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
赏析电影《阿甘正传》展现的美国文学

赏析电影《阿甘正传》展现的美国文学电影《阿甘正传》是一部对美国当代进行描写的神话寓言故事。
这部影片塑造的主人公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样子非常傻乎的男子,他叫阿甘。
这部影片富有神话传奇色彩,阿甘不断飞跑,穿越了美国30多年的历史,赢得了美国观众的广泛认可。
阿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影响了很多美国观众,成为每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偶像。
一、一个美国“普通人”在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被塑造成一个看起来超常的人,但是在泽米基斯好莱坞般的头脑中却将这位主人公定位成一个美国的普通人。
这样的定位正体现了阿甘内心的善良、诚实以及他身上所蕴涵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坚定意志。
阿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品格和意志正是美国的主流社会意识,因此在阿甘身上,观众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然而阿甘的外在形象却是残缺的,弱智、残疾,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一些弱点。
当然,阿甘的这种生理残缺并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看到,但是从阿甘身上的不足所遭致的各种坎坷使得观众对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慨万千。
在美国军方的一番巧言劝说下,阿甘被拉入军队参加越南战争。
这样的经历对于有着如此经历的美国人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他们当时在政府的鼓动下进行战争的一种真实再现。
当时人们的心理相对都是比较弱智的,对于这一点,导演在电影的开场白就进行了自传形式的描述。
对于阿甘的人生经历,从一个坐着校车上学的小孩到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从一个大学生到参加越南战争的美国士兵,从受到总统接见的英雄到一无所有,从一无所有又变成富翁。
这期间的巨大起伏落差使得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是一种美国生活的典型。
透过阿甘的人生经历,我们看到美国历史上一个普通人的真正历程,是一个普通人的象征。
二、民权运动在影片中,战争所引起的民权运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在对这种民权运动和美国的种族冲突方面,导演采取各种间接手段来给予提示。
主人公阿甘出生在阿拉巴马州,这是一个没有特别历史的地方,但是种族歧视却是非常猖獗。
在1955年的时候,大规模的黑人抵制公共汽车运动、民权革命都是在这个地方的蒙哥马利市爆发的。
(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

(完整版)电影《阿甘正传》的赏析跑过的驿站,浮萍的思念——评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意蕴一片羽毛飘过阿拉巴马州的上空,寻找自己的驿站,在生命的机遇中落在了福斯特.甘的脚下。
电影长镜头的运用,和谐的场景,真诚的独白开始了奔跑且富有诗意的人生旅程。
整部影片采取主人公独白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当时历史下的美国,利用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折射出美国社会史。
写实的镜头,多种蒙太奇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演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抒发,得到观众的共鸣。
这部影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巴士站台,通过巴士以及等待的人来切换不同的场景,进而展开导演叙述的故事。
通过这些不同乘客的场景串联,观众感觉到了关联性蒙太奇的魅力,重复蒙太奇巴士驶过来的镜头反复出现,强调了导演要表达的现实,同时也对观众是一种无形的暗示。
影片同时采用两个线索叙述故事,其一是主人公阿甘从智商低能儿艰难求学到上大学并取得很多荣誉到参军再到参加越南战争,由于表现突出退伍,再到后来的捕虾业的成功以及长达三年长跑的一生。
再者就是珍妮为了求得名誉和出名狠心离开阿甘吃尽苦头自己去漂泊闯荡最后回归本性的一生。
两条线索虽然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镜头的叙事是无界限的,通过导演的镜头转换,使其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一种相互关联的场景,交叉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联想的氛围和想象的无限空间。
坚定布巴的理想。
列兵阿甘参加了越南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战争总是残酷的,当阿甘一次次穿梭于死亡线上奋不顾身的场景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时候,不仅是对战争的一种抵触,也是彰显人物真善美的一面,布巴“捕虾”的愿望就在这次的战争中留给了阿甘。
在白宫内阿甘接到了退役书,在拉巴特湾,他买下渔船,继续着布巴的理想,“珍妮号”捕虾船在飓风中幸存,阿甘和丹中尉开创了巴布的理想并坚定的发扬光大。
《阿甘正传》电影赏析

爱
勇敢
自我平凡Biblioteka 傻人有傻福?我们虽然无法选择出身,但只要我们愿意,我们 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做自己。 只求做到尽量圆满而不多去计较得失,就可以飞 得更高更远。
04 经典台词
经典台词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 下一块将会是哪种。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 注定要面对的。
我不懂,是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还是,我们只不过都是在风中,茫然飘 荡替换文字内容,修改文字内容,也可 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 内容。
课程结束 感谢聆听
输入标题
请替换文字内容,修改文字内容, 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请替换文字内容,修改文字内容, 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阿
甘
一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通
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从要靠金属
支架走路到飞奔如风成为大学橄
榄球明星,从籍籍无名成为街知
巷闻的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大
使,甚至是拥有十几条渔船的公
主要内容
在隐居生活中,他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陷于绝望之中。终于有一天, 珍妮回来了。她和阿甘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在一天夜晚,珍妮投入了阿甘的怀抱,之后又在 黎明悄然离去。醒来的阿甘木然坐在门前的长椅上,然后突然开始奔跑。他跑步横越了美国, 又一次成了名人。 在奔跑了许久之后,阿甘停了下来,开始回自己的故乡。在途中,收到了珍妮的信。他立刻去 见找她。在公交站台候车时。 阿甘向他人讲述了他之前的经历。于是他又一次见到了珍妮,还 有一个小男孩,那是他的儿子。这时的珍妮已经得了一种不治之症。阿甘和珍妮三人一同回到 了家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珍妮过世了,他们的儿子也已到了上学的年龄。阿甘送 儿子上了校车,坐在公共汽车站的长椅上,回忆起了他一生的经历。
《阿甘正传》感人至深的人生启示

《阿甘正传》感人至深的人生启示《阿甘正传》是一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经典电影。
这部电影以一个智力有限但善良纯真的男主角阿甘为中心,通过他的一生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不仅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更因为它给予了我许多关于人生的启示。
首先,电影中的阿甘给了我对坚持不懈的信念。
尽管他智力有限,身体也有缺陷,但他从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无论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一名战争英雄,还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阿甘总是全力以赴,并且从不抱怨自己的困境。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只要有梦想,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追求,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
其次,电影中的阿甘展现了真正的友谊和爱情的力量。
他与最好的朋友巴巴和他一生的爱人珍妮之间的关系,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友情和爱情的珍贵。
尽管阿甘在珍妮最需要他的时候总是不在身边,但他始终对她保持着深深的爱意。
这种无私的爱和友情,让我明白在人生的旅程中,真正重要的是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和关心,而不是物质的追求。
此外,电影中的阿甘还教会了我关于宽容和接纳的重要性。
尽管他在一生中遭受了许多不公和歧视,但他从未怀恨他人,总是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的不同。
他接纳了珍妮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也接纳了他的儿子,并给予他无条件的爱。
这种宽容和接纳的态度,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选择,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最后,电影中的阿甘给了我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尽管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悲伤,但他总是保持着笑容和乐观的心态。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命运,而他的命运就是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这种乐观的态度让我明白,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总之,《阿甘正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通过一个智力有限但善良纯真的男主角阿甘的一生,给予了我许多关于人生的启示。
它教会了我坚持不懈的信念,真正的友谊和爱情的力量,宽容和接纳的重要性,以及生活的乐观态度。
《阿甘正传》分析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 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 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
一《阿甘正传》文学层面鉴赏
《阿甘正传》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阿甘正传》的视角和主题 《阿甘正传》的象征意义 《阿甘正传》的人物形象分析
越南战争的狂轰滥炸与阿甘拯救伤友相对比,林 肯纪念堂中珍妮与阿甘的久别重逢等等都是一些 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场景。
(2)《阿甘正传》的视角和主题
通过对一个智商 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 描述,反映了美国生 活的方方面面,并以 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 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 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 现。
(3)《阿甘正传》的象征意义
战后的美国人是迷茫的一代,战争的残酷使得人 们对人性失去信心,优裕的生活使得人们失去了 生活的目标。 阿甘的背先天挺不直,被套上腿箍,又摆脱了腿 箍,正象征着“垮掉的一代”和这一代人的回 归——精神上、价值观上的回归。 《阿甘正传》讲述的是战后一代美国人重塑价值 观的心灵史。
1、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 2、对比蒙太奇的运用
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
影片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 些乘客就是阿甘的听众,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 同的故事情节,这是关联性蒙太奇的运用。
而每次巴士到站则是重复蒙太奇的体现,因为它是 一个巴士的镜头反复出现。
对比蒙太奇的运用
影片有两条线索,一条 主线描写阿甘的一生, 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 妮离开阿甘闯荡漂泊的 一生。 导演通过他们命运的不 同来对比,让观众感受 一种阿甘一生的神奇色 彩,同时可以从侧面体 会当时美国社会的奇怪 现象。
电影赏析(阿甘正传影评)

《阿甘正传》影评阿甘正传是讲述阿甘奋斗的一生,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一生都在奔跑,使自己一生都过得有意义。
影片的开场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是成年人阿甘,导演运用车站和等车人之间的聊天巧妙的打开了阿甘的话匣子,也带领观众进入了了阿甘的回忆。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
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对于所叙述的一切,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一个让人深刻的镜头: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飞啊飞,缓缓地降落在坐在长椅等九路公交车憨厚的阿甘脚下,身边是来来去去的人。
我想,这是影片中的一种暗示,暗示着阿甘的人品的纯洁平淡而美丽。
阿甘忠诚,所以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
他守信,他答应了战友布巴要共买一艘捕虾船,但布巴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财富。
他执着,所以他会在珍妮离开后一跑三年,穿越了整个美国,一直不停,他告诉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东西为理由。
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恼怒,因为中尉是这样一种人:他视荣誉高于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
这是个智商只有75的“傻子”,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平凡的生活着,然而,当他用略显含混不清的语调讲述回忆时,观众惊讶的发现,阿甘几乎见证了二战后美国的发展史。
他“教”猫王跳舞,参与“黑白同校”,加入美国最流行的橄榄球运动队伍,参加越南战争,甚至作为“第一批访问大陆的老美”亲生见证了中美的“乒乓外交”。
值得关注的是,导演成功地运用交替蒙太奇的手法,将电视中的新闻报道穿插在影片中,阿甘也成了这“画中画”里的人物。
《阿甘正传》电影分析

《阿甘正传》电影分析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六项大奖。
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
在影片中,阿甘是十分纯洁的形象,他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而珍妮则成了堕落的象征,珍妮染上了几乎所有的恶习,如吸毒、性解放等。
而阿甘却不计一切,始终如一地爱着她,影片在对他构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责备的同时,更体现了他的纯真和善良,影片自始自终都是以一种温情和善意的态度来表现的,甚至还加入了诗意化的成分,这使得影片显得柔和而无伤害性。
该电影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宣扬和体现,使影片变得易为人们所接受,导演高超的编排技巧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也使影片十分吸引人。
影片的内容为影片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保证,而导演艺术上的处理也使得影片更加精彩,这就是影片成功的原因所在。
电影中,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对于阿甘的影响是谁也无法取代的,可以说影片中阿甘之所以能有如此憨厚的性格却让人觉得如此的真实,母亲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这是他母亲教育他的话,也是在鼓励他,母亲是阿甘心灵上第一个也是最牢固的依靠,阿甘在离开美国去越南与母亲告别的时候,母子俩坐在房子外边的石头上,轻轻的依偎在一起,最终阿甘还是忍不住在母亲的怀里流下伤心的泪水。
在学校里,阿甘与金发女孩珍妮相遇,珍尼和阿甘是在校车上结识的,而且是在其他所有同学都不愿与阿甘做朋友的时候,珍尼向阿甘伸出了那珍贵的友谊之手,这让阿甘感激不尽,也从此开始了他们两人的友谊。
阿甘对珍尼那纯洁的爱情影片里也体现的非常充分,当珍尼在车里与男友亲密的时候,只是听到珍尼因为头撞在玻璃上而发出的叫声便冲上去给他男友就是两拳;当阿甘在越南支援的时候,他能坚持几乎每天都给珍尼写信,可见阿甘是多么希望珍尼能多点了解他的情况和想法,同时也渴望得到珍尼及时的慰及;当珍尼无奈的在酒吧台上唱歌却遭人调戏,阿甘冲上去硬声声将那几人推倒在地,并且抱起穿着裸露不堪的珍尼;在反战演讲时,阿甘听到台下珍尼的喊声,非常惊异的那一声"JENY",随后冲下台去两人在水中拥抱。
赏析电影《阿甘正传》展现的美国文学

赏析电影《阿甘正传》展现的美国文学【摘要】《阿甘正传》是一部展现美国文学的经典电影。
通过描绘美国文化与历史,塑造典型美国英雄形象,探讨美国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反映社会问题与人性关怀,以及呈现美国文学传统和价值观,该电影深刻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多面性和矛盾。
阿甘被塑造成了一个乐观、坚强、善良的英雄形象,代表着美国梦的实现和拥抱生活的态度。
电影也涉及许多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战争创伤等,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人类的关怀。
《阿甘正传》在美国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启示了观众对于生活和社会的思考,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通过这部电影,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美国文学的多样性和深厚的价值观。
【关键词】美国文学、电影《阿甘正传》、美国文化、历史、美国英雄、美国梦、社会问题、人性关怀、美国文学传统、美国价值观、重要意义、启示、文学价值。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阿甘正传》是由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一部经典电影。
该电影于1994年上映,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提名,并在影坛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部电影以美国南方小镇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智商有限但心地善良、勇敢坚韧的普通男孩阿甘的传奇人生。
电影通过阿甘的视角,展现了美国文化与历史的变迁,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英雄形象,探讨了美国梦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问题与人性关怀,同时呈现了美国文学传统和价值观。
这部电影在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被认为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启示的文学电影。
1.2 电影简介《阿甘正传》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经典电影,由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
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卢姆小说,讲述了一个智力有限但心地善良的男子阿甘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间的生活经历。
阿甘从小在阿拉巴马州简·凯奇家族种菜场长大,偶然参加足球赛、参加战争、参选政治。
他说自己只是“傻傻地前进”,因此获得许多幸运与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跑过的驿站,浮萍的思念
——评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意蕴一片羽毛飘过阿拉巴马州的上空,寻找自己的驿站,在生命的机遇中落在了福斯特.甘的脚下。
电影长镜头的运用,和谐的场景,真诚的独白开始了奔跑且富有诗意的人生旅程。
整部影片采取主人公独白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当时历史下的美国,利用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折射出美国社会史。
写实的镜头,多种蒙太奇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这部影片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演真情的流露,情感的抒发,得到观众的共鸣。
这部影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巴士站台,通过巴士以及等待的人来切换不同的场景,进而展开导演叙述的故事。
通过这些不同乘客的场景串联,观众感觉到了关联性蒙太奇的魅力,重复蒙太奇巴士驶过来的镜头反复出现,强调了导演要表达的现实,同时也对观众是一种无形的暗示。
影片同时采用两个线索叙述故事,其一是主人公阿甘从智商低能儿艰难求学到上大学并取得很多荣誉到参军再到参加越南战争,由于表现突出退伍,再到后来的捕虾业的成功以及长达三年长跑的一生。
再者就是珍妮为了求得名誉和出名狠心离开阿甘吃尽苦头自己去漂泊闯荡最后回归本性的一生。
两条线索虽然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镜头的叙事是无界限的,通过导演的镜头转换,使其在叙事结构上呈现出一种相互关联的场景,交叉剪接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联想的氛围和想象的无限空间。
坚定布巴的理想。
列兵阿甘参加了越南战争,为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战争总是残酷的,当阿甘一次次穿梭于死亡线上奋不顾身的场景展现在观众的眼前时候,不仅是对战争的一种抵触,也是彰显人物真善美的一面,布巴“捕虾”的愿望就在这次的战争中留给了阿甘。
在白宫内阿甘接到了退役书,在拉巴特湾,他买下渔船,继续着布巴的理想,“珍妮号”捕虾船在飓风中幸存,阿甘和丹中尉开创了巴布的理想并坚定的发扬光大。
这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情谊的坚守更是对人性美的坚定。
布巴是阿甘人生的一个驿站,这一段历程展现给观众的有悲痛有安慰更有了希望。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结合体,因此在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同时,对历史的再现对人性的思考通过电影屏幕让观众看到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
不离不弃,相互扶持。
丹中尉宁可好死也不想苟存于世的心态转变,不得不说是阿甘影响着他。
影片表现丹中尉场景从战场、医院到圣诞晚会以及渔船的甲板到最后的安谧携手未婚妻,彰显着他激激烈烈的辉煌、痛苦压抑的释放之后最终也走向了平淡,生命的可贵在那一刻是多么的显眼。
“我有我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死在战场上。
”截肢、从病床上摔下、以及他透过语言对生活信心的丧失,这些都是战争留给人们的无限的痛苦,身体的心灵的,丹中尉无时无刻不在用他犀利的话语刺痛每个观众的心。
圣诞晚会过后,他对阿甘的庇护对那些浮云的冷淡粗野透过他那张执拗的脸坚定的神态展现给观众,也彰显着他正在逆转的心。
越南战争的战场上阿甘没有放弃丹中尉,在渔船遭受飓风的时候同样两人彼此都没放弃,丹中尉战胜的心灵的恶魔、战胜了对现实生活的恐惧,守住了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得到了一份真挚的感情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从一而终。
阿甘对珍妮的感情至始至终都是那么的纯洁,这似乎也正象征着任性最真诚的一面,也似乎正在讽刺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黑暗以及混乱。
珍妮对阿甘三离三合似乎成为观众心目中的一个谜,珍妮从小就不爱回家,这是和家庭有巨大关系的,可以说珍妮在内心里是恐惧家庭的,她讨厌她的爸爸甚至一度想要
变成小鸟飞走,所以她走遍了很多地方,就是要逃离这个让她有着痛苦回忆的家庭,就像一只小鸟在外面自由自在的飞着,也许她不愿意和阿甘回家也是这个原因。
每当珍妮受到欺负,阿甘的表情就是那样的愤怒,特写效果一出来,一个愤怒巨人的画面就展现在观众面前。
珍妮从开始的放纵到后来稳定的工作,也展现着人性的回归,似乎是在透彻表现美国安定的国民。
珍妮最终还是和阿甘回家了,这不仅是表层意义上的回归,她在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个城市,回到了家,回到现实生活,回到人性的起点。
“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她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我只是告诉我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子做了你的妈妈,也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子,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这些在电影中出现的看似平常的台词,每一句都是导演透过电影所要展现给观众的,阿甘听了这些话,他成功了。
一切都重新回到了和谐,回到了一种静谧的状态,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中所要表现的美国历史事件和社会动态也是,影片穿插了继任总统相继被暗杀的纪实性新闻,不仅增强了这部影片的历史性价值,也会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或者是共鸣。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是注定还是偶然,影片将这个问题寄托于那片羽毛,飘向了空中,抛给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