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职业卫生考试题(简答题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简答题答案)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答: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 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一、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3.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主要包括哪些?(1)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的义务(19条);(2)配备防护设施、设备、用品的义务(20条);(3)公告警示危害因素和张挂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义务(22、25、26条);(4)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控制的义务(23、24条);(5)危害治理和禁用、禁止转移的义务(21、27、28、29条);(6)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者防护知识培训教育的义务(30、31条);(7)劳动者健康检查和建档的义务(32、33条);(8)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义务(24条);(9)职业禁忌和健康损害调离安置义务(32条);(10)未成年工和女工保护的义务(35条);4. 用人单位如何体现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1)通过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告知,告知劳动者本单位主要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如何预防;2)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告知,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3)设置公告栏告知,将本单位职业病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结果等向劳动者公布;4)使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应在设备醒目的位置上设置警示标识,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职业健康卫生的范畴?A. 工作环境改善B. 职业病防治C. 劳动者个人防护D. 企业经济效益答案:D2. 以下哪种职业危害因素属于化学因素?A. 噪声B. 粉尘C. 辐射D. 高温答案:B3.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进行()体检。

A. 定期B. 不定期C. 招聘时D. 离职时答案:A4. 以下哪种个人防护用品不能预防尘肺?A. 防尘口罩B. 防尘面具C. 防尘眼镜D. 防尘工作服答案:D5.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某种作业或者职业,由于自身的(),不宜继续从事该作业或者职业的情况。

A. 健康状况B. 技能水平C. 工作年限D. 文化程度答案:A6. 以下哪种职业病的潜伏期较长?A. 尘肺B. 职业性皮肤病C. 职业性耳聋D. 职业性肿瘤答案:D7. 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降低噪声危害?A. 使用耳塞B. 建立隔音室C. 减少工作时间D. 提高工资待遇答案:D8. 以下哪种作业属于一级劳动强度?A. 坐姿作业B. 站姿作业C. 轻体力劳动D. 重体力劳动答案:D9.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小时。

A. 8B. 12C. 16D. 24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危害身体健康的工作?A. 用人单位未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B. 劳动者未进行职业健康体检C.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D. 劳动者患有职业禁忌症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 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劳动者承担。

()答案:错误2.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答案:正确3.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可以不进行职业健康培训。

()答案:错误4.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体检。

职业卫生题库(含答案)

职业卫生题库(含答案)

职业卫生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轻的往外拉耳塞,它不应该轻易移动。

如果耳塞被轻易拉出,请重新按正确方法佩戴耳塞,耳塞的三分之一部分应在耳道外。

B、当您戴好耳塞后大声说话,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空洞,您周围的声音将变小。

C、每种耳塞的尺寸以及形状不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产品。

确保您得到听力保护及舒适的耳塞佩戴效果。

D、经常检查耳塞是否佩戴良好,如有必要,请离开噪声区域重新佩戴,否则您得不到正确的听力保护。

正确答案:A2、在我国,()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 )A、超限倍数B、职业接触限值C、平均浓度D、阈限值正确答案:B3、甲省乙市某厂员工丙于 2009 年 6 月 2 日收到乙市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对其诊断结论为“尘肺Ⅰ期”的通知。

丙对此结论不服。

2009 年 7月 2 日,丙可作出哪些选择( )。

A、向甲省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申请职业病鉴定B、任何部门都不予受理诊断鉴定申请C、向乙市卫生局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D、向乙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再诊断正确答案:B4、()是手臂振动病的典型表现,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 5-10min,最长可达 30min。

( )A、白指发作B、手痛C、感觉障碍D、手麻正确答案:A5、对突发化学品中毒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建立静脉通道B、心脏按压C、电击除颤D、畅通气道正确答案:B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 )承担。

A、社康中心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C、私立医院D、人民医院正确答案:B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A、7B、6C、9D、8正确答案:D8、用人单位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之内,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职业病是指因工作而得的疾病。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职业病?A. 肺癌B. 矽肺C. 肝癌D. 职业性皮肤炎答案:C2、下列哪种物质是导致职业性荨麻疹的主要原因?A. 菌类B. 气体C. 植物粉尘D. 金属粉尘答案:D3、下列哪种工种与肝癌的发病率相关性最大?A. 化学工人B. 外科医生C. 焊工D. 食品加工工人答案:A4、下列哪种职业不易患职业性皮肤病?A. 烤面包师B. 农民C. 矿工D. 厨师答案:B5、下列哪个部位受到噪声污染的职工,易患于喉头癌?A. 焊工B. 机修工C. 印刷工D. 机床操作工答案:D6、以下哪些职业容易患上职业性骨关节病?A. 玻璃制品加工工B. 建筑工人C. 钢铁工人D. 锻造工人答案:C和D7、下列哪种职业工人患上肺部疾病的可能性最大?A. 矿工B. 空气污染检测员C. 焊工D. 爆破工答案:A二、判断题1、激光打印机会产生臭氧,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答案:正确2、职业病防治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职业病的患者进行治疗。

答案:错误3、医护人员接触病原菌时,应该佩戴随身衣物,避免与他人接触。

答案:错误4、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有机材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答案:错误5、使用手电钻需要佩戴安全眼镜,但不需要佩戴口罩。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什么是职业病?答: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特定工作场所从事某种工作而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长期潜伏期的慢性疾病,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其所致的危害。

2、职业病的分类有哪些?答:职业病的分类包括: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呼吸系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放射病、职业性精神病、职业性传染病等。

3、什么是职业卫生?答:职业卫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预防工作环境、设备与工作方式对工人造成的危害及其危害的各种措施。

四、问答题1、在工作中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答: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和环境中;对可能造成危害的设备要进行维护、保养、检修,并注意其保护装置和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的特点?A. 病因明确B. 群体发病C. 重在预防D. 可治愈性高答案:D2.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D3.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高温D. 噪声答案:C5.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以下哪项不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C6.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A.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B.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C.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粉尘B. 放射性物质C. 噪声D. 振动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诊断的依据?A. 病人的职业史B. 职业病危害接触史C. 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D. 劳动者的个人生活习惯答案:ABC4.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A. 早期发现职业病B. 早期发现职业禁忌证C. 早期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D. 评价劳动者健康状况答案:ABD5.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A. 工程技术措施B. 个体防护措施C. 组织管理措施D. 药物治疗措施答案:ABC6.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A. 现场调查B. 实验室检测C. 职业健康检查D. 流行病学调查答案:ABD7.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A. 定期监测B. 定点监测C. 个体监测D. 群体监测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C. 用人单位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D. 劳动者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承担责任答案:ABC9. 以下哪些属于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A.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B.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C.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为劳动者提供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职责?A. 如实、无偿提供B. 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C. 劳动者索取时拒绝提供D. 劳动者索取时提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024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精品)

2024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精品)

2024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精品)一、判断题1、职业卫生的监管范围:存在职业病因素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包括行政单位和部队。

(X)2、职业病没有法定职业病和非法定职业病之称。

(V)3、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劳动者无权知道干的是什么工种,接触的是什么危害因素。

(X)4、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调换工种,劳动者无权拒绝。

(X)5、我国2002年起实施的《职业病目录》中职业病的名单有10类115种职业性疾病。

(V)6、对技术服务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有争议的,不实行鉴定。

(X)7、在职业性健康检查中体检单位认为对局部劳动者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不理会。

(X)8、职业病具有不可治疗或难治疗的特点。

(V)9、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平时健康检查。

(X)10、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X二、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D.2002年7月1日2 .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8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9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C)o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10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D.粉尘、物理、生物因素11 (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职业病病人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接触矽尘工人12 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八)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13 建设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D)。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卫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生产效率B. 保护劳动者健康C. 减少生产成本D. 增加企业利润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A. 噪音B. 放射性物质C. 振动D. 空气质量3. 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工作效率B. 防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C. 减轻工作负担D. 增加工作舒适度4.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B. 随意使用化学物品C. 采用工程控制措施D.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5. 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中的“一级预防”指的是什么?A. 职业病的治疗B. 职业病的康复C. 职业病的预防D. 职业病的诊断6.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卫生的基本要求?A. 良好的工作环境B. 合理的工作时间C. 完善的福利制度D. 安全的生产设备7.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病史和临床表现B. 工作场所环境检测结果C. 个人健康档案D. 所有以上选项8. 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应承担哪些责任?A. 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B.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C. 监测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D. 所有以上选项9. 劳动者在职业卫生中的权利包括以下哪项?A. 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B. 拒绝穿戴个人防护装备C. 随意操作危险设备D. 不参与职业卫生培训10.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中,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哪些?A. 粉尘和烟雾B. 微生物和寄生虫C. 温度和湿度D. 机械性和物理性因素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职业卫生仅指在工作中保护劳动者免受物理伤害。

()2.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 个人防护装备可以完全替代其他职业病预防措施。

()4. 企业不需要对非全日制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5. 职业病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三级预防”原则非常重要。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群发性化学物中毒事件申请救援至关重要的步骤是:( )A、及时报告B、掩盖事实C、作好应急救援预案和准备D、对症治疗正确答案:A2、不可作为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吸收设备是( )。

A、填料吸收塔B、喷雾塔C、筛板塔D、水塔正确答案:D3、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 )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A、劳动者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职业健康检查机构D、中介机构正确答案:C4、职业性铅中毒仍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中毒,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修、拆旧船、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

国内以铅熔炼、( )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

A、蓄电池B、铅矿的开采C、建筑时的焊割D、印刷业铸字和浇板正确答案:A5、石棉肺患者的肺功能降低()A、与X线胸片表现同步B、与X线胸片表现无关C、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早D、往往比X线胸片表现出现的晚正确答案:C6、气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后,样品保存要注意什么()A、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B、两端敞口,低温保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C、两端密封,常温保存,在任何时间内完成分析D、两端密封,低温保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正确答案:D7、急性( ) 中毒后在恢复过程可出现“假愈期”。

A、有机磷农药B、硫化氢C、一氧化碳D、氰化氢正确答案:C8、以下哪个药物不是金属解毒剂()A、青霉胺B、碘解磷定C、依地酸钙钠D、二巯基丙醇正确答案:B9、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有关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的;(二)劳动者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职业中毒症状的。

A、在岗期间B、离岗时C、应急D、上岗前正确答案:C10、一般用( )作为衡量高温作业劳动者劳动强度和受热程度的综合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知识简答题题库及答案一1、硫化氢中毒现场急救的要点是什么?答:施救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现场抢救中毒人员。

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去除污染衣物,皮肤或眼污染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min。

静卧,保持体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与吸氧;如呼吸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切忌口对口人工呼吸,宜采用胸廓挤压式人工呼吸,直至送到医院。

2、可燃有毒检(探)测器的安装原则?答:(1)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2)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3)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3、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答: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1)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4、简述控制噪声的工程措施。

答:控制噪声,首先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如无法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可以根据噪声设备特点及生产工艺可行性等,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等措施。

吸声是采用多孔材料贴在噪声场所的墙壁或屋顶。

消声采用消声器降低噪声,常用的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及阻抗复合消声器;隔声是采用一定的材料将声源封闭,控制噪声的传播,常见的隔声室、隔声罩等,也可以将工人置于隔声室内;隔振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连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设备与材料,以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

5、如何防治高温中暑?答: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通风降温,通风可以使自然通风,也可以使机械通风;空调降温,对于可以安装空调系统的室内作业场所;没有条件时,可以防置冰块,也可以使用喷雾风扇;隔热措施,用水、隔热材料等隔离热源;露天作业的人员,如建筑作业,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开阳光最强烈的时间,采用早晚作业等。

保健措施主要有:1)入暑之前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高温禁忌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2)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特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头盔、面罩、眼镜、防热服等,工作服要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良好的面料等;3)合理饮用保健饮料,如含盐水,绿豆汤等,防止暴饮,应少量多次;4)加强营养,补充糖、脂肪、蛋白质及无机盐类等;5)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6、电焊作业主要产生哪些职业危害?答:电焊作业使用电焊条,电焊条的种类很多,但多数都含有一定量的铁、锰、硅和硅酸盐等,电焊过程中,高温时焊药和被焊接材料熔化蒸发,在空气中形成有害气体和气溶胶。

因此电焊作业时存在电焊烟尘、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一氧化碳等有害因素,长期接触且防护不当,可引起电焊工尘肺、锰中毒等职业病;此外电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7、慢性苯中毒有哪些症状?答:慢性苯中毒最常表现是神经衰弱综合征,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有的可出现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心动过速或过缓,个别病例可有四肢末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造血系统异常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减少)。

白细胞数低于4×109/L始有意义,同时或稍晚血小板也降低,皮下粘膜有出血倾向。

中毒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

8、简述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内容。

答: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措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改进工艺,加强密闭化、自动化,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等。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

主要措施:定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以早期发行病损,及时预防、处理。

第三级预防,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

措施:对已受到损害的接触者应调离原有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治疗;对生活环境和工艺过程进行改进,既治疗病人,又治理环境;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

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职业接触限值。

答: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

指劳动者在职业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10、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意义是什么?答: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限值是用人单位监测工作场所环境污染情况,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

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也是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重要的技术法规依据。

11、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注意哪些内容?答:在实施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正确运用时间加权评价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的职业接触限值,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检测,以期正确地评价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水平。

12、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是怎样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的?答: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为:G1:确认人类致癌物;G2A:可能人类致癌物;G2B:可以人类致癌物;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G4:未列为人类致癌物。

13、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答:对于标有致癌性标识的化学物质,应采取技术措施与个人防护,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

14、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该如何操作?答:当工作场所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时,若缺乏联合作用的毒理学资料,应分别测定每种化学物质的浓度,并按各个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进行评价。

15、《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表中备注栏里的“皮”是什么意思?答:在备注栏内标有(皮)的物质(如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芳香胺,苯的硝基、氨基化合物等),表示可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

使用(皮)的标识旨在提示即使空气化学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PC-TWA时,通过皮肤完整的皮肤接触也可引起过量接触。

对于那些标有(皮)的标识且OELs低的物质,在接触高度浓度,特别是在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需采取特殊预防皮肤的大量吸收。

对化学物质标识(皮)并未考虑该化学物质引起刺激、皮炎和致敏作用的特性,对那些可引起刺激或腐蚀效应但没有全身毒性的化学物质也未标以(皮)的标识。

患有皮肤病时可明显影响皮肤吸收。

16、《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工作场所化学物质容许浓度表中备注栏里的“敏”是什么意思?答:在备注栏内标(敏),是指已被人或动物资料证实该物质可能有致敏作用,但并不表示致敏作用是制定PC-TWA说一句的关键效应,也不表示致敏效应是制定PC-TWA的唯一依据。

使用(敏)的标识不能明显区分所致敏的器官系统,未标注(敏)标识的物质不表示该物质没有致敏能力,只反映目前尚缺乏科学证据或尚未定论。

使用(敏)的标识旨在保护劳动者避免诱发致敏反应,但不保护那些已经致敏的劳动者。

减少对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接触,可减少个体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对某些敏感的个体,防治其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唯一方法是完全避免接触致敏物及其结构类似物。

应通过工程控制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以有效减少或消除接触。

对工作中接触已知致敏物的劳动者,必须进行教育和培训(如检查潜在的健康效应、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知识)。

应通过上岗前体检和定期健康监护,尽早发现特异易感者,及时调离接触。

1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监测点。

答:根据监测目的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定作为长期或定期采样和监测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为监测点。

18、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有害效应答:机体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产生或出现的不良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19、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密闭空间答: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船舶燃油舱、燃油柜、锅炉内部、主机扫气道、罐体、容器等封闭空间和大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分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20、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空气监测答: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以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21、职业卫生名词解释:生物监测答: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或其代谢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它们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22、职业卫生名词解释:通风答:采用自然或机械的方法,对某一空间进行换气,以创造卫生、安全等适宜空气环境的技术。

2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工业通风答:对生产过程的余热、余湿、粉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控制和智力而进行的通风。

24、职业卫生名词解释:自然通风答: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造成的热压是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25、职业卫生名词解释:机械通风答:依靠风机造成的压力是空气流动的通风方式。

26、职业卫生名词解释:事故通风答:用于排除或稀释生产房间内发生事故时突然散发的大量有物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气的通风方式。

27、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卫生防护距离答:从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