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最新12篇)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最新12篇)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篇一1、建立并落实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
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的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货方索取生产经营资质(许可证)和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同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查验。
长期定点采购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害有毒、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志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不得采购。
5、无《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不得采购。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索证的其他食品等,均应严格索证索票。
生肉、禽类应索取兽医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监督部门出具的建议合格证书。
7、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集中消毒企业的营业执照、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8、应当查验所购产品的感官、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分门别类建立台账。
鼓励建立电子台账。
台账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单位、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9、采购乳品及含乳食品的`,应当建立单独的乳品及含乳食品进货台账。
10、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时间、名称、数量、用途、称量方式,使用人应当签字确认,食品添加剂的购进、使用、库存,应当账实相符。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六篇)

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一、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二、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使用无毒、清洁的容器盛放。
三、食品销售应专柜或专间,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
四、销售食品必须用专用工具取货,取货工具存放在洁净的容器中保存,做到货、款分开。
五、销售食品用工具、称重衡器要专用,定时消毒,保持清洁。
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管理制度一、食品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____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人员调理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等。
卫生检查制度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营业后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____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经营单位卫生管理制度一、经营场所及周围保持清洁,无污染源。
二、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食品安全制度及管理规定(通用20篇)

食品安全制度及管理规定(通用20篇)食品安全制度及管理规定篇1食品经营过程从食品采购、运输、验收、贮存、销售各环节以及现场加工食品的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准则。
一、食品经营卫生管理要求食品经营者应保证经营环境、设施设备、人员满足食品经营卫生要求。
食品经营者应对所经营食品安全进行承诺。
经营单位应设立食品安全控制管理部门或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经营卫生管理。
食品经营者应当接受每年一次的食品安全培训。
经营单位应建立与食品经营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
二、采购应建立食品采购制度。
包括供货商的选择和评价、采购流程、食品验收标准等内容。
应设立食品采购质量控制部门,对供应商的合法资质、生产能力、加工条件、卫生状况、质量管理水平、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价,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应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等相关证明文件,并存档备案。
采购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应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QS标志。
三、运输应建立食品运输制度。
明确送货人员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对于车辆卫生、食品卫生的质量安全职责。
食品运输应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和定期消毒。
车厢内无不良气味、异味。
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运输包装材料或容器应完整、清洁、无污染、无异味、无有毒有害物质,达到相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且应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在装卸、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够避免内部食品受到机械或其他损伤。
散装的食品应该具备符合安全卫生和运输要求的独立外包装。
冷藏食品的运输可采用冷藏车、保温车、冷藏列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运输工具。
一般情况下,允许冷藏温度接近的多种食品拼箱装运.应查验索取供应商提供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明及认证证书,并备案。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货证不符的应拒收或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识;应检查标识是否清楚、正确,标识不清楚的单独应存放。
第五节其他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2.按原料及用途分类
❖ (1)方便主食 包括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米粉、 包装速煮米、方便粥、脱水米饭、速溶粉类。
❖ (2)方便副食 包括各种汤料和菜肴,如香肠、火 腿肠、土豆片、海味。
❖ (3)方便调味品 为粉状或液体状的调味品,如方 便咖喱、粉末酱油、调味汁等。
❖ (4)方便小食品 可作为零食或佐餐的各类小食品, 如锅巴、各种膨化食品等。
(二)方便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 1.原料 原料如粮食、油脂、调味品均须符 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所使用的食品添加 剂需符合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的规定。
一、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 1.辐照食品的健全性 ❖ 1980年FAO/IAEA/WHO食品辐照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Irradiation,)根据长期收集到 的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资料以及辐射化学分析的结果 确定:总平均剂量不超过10kGy辐照的任何食品,没有毒理 学上的危险,不再需要做毒理实验。同时在营养学上和微生 物学上也是安全的都是安全的。
(3)二者区别
❖ AA级绿色食品标准已达甚至超过国际有机农 业运动联盟的有机食品基本标准的要求这是 AA级与A级的根本区别。
❖ 在A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 何化学合成物质,而在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 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3.有机食品
❖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称生态食品。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要求在生 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 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 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而是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根据国际有机 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 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 品,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5篇)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1.保持食堂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四害及其滋生条件。
2.保证食堂设施设备布局合理、配置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3.保证餐饮具使用前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消毒后的餐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以备用,贮存柜标有明显标记。
4.保证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保证用餐场所有足够的自来水装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
二、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1.严格食品采购制度,以招标形式来确定持有卫生许可证的送配公司,并与其签定供货合同,在合同上规定供货商必须履行的责任,并定期按国家有关卫生法规索证,保证食品来源卫生安全。
2.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对送配公司送来的食品进行检查过秤验收,发现不符合食品标签或验收不合格的肉类、蔬菜坚决退货并追究送配公司的责任。
3.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对食品进行分类,分架隔离,离地存放,并有明显的标志。
定期检查及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保证蔬菜清洗干净、无黄叶、无其他杂物,并存放在干净菜蓝里,肉类食品请清洗后加工,加工要用温水清洗干净后储存在干净的器具里。
5.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篮及其它工具容器有明显标志,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整洁。
6.保证加工食品煮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加工后的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禁止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7.食品在烹调后到出售一般不超过____小时,食堂一般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不得超过____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情况下,必须经过彻底高温消毒后,方可出售给师生。
8.每餐的各种菜各取不少于____克的样品标上标志后储存在6摄氏度的冰柜中,保持____小时以备查验。
三、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____组织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经常学习有关食品卫生知识及相关法规,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2篇)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2篇)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精选12篇)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篇1一、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1.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流通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文件。
2.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3.索取和查验的文件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保管期限不少于2年。
4.购入食品时,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销货日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选择账簿登记、单据粘贴、电子文档等其中一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6.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并追回已经售出的食品。
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二、库房管理制度1.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或设专门区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
2.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3.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
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4.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3篇)

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坚决贯彻执行食品法、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范。
2、建立卫生组织、落实管理人员、健全卫生管理网络。
设立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卫生管理自上而下形成网络,责任到部门、人。
3、制订完善的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应包括。
环境卫生保洁制度、食品采购保管制度、个人卫生及操作制度、餐具、工具、容器洗消制度、食品粗加工、切配、烧煮烹调(加工)、熟菜加工操作等卫生制度和奖惩制度。
4、组织卫生检查。
须设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制度,检查时随带记录表,对各部门的卫生情况作详细的记录,提出整改意见,卫生工作与奖金挂钩。
5、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教育。
经常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教育、定期考核,提高职工素质。
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应先经过卫生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6、做好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
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2)是指对菜市场中的食品卫生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 市场准入管理:对进入市场的食品经营者进行准入审核,要求其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和卫生条件。
2. 食品经营许可证:对菜市场中的食品经营者进行许可管理,要求其持有有效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核。
3. 食品卫生标准:制定菜市场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食品的卫生指标、质量要求等,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4. 食品安全检测:对菜市场中的食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食品符合卫生要求,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
5. 食品存储和运输要求:规定食品在菜市场中的存储和运输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包装等,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和变质。
6. 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对菜市场中的食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7. 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加强对菜市场的监督检查,发现卫生问题及时处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
8. 公开执法和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公开的执法和投诉举报渠道,接受消费者的监督和投诉,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追责。
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0篇)

菜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一、按市场规模配备卫生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佩戴统一标志,文明管理,开展经常性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二、市场划行归市,合理布局,亮证(牌)经营,明码标价,分类设摊。
无摊外摊、场外摊,确保文明经营,秩序良好。
三、有完善的上、下水设施。
水产区、牲畜区、熟食区有自来水龙头,有洗槽和下水道,地面平整,全面硬化。
经销活禽的有固定的金属笼架和水冲式设施。
活杀家禽的有封闭式炉子、瓷砖式水池、密闭式垃圾桶等卫生设施。
每批宰杀结束后,必须冲洗场地一次,保持卫生整洁。
农贸市场的冷藏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四、市场内经销食品、副食品、熟食的经营者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营业执照。
餐具有消毒保洁设施。
直接入口食品有防蝇、防尘橱(罩)和专用柜台,生、熟分开,货、款分开。
从业人员工作衣帽齐全洁净,个人卫生良好,食品卫生知识熟悉。
市场上不得销售假冒伪劣、过期、霉烂变质食品。
未经检疫的肉类不得上市销售。
五、市场应配备果壳箱、垃圾桶等卫生设施。
市场经营性垃圾全部实行袋装化、桶装化,垃圾袋装率达____%,并做到日产日清。
六、实行全日制保洁制度。
地面、摊位整洁,无乱扔杂物、垃圾。
下水道畅通,定时冲洗。
排水沟内清洁,无积存淤泥、污物。
七、市场有公共厕所。
清扫保洁消杀制度落实,蹲坑、便池内无积粪、无尿垢。
厕所内无蛛网、无蝇蛆,基本无臭味。
粪池密闭有盖,不漫溢,四周硬化。
粪便及时清运。
八、除“四害”工作落实。
有制度,有专人负责,措施落实,定期开展室内外环境消杀。
场内外无鼠及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无蟑螂、卵荚及蟑迹。
一个视野内可见苍蝇不得超过____只。
无蝇蛆、孑孓孳生。
九、认真执行门前三包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和管理人员。
市场内不得停放车辆,场外车辆停放实行定点、定线,专人管理,分类停放。
十、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有宣传阵地,定期组织管理和从业人员学习、培训。
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普及率达____%,考试及格率达____%,健康行为形成率达____%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课件
Section 1
肉类卫生及管理
可编辑课件
一、肉类鲜度变化
僵直阶段 后熟阶段 自溶阶段 腐败阶段
1.僵直阶段
糖原 乳酸 PH
肌凝蛋白等电点
肌肉凝固
僵直
2.后熟阶段(after mature)
温度低于4度 1-3天即可完成后熟过程
可编辑课件
3. 自溶阶段(autotgsis) 自溶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腐败的开始
(1)病变特征 口腔黏膜或蹄部发生特征性水疱 内含液体 破溃后形成烂斑
(2)处理原则 病畜 同群牲畜立即屠宰 肉尸高温无害化处理方可食用 病乳不得饮用
可编辑课件
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症特征
猪瘟
猪丹毒
猪出血性败血症
病原体 病毒
丹毒杆菌
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
体温 41度
42度
41-42度
病猪 咳嗽
下肢无力
15—60—20
120 其意义常温下逐渐升温,15分钟内达到120度,120度保持60分 钟,然后20分钟内降到室温
可编辑课件
蔬菜罐头的杀菌公式
10—30—10 116
2. 成品检验 保温试验 实验室检验
保温试验肉类罐头在37度保温7天 蔬菜、水果罐头20度保温7天 叩击检查 实音正常
鼓音异常 一般规定胖听率<0.1%
可编辑课件
(二)原料卫生
要求原料新鲜不得使用腐败原料
(三)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处理
装罐
排气
密封
灭菌
冷却
保温试验
包装
入库
实验室检查
可编辑课件
1.灭菌: 罐头食品的灭菌实质就是高温工艺处理 罐头食品的灭菌公式
T1 —T2— T3 t
T1=加热升温升压时间 min T2=保持恒温的时间 min T3=降温降压时间 min t =灭菌温度 肉类灭菌公式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1)病变特征 皮肤创伤
皮肤炭疽
呼吸道
肺炭疽
消化道
胃肠型炭疽
病畜主要表现为全身出血,切面成砖红色
(2)处理原则
病畜
不准解体,就地焚烧
同群牲畜 预防注射炭疽菌苗和免疫血清
接触人群 预防注射青霉素
畜圈工具 用5%NaOH或者5%甲醛消毒
可编辑课件
2.口蹄疫(aphtae epizooticae) 口蹄疫病毒引起 易感动物 牛 羊 猪
犬坐姿势
症状 呼吸困难 呈跛行
伸舌呼吸困难
宰后 皮肤出血点 皮肤充血瘀班 皮肤密集性出血点
检疫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 似穿大红袍淋巴结肿大
可编辑课件
3.结核(tuberculosis )
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 易感动物 猪 牛 羊 (1)病变特征
局部性结核 结核病变仅出现在某一组织 全身性结核 多脏器形成结核病灶
三、肉品质量分类
良质肉 条件可食肉 废弃肉
1.良质肉:指健康动物肉,使用不受限制 2.条件可食肉: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食用的肉 3.废弃肉
不准食用的肉类,如炭疽等烈性传染病及严重感染囊尾 幼的肉类(囊尾幼>6个/m2)一律销毁
可编辑课件
Section 2
奶类卫生与管理
可编辑课件
一、奶类卫生问题 1.易腐败变质 2.人畜共患传染病 二、病畜奶的处理 (1)结核病畜奶处理 明显症状病畜奶禁止使用 结核菌素阳性但无临床症状,消毒后制成奶制品
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mg/g) GB:油脂≤4.0 2. 过氧化物值(peroxide value POV)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过氧化物的含量。 GB:植物油≤10meq/kg 3. 羰基价(carbonyl group value CGV) 油脂酸败时产生的醛、酮总量。 GB:植物油≤20 meq/kg
盐水浓度为波美浓度18-20度
可编辑课件
(二)常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及其处理
1.囊虫病 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动物
(1)病变特征
囊虫常寄生在肌肉组织中,猪囊虫寄生在猪肉“米猪肉”
囊虫
人体
附着于肠壁 成虫
绦虫病
绦虫病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腹泻等
(2)处理原则
囊尾幼
处理
<3个
冷冻-12度
40cm2 4-5个
(2)处理原则 局部性结核肉尸须剔除病灶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后食用 全身性结核肉尸须销毁
可编辑课件
4.布氏杆菌病
病原体为布氏杆菌 (1)病变特征
雌性动物感染 雄性动物感染 (2)处理原则
易感动物猪、牛、羊
传染性流产 睾丸炎
高温处理 肉块<2.5kg 厚度<8cm 煮沸2小时
盐腌
干腌 湿腌
食盐用量为肉重的15%
植物性 植物油
二、油脂加工方法
精练法 压榨法 浸出法
冷榨 热榨
可编辑课件
三、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
(一)油脂酸败原因
自身因素 水分 组织残渣 饱和度 环境因素 温度 02 光线 (二)油脂卫生问题 霉菌毒素污染
多环芳烃污染 有机提取剂
高温加热
加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
可编辑课件
(三)常用卫生学评价指标 1. 酸价(acid value AV )
可编辑课件
(四)防止措施 1. 保证油脂纯度 2. 低温贮存 3. 断氧 4. 防止光照
可编辑课件
Section 4
罐头食品 (canned food)
可编辑课件
(一) 罐头容器卫生
金属罐 玻璃罐 软罐头
➢金属罐 常用材料镀锡钢板 主要卫生问题是有害金属溶出问题
➢ 玻璃罐 化学性质稳定 容易破碎 软罐头 质量轻 体积小 容易开启
肉类的自溶过程主要是微生物及组织蛋白酶的作用,而导致 蛋白质的分解,产生H2S等物 感官检查 弹性差 组织疏松 表面潮湿发粘 色泽较暗 4. 腐败阶段 腐败阶段是自溶过程的继续
可编辑课件
二、常见病畜肉的卫生鉴定与处理
(一)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 指人类和动物间可以相互传染的疾病
1.炭疽(anthrax)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可编辑课件
高温处理
>6个
工业使用或销毁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人类囊虫病
可编辑课件
2.旋毛虫病
➢主要感染猪、狗等动物
➢常寄生在膈肌、舌肌、心肌等处,主要表现为恶心、
呕吐肌肉疼痛、运动受限
➢检测方法
取膈肌脚肌肉24片
低倍镜检查
判断标准
<5个 高温处理
>6个
工业使用或销毁
可编辑课件
旋毛虫病的传染途径
可编辑课件
可编辑课件
(2)布氏杆菌病畜奶 布氏奶羊禁止挤奶 布氏奶牛的奶,煮沸5分钟可利用 凝集反应阳性,但无症状的奶牛,巴氏消毒食 品工业用 (3)口蹄疫病畜奶 发现后急宰进行严格消毒 (4)乳房炎奶 均应消毒废弃
可编辑课件
Section 3
食用油脂卫生及管理
可编辑课件
一、分类 动物性 羊脂 牛脂 猪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