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作业1--DataBase4
海典医药软件系统管理员手册

上海海典软件系统管理员手册目录目录 (1)前言 (2)一、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 (2)二、系统管理员的基本要求 (3)三、系统管理员每日工作清单 (3)四、常用维护方法 (4)1、用户管理 (4)2、数据传输 (5)3、数据库作业说明 (6)4、盘点说明 (9)5、系统自动更新说明 (10)6、报表统计查询 (11)7、新店开业业务系统设置步骤 (12)附录一、系统管理员按期向领导提供数据参考:(按周期) (14)每日需提供给各部门的数据报表 (14)每周需提供给各部门数据(相关报表) (15)每月需提供给各部门数据(相关报表) (16)每季度需向各部门提供数据(相关报表) (17)附录二:利用动态扩展脚本或扩展权限针对项目给不同的人设权限 (18)附录三、如何建立新闻快报 (20)附录四、如何制作动态报表 (22)附录五:SQL数据库异地备份操作手册 (24)附录六、提供数据库安全级别 (25)前言系统管理员是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者和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者,具有为各业务部门提供日常信息服务的义务和监督各业务部门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的权利。
总而言之,系统管理员是一个很重要的岗位,一个优秀、合格的系统管理人员是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有力保证。
本系统管理员手册主要针对的是海典软件医药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员。
通过本手册希望系统管理员能够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并能胜任自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
因本手册在写作时,系统仍处在不断开发与完善中,如果本手册内容出现与系统实际不符的情况时,希望系统管理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不断改进、修正,使得本手册成为系统管理员最得力的助手。
一、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负责配合软件供应商进行零售医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
·根据总部的系统建设方案执行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保证业务数据的及时处理,保证业务数据的安全性,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督各业务部门对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的正确执行。
《操作系统概念》第六版作业解答

makes the most efficient use of memory?
First fit
->500288
->600183
->288
->none
initially empty:
a. for int j = 0; j < 100; j++
for int i = 0; i < 100; i++
Aij = 0;
b. for int i = 0; i < 100; i++
for int j = 0; j < 100; j++
Aij = 0;
a. 100x50
of I/O; the process table and page table are updated and
the instruction is restarted.
10-cont.
10.6 Consider the following page-replacement algorithms. Rank
schemes could be used successfully with this hardware?
a. Bare machine
b. Single-user system
c. Multiprogramming with a fixed number of processes
测色仪作业指导书

测色仪(电脑配色系统)操作标准书一. 设备概况1. 设备型号:Color-Eye 7000A2. 生产厂商:Gretag Macbeth3. 制造日期:2004-1月4. 设备编号:DCS-Q-02二. 设备用途该设备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的色相数据的测色,根据测得的数据调整产品的色相,使之完全符合顾客的要求。
三. 开机1. 打开主电源(ON)。
2. 再依次打开分光仪(CE-7000A),显示器,打印机,和电脑主机。
3. 预热30分钟后,鼠标点击桌面ProPalette图标启动CCM系统软件。
4. 开机时必须使用标准(黑、白两色)板来校正仪器。
(必须的一个步骤,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 四.建立新规格、新色号1. 用Formulation建立新颜色配方时,必须先对仪器进行校正,然后测三次标准板选择和CCM中原始数据相近的数据,打开Formulation根据组成在D盘中建立STDN标准,并进行存储。
选择色粉时主要选择:白、黑、红、绿、黄、蓝六种颜色的色剂。
2.建立新规格:在电脑桌面上进入我的电脑,选择进入D:盘(CCM数据),建立一个以新规格命名的新文件夹,然后保存。
3.建立新色号:在测色主界面上点击,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规格名称,再在(File Name)栏下输入色号名称然后点OK,程序自动进入测试界面,再测试标准色板点击保存所测数据,再点选择(Edit Database……)进行名称修改。
五.正常测色1.先点击(Open Color Difference View)打开测试界面,选择测试光源。
再点击在下拉菜单中选择(Instrument Angle),在子菜单中选择(Mode)打开对话框,选择测试方式:Reflectance(反射)或Transmittance(透射)。
(注:测透明色板时选择透射)2.再点击(Open database)打开对话框点击(D:\)选择规格、色号,再点(Recall standard or trialdata from database)打开对话框选择本次生产所需标准。
数据库作业(1)

兰州交通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作业作业要求:1.所有作业打印在A4稿纸上2.在封面写清楚班级、姓名、学号3.抄写题目(表可以不写),命令与题目对应。
概念基础部分:⒈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答: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是将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能够自动进行查询和修改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它建立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等。
凡使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其数据的系统都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⒊什么是实体、属性、码、联系?答: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些特性,通过属性对实体进行描述。
一个实体往往有多个属性,这些属性之间是有关系的,它们构成该实体的属性集合。
如果其中有一个属性或属性集能够唯一标识整个属性集合,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为该实体的码。
现实世界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各实体型之间是有联系的。
就两个实体型的联系来说,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 : M)和多对多联系(M : N)。
⒌设某工厂数据库中有四个实体集。
一是“仓库”实体集,属性有仓库号、仓库面积等;二是“零件”实体集,属性有零件号、零件名、规格、单价等;三是“供应商”实体集,属性有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等;四是“保管员”实体集,属性有职工号、姓名等。
(1)试为该工厂的数据库设计一个ER模型,要求标注联系类型,可省略实体属性。
1 N(2)根据转换规则,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要求标明每个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
答:(1)ER模型(2)关系模式:仓库(仓库号,仓库面积)零件(零件号,零件名,规格,单价)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保管员(职工号,姓名,仓库号)库存(仓库号,零件号,库存量)供应(供应商号,零件号,供应量)7.简述关系的完整性。
国开学习网电大数据库应用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实验结果

国开学习网电大数据库应用技术第四次形考作业实验结果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解。
2. 巩固数据库设计、建立及查询的基本技能。
3. 提高学生运用大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1. 独立完成实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 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
3. 实验报告需包含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实验总结。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8.03. 编程语言:Python 3.84.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四、实验步骤1. 数据库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合适的数据库表结构。
- 创建学生表(student),包含学号(id)、姓名(name)、性别(gender)、年龄(age)等字段。
- 创建课程表(course),包含课程编号(id)、课程名称(name)、学分(credit)等字段。
- 创建选课表(elective),包含学生编号(student_id)、课程编号(course_id)、成绩(score)等字段。
2. 数据库建立:在MySQL中执行SQL语句,创建实验所需的数据库及表。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education;USE education;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studen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50),gender ENUM('男', '女'),age INT);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course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name VARCHAR(100),credit INT);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elective (student_id INT,course_id INT,score INT,PRIMARY KEY (student_id, course_id),FOREIGN KEY (student_id) REFERENCES student(id), FOREIGN KEY (course_id) REFERENCES course(id));3. 数据查询:运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
软件各种系统架构图

软件各种系统架构图LT软件各种系统架构图发布一企业技术架构图,供大家参考。
该技术架构图是本人根据多年企业技术架构经验而制定,是企业技术的总架构图,希望对CTO们有所借鉴。
简单说明:1.中间件基础运行环境是经过统一规划的以WebLogic、JBOSS为主的集群环境2.企业集成平台是以基础业务应用为基础服务于上层平台和基础业务应用的高度集成平台3.数据中心是企业公共数据的集中管理比如用户数据、企业编码,可以通过数据集成平台或服务集成平台分发给其他应用项目做了不少,都没画过架构图,这次被要求画图,画的很丑,请大家看图本身包含的系统架构信息一、架构整体图1、核心是两库一线1.1 接口总线所有算法功能抽象成接口,其中大部分接口的方法都是泛型方法,是为了解决某一大类问题的1.2 代码库代码库包含现接口总线中接口的各种实现1.3 应用库提供用户的界面或者提供给外部的服务是通过容器配置调用算法库中的代码来实现的各原则Group Commit Domain event基于聚合根ID+事件版本号的唯一索引,实现聚合根的乐观并发控制框架保证Command的幂等处理通过聚合根ID对命令或事件进行路由,做到最小的并发冲突、最大的并行处理消息发送和接收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EQueue,支持分布式部署基于事件驱动架构范式(EDA,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基于队列的动态扩容/缩容EventDB中因为存放的都是不可变的事件,所以水平扩展非常容易,框架可内置支持支持Process Manager(Saga),以支持一个用户操作跨多个聚合根的业务场景,如订单处理,从而避免分布式事务的使用ENode实现了CQRS架构面临的大部分技术问题,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和业务流程的开发,而无需关心纯技术问题晚上把公司应用的架构结合之前研究的东西梳理了下,整理了一张架构规划图,贴在这里备份下面是个人理解的做架构的几个要点:1、系统安全这是首要考虑的,以这张图为例,网络划分为3个区:a) DMZ区可以直接公网访问,也可以与App Core区互通,但不能直接与DB Core区互通(通常这里放置反向代理Web服务器)b) App Core区能与DMZ区、DB Core区互通,但是无法直接从公网访问(通常这里放置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之类)c) DB Core区仅与App Core区互通(通常这里放置核心数据库)2、尽量消除单点故障上图中,除了“硬件负载均衡”节点外,其它节点都可以部署成集群(DB有点特殊,传统RDBMS要实现分布式/集群还是比较困难的,要看具体采用的数据库产品,并非所有数据库都能方便的做Sharding),Jboss本身可以通过Domain 模式+mod_cluster实现集群、Redis通过Master/Slave以Sentinel方式可以实现HA、IBM MQ本身就支持集群、FTP Server配合底层储存阵列也可以做到HA、Nginx静态资源服务器自不必说3、成本尽量采用开源成熟产品,jboss、redis、nginx、apache、mysql、rabbit MQ都是很好的选择。
数据库作业答案5

基本概念和础知识
一 数据库的作用
1、数据库象一个仓库,仓库的用户是操作者或者是一 个程序。 2、 那么‘仓库’管理者是谁呢? 是一个称为DBMS的程序和称为DBA的系统管理人 员 3、 用户希望'仓库'做到什么呢? 能存储大量的'货物'(即数据),MB、GB、TB or PB级别的数据; 可以用多种方式、快速地从库中访问到'货物'; 能有同样的操作方法、且很容易地操作不同的库 一个库能支持多个并发用户同时存储和访问'货物' 保证'货物'绝对安全(防盗、防火、防洪、具有分 级的权限管理) …...
收集、分类和抽象 收集、 信息世界( 表示) 信息世界(E-R表示) 表示 加工转换 计算机世界( 支持的数据模型) 计算机世界(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支持的数据模型
• 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数据 模型。比 概念数据模型更抽象,减少了一些日常的概念(如时间、 人物、环境等琐碎的现象)。与DBMS有关系(因为编程 时往往涉及到数据库设计)。逻辑数据模型既要面向用户, 也要面向实现。 典型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 型 • 物理数据模型 反映数据存储结构的数据模型称为物理数据模型。物 理数据模型不仅与DBMS有关,而且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 关。 概念数据模型只用于数据库的 现实世界 设计,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收集、 收集、分类和抽象 用于DBMS的实现。 信息世界( 表示) 信息世界(E-R表示) 表示 物理数据模型面向实现。 加工转换
五、课程学习要点 1、难点:数据模型,复杂select命令,存储 技术,事务管理技术,关系模式的范式和规范化 一定要做作业,部分作业答案会自动批改 一定要做实验,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知识掌 握程度,并了解数据库产品的使用 2、 可以结合实际例子,来学习数据库的应 用 3、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第1章,第2章的关系数据模型和E-R数据模型, 第3章,第7章,第10,11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sql、索引、事务、规范化、设计等);侧重于数 据库技术研究的同学,应全面地学习各章节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全部课件

• 2. 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外围机进行联机输入输出处理,通过外 围机的后援存储来实现和主机的连接。速 度快。
• 3. 直接耦合方式
主机和外围机通过一个公共外存直接连 接。速度快,人工不用干预
2.2.3一般用户的输入输出方式
图2.3 直接耦合方式
2.2.3 一般用户的输入输出方式
• 4. SPOOLING系统
• 资源共享性
– 多个程序共用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 – 在操作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下
• 虚拟性
– 物理上的一台设备变成逻辑上的多台设备
• 不确定性
1.4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processing system) • 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 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system) • 通用操作系统(multi-purpose system) • 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 user system) •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 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multi-processor system)
3.1.2 进程的定义
•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与联系: ★进程是一个动态概念,程序是一个静态概念。 ★进程具有并发特征,而程序没有。 ★进程是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 ★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同一程序,只要该程序所
2.1用户界面简介
• 用户界面的功能 用户界面负责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 的交互。 • 用户分类
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应用程序的用户
程序开发人员
• 用户界面分类 命令控制界面 系统调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2012-3-9 星期五第一次作业DataBase4
习题一
1.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从资源管理和用户接口的观点分5个部分说明操作系统的功能:
1)处理机管理功能:在单道作业或单用户的情况下,处理机为一个作业或一个用户所独占;在多道程序或多用户的情况下,要组织多个作业同时运行,就要解决对处理机分配调度策略、分配实施和资源回收等问题。
2)存储管理功能:存储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存储器进行分配、保护、扩充和管理(内存分配、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3)设备管理功能:通道、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和管理;设备独立性(输入输出设备种类好多,使用方法个不相同)。
4)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功能: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是对系统的软件资源的管理。
5)提供用户接口的功能:一种是程序一级的接口(提供一组广义指令供用户程序和其他系统程序调用);一种是作业一级的接口(提供一组控制操作命令供用户去组织和控制自己作业的运行)。
1.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1)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 Operating System)是:能批量处理作业方式的操作系统(用户【程序员】把程序-->操作员,操作员收集一批作业-->处理-->反馈)。
BOS特征是:①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②成批处理作业;③多道程序运行;④作业周转时间长。
2)分时系统(Time Sharing Operating System)是:允许多个联机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系统进行计算的操作系统。
TSOS特征是:①同时性:同时有多个用户使用一台计算机(宏观上:是多个人同时使用一个CPU。
微观上:多个人在不同时刻轮流使用CPU,即任何时刻CPU只能给一个用户使用);②交互性:用户根据系统响应结果进一步提出新请求(用户直接干预每一步。
用户是程序员,也是操作员);③独立性:用户感觉不到计算机为其他人服务(OS提供虚机器,各个用户的虚机器互不干扰)④及时性:系统对用户提出的请求及时响应。
3)实时操作系统(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是:当外界事件或数据产生时,能接收并以足够快的速度予以处理,处理的结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来控制监控的生产过程或对处理系统作出快速响应,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运行的操作系统。
RTOS特征是:①提供及时响应;②高可靠性。
1.3多道程序设计(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相互独立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之下,相互穿插的运行。
特征:①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②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③微观串行:实际上各道程序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
操作系统中的作业调动程序对外存中的一批作业,根据其对资源的要求和一定的调度原则,调几个作业进内存,让它们交替运行。
2)多重处理又称“多道处理”,有两层含义。
1]一个计算机同时执行多道程序或多个指令序列;2]多处理机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序列。
特征:①多道性。
在内存中可同时驻留多道程序,并允许它们并发执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
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②无序性:多个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与它们进入内存的顺序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③调度性:作业提交给系统开始直到完成,需要经过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
1.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①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发展的历史、操作系统的分类与功能以及操作系统所依赖的硬件基础问题。
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有效使用的管理者;③用户界面的观点;④进程管理的观点。
在讨论操作系统研究中的不同观点中,这些观点彼此并不矛盾,只不过代表对同一事物(操作系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每一种观点都有助于理解、分析和设计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