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皇家园林
俄罗斯夏宫花园简介

俄罗斯夏宫花园简介俄罗斯夏宫花园,又称彼得大帝的夏宫花园,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郊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
它不仅是彼得大帝的避暑胜地,更是俄罗斯文化、艺术和建筑风格的缩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充满魅力的夏宫花园,领略它的独特之处。
夏宫花园占地广阔,拥有精美的建筑、壮观的喷泉、蜿蜒的小径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花园的设计融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与俄罗斯本土特色,展现了俄罗斯皇家园林的独特韵味。
漫步在花园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每一步都能发现新的美景。
夏宫花园的建筑风格多样,其中包括彼得大帝亲自设计的宫殿和众多附属建筑。
这些建筑以白色和金色为主色调,装饰华丽,雕刻精细,彰显了皇家气派。
宫殿内部同样奢华无比,墙壁上挂满了名家画作,家具陈设均为上乘之选,让人不禁感叹皇家生活的奢华与品味。
除了建筑之外,夏宫花园的喷泉也是一大亮点。
这里有数百座喷泉,形态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婉约柔美,为花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大瀑布”喷泉,它模拟天然瀑布的景象,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一道壮观的瀑布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夏宫花园中,蜿蜒的小径和葱郁的树木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这些小径四通八达,将花园的各个角落连接在一起,方便游客游览。
沿着小径漫步,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卉,它们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春天,花朵竞相绽放,花香四溢;夏天,树叶郁郁葱葱,为游客提供清凉的避暑之地;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冬天,虽然寒风凛冽,但雪后的花园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夏宫花园不仅是彼得大帝的避暑胜地,更是他举办各种宴会、庆典和活动的场所。
在这里,俄罗斯皇室与欧洲各国的王室成员、贵族和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共同见证了俄罗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如今,夏宫花园已经成为俄罗斯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游览夏宫花园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精美的建筑,还可以了解到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第一章2 皇家园林赏析

(3)阿波罗厅:又名太阳 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 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 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 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 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 铸造的御座,高2.6米, 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 的高台之上。
2.2花园-凡尔赛苑
(1)正宫前面法兰西式大花园。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 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 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 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亭亭而立。近 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 胜收。
王后卧室
国王套房
(2)镜厅 (The Hall of Mirrors)
又称镜廊,被视为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王 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以17面由483块镜 片组成的落地镜得名。它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厅长76米,宽10米, 高13米。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 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 的历史画面。 透过窗户可以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景 尽收眼底。
埃斯特别墅最美的 喷泉之一--管风琴 喷泉,随着泉水喷 流而下,便能听到 优美的音乐声
巴洛克建筑和洛可可建筑比较:前者讲究线条的韵律感、 量感、空间感和丰富而有变化的立体感,并带有绘画般 的效果。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更讲究壁面的形式美, 利用繁复多变的曲线和装饰性的绘画布满壁面,甚至利 用镜子或烛台等使室内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喜欢用舶来 品(如中国瓷器、日本漆器、东方丝绸与挂毯、非洲珠 宝、意大利水晶灯等)装饰室内。尤其是使用金、白、 浅绿、粉红等刺眼的色彩,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繁琐、 矫揉造作的风格,实在是装饰艺术的极端。
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
(1)正宫 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 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 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 栩栩如生。
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

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全世界各地各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园活动,法国园林艺术在欧洲被称为古典主义园林艺术,。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有哪些,欢迎阅读!法国著名的古典园林法国园林主要以17世纪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主要园林有: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杜伊勒里花园Jardin des Tuileries普拉弗朗什的大竹林La Bambouseraie de Prafrance布勒特伊城堡Le Château de Breteuil古典园林经典之作凡尔赛花园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千米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
在位期间加强专制统治,强化中央集权。
两次进行战争,晚年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走向没落。
1661年动土,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330多年的历史。
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
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五百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
天国乐园——欧洲皇家园林的艺术风格研究

西方的田#艺术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其气魄宏伟 . 瑰■多姿的欧洲▲寒田#。从 1 6世纪 捌 1 8世纪 中叶 . 从 意大利的台地田再到法国的凡尔赛富苑. 到英国的自赫 再 风量四 , 从巴洛克艺术 到洛 可可艺术 。 欧洲的遗 田艺 术经 历了兰个重要的时期。法珊的奢华与浪漫。 意大 利的热情 与理想, 国的优雅与 自赫都深深影响 了整个殴洲 的田# 英 发晨, 充分显示 出人类征服 自赫的成就与蠢情壮志。
密园, 这些意大利 园林 的经典之作, 洋溢着神圣的人文主义 情怀和对自然的热情, 为欧洲的园林发展注八了无限力量。 法国古典主义造园艺术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 , 影响深远。 文艺复兴运动使法国造园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1 纪中叶, 中央集权 的影响, 6世 受 园林艺术也发 生了 新的变化 园林 的布局以规则对称为主, 这一切主要 是受 到意大利造 园的影 响, 比较 有名的有阿内府 邸花园、 尔 凡 耐伊府郾花园。1 7世纪下半叶 , 法国的古典主义造 圆艺术 得到极大的发展, 最有代表性的是勒诺特尔为法 国国王路 易十四设计的凡 尔赛花园, 成为古典主义的代表 。凡 尔赛 花园的总体布局是为了体现至高无上的君权, 以府邸 的轴 线为构图 中心 , 沿府邸——花 园——林 园逐步展 开, 成 形
一
年, 是意大 利领 导潮流 . 1 从 7世纪 中叶往 后的 1 年, ∞ 是 法国领导潮流 . 1 纪中叶起 , 从 8世 领导潮流 的则是 英国。 法 国的奢华与浪漫 , 意大利的热情 与理想 , 英国的优雅与 自 然都深深影响了整个欧洲的 园林发展。而西方的园林 艺术 中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其气魄宏伟、 瑰丽多姿 的皇家园林。 经历 了古埃及 的几何式园林 , 阿拉怕人征服西班牙所 带来 的伊斯 兰庭 园文化 ,直到 中世纪文化光辉 泯灭殆 尽,
经典园林

经典园林作者:张玳芳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8期摘要: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园林,统称为经典园林,本文就欧洲皇家园林的设计以及思路方面就行探讨。
关键词:经典园林;艺术;皇家花园;设计理念Abstract: the garden is the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rt in certain reg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rrain or further build mountains, rocks, water, plant flowers and trees, construction and layout of circular road, created by the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recreation. People used to ancient Greece, Rom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European construction system as western architecture, the formal gardens represented by France, known as the western garden,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classical garden, the European royal garden design as well as the train of thought on study.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art; royal garden; design concept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皇家花园的艺术形式与特点1.形式很多,大到一个景区,古代皇帝的园囿或皇家园林,小到一家一户的私家花园。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特点及代表作世界三园林体系,主要分为东方园林、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
在这三大园林中由于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也各异,风格特点也有所不同.一、东方园林:典雅且精致1.中式园林的风格,写意的造景手法.讲究在依山傍水之地,修建亭台楼阁、水榭、藤架,石凳石桌,红砖碧瓦、小桥人家,或高山流水、或曲径通幽.园中山石嶙峋,清流萦绕,古木参天,竹影婆娑,水波粼粼,林木森森,以小中见大的格调,塑造着富有“咫尺山林”的意境。
“一步亦景”、“移步易景"、“隔窗望景”.●皇家园林:气势宏伟的总体规划,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代表作:圆明园(图1—1)、承德避暑山庄(图1—2、1—3)、颐和园(图1-4)、北海公园(图1-5)。
●私家园林:明秀典雅(江南)、稳重雄伟(北方)、畅朗轻盈(岭南)代表作:苏州园林(图1—6)、沧浪亭(图1—7)、狮子林(图1—8)、拙政园(图1—9)、留园(图1—10).●寺观园林:置于郊外择于山水胜地,宫殿形式与庭园结合,宏伟壮丽富有神圣感。
代表作:武当山古建筑群(图1—11)、寒山寺(图1—12)、武侯祠(图1—13)灵隐寺(图1—14)、涌泉寺(图1—15)2、日式风格的园林,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
善于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风格淡雅,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体现出禅宗的意境.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代表作:枯山水庭院(图1-16~1-17)、龙安寺(图1—18)、日本横滨三溪园(图1-19)、姫路城(图1—20)二、欧洲园林:规整而有序欧式园林主要均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
着意在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以起伏开阔的草地、自然曲折的湖岸、成片成丛自然生长的树木为要素构成了一种新的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
就是纯粹的走进自然,享受自然中的风,光,空气与阳光.典型代表是意大利台地园和英国式的风景园。
17世纪东西方皇家园林比较分析

17世纪东西方皇家园林比较分析摘要:在两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指导下,形成了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避暑山庄与凡尔赛宫。
两者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与心理享受。
究其根源,是两种思想文化哲学观念以园林建筑这一艺术形式的一种凝结,每一种文化都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
关键词:避暑山庄;自然;凡尔赛宫;理性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71-01应着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传统背景,东西方形成了迥然相异的园林艺术。
建造时间相仿的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和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是东方和欧洲皇家园林的经典代表,集各自传统园林艺术之大成于一身。
避暑山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其中建筑秀丽壮观,多种建筑样式变化结合,用朴素淡雅格调,广收江南塞北的风光于一体。
凡尔赛宫表现的则是人工创造的凝结、是欧洲最宏伟华丽的皇宫、是欧洲园林的典范。
这两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美,值得我们去深究。
一、从造园布局上分析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所有景物均作曲线形,例如大小不同的八个湖泊,呈自然之态。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以情驭景,蕴诗情画意于其中,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
因此,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之处就在于——野趣。
山庄的分区依地形地貌的类型划分,北面山脊架宫墙,东面以武烈河为邻,整个山庄没有明显的布局中心,南部平岗地和平地用以布置宫殿区,遵循前宫后殿,前殿后苑和“九进”等传统公园之制。
从前宫到后寑,从宫殿到园囿逐渐过渡,山石布置比例逐渐增多。
正宫最北的“万壑松风”厅堂建筑,可远眺山色,近观湖景,由此还可放射出好几条主风景线,北观“南山积雪”,外八庙之普宁寺,东观金山岛之上帝阁……布景之灵活多变,反应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变化的视野观外物的世界观。
凡尔赛宫彰显的则完全是人工雕琢的华丽与精致,其最重要的原则是整个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合乎逻辑。
建筑艺术强调抽象的对称、和谐,寻求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对中轴线的强调是这一时期西方建筑的最重要的主题。
三大园林体系

第三章
欧洲古典园林
园林历史
起源:古希腊、 古罗马时期
发展: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特点:对称、规 则、严谨
代表作:凡尔赛 宫、卢浮宫、白 金汉宫等
园林特点
注重对称和几何形状 强调人工美和秩序感 采用规则式布局如轴线、对角线等
注重植物修剪和造型如绿篱、花坛等 建筑与园林相互融合如宫殿、喷泉等 色彩丰富以绿色为主点缀其他颜色
园林特点
自然与艺术的结合: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和谐统一 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追求自然之美 枯山水:以砂石、石块、树木等元素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意境 茶道文化:将茶道与园林相结合体现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
著名园林
京都御所:日本皇室的居所也是日本最古老的园林之一 京都金阁寺:日本国宝以其金碧辉煌的建筑和精致的园林设计而闻名 京都银阁寺:日本国宝以其银白色的建筑和精致的园林设计而闻名 京都龙安寺:日本国宝以其独特的枯山水园林设计而闻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拙政园:位于苏州是中国四大名园 之一被誉为“江南园林的代表”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是中国现 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北方的 颐和园”
园林文化
起源:源于古代帝王的狩猎活动 发展:经历了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的演变 特点:注重山水布局追求自然和谐 影响: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著名园林
法国凡尔赛宫:欧洲最著名的宫殿园林之一被誉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英国皇家植物园: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优美的园林景观。 意大利佛罗伦萨植物园:欧洲最早的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优美的园林景观。 德国慕尼黑植物园:欧洲最大的植物园之一拥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优美的园林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克斯路和萨图恩路 巴克斯路和萨图恩路的亮点西兄弟 的作品,另一尊出自吉拉尔东之手。这些雕塑与 其北部的对称雕塑不分一起象征着四季。
雕塑
河流 象征着法国的四条大江和四条主要河流的铜制雕 塑装饰着大水池。在古代,希腊人还有罗马人用 老者的形象来象征河流,老者蓄着长胡须,头戴 芦苇冠,手里握浆或拿着丰饶角,象征着丰富的 水源。为了能够让人辨认出各条河流及其灌溉的 地区,卢瓦尔河的雕塑者雕塑出了芦笋和洋蓟, 这是十七世纪的宫廷非常喜欢的蔬菜,就种植在 卢瓦尔河谷地区。
芙罗拉池 芙罗拉池位于多个丛林园的交叉路口处,其中包括王后丛林园。芙罗拉 是罗马神话中的鲜花、园林和春天之神,这个水池象征着一年中的第一 个季节。杜比(Tuby)雕塑的芙罗拉头戴花冠,位于池中央。
色列斯池 方形的色列斯池是托马斯勒尼奥丹(Thomas Regnaudin)于1672年至1679年间根据 夏尔勒布伦的草图设计的。色列斯,罗马的收获女神,坐在谷物堆上,身边还有矢 车菊和玫瑰环绕。色列斯池是夏天的象征,它与其它三个表示季节的水池-巴克斯 池、芙罗拉池和萨图恩池,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整体。
太阳神盆饰雕塑 太阳神阿波罗的头部光环闪耀,提醒 着人们这是路易十四为自己精心选择 的化身。有些模仿了古罗马雕塑的盆 饰雕塑,有时是为了纪念一件更近时 期发生的事件。
四季 《四季》是科尔贝尔1674年订购的24尊雕塑整体中的一 部分,它原本应该是装饰碧水园的。在凡尔赛,《四季》 是以一些男人和女人的形象来体现的,他们都带有明显 的特征,让人很容易辨别:《冬》,一年中的最后一个 季节,是以一位老者来体现的。他很冷,并试着用一个 闪耀着火苗的火盆取暖。《冬》象征着人类生命的终结; 吉拉尔东赋予了老人一种悲怆的形象,他耽于幻想,已 经被冻僵了,濒临死亡。
穹顶丛林园 这个丛林园被改动了多次,它的名称也随着装饰的改动变化 着。勒诺特尔1675年设计的这个丛林园,在1677年-1678年 间叫信息女神丛林园,因为当时水池中央摆放着一尊信息女 神的雕像,一束水柱就从她的小号中喷射而出。1684年至 1704年间,阿波罗池的群雕被移放到了这里,它在那个时期 的名称也由此而来:阿波罗出浴丛林园。但在1677年,儒勒 阿尔杜安-芒萨尔用白色大理石修建了两座上覆穹顶的凉亭, 正是这两座凉亭赋予了丛林园现在的名称,尽管凉亭在1820 年就被拆毁了。
林荫路
除了花坛外,笔直的道路网络整齐匀称地将花园划分成了一个个方格。十七世纪时,这些道路被栅栏、千金榆 或小榆树绿篱围绕着,这些可爱的树篱或精心修剪的小榆树形成了真正的绿色围墙。在这些绿墙中留置着几处 壁龛式的凹处,用来放置雕塑。
皇家大道 大道中间铺展着宽阔的草坪,因此 皇家大道又被称作“绿毯”,它长 335米,宽40米。在路易十三时期 它已初具轮廓,但勒诺特尔把它加 宽了,并用成对且对称的12尊雕塑 和12个花瓶点缀它。大部分雕塑和 花瓶是十七世纪时罗马法兰西学院 的学生送来的。大道两侧有一些小 路通向丛林园,散步者可以在闲游 的过程中边走边探路。
水中小径 建筑师克洛德佩罗从他的哥 哥夏尔那儿吸取灵感设计了 这条小路它也被称作男孩路, 这是表示“孩子”的词汇 “Marmot”演变而来的通俗 词汇。道路边有22组铜制群 雕,雕塑下面用朗格多克大 理石承水盘支撑着。
芙罗拉路和色列斯路 与巴克斯池和萨图恩池相映衬的色列斯 池和芙罗拉池,分别象征着夏天和春天。 半裸的芙罗拉睡卧在一张花床上;她的 身边还围绕着正在编花环的爱神们。雕 塑家杜比于1672年至1677年间完成了这 组群雕。色列斯手执镰刀,在爱神们的 簇拥下,躺在遍布麦穗的地面上。这是 雕塑家勒尼奥丹的作品。
尼普顿池 1679年至1681年间,勒诺特尔指挥修建了尼普顿池,当时叫作盘龙水池,或冷杉池。 昂热-雅克加布里埃尔在1736年稍微修改了一下它的轮廓,1740年,对其进行了雕 塑装饰。三组群雕:让-巴蒂斯特利穆瓦纳创作的尼普顿和安菲特里特、普洛透斯 以及海神。路易十五揭幕的新水池以其铅制雕塑之上的喷泉的数量、喷水范围和多 样性得到了人们的赞赏。它共有99个喷水口,构成了一个了不起的水力装置。
萨图恩池
萨图恩池位于南部,与芙罗拉池 形成了完美的对称结构,主题雕 塑由弗朗索瓦吉拉尔东完成,象 征着冬季。萨图恩居中端坐在一 个散布着贝壳的小岛上,身边围 绕着他的小情人们。
阿波罗池 路易十三统治时期,1636年后,这个地方就出现了一个水池,当时叫作天鹅 池,路易十四命人用伟大的、著名的展现阿波罗坐在战车上的镀金铅制雕塑 对这里加以装饰。雕塑是杜比(Tuby)根据勒布伦的草图创作的作品,它取 材自太阳神和国王的象征-阿波罗的神话。杜比于1668年至1670年间在高布 林工厂完成了这座壮观的群雕,随后就把它运送到了凡尔赛并放置在此,并 在第二年给雕塑镀了金。
美洲,大洲的寓意雕塑 这尊大理石雕塑塑造了一个印第安人,他的脚下有一只钝吻鳄。 在那个时代,对欧洲人来说,美洲是印第安人的国度,他们都是 弓箭好手,头上插着羽毛,并且善于砍人头颅。当时密西西比河 里生活着许多钝吻鳄。
丛林园
王后丛林园 这个丛林园取代了著名的迷宫丛林园,在迷宫 丛林园的交叉路口处有一些铅塑的喷泉,上面 带有自然画风的动物形象,阐释了伊索的39个 寓言故事。1669年按照作家夏尔佩罗 (Charles Perrault)的观点建造的这个丛林 园,在1775年-1776年间重新种植花园树木的 过程中被毁了,并被王后丛林园所取代。现在 的雕塑装饰是十九世纪末放置在那里的。
龙池 水从龙池上的一个半月形装饰中流出,龙池展现了阿波罗传说的一个片段:巨蟒被 年轻的阿波罗一箭射死了。这个爬行动物旁边围绕着海豚和带着弓箭骑坐在天鹅上 的爱神们。主喷水口可以喷出27米高的水柱。1889年修缮的这个水池,每边都有道 路通向两个丛林园,即法兰西凯旋丛林园和西边的三泉丛林园。
仙女池 从金字塔喷泉池引水的飞瀑, 也就是狄安娜仙女池,装饰有 浅浮雕,其中最著名是吉拉尔 东的一件作品(1668-1670), 这尊铅制雕塑过去是镀金的, 位于承重墙上。其它的浮雕出 自勒格罗、勒隆格尔和马尼耶 之手。
巴克斯池 它被称作金秋之池,与皇家大道边的其它三个展现季节的水池类似。 巴克斯,罗马神话人物,在世界各地传授着葡萄种植技术。他是罗马 神话里的酒神,象征着葡萄收获的季节,他身边围绕着半童半羊的小 森林之神。
镜池 路易十四于1702年左右下令修建镜池。它位于国王花园对面,围绕水池的 两条龙的雕塑被委托给让阿尔迪(Jean Hardy)完成。水池布置了3个层次, 它对着五条路和四尊仿古代艺术风格的雕塑,其中包括阿波罗群雕。
碧水园
这两个矩形大水池波光粼粼,照亮了 镜廊的正面。在勒诺特尔看来,光线 和绿色植物一样,是装饰的一个要素; 在他的作品中,他很注意明暗部分整 体间的平衡。 两个大水池看上去像是城堡正面 的延伸。水池整体经过屡次修改,最 终在1685年才定形。雕塑装饰是当时 由夏尔· 勒布伦设计和指挥制作的:每 个池子的装饰品都包括四尊以法国的 江河为原型的卧雕。卢瓦尔河和卢瓦 雷河、罗纳河和索恩河、塞纳河和马 恩河、加隆河和多尔多涅河,再加上 四座仙女雕像和四组儿童群雕。1687 至1694年,铸造者凯勒兄弟(Keller) 在巴黎的兵工厂往雕塑家们提供的模 型里浇铸铜水,这是从杜比(Tuby) 到科瓦兹沃克斯等众多雕塑家的作品。
舞厅 勒诺特尔于1680至1683年间布置的这个舞厅,也被 称作假山丛林园,因为这里有许多从非洲和马达加 斯加海岸带来的磨石粗砂岩和贝壳,水就从这些石 头和贝壳上像瀑布一样倾流而下。中间是一个很容 易到达的大理石“岛”,它充当了舞池,路易十四 对跳舞这种艺术非常在行。乐师们坐在瀑布上方, 而观众们可以坐在对面一个覆满青草的阶梯席位上。
金字塔池 雕塑家弗朗索瓦吉拉尔东按照勒布伦的 草图花费三年时间完成的金字塔就位于 水池的中心。金字塔由四个叠置的铅制 承水盘构成,下面有铅制的海神侍从特 里通、海豚和鳌虾承托。
大运河
大运河是安德烈·德·勒诺特尔最 新颖的创作,他用一条长长的闪光 洞池改变了东西向的视野。工程从 1668年到1679年持续了11年。长 1670米的大运河是举行众多水上庆 典活动的地方,许多小船泛舟其上。 1669年起,路易十四派人运来了小 艇和缩小版的军舰。1674年,威尼 斯共和国给国王送来了两艘贡多拉 和四名贡多拉船夫,他们就住在大 运河顶端的一排建筑中,从此之后 这片建筑就被称为小威尼斯。如果 说夏天国王的船队可以在大运河上 游弋,那么冬天的时候,冰刀和雪 橇则滑行在已经冻成冰的水面。
法国凡尔赛宫 —花园
水池 大运河 碧水园 林荫路 雕塑 丛林园
水池
比植物造型和丛林园还要多的各种形式的水池,是法国园林中惯用的装饰:丛 林园中的飞瀑,泉眼中喷射而出的水,以及像碧水园或大运河那种映照出天空 和光线的大片静止的水。
拉朵娜池 从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汲取灵感的拉朵娜池,展现了阿波罗和狄安 娜的母亲的神话,她保护了她的孩子们免受利西(Lycie)的农民的 侮辱,并请求朱庇特为她报仇。于是他把他们变成了青蛙和蜥蜴。 马西(Marsy)兄弟雕塑的中心大理石群雕就再现了拉朵娜和她的孩 子们。1670年时,雕塑整体原本是竖立在一块岩石上的。雕塑周围有 6只身体半露出水面的青蛙,另外还有24只青蛙分布在池外草地平台 上。女神望向城堡。1687年至1689年间,儒勒阿尔杜安-芒萨尔对这 种布置进行了更改。大理石同心底座代替了岩石,拉朵娜群雕从此之 后就望向大运河了。拉朵娜池通过一个花坛得以延伸,里面还有两个 蜥蜴池。
凡尔赛宫
学号:8114208
法国凡尔赛宫 — 平面
法国凡尔赛宫 — 平面布局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拉多娜水池园的中轴线上是两座著 名的水池:拉多娜池和阿波罗池。据说,水池的设计和雕 塑者从神话故事《变形》中得到灵感,通过雕塑向人们叙 述美丽的神话和传说。神话传说拉多娜是太阳神阿波罗和 月神迪安娜之母,因被朱庇特之妻诅咒,在精疲力竭的漂 泊途中停留于里西的池塘边,但农人们不仅不让她饮水解 渴,还把水污染了。拉多娜一气之下把他们变成了青蛙。 1670年建造的拉多娜像站在一块岩石上,面对宫殿,周围 是六只变成青蛙的里西农人。1687-1689年间作了重新设计。 水池里,一座五层同心圆叠罗汉似地托起扶儿携女的拉多 娜像,里西农人变成的青蛙葡伏脚下,洒在人们身上的水 会使亵渎神灵的人变形,有的变成野兽,有的变成昆虫。 宫殿长400米,立面分三段处理,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的典范,对17、18世纪的欧洲建筑产生重大影响。主体建 筑构架由卢浮宫首席建筑师勒沃规划,室内的雕塑、家具、 壁画由崇尚罗马艺术风格的画家勒布伦任总设计和总监。 凡尔赛宫的大规模扩建由芒萨尔负责,著名的“镜廊”和 大特里亚农宫是他最杰出的作品。镜廊长76米,宽10米, 由578面镜子组成。绘画、雕塑、大理石、水晶、青铜、丝 绸饰品均是宫廷装饰的不朽之作,尽显路易王朝的奢华。 凡尔赛宫园林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园林,其奢华 几可与凡尔赛富相媲美。由勒诺特尔设计。花园占地6.7 公顷,纵轴长3公里。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 喷泉等均呈几何图形,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构筑 整齐划一,透溢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的痕迹,亦体现出路易 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和规范。园中道路宽敞,绿 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 塑比比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长、宽分 另为1650米和62米、1070米和80米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 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 然氛围。凡尔赛宫花园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