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饲料压制注意事项
颗粒饲料的要求

颗粒饲料的要求介绍颗粒饲料是一种以均匀颗粒形式提供给动物食用的饲料。
它通过机械方式将原料压制成颗粒,具有均匀性好、稳定性高和方便食用等优点。
本文将探讨颗粒饲料的要求,包括颗粒饲料的制备工艺、原料选择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制备工艺要求颗粒饲料的制备工艺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颗粒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研磨原料在制备颗粒饲料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研磨处理,以改善颗粒的可压性和稳定性。
研磨的目的是将原料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提高其流动性和混合性,从而保证颗粒饲料的均匀性。
混合将研磨后的原料进行混合,保证不同原料的比例和饲料配方的准确性。
混合的过程需要充分均匀,以确保颗粒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调湿原料中的湿度会影响颗粒的制备效果,因此需要调整原料的湿度。
湿度过高会导致颗粒易碎,湿度过低则难以形成颗粒。
通过加水或者干燥来调整原料的湿度,以满足颗粒饲料的要求。
压制将经过混合和调湿处理的原料送入颗粒机进行压制。
颗粒机通过压力将原料压制成颗粒状,并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提升颗粒的稳定性和耐崩解性。
冷却与筛分颗粒饲料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防止颗粒因高温而变形或破裂。
冷却后,对颗粒进行筛分,分离出不符合要求的颗粒或碎屑,以获得均匀、完整的颗粒饲料。
原料选择要求颗粒饲料的制备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以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品质稳定。
蛋白质原料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合理选择蛋白质原料对于颗粒饲料的质量至关重要。
常用的蛋白质原料包括豆粕、鱼粉、麸皮等。
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生物价值好的原料,可提高颗粒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长性能。
能量原料能量是动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合理选择能量原料能提高饲料的热能价值。
常见的能量原料包括玉米、小麦、大米等。
选用能量含量高、消化利用率好的原料,有助于提高颗粒饲料的能量供给。
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健康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合理选择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能保证动物的营养均衡。
调控颗粒饲料硬度的一些技巧

调控颗粒饲料硬度的一些技巧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是颗粒饲料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在饲养过程中还发现,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对畜禽生产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调控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是业内人士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纵观颗粒饲料加工工艺全过程,除饲料配方外,影响颗粒饲料硬度的加工工艺还包括:原料的粉碎工艺;原料的膨化和膨胀工艺;原料的混合、加水、喷油工艺;蒸汽预调质工艺;制粒过程中模具的选择;后熟化、后喷涂工艺;干燥冷却工艺。
1、原料粉碎工艺对颗粒硬度的影响粉碎工艺中对颗粒硬度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原料的粉碎粒度。
一般来说,原料粉碎粒度越细,在调质过程中淀粉越容易糊化,在颗粒料中的粘结作用越强,颗粒越不容易破碎,硬度越大。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不同的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环模孔径的大小,粉碎粒度要求作适当的调整,鸡鸭料要求粒度粗一些,粉碎的平均粒径在800~900μm;乳猪料要求细一些,粉碎的平均粒径在400~500μm;育肥猪料粉碎的平均粒径在600~700μm;鱼料和特种水产料粉碎的粒径要求更细一些,一般在250μm以下。
在禽用饲料中一般要求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要大,粉化率要低,减少饲料的浪费。
要提高禽用颗粒饲料的颗粒硬度,可以通过调控原料粉碎粒度的粗、中、细比例来达到提高颗粒硬度的目的。
粗颗粒指粒径在900μm以上的要求不超过15%,中颗粒是指粒径在700μm左右的为35%左右,细颗粒指粒径在500μm以下的,要求超过50%。
其中要求粒径小于250μm的细粉不少于25%,这部分细粉中的淀粉在调质时能够充分糊化,在制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粘结作用,将粗、中、细粒径的颗粒粘结在一起成为大颗粒,提高颗粒的硬度和降低产品粉化率。
在猪料生产中一般要求颗粒的硬度要适中,太硬会降低产品的适口性和生产性能,太脆会提高产品粉化率,降低生产性能,增加浪费。
在猪料的生产中一般要求粉碎粒径在700~500μm之间的超过70%,250μm以下细粉要超过20%。
影响饲料制粒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

影响饲料制粒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分析颗粒饲料具有营养分布均匀、消化率高、便于储存及不发生自动分级等优点,在养殖业中日益得到普遍应用。
制粒是生产颗粒饲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制粒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质量。
对于饲料生产厂家,如何减少机器磨损和电耗,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制粒质量,提高制粒产量,成为饲料企业在竞争中极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就影响制粒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就其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
1 饲料成分不同的原料由于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对制粒有不同的影响,因而具有相异的制粒特性。
1.1淀粉淀粉对制粒的影响受温度和水分的制约。
在一定水分存在的情况下,淀粉在受热超过糊化温度时吸水膨胀,淀粉分子间键破裂,淀粉分子产生水化作用而形成α-淀粉,温度越高,糊化度越高。
淀粉糊化后易于制粒,因此,淀粉含量高的饲料,饲料的密度大,易于制粒。
但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往往含蛋白质低,在低温条件下难于糊化,易于制成脆性的颗粒饲料。
1.2 蛋白质蛋白质具有热塑性和黏结性。
在制粒过程中,蛋白质因摩擦作用而受热后,经受高温、高压作用,蛋白质的三级、四级分子结构断裂,饲料的可塑性增大,有利于制粒。
1.3 脂肪脂肪具有润滑作用,能减少物料通过模孔时的摩擦阻力,延长压模寿命,同时降低能耗,提高产量。
它的来源有饲料本身的和外界添加的两种,原料本身含有的脂肪,在制粒过程中由组织向外渗透,有利于制粒。
在配合高能量饲料时,油脂添加量超过3%,则会使颗粒变软,质量下降,粒化率低,压模磨损反而加激。
因此,添加量一般以1~3%为宜,当需要添加油脂数量较多时,超过部分可以采用制粒后涂脂的方法来实现。
1.4 纤维素纤维素具有一定的聚合力,对饲料具有一定的黏结作用。
但用量多时不易挤压通过模孔而难以形成颗粒,这是因为向模孔挤入高纤维饲料时需要较大的力量,这样不仅会缩短压模的寿命,而且产量也会受到影响,但能制成硬的颗粒。
通常认为原料中含有3~7%的粗纤维,可提高制粒后颗粒的硬度,降低粉化率,但粗纤维超过10%就会因黏结性差而降低颗粒硬度和粒化率,并增加模辊的机械磨损。
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

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一、前言鱼颗粒饲料是一种适合各种鱼类的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其制作配方对于生产出高品质的鱼颗粒饲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原材料选择1.主要原材料:玉米、大豆粕、菜籽粕、小麦粉等。
2.辅助原材料:蛋白质粉、氨基酸、矿物质混合物等。
三、配方设计1.确定蛋白质含量:不同种类的鱼需要不同含量的蛋白质,通常在25%-40%之间。
例如,草鱼需要30%左右的蛋白质。
2.确定能量含量:能量含量应该与蛋白质含量匹配,通常在3000-4000千卡/千克之间。
3.添加矿物质和维生素:根据不同种类的鱼需要添加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4.添加氨基酸:在主要原材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氨基酸,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四、制作步骤1.原材料处理:将主要原材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蒸煮,使其变得柔软易于磨碎。
2.磨碎:将蒸煮后的原材料通过颗粒机进行磨碎,使其成为适合鱼类食用的颗粒形态。
3.混合:将颗粒形态的原材料和辅助原材料进行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4.压制成型:将混合好的饲料放入压力机中进行压制成型,使其成为具有一定硬度和稳定性的颗粒形态。
5.干燥:将压制好的颗粒饲料放入干燥室中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10%以下。
6.包装:将干燥好的鱼颗粒饲料分装并密封保存。
五、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原材料混合和添加辅助原材料等操作。
2.在加水、搅拌、压制成型等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干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防止饲料变质。
4.包装时要注意卫生和密封性,避免受潮或受到污染。
六、总结鱼颗粒饲料制作配方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生产出高品质的鱼颗粒饲料。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搭配和适量喂养,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效果。
颗粒饲料压制机的使用技术

颗粒饲料压制机的使用技术作者:李烈柳胡海蓉来源:《科学种养》2015年第12期一、颗粒饲料压制机的种类与技术参数1. 种类按其结构特征不同,该机可分为螺旋式、平模式、环模式三种类型。
2. 技术参数①北京中燕农牧机电设备联营公司生产的9KSJ-300型颗粒饲料加工机组技术参数。
配套动力:21.7千瓦;成品类型:硬颗粒饲料;颗粒成形率:≥95%;颗粒水中稳定性:≥15分钟;生产率:≥300千克/小时(压模孔Φ4毫米);外形尺寸:长2800毫米、宽2800毫米、高3028毫米;操作人员:3~4人。
②浙江象山正圆农牧机械设备制造厂生产的25C型软颗粒饲料压制机技术参数。
主电动机功率:15千瓦;进料电动机功率:0.55千瓦;环模内径:250毫米;耗电量:14~17度/吨;生产率:750~2000千克/小时;机器质量:400千克。
该机加工出的直径5~6毫米(模具可更换)颗粒软饲料,含水率12%~30%(可控制制粒),适用于淡水、海水鱼类养殖。
二、颗粒饲料压制机的结构与工作过程1. 结构KYL-45型平模式颗粒饲料压制机的结构如图所示。
该机由喂料、压制、出料、传动、电控五大系统组成。
喂料系统包括料斗、喂料搅龙、搅拌器。
压料系统包括分料器、压辊、固定平压模等;压模可用耐热性材料制造,可正反两方面使用;压辊有4只,采用碟形弹簧调节辊模间隙。
出料系统由切刀和旋转出料盘组成。
2. 工作过程该机工作时,粉料经料斗到喂料搅龙,再到搅拌器,同时加入蒸汽或水,充分混合后进入压制系统。
粉料又经旋转分料器被均匀地撒布于固定平压模表面,然后4只旋转的压辊将粉料挤入压辊与平模之间。
由于压辊既受主轴传动而公转,又受与平模、物料的接触、摩擦而自转,故具有强制性碾压作用,颗粒压制效果较好。
经模孔压出来的柱状饲料,再被与主轴同步旋转的切刀切断成所要求的长度,最后通过出料圆盘以切线方向排出机外。
三、颗粒饲料压制机的使用1. 压制机的操作要点①机器进行5分钟空转试验各部正常后,新机在使用前进行压模清洗15~25分钟。
小型颗粒饲料机怎么使用

颗粒饲料简单来讲就是由粉末高温消毒制成的饲料,与粉末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粒状材料被广泛使用。
那么作为生产颗粒饲料的小型颗粒饲料机要如何使用呢?下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使用方法1、新机磨合时取10-20公斤混合粉状饲料,加5%-10%食用油调匀,并用手打开油块,先添加饲料,启动机器并调节压辊用扳手拧紧螺栓,等待正常直至放电。
将油性饲料在机器中重复3-5次后,逐渐添加干燥的物料。
2、调整进料长度。
通过调节设置在排出口处的切割器来调节颗粒的长度。
3、加工过的颗粒的相对高温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冷却至室温以保存袋子。
二、使用注意事项:1、如果新机器首次使用,则必须先磨合,否则不能正常使用。
2、照明电源,电源线用不少于4平方米的铜线,电表使用5-10A。
3、在造粒机上工作时,请勿将手伸入进料口。
4、在开启机器之前,必须先添加较少的材料然后再开启。
关闭时,请在机器中稍加进纸,以防止机器的压力辊与模板接触。
5、如果机器工作中出现卡住现象,请立即将其停止,按压力辊以松开螺栓,然后重新启动机器。
6、每次工作完成后,必须松开调节辊螺栓。
7、在机器使用了一定的时间或压出一定数量的颗粒后,如果产生的颗粒破碎或颗粒不是固体,则应将圆盘移至以下混合进料中添加2%- 4%的水。
8、经常检查皮带的松紧度,以防止机器产量低,皮带打滑等。
9、再次使用制粒机时,应在低负载下工作约40个小时,然后更换变速箱中的齿轮油。
将来会定期更换100个小时,并且所有轴承应定期注满润滑脂。
10、制粒机连续工作,电机加热到70度,这是正常现象。
随着畜牧养殖业业的发展,饲料颗粒喂养已经成为经济的方法。
因此为提高颗粒饲料设备的效率,一定要提前掌握好设备的使用办法以及注意事项哦!。
饲料生产中制粒的三个流程

饲料生产中制粒的三个流程
饲料生产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制粒是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制粒过程可以将各种原料混合后压制成颗粒状,方便储存和运输,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下面我们将介绍饲料生产中制粒的三个流程。
1. 原料准备。
饲料生产中的原料种类繁多,包括玉米、大豆、麦麸、鱼粉等多种粮食和蛋白质来源。
在制粒前,需要对这些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和配比。
一般来说,原料需要经过破碎机、混合机等设备进行处理,以确保原料颗粒的均匀性和质量。
2. 制粒加工。
制粒加工是饲料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制粒机将混合好的原料压制成颗粒状。
在制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原料和饲料配方来调整制粒机的参数,包括压力、温度和速度等。
这样可以确保制成的饲料颗粒大小均匀,密度适中,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3. 干燥与冷却。
制粒后的饲料颗粒含有一定的水分,需要通过干燥设备将其降
低至适当的水分含量。
然后通过冷却设备,将热的颗粒饲料迅速降
温至室温,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这一流程可以有效地延长
饲料的保存期限,提高饲料的品质。
总结。
制粒是饲料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原料准备、制粒加工
和干燥冷却三个流程,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颗粒均匀的饲料产品。
这些饲料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制粒流程的合理运用对于饲料
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加工颗粒饲料降低粉化率的措施

加工颗粒饲料降低粉化率的措施作者:李烈柳唐清明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9期颗粒饲料是将粉状饲料经颗粒饲料压制机加工而成,适用于农村畜禽场和水产场的牲畜、鱼类食用。
农村有些颗粒饲料加工专业户,由于对其加工原料配方不熟悉,生产加工工艺、设备操作使用等方面技术不熟练,以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粉尘过多、生产率下降。
以下介绍加工颗粒饲料降低粉化率的措施,供参考。
一、加工原料配方方面1. 尽可能控制原料的含水量,一般不宜超过14%,这样有利于增加蒸汽的添加量,加工时可提高淀粉糊化率,增加黏性,降低粉化率。
2. 原料配方中,尽可能选用含高淀粉的原料,必要时配方中可添加黏结剂,以提高颗粒的成形率和稳定性。
3. 在颗粒饲料配方中,一般要添加油脂,以提高饲料的能量。
添加油脂有利于提高制粒产量,减少粉化率;但添加油脂过多,会导致颗粒饲料不易成形;适宜的油脂添加量为不超过加工质量的5%,否则应在制粒后对颗粒饲料进行表面处理(即油脂喷涂)。
4. 原料中添加少量蛋白质,在水的作用下受热软化后易穿过加工模孔,制粒后冷却变硬,有利于制粒成形,减少粉化率。
二、加工工艺、设备、操作方面1. 合理选择原料的粒度。
加工工艺显示,原料粉碎得越细,颗粒的表面积越大,粉化率越低。
2. 延长粉料调制时间,使淀粉充分糊化,以提高成形率,降低粉化率。
3. 根据不同的配方,选用不同厚度的加工压模。
压模薄,加工出的颗粒就松散,颗粒就易粉化;压模厚,出孔有效时间较长,压缩阻力大,颗粒粉化率低。
4. 保证切刀锋锐并切出合适的长度。
颗粒长度一般要求为颗粒直径的2~3倍,颗粒长度越短,粉化率越高;切刀变钝,粉化率也高。
5. 适时添加蒸汽并保持蒸汽的压力。
加工中蒸汽压力应保证在1~4千克/厘米2,蒸汽添加量以粉状料调制后进入压制室前温度达85~95℃为宜。
6. 冷却颗粒饲料时,冷却速度不宜过快,否则颗粒饲料易开裂,导致粉化率提高,应采取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逆流式冷却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颗粒饲料压制注意事项
颗粒饲料的制作有利于禽畜及水产养殖动物的消化,能提高动物对蛋白质的吸收,而且饲料适口性高,采食率高,打破了牧草类的生产季节性限制,方便存储及运输,给广大的养殖户增加了收益。
颗粒饲料的制作会针对不同的饲喂对象压制不同的原料配方,在颗粒饲料压制时需留意以下注意事项。
颗粒饲料压制工艺
原料收集,原料粉碎,预混,传输,压制颗粒,冷却,成品包装。
压制颗粒饲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过程,采用所选择的不同的饲划料原料,按照设定的饲料比例配方,混合均匀后利用平模颗粒机或环模颗粒机的强大压力,挤出压制成一定尺寸的圆柱状颗粒饲料。
工艺中的粉碎、搅拌、制粒工艺过程不会改变原料的营养成分,而在颗粒压制过程中高温挤压还能对原料起到杀菌的作用。
颗粒饲料制粒的注意事项
1、颗粒的长短是可以调整的,通过调整刀口间隙就能控制颗粒饲料的长短。
2、注意出颗后的温度。
颗粒压制生产出来当时的温度很高,如果马上包装可能会烫烂包装袋,需设置冷却设备或摊晾放置一段时间再作装袋包装。
3、开机前应检查机器的线路是否存在隐患,进料时要注意匀速进料。
生产过程中禁止打开机器口。
4、机器停止作业时需留少许饲料在机内,防止颗粒机压辊和模具接触空转。
5、注意原料的水分含量。
含水量过低或过高都会直接影响颗粒的成形度,过高则颗粒松散,过低易造成粉料过多,难以挤压成形。
6、产量低可能是因为颗粒机内通入的蒸汽量过大,使得用于制粒的物料温度过大黏在环模模孔上,影响颗粒机的正常出粒。
另外由于模具使用了一段时间出现磨损,使得压辊和模具的间隙变大,也会影响出粒情况。
7、经常检查皮带松紧情况,防止出现机器产量低、皮带打滑等情况,每次工作完毕后必须将调整压辊的的螺栓松开。
最后提醒大家,以杂草颗粒饲料为例,建议制作颗粒饲料的时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应控制在6:4,另外要注意控制加水量,一般制作颗粒饲料时加水量控制在每吨混料中加15%-17%,制作出来的成形颗粒饲料水分应控制在12%-14%最好,水分过多容易造成颗粒饲料发霉,不宜长期保存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