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堆场或集装箱场站装卸设备选型分析
港口卸船机的选型分析

港口卸船机的选型分析摘要:卸船机是大型港口机械,它的工况复杂,选型、制造和使用牵涉到港口与船舶、机械与电气等专业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本文以大型煤炭码头为对象,对卸船机的选型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关键词:码头; 卸船机; 选型分析1 引言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不断拓宽,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港口的吞吐量逐年飙升,这就对港口的功能提出更高一步的要求。
而卸船机是整个输煤工艺系统的起点,也是主要的大型关键设备,其选型的先进性、合理性,整体设备的可靠性以及运行维护的方便性,对完成卸载任务、实现整个码头工程的设计接卸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 机型分类及比选2.1主副小车式主副小车式即传统的小车牵引式,构造特点是卸船机的起升机构、闭合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分别为3套独立的机构驱动,都有单独的钢丝绳系统,可以单动或联动以实现抓斗的各种作业动作。
该型机的钢丝绳缠绕系统复杂,用绳量大,滑轮数量多,弯曲多,容易磨损,采用主副小车各1台,后大梁需加长,整机设备加重。
结构及制造工艺简单,生产运行平稳,但整套系统的布置空间要求大,换绳工作量大,是最早应用的桥机形式之一。
2.2机械差动式机械差动式结构特点是起升电机、闭合电机与小车行走电机通过2台特殊设计的行星减速器组合装配,用来驱动4个卷筒。
同侧的2个卷筒分别绕出2根钢丝绳分别绕过桥架头部和尾部的改向滑轮绕向抓斗小车,再通过抓斗小车上的改向滑轮固定在抓斗上。
抓斗起升、闭合、小车行走所有功能都通过这4个卷筒来实现,通过2台行星减速器内圈、外圈的差动实现各种动作组合。
机械差动式缠绕系统机械差动式小车系统的优点是只有1个抓斗小车,4个卷筒,4根钢丝绳,缠绕系统简洁,相应钢丝绳用量少,磨损少,需要的滑轮也少,结构非常紧凑,整机自重减轻; 缺点是差动减速器的通用性较差。
近年来因专业制造厂技术提升及装备能力的高端化,加工精度及运行的可靠性已与普通减速器无异,形体更加小型化,布局更加合理。
内河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设备选型分析

内河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设备选型分析摘要:本文对内河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设备选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推荐方案。
关键词: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电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引言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设备选型对整个集装箱码头的工艺流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选择堆场装卸设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港区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装卸工艺模式为岸桥+集装箱牵引半挂车+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不断发展,堆场作业逐渐出现了正面吊、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电动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等其他方式。
本文结合内河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设备选型分析论证,对某集装箱码头工程设备选型提出了推荐方案。
工艺方式详细比较内河集装箱码头重箱堆场装卸设备主要有集装箱叉车、集装箱正面吊、集装箱跨运车、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等。
①集装箱叉车和正面吊方式集装箱叉车和正面吊运车机动灵活,调度方便,对场地要求低,造价低;但堆箱只有3~4层高,且作业通道占地面积大,堆场利用率低,维修费用多,不易实现自动化管理,一般用于10万TEU以下的港口。
②集装箱跨运车方式集装箱跨运车既能装卸又能搬运、机动灵活,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和跨运车作业各自独立,互不影响,因而提高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装卸效率。
集装箱跨运车的特点是设备单一,作业环节少,省掉了大量的水平运输拖挂车,设备投资少,但跨运车部件多、故障率较高,轮压大、堆箱2~3层高,占地面积大、污染较严重,对水平运距较长码头不经济。
③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方式RTG具有机动灵活、装卸效率较高、倒箱率少、设计制造技术成熟、使用经验丰富、工作安全可靠,己趋向定型标准化,尤其是GPS全球定位系统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位准确性和装卸效率,机械投资较省,堆箱4~7层高,占地面积较小,基础处理费用较低,利于分期建设和发展。
近来RTG主要方向是“油改电”型,该机型采用市电网供电,一种是采用电缆卷筒供电,另一种是采用滑触线供电。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设备选型与采购

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装卸设备选型与采购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物流的日益繁忙,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装卸设备作为港口物流设施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型与采购对于港口的运行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有几个关键要素需要考虑,包括装卸设备的类型、性能与技术指标、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流程等。
首先,选型装卸设备需要根据港口货物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不同类型的货物可能需要不同的装卸设备,例如集装箱货物需要起重机或堆垛机,散装货物可能需要装船机或输送带。
因此,在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需要详细分析不同货物的特点,以确定合适的装卸设备类型。
其次,装卸设备的性能与技术指标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
性能指标包括设备的起重能力、工作速度、作业效率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港口的装卸效率和生产能力。
技术指标涉及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易用性等,这些指标决定了港口运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在设计中,需要对装卸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符合港口运营要求。
另外,供应商的选择是装卸设备选购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优秀的供应商有着良好的信誉和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力,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装卸设备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在选择供应商时,可以通过参观厂家生产线、查阅供应商的合作案例以及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等方式来评估其能力和信誉。
同时,还要考虑供应商的地理位置,确保设备的运输和服务的便利性。
在采购流程中,合同的签订和交付时间也需要仔细考虑。
合同应明确规定设备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交付时间等具体要求,同时还应约定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质保期限。
另外,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交付和运营,还需对装卸设备的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解决可能的问题,避免延误。
除了以上要素,还需要注意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港口装卸工艺工程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在选型装卸设备时,可以考虑采用节能型设备并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港口装卸设备型号

港口装卸设备型号1. 引言港口装卸设备是指用于装卸货物的机械装备,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等货物集散地。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港口装卸设备的种类和型号也日益丰富多样。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港口装卸设备型号,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分析。
2. 港口起重机(RTG)港口起重机(Rubber Tire Gantry Crane),简称RTG,是一种具有轮胎行驶功能的起重设备。
RTG通常由四个宽大的轮胎支撑,因此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够在码头上灵活行驶。
主要特点:- 起重能力强:RTG通常具备较大的起重能力,能够承载重型货物。
- 高度可调节:RTG的升降系统能够实现对起重臂高度的调节,适应不同高度的货物堆放。
- 自动化程度高:现代化的RTG设备配备了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集装箱的自动堆放和转移。
应用场景: - 集装箱码头:RTG主要用于集装箱码头,用于装卸集装箱并进行堆放。
- 港口货物转移:RTG还可以用于货物的转移,将货物从船舶上卸载到港口仓库中。
3. 港口门式起重机(STS)港口门式起重机(Ship-to-Shore Crane),简称STS,是一种大型的港口装卸设备。
它通常被安装在码头上,用于装卸集装箱船舶。
主要特点: - 大起重能力:STS起重机具备较大的起重能力,能够同时操作多个集装箱。
- 高度可调节:STS起重机的升降系统能够根据集装箱船舶的高度进行自动调节。
- 快速操作:STS起重机采用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快速进行装卸操作。
应用场景: - 集装箱码头:STS起重机可以用于装卸集装箱船舶,并将集装箱堆放到合适的区域。
4. 港口堆高机(Stacker)港口堆高机(Stacker)是一种用于堆放货物的特种装卸设备。
它通常用于堆放散装货物、木材等非集装箱货物。
主要特点: - 负重能力强:堆高机通常具备较强的负重能力,能够堆放较重的货物。
- 高度可调节:堆高机的叉臂可以根据货物的堆放高度进行调节。
集装箱码头施工工艺堆场规划与装卸作业

集装箱码头施工工艺堆场规划与装卸作业在现代物流中,集装箱码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成为连接陆运和海运的枢纽。
码头的规划和设计对于实现高效的装卸作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集装箱码头施工工艺堆场规划与装卸作业的相关内容,包括堆场规划、堆存方式以及装卸作业流程等。
一、堆场规划集装箱码头的堆场规划是确保装卸作业高效进行的基础。
在堆场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堆场尺寸和布局:根据预计的集装箱吞吐量以及码头的使用需求,确定堆场的大小。
堆场布局需要考虑到道路连接、堆场内部交通流动,以及与码头设施的衔接。
2. 堆场设备:包括堆高机、正面吊、轮胎吊等装卸设备的布置和数量。
设备的选型需要充分考虑装卸作业的需求,以确保高效完成装卸任务。
3. 堆场管理:建立科学的堆场管理系统,包括集装箱定位、堆场内车辆和人员的管理。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堆场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堆存方式堆存方式是指集装箱在堆场内的摆放方式,不同的堆存方式对于装卸作业效率和堆场的利用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1. 行车道堆存方式:将集装箱沿着行车道进行排放,方便设备进行装卸作业。
这种方式适用于集装箱周转较快、装卸作业规模较大的码头。
2. 堆桥堆存方式:通过架设堆桥将集装箱堆放在桥上,方便集装箱的转移和堆存。
这种方式适用于堆场面积相对较小、需要频繁进行转移的码头。
3. 堆场分区堆存方式:根据集装箱的属性和目的地进行分区堆存,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
例如,将不同类型的集装箱、进出口集装箱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域。
三、装卸作业流程装卸作业是集装箱码头的核心环节,流程的合理规划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1. 提箱作业:当集装箱到达码头时,需要通过卡车或者火车将其送至码头。
在提箱作业中,需要注意对集装箱的标识和检查,确保提供正确的集装箱。
2. 堆场堆放:将提升机、正面吊等装卸设备应用于堆放集装箱的工作中,根据堆场规划和堆存方式将集装箱放置在指定区域。
3. 装卸作业:根据船舶的到港计划,安排装船和卸船作业。
港口码头的货物装卸设备

港口码头的货物装卸设备港口码头是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的重要节点,货物装卸设备的高效运作对于港口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港口码头的货物装卸设备进行分析,探讨其类型、功能以及对港口运作的影响。
一、港口货物装卸设备的类型港口货物装卸设备是指用于装卸货物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集装箱起重机、港口龙门吊、港口堆场岸桥等。
1. 集装箱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是港口中最常见的装卸设备之一,用于装卸集装箱货物。
它通常由塔架、伸缩臂、起重机械、驾驶室等组件构成,能够在码头上方进行水平和垂直移动,将集装箱从船舶上吊下,并在堆场上进行堆放。
2. 港口龙门吊港口龙门吊是一种大型起重设备,用于装卸重货物。
它的特点是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和操作灵活性,能够满足港口对于各类重型货物的装卸需求。
3. 港口堆场岸桥港口堆场岸桥是连接码头和堆场之间的桥梁设施,主要用于将装卸机械从岸上移动到船舶上。
它承载着装卸设备的运输和定位功能,是港口货物装卸的重要一环。
二、港口货物装卸设备的功能港口货物装卸设备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货物转移货物装卸设备能够将货物从船舶上移至堆场,或从堆场装载至船舶。
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大量货物的转移,提高港口的吞吐量和运营效率。
2. 堆放和仓储装卸设备能够将货物准确地堆放在堆场上,确保货物的分类、整齐和有序堆放。
这为后续的仓储和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防止货物的丢失和损坏。
3. 操作安全合理使用货物装卸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安全性。
这些设备经过精心设计和工程计算,能够承载大量货物并进行精确控制,降低人工操作误差和事故风险。
三、货物装卸设备对港口运作的影响货物装卸设备对港口的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运作效率高效的货物装卸设备能够提高港口的运作效率,缩短货物的装卸时间,提升堆场周转速度。
这对于港口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2. 吞吐量货物装卸设备的高效运作能够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增加港口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关于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选型与优化的研究

关于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选型与优化的研究吴志昂(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C09物流1,091320103)2012.10.26[摘要]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增加泊位机械数量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相对于堆场扩容来说较为容易,但是设备的配置和装卸工艺是系统工程,如果自身配置不科学,与外围环境不协调,一味靠增加设备数量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设备配置的日趋合理、装卸工艺上的每一个进步,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系统更进一步的认知和落实,所包容的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解决系统协调的思想越开拓,采用的方法越科学。
[关键词] 集装箱装卸设备优化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集装箱运输在我国以至全世界范围内均空前高速发展,第五、第六代集装箱大型船舶已成为世界远洋干线运输的主要船型,由此对集装箱码头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第一章集装箱码头装卸设备的选型我国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最早从1979年的天津港开始,20多年来经历了跨越式过程,目前已发展到20多个集装箱枢纽港。
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更是发展迅猛,全国各主要港口都在不遗余力的加快码头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
主要表现在:“九五”期间利用外资建港,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提高了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加速了港口专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我国众多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高效先进的设备和流转运输效率及科学管理水平已呈高速增长的良性循环状态;各港注重加强装卸设备和装卸技术的先进性,集装箱装卸设备逐年更新换代,装卸工艺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设备种类和系统配套逐步完善;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一些码头配备的管理系统具有自动进行作业设备分派、集装箱装卸作业顺序安排、船舶计划和配载、堆场计划、车辆和集装箱跟踪等功能,且各部门之间实现了EDI。
然而,我国的集装箱码头只采用极其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作业工艺,这样降低了风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码头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物流工程中的装卸设备选择与配置策略

物流工程中的装卸设备选择与配置策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的迅速增长,装卸设备在物流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装卸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策略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设备选择和配置策略等方面探讨物流工程中的装卸设备选择与配置策略。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装卸设备选择和配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根据物流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明确装卸设备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具体而言,需求分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物特性:不同类型的货物有不同的特性,如重量、尺寸、易损性等。
根据货物特性,选择适合的装卸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叉车等。
2. 作业环境:作业环境对装卸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有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作业环境狭小,应选择体积小巧、机动性强的装卸设备;如果作业环境存在危险因素,应选择具有安全保护措施的装卸设备。
3. 作业量:作业量是选择和配置装卸设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作业量的大小,确定装卸设备的数量和规模。
如果作业量较大,可以考虑采用自动化装卸设备,提高作业效率。
二、设备选择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装卸设备的选择。
装卸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功能需求: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具有适当功能的装卸设备。
例如,如果需要进行起重作业,可以选择起重机;如果需要进行搬运作业,可以选择叉车。
2. 技术性能:装卸设备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应选择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装卸设备。
例如,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升降速度等指标应符合要求。
3. 经济性:装卸设备的经济性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应综合考虑设备的购买成本、运行维护成本、能耗等因素,选择经济实用的装卸设备。
4. 可靠性:装卸设备的可靠性是保障物流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应选择质量可靠、维修保养方便的装卸设备,以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三、配置策略在选择装卸设备之后,还需要进行配置策略的制定。
配置策略是指根据物流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装卸设备的数量、位置和布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码头堆场或集装箱场站装卸设备选型分析
一、集装箱装卸运输设备的发展
国际和国内物流业快速发展带动着各类港口及港口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装卸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在加速。
集装箱运输最早起步于集装箱底盘车系统,即在整个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始终装在底盘车上。
由于集装箱单层堆放需要很大的陆域堆场面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逐渐被集装箱跨运车系统取代。
跨运车单机即可完成集装箱的水平运输、堆场堆垛、装卸集装箱牵引半挂车等多个环节的作业,具有机动灵活、作业方便等优点,但由于集装箱堆码层数较低(一般最高堆3层),堆场利用率低,而且跨运车本身机械完好率低,维修工作量大。
因此,该系统也逐渐被淘汰。
随之出现的是集装箱正面吊运机,与跨运车系统比较,这种工艺增加了水平运输环节,增加了水平运输设备——集装箱牵引半挂车,堆场利用率相对略高,堆场堆箱层数达到4层。
缺点是设备的转弯半径较大,一般需要在箱与箱之间留出 15m 的作业通道。
目前世界上通用并且成熟的集
装箱堆场装卸设备主要是轮胎吊和
轨道吊。
标准的轮胎吊(有一种由标
准轮胎吊发展成的轻型轮胎吊,将在
第二部分介绍),其跨距为 23.47m ,
跨内可堆放6列集装箱和1个集装箱
牵引半挂车的通道,一般堆高5层、
跨越4层集装箱,堆场利用率较高。
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机动灵活,我国设计的第1个集装箱泊位——天津港集装箱泊位即采用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
轨道吊与轮胎吊相比较具有:①沿固定的轨道行走,方便实现自动化和码头相位管理;②因使用电能,营运成本较低;③使用电能,噪声低、污染少;④故障率低等优点。
其缺点是机动性差,基本上不能从1个堆场转到另1个堆场作业。
还有一些如正面集装箱叉车和侧面集装箱叉车、集装箱自装自卸车组、堆高机等,本文就不作分析,仅对轨道吊、轮胎吊、正面吊三种主要的装卸设备进行具体分析比较。
二、三种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
轨道吊由主梁、刚性和柔性门腿、运行小车、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电气系统、操作驾驶室等组成。
根据堆场作业工艺,在单门腿方向或双门腿方向外伸悬臂成为单悬臂或双悬臂机型,不外伸成为无悬臂机型。
根据场地、集装箱储运工艺流程及装卸的车辆(集装箱卡车或铁路车辆)确定采用无悬臂、单悬臂和双悬臂的不同结构形式。
主要技术参数(以黄埔仓码公司45T/ 35M 为例):
轮胎吊由门形支架、动力传动系统、起升机构、大车运行机构、小车运行机构及伸缩式吊具等组成。
装有集装箱吊具的行走小车沿主梁轨道行走,进行集装箱装卸和堆码作业,轮胎式行走机构可使起重机在货场上行走,并可作90º直角转向,从一个货场转移到另一货场,作业灵活。
主要技术参数(以南京港机厂制造的QGLT40.5-5/6轮胎吊为例):
在此也介绍一下由北京水运科
学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轻型轮胎
吊(第一点中轮胎吊图片为轻型轮胎
吊),设备自重轻,轮胎低,且造价
仅为通用轮胎吊的1/3~1/2。
轻型轮
胎吊采用四组缠绕钢丝绳的圆柱形
的卷筒,共同完成货物的起升和运行;它采用支撑在滑轮轴上的滑轮和钢丝牵引方式实现货物起升限位保护;它采用安装叉保护支撑的方式实现轮胎漏气后起重机的防倾覆保护。
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同时具有轮胎式起重机机动灵活的特点。
正面吊由工程机械底盘,伸缩臂架,集装箱吊具等三部分组成,底盘有发动机,动力换档变速箱,前桥,后桥,转向系统,驾驶室,车架,配重,车轮等部件;伸缩臂架有伸缩油缸,俯仰油缸,臂架等部件;集装箱吊具有旋转机构,上架,联接架,底架,伸缩架,伸缩油缸,防摇油缸,侧移油缸,旋锁油缸等部件。
吊装集装箱时正面吊不一定要与集装箱垂直,可以与集装箱成夹角作业。
在起吊后,可旋转吊具,以便通过比较狭窄的通道。
同时,吊具可以左右侧移各800mm,以便于在吊装时对箱,提高作业效率。
对于场地条件较差的货运站,正面吊也能正常作业。
主要技术参数(以佛山仓码公司DRF450正面吊为例):
三、三种机械设备的装卸工艺特点
利用轨道吊装卸工艺流程包括
两种类型:一种是卸船时用集装箱装
卸桥将集装箱从船上卸到码头前沿
的集装箱拖挂车上,然后拖到堆场,
采用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进行
堆码;装船时相反,在堆场上用轨道
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集装箱装到
集装箱拖挂车上,然后拖到码头前
沿,用装卸桥把集装箱装船。
另一种
则是在船与堆场之间不使用水平搬
运机械,而是由集装箱装卸桥与轨道
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直接转运。
轨道
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将悬臂伸至集
装箱装卸桥的内伸距的下方,接力式地将集装箱转送至堆场或进行铁路装卸。
利用轮胎吊装卸工艺流程为:卸船时,集装箱装卸桥将船上卸下的集装箱装在拖挂车上,运至堆场,再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进行卸车和码垛作业;装船时,在堆场由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将集装箱装上拖挂车,运往码头前沿,等待装卸桥装船。
该方案的特点是集装箱拖挂车只作水平运输,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担任堆拆垛作业,从而将集装箱拖挂车快速疏运和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堆码层数较多的特点结合起来,达到提高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的目的。
利用正面吊装卸工艺方案,其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种:
1、码头前沿至堆场堆箱作业。
用集装箱正面吊从码头前沿吊起集装箱,运至堆场堆箱,空载返回码头前沿进行第二次循环作业。
2、堆场至半挂车的装箱作业。
用集装箱正面吊从堆场吊起集装箱,运至半挂车上放下,由半挂车运走,然后空载返回堆场准备第二次循环作业。
3. 操作循环作业。
正面吊从码头前沿吊运集装箱至堆场堆箱,然后在堆场吊运集装箱回码头前沿放下,再做第二次循环。
四、三种机械设备的综合比较
对三种主要装卸设备的综合比
较应该从技术、经济、效率、成本着
手,本文从以下几个指标分别进行比
较。
1)投资情况:包括单机价格、附属或配套设施投资等。
2)技术性能:包括堆场利用率、作业效率、操作性能、安全、环保性能等。
3)运营成本:包括人力需求、能耗情况、维修保养费用、使用寿命等。
4)实现自动化可能。
5)发展前景、抗风险能力等。
归纳成如下表格:
表格说明:1、单箱能耗参考《01年东江仓码公司发展规划》及《集装箱轨道吊和轮胎吊的“穿插、混合”使用》计算出。
2、堆场能力以瑞驰物流公司9631平米的场地推算出。
从上表可以归纳三种装卸设备的优缺点:
五、对集装箱装卸设备的选型建
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轨道吊
在堆场利用率、维护成本、作业效率
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那是不是
所有的堆场或场站选择轨道吊都比较合适呢?答案是否定的,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我们所描述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对而论,只有合适才是最重要。
例如,建立临时的集装箱堆场,没有必要大规模进行基础建设,电力增容等,这是选择轮胎吊、轻型轮胎吊或正面吊会比较合适。
还有一些港口,由于吞吐量增长不快,码头建成后需数年才能达产。
如一次性投资过大,会影响投资效益,因此,往往是基础设施先期建成,设备分期购置。
在这种情况下,选用轮胎吊或轻型轮胎吊会比选用轨道吊更为灵活。
在非常不规则的堆场,也不适用使用轨道吊,但有一些码头或堆场靠近居民区,有排放废气及噪音的限制要求时,通常应选择轨道吊。
由此可见,无论轨道吊还是轮胎吊目前都有着对方无法替代的优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它们都还将凭借各自的优势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继续发展。
相对而言,轮胎吊或正面吊较适宜于集装箱运输尚处于起步阶段、临时的堆场或集装箱运输发展不稳定的港口,对于集装箱运输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且发展势头良好的港口或堆场,则宜考虑采用轨道吊方案。
顺便在此提一提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将轮胎吊配上市电运作,既能降低能耗又能发挥轮胎吊的机动性。
目前广州黄埔穗林码头就已采用。
另外还有一些码头提出共轨的概念,所谓共轨就是将轨道吊和轮胎吊布置在相同跨距的轨道上运行。
轨道吊的跨距设计成 23.47m ,轨道为平板型,中间有1条浅沟以供轮胎吊行走使用。
这样的配置,既能保证高效、低成本,又有利于环保和自动化的实现,还兼具一定的灵活性。
这种集装箱堆场装卸工艺已经在厦门港海沧港区的1、5、6号泊位的工程设计中率先采用。
甚至还有一些设计公司正在研发将轨道吊自由转场,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
在码头堆场或集装箱场站中选取集装箱装卸工具,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码头预期的吞吐量;
2、码头的投资能力;
3、各类装卸机械的配比;
4、管理系统的先进性;
5、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评估。
通过对以上因素综合考虑结合第四、第五点再选取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装卸设备组合作为码头或堆场的主要经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