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内蒙古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内蒙古历史高三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内蒙古历史高三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辛亥革命是由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发起的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C、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国时期D、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领导的,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现代史之父”?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拿破仑3、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 《史记》的作者是李白C. 《史记》只记载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D. 《史记》的体例是史论结合4、题干: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B.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C. 《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 《资治通鉴》对后世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5、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军政大权B、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推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直接对中央负责D、实行连坐法,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以下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A、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B、实行九品中正制C、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D、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7、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自行车8、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9、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A. 赫罗多德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塞涅卡1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希罗多德C.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D. 埃德温·A·阿伯特13、以下哪个朝代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期?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土地改革完成B.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C. “三大改造”完成D. “一五”计划完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城邦制D . 皇帝制2. (2分)(2019·吉安模拟) 有学者依据汉代文献和秦汉简牍,统计出商品有300多种,归纳为24个行业,其中有不少是小农需要购进的商品,如牲畜类、陶器类、药物类、调料类等等。

材料反映小农经济的发展()A .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 . 推动庄园经济的出现C . 导致铁制农具的使用D .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3. (2分)“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A . 汉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明朝4. (2分) (2019高一下·仙桃月考) 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

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A . 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B .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C .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D . 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5. (2分) (2016高二上·佛山期末)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的支配有暴力、经济等因素。

但是,除了这些以外,通常还需要一个更深层次的要素——对正当性的信仰。

”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A . “民贵君轻”B . “君权神授”C . “格物致知”D . “心外无物”6. (2分)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

”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

此思想家会是A . 孔子B . 韩非子C . 朱熹D . 陆九渊7. (2分) (2019高一下·枣庄期中) 如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以血缘纽带维护分封制度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②D . ①③④2. (2分) (2019高二下·信阳期中) 下图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

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A . 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B . 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C . 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D . 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3. (2分) (2017高三上·阜宁月考) 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

……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

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此评述意在()A . 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B . 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C . 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D . 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4. (2分) (2018高三上·江西月考) 票拟作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皇帝可以干预,但不能废除;皇帝可以改票,但他在形式上还是要尊重内阁票拟。

内阁常常在与皇帝意见不一时,有一票、再二票三票,乃至四五票,而不是皇帝亲自票拟批出。

以下内容与材料符合的是()A . 票拟对谕旨形成有一定约束力B . 票拟使内阁取得等同宰相的权力C .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与决策机构D . 内阁是明太祖基于政务繁冗而设5. (2分) (2017高二上·六安开学考)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2022-2023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重点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重点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重点中学高三(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1. 战国时期出现了早期的魏国西河、中期的齐国稷下、晚期的楚国兰陵三大学术中心,并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点:西河学术中心将儒法充分结合;稷下学术中心融合百家,调和儒道名法;兰陵学术中心提倡礼法并重,学杂帝王之术。

这种现象体现了战国时期()A. 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B. 分裂中孕育统一趋势C. 文化为政治现实的服务D. 民族交融的步伐加快2. 西汉初年,汉高祖发布求贤诏书,命诸侯王和郡守在所封领或管治的地区发掘人才,并说:“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

汉高祖此举()A. 削弱了中正选官权力B. 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 完善了察举制的流程D. 利于扩大汉政权的统治基础3.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描述宋代社会,“凡吉凶之事,自有所谓‘茶酒厨子’专任饮食请客宴席之事。

凡合用之物,一切赁至,不劳余力。

虽广席盛设,亦可咄嗟也”。

这印证了()A. 宋代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民众生活C. 士农工商等级观念遭到冲击D. 理学出现促使生活观念改变4. 下表所示为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投资和外国企业数据统计情况。

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B. 列强改变了对华侵略方式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革D. 中国近代化水平有所提升5. 近代学者张君劢说:“二三十年来,吾国学界之中心思想,则曰科学万能”“在此空气之中,我乃以科学能力有一定界限之说告我青年同学,其为逆耳之言,复何足异。

”吴宓也强调,“吾非反对科学”“乃谓科学有其范围,不可举科学而抹杀一切经验,不可使人为物所宰制”。

这反映了两人都()A. 强调对待科学需要理性B. 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C. 倡导复兴中国传统文化D. 反对用科学救亡图存6. 如图为登载于1947年《东北画报》上的张仃漫画《不到黄河心不死》。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说明秦汉时期A. 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 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 社会演进趋势相同D. 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答案】C【解析】秦汉时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时期,社会的演进趋势是相同的,所以才有汉承秦制的说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官方意识形态是不一致的,秦朝是重用法家汉则是重用如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不是汉承秦制的内容和表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而非日益发展时期,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经济”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原意是“经邦(或国)济世”或“经世济民”。

如《晋书•纪瞻传》有“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诗人杜甫的《上水遣怀》有“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等。

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理解A. 反映了宽松的参政氛围B.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C. 印证了小农经济的落后D. 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答案】D【解析】“济世、经世”等体现了入“世”情怀,所以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理解就是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我国古代参政氛围并不宽松,选项A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重农抑商的问题,也未表述小农经济的落后,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济世、经世”和入“世”情怀是吻合的,所以选D。

3. 宋徽宗崇宁五年,北宋政府《诸路监司互察法》规定,地方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互相举报,不仅诸司之间要互相察举,诸司属官与长官之间也要互相举报。

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地方监察官员的腐败D. 官僚体系的臃肿【答案】B【解析】相互举报、相互察举的结果是中央的权力得到了加强,所以材料反映了北宋加强了中央集权,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也未涉及监察官员的腐败的信息,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权力的加强而未体现官僚体系的臃肿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史记》、《汉书》凡提及汉朝制度,不管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学术,必首标汉承秦制,如“汉因循秦制而未改”,“汉承秦制”,“汉初因秦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说明秦汉时期A.官方意识形态一致B.政府注重强化思想控制C.社会演进趋势相同D.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发展25.“经济”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原意是“经邦(或国)济世”或“经世济民”。

如《晋书•纪瞻传》有“瞻忠亮雅正,识局经济”;诗人杜甫的《上水遣怀》有“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等。

我国古代对“经济”一词的理解A.反映了宽松的参政氛围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C.印证了小农经济的落后D.衬托了士人的入世情怀26.宋徽宗崇宁五年,北宋政府《诸路监司互察法》规定,地方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互相举报,不仅诸司之间要互相察举,诸司属官与长官之间也要互相举报。

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 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地方监察官员的腐败D.官僚体系的臃肿27.“嘉庆十一年(1806年),在选任军机章京时增加了考试环节,“试时限以三刻,文须满三百字”。

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证机构行政效率B.保证决策的民主性C.扩大军机处的权力D.树立军机处的权威28.下表反映了民国初年成立的实业团体统计情况(单位:个),表中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中国A.国际环境日益改善B.实业救国思潮兴起C.民族意识普遍觉醒D.民主共和观念发展29.孙中山认为博爱就是要树立爱人民、爱民族、爱国家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最终目的是达到无战争状态。

他的这种博爱观体现了A 旧三民主义在理论上极不完善 B.中国人民对和平与独立的渴望C.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较广泛D.新三民主义反帝思想的趋同化30.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5月5日还都南京,随着党政军机关人员及家属、工商业企业的陆续迁入,南京城市人口迅速恢复至77.2071万人,但是直到1949年,城市几乎没有任何新的变化,城市人口减少至67.63万人。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B.南京政治地位逐步降低C.国民党统治日益腐败D.战争对城市经济的破坏31.1989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尼克松时坦率地表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主要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 (2018高三上·汕头期中) 下图为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图(Ⅰ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Ⅱ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Ⅲ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

据此可知()A . 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区域性特征B . 文化分区取决于自然地理环境C . 中原文化区是中华文明的中心D . 黄河流域的稻作农业相对发达2. (2分)文学史家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时指出:“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

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倬、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

”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A . 内容清新自然,风格平淡朴实B . 干预社会生活,突出教化功能C . 反映民众疾苦,针砭社会现实D . 注重修辞形式,强调对偶声律3. (2分) (2019高一下·翁牛特旗期中) 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 . 农耕经济B . 法家思想C . 中央集权D . 轻罪重罚4. (2分)(2020·临朐模拟)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据此可知,当时政治的突出特点是()A . 分权制衡B . 君主专制C . 中央集权D . 家国一体5. (2分) (2017高二下·荆门期末)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A . 儒家B . 道家C . 墨家D . 法家6. (2分)(2020·模拟) 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行了估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年收入年支出粮食副业纺织生活生产租税其他120石无统计10匹布口粮80石食盐1.8石衣着5匹留种6石饲料10石农具7石田租4石赋敛11石祭祀、交往等6石7200钱4000钱7700钱1380钱946钱360钱总收入:11200钱总支出:10386钱A . 封建租赁关系不断发展B . 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非常有限C . 自耕农生产方式较落后D . 土地兼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7.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 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下·姜堰期中) 柏杨这样描述近代中国的一场改革:“政治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无能,使新建立起来的金碧辉煌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下列属于“漂亮的拳击手套”的是()A . 上海发昌机器厂B . 上海轮船招商局C . 江南制造总局D . 汉阳铁厂2. (2分)(2017·湖南模拟) 南朝梁武帝曾经下诏强调:“九流常选(其中自然包括高门子弟),不通一经者不得出仕”;以及规定学校学生策试得第,出仕可不受年龄限制。

这样的做法()A . 表明了对文化教育的重视B . 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C . 严重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D . 标志着科举选官的开始3. (2分)法国启蒙思想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

主要是因为()A . 是18世纪世界上最进步的思想,并影响了全世界B . 适应当时反封建特权,反宗教神学的需要C . 资产阶级实施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需要D . 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发展和夺取政权的需要4. (2分)一般来说,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它()A . 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B . 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C . 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D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5. (2分)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美、日、欧、俄、中、印)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 .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 . 美国实力的衰弱D . “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6. (2分) (2018高一上·绥芬河月考)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

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A . 以氏族为姓B . 以封地(国)为姓C . 以居住地为姓D .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2. (2分)(2019·甘肃模拟) 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

”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A . 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B .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区域C . 推动了汉朝开拓西部疆土D . 促进了汉朝丝织业发展3. (2分)《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75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A . 文献资料不可信B . 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C . 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D . 考古资料不可靠4. (2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开学考)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 . 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 . 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 . 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 . 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5. (2分) (2018高二下·汕头期中) 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点是()A .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前提B .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要求C . 反对君主专制和传统守旧思想D . 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体构想6. (2分) (2018高一上·福州期中)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A . 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 . 对外贸易受到限制C . 受新通商口岸冲击D . 抵制洋货运动兴起7. (2分)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A .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 . 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 .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 . 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8. (2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学“制”、学“思想”的三个阶段。

作为这三个阶段标志性的事件是()A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B . 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 .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D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9. (2分) (2017高一下·宁波期末) 下图是中美贸易统计图,导致该时期贸易变化的因素有()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②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促进④中美正式建交的影响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④10. (2分) (2017高一上·榆林期中)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A .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 . “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1. (2分) (2018高三上·江西月考) 在深圳被设立经济特区后,有人说,在深圳这块士地上,除了五星红旗是红的,其他一切都成“黄”的了,还有人说特区是走私的主要通道,是旧中国上海的租界”等等。

材料主要说明当时()A . 经济特区开发不得人心B . 特区违法行为日益增多C . 特区改革开放的阻力较大D . 特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12. (2分)(2017·襄阳模拟) 1956年1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在学术、艺术、技术的发展上,不要做“盖子”;“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学术、艺术、技术的水平,并使新一代得益。

为了发展自由讨论,又必须与党内、党外各种各样的宗派主义门户之觅进行适当的斗争。

陆定一的言论()A . 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B . 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 . 反映了学术问题去政治化的要求D . 纵容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发展13. (2分) (2017高一下·玉溪期末)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2014年6月25日至28日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

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看,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这说明()A . 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 . “一国两制”受到台湾政府高层的认可C . “九二共识”得到全方位体现D . 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14.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伯利克里说:“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的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指()A . 全体成年国民B . 所有的成年男子C . 祖籍本帮的成年男子D . 祖籍本邦拥有财产的成年男子15. (2分)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利用网络查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 . 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 . 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 .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 . 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 (2分) (2018高二下·桂林期中)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下院的真正工作无非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

从1887~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了会议全部时间的84.5%。

同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

这说明当时英国()A . 议会中心地位逐渐丧失B . 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 . 责任内阁制真正确立D . 行政权力不断地膨胀17. (2分) (2018高二上·江门月考)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新经济政策C .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 . 农业集体化政策18. (2分) (2016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它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以此来抵制西方的援助。

这些协定()A . 导致了冷战的兴起B . 推动了经互会成立C .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 . 使东欧经济长期高速发展19. (2分) 2007年8月15日,美国股市收盘时仍然保持了连日以来的下跌势头,次日,欧洲、亚太地区的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纷纷下挫,中国上海证券指数也比前日下跌了104.43点。

这一现象最主要说明()A . 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B . 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C . 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D . 世界各国民众都热衷于股票投资20. (2分)(2018·全国Ⅱ卷) 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更路过某偏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赠,该作品()A .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 .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C .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 .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55分)21. (20分) (2017高一上·湄潭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的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用明清时期相关史实举两例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4)结合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22. (15分) (2019高一下·武邑期中)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企业名称地点资本雇工所用机器或产量继昌隆缫丝厂广东南海l万元700人使用蒸汽动力贻来牟机器磨房天津7万元10人机器磨面通久源轧花厂宁波5万两400人新式轧花机40台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广州15万两每周产纸40吨燮昌火柴公司上海5万两800人日产火柴50箱——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材料二: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