史实:①1934年8月,中央军委委派任弼时、肖克率先遣部队近万人突围,挺进湘南,在桂东县成立红六军团,l0月在贵州木黄与贺龙会师。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
突破了蒋介石设置的四道封锁线,但红军伤亡惨重,渡过湘江后,仅剩3万余人。
③通道转兵。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占领通道县城,中共中央在通道召开重要会议,接受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计划,向贵州进军,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
④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1.7万余久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11、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①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日军三次进犯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员薛岳组织军队进行猛烈反击,日军屡屡受挫,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湖南文化常识

湖南文化常识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地区。
湖南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这些遗产包括历史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等。
下面将对湖南的文化常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建筑湖南有许多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始建于公元三国时期的东吴时期,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
岳阳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传统节日湖南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庙会、舞龙舞狮等活动,还会互相拜年、赏花灯、放鞭炮等。
除了春节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三、民间艺术湖南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湘剧。
湘剧是湖南地区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格。
湘剧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音乐而闻名于世。
除了湘剧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如花鼓戏、豫剧和皮影戏等。
四、美食文化湖南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湘菜。
湘菜以其辣味和鲜香而闻名于世。
代表性的湘菜有口味独特的辣椒炒肉、麻辣香锅和红烧肉等。
除了辣味之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如臭豆腐、米粉和油茶等。
五、文学艺术湖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出产了众多优秀作家和艺术家。
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鲁迅。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深刻揭示社会问题和犀利的批判精神而受到广泛赞誉。
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优秀作家和艺术家,如沈从文、杨洪基和邓丽君等。
六、传统手工艺湖南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其中最著名的是剪纸。
剪纸是一种以剪刀在纸上剪出图案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技巧。
湖南的剪纸以其精美细致而闻名于世。
除了剪纸之外,湖南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手工艺,如刺绣、陶瓷和漆器等。
七、历史人物湖南出产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一.湖南境内重大考古发现(一)四大远古遗址1.玉蟾(chan)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1万年左右。
发现的稻谷颗粒为栽培稻种,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说明了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彭头山遗址:位于澧(li)县。
距今8000年。
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
3.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
距今8000~5500年。
出土了石斧、陶器、玉器等,发现了大型祀场所、远古部落居住遗址和生活垃圾堆放处,还发掘出一座远古部落首领夫妻墓。
4.城头山遗址:位于澧县。
距今5500年。
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还发现了6500年以前的稻田,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其中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二)四个美丽传说:1.炎帝又称神农氏,曾带部民来湖南。
他教民农耕,为民治病,终因遍尝百草而死。
后人在炎帝县修建炎帝陵而纪念他。
2.蚩尤是九黎部落联盟首领。
与炎黄部落战于中原,兵败被杀。
后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南迁,成为南方苗族先民的一部分。
3.舜帝南巡湖南,死后葬于九嶷山(宁远县境内)4.禹治水走遍天下,远及衡阳。
(三)古代四大珍贵文物1.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的精品,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尊。
2.龙山县里耶一古井中发现的3.6万片秦简,数量超过此前国内出土的秦简总和。
为研究秦史提供了史料。
3.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大量随葬品,其中以“T”形帛画、素纱禅(dan)衣、彗星图、导引图等闻名于世。
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
4.长沙走马楼出土了17万片三国吴简。
这是我国一次性出土简牍最多的地方。
对研究三国历史提供了史料。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与发展。
1.湖南的变迁史:春秋时属楚→战国后期,秦国设长沙郡→西汉时,首先吴芮建吴氏长沙国,后刘发建刘氏长沙国→三国时,湖南先属刘备,后属孙吴→五代十国时,马殷建马氏楚国→北宋时,在梅山蛮地区设新化、安化两县→明初有“江西填湖广”→清前期有“湖广填四川”。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doc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历史部分)一.彭头山遗址、城头山城址的重要发现(识记)1.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
此地出土了稻谷和大米,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有重要价值。
2.城头山城址位于澧县,距今5500 年。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二.龙山县里耶出土大量秦简(识记)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口古井中出土了大量秦简。
三.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识记)四羊方尊出土于湖南宁乡,是现存最大的青铜酒器。
四.浏阳人谭嗣同为变法献身(识记)谭嗣同浏阳人,1898年9月28日,因变法失败与杨深秀等六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五.邵阳人蔡锷被孙中山称为“在造民国第一人”蔡锷,邵阳人,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称为“在造民国第一人”。
六.湘南暴动、平江起义、桑植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湘南暴动的领导人是朱德、陈毅,平江起义的领导者是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桑植起义的领导者是贺龙。
七.红军长征在湖南的史实1.1934年8月12日成立红六军团,任弼时为中央代表,肖克为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
1934年10月24日,红六军团抵达贵州木黄,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即木黄会师。
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2.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仅剩3万人。
3.通道转兵。
是指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城,在此召开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提出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后,红军转向贵州进军的事情。
这次转兵使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
4.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八.日军在湖南的暴行日军在湖南的暴行有:厂窖惨案和常德细菌战。
九.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主要有:常德会战、湘西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战役。
十.芷江洽降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主要内容:日本代表交出了武士刀和兵力部署表册,中国代表指令日军在各战场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双方签署了备忘录。
影响: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做了必要的准备。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一、重大考古发现1、位于湖南澧县的彭头山遗址,出土了1万多粒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2、城头山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3、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的一古井中出土了3.6万余片秦简。
4、四羊方尊发现于湖南宁乡。
5、龙山县里耶秦简的发现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价值;长沙走马楼吴简发掘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古代湖南的开发和发展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
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蛮濮文化,战国后期春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2、西汉吴芮建立长沙国,后有刘发建立长沙国。
3、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刘备势力,后属孙吴。
4、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建立楚国,为发展商贸的举措:免收关税;铸造铅、铁钱便于流通。
开创“招商引资”的先河5、北宋招抚梅山蛮并在梅山地区设置两县:新化和化安化6、明初“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充实了当地的人丁,补充了劳动力。
三、古代湖南的文化成就1、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和贾谊2、古代湖南本土著名文学家姓名、所处时代与籍贯刘巴(三国、衡阳人);阴铿(南唐、安化人);李群玉(隋唐时期、澧县人)胡曾(隋唐时期、邵阳人)王以宁(两宋、湘潭人)冯子振(元代、湘乡人)李东阳(明代、茶陵人)3、欧阳询:长沙人;书法特征:纤浓合度,笔力挺拔,结体险峻怀素:长沙人;以草书独步天下著称何绍基:道州人;熔铸古人真、草、隶、篆各体书法。
4、周敦颐开理学之先河王船山创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胡安国和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尊奉理学,注重经世务实5蔡伦:耒阳人,发明造纸术;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铜官陶、浏阳花炮都始创于唐代。
6、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与石鼓书院。
7、陶澍(安化人):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部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部分一、识记1.湖南境内的重大考古发现;①彭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出土的稻谷和大米,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区之一。
②城头山遗址发现于湖南澧县,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号称“中国第一城”。
城址东墙下发现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2)龙山县里耶出土大量秦简(3)四羊方尊的发现地及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
2.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道路的探索:(1)浏阳人谭嗣同为变法献身。
(2)邵阳人蔡锷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3.工农武装起义与红军长征:(1)湘南暴动、平江起义、桑植起义的主要领导者:①朱德、陈毅领导湘南暴动。
②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发动了平江起义。
③贺龙、周逸群领导桑植起义。
(2)红军长征在湖南的史实:①红军先遣部队挺进湖南,在桂东成立红六军团,肖克任军团长,任弼时为政委。
整编后,王震任红六军团政委。
②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在贺龙、任弼时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4.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大事;(1)日军在湖南的暴行;①厂窖惨案②常德细菌战(2)抗战时期发生在湖南的著名战役;①三次长沙会战: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薛岳组织军队进行猛烈反击。
②常德会战:日军进攻“川黔咽喉”常德,中国官兵浴血保卫。
③湘西会战:1944年4月,中国军队组织湘西会战,粉碎了日军摧毁中美芷江空军基地;威逼重庆的企图,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
5.湖南的解放:(1)湖南和平解放的时间和长沙起义的领导人;1949年8月5日,程潜、陈明仁。
(2)1949年衡宝战役的影响:为消灭白崇禧集团,发起了衡宝战役,为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3)湘西剿匪的影响;1949年冬开始的湘西剿匪,历时三年多,共歼匪三万余人,解放湘西20多个县,彻底消除湘西匪患。
6.思想与文化教育(1)北宋时期湖南的两大著名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2)周敦颐、王船山、魏源的籍贯及主要思想;①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永州道县)人,后人尊称其为“濂溪先生”。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湖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南部。
湖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
以下是有关湖南地方文化的一些常识。
1.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
长沙是湖南文化的中心,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湖南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2.湘菜是湖南的传统菜系,以其独特的麻、辣、酸、咸的味道而闻名。
湘菜有湖南八大菜系,包括湘中菜、湘南菜、湘西菜等。
3.“楚文化”是湖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文化是湖南地区在古代楚国统治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传统,包括楚剧、楚画、楚文等。
4.岳阳楼是湖南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
岳阳楼建于明代,是中国江南地区最独特的木结构楼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5.柘溪民间木雕是湖南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起源于清代。
柘溪民间木雕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老河口的“跳龙船”是湖南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跳龙船是一种特殊的赛龙船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已经成为湖南的传统节日庆典活动。
7.湖南的民歌曲艺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湖南腔、胡琴、花鼓、巫山调等多种曲艺形式。
8.湖南的茶文化非常独特,湘西地区以“花茶”而闻名。
湘西花茶是一种将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花瓣放入绿茶中进行炮制的茶艺制品。
9.湖南也是中国传统的青铜器制作中心之一、湖南的青铜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和装饰特色。
10.湖南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花鼓戏、龙灯舞、花炮、蜡桃灯等。
这些民间文艺表演在湖南的特定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非常流行。
总结起来,湖南地方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传统菜系、独特的楚文化、精美的木雕艺术、传统的龙船活动以及多种曲艺和茶文化等而闻名于世。
湖南的地方文化形成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仅在湖南地区深入人心,也向全国和世界展示了湖南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文化】湖南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湖南的历史沿革:
湖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
证明,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
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的先民就开
始过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
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三
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岳阳楼(始建220年前后,重建1879年)岳阳楼(始建220年前后,重建1879年)西晋时分属荆
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
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
开始“湖南”之名;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
长沙。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
湖
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
岳麓书院(始建公元976年)岳麓书院(始建公元976年)元代实行行省制度。
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
元
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
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
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
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
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
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
康熙三年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
移驻长沙。
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省。
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
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
中华民国时,湖南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县两级。
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下设湘江、衡阳、辰沅、武陵四道。
民国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仅存省、县两级。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
月普
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长沙会战(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湖南省划为九区;1938年湖
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湖南省调整为10个行政
督察区,各区辖6-10县不等,并成立长沙市(1933年)、衡阳市(1943年)两省辖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区、77县,湖南省政府驻长沙。
此外,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间,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湖南省境的平江、浏阳、醴陵、岳阳、临湘、湘阴、长沙、
酃县、茶陵、攸县、郴县、宜章、永兴、耒阳、资兴、桂东、汝城、安仁、桑植、永顺、龙山、大庸、石门、慈利、华容等25县建立了
革命根据地,或者成为游击区,并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建立区苏维
埃政府17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910多个。
省一级苏区政府,有1930年7月30日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
府;1930年10月成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湘鄂
赣省苏维埃政府(后改为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
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11月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
以上均行使省级革命政权的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初期设置长沙(1949年)、株洲(1956年)两地级市,长沙、衡阳、郴县、常德、益阳、邵阳、永州7个直
属专区,湘西行政区及所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
2002年末,湖南省共计划分为14个地区(13地级市和1自治州),122个县级行
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65个县和7个自治县。
湖南在近代发生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1852年,曾国藩受命在
湘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在1898年,湖南是唯一支持戊戌变法
的省份。
1899年和1904年,岳阳、长沙先后被开辟为商埠,常德、湘潭增列为“寄港地”。
1903年,黄兴创立华兴会,成为同盟会和
国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6年-1927年,北伐战争期间,湖南
农民运动声势最为浩大,农会成员发展到600万人。
1936年,粤汉
铁路全线通车。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在湖南省境进行过几次极
其惨烈的抗击日军的战役,包括长沙会战、衡阳会战和常德会战等。
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
“淳朴”,即敦厚雄浑、未加修饰、不受拘
束的生猛活脱之性。
“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
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湖南方言
湖南方言,主要语言是湘语,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
湘语是湖南最具代表性的主体方言,包括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益阳、娄底等,2010年统计约为4500万人口。
湘语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老湘语广
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
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