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宪法宣传日课件
合集下载
宪法知识培训主题班会全国法制宣传日PPT

该生说得对吗?拾到东西真的就 可以归自己所有吗?
事例分析
该生的说法是毛病的。我国《民法典》 规定,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 东西,别人不慎掉到水里漂浮过来的 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羊等跑丢了 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不管 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 有,应交给失主才对。可见,拾到东 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
事例分析
侵犯通讯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动。我国《宪法》 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干的法律
七、小学生要酷爱、尊重自己的老师国家提倡尊师重教
1、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照学生行动规范, 尊重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动习惯。
遵法遵法从我做起
勤奋学习,掌控必要的 政治、文化、科学、法 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 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 影响的能力。
01
02
遵照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 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 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 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侵 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 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 教育,克服缺点,改正毛病。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干的法律
五、未成年人程某毁弃他人信件,构成罪?
事例
程某,男,16岁。程自小爱好集邮,想方设法搜罗邮票。一次他发觉信架上有一封信的邮票 非常漂亮,只惋惜不是他家的信。几经犹疑,程某还是把这封信拿回了自己家,撕掉邮票之 后,便把信扔掉了。第一次尝到了甜头,程某便一发不可收。他不再满足于自己家所在大院 的那几封信,而是窜遍周围的所有大院。有时,趁人不备,还溜进机关、学校。程某采取此 种方法,积攒了 200多枚精美的邮票。
事例分析
该生的说法是毛病的。我国《民法典》 规定,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 东西,别人不慎掉到水里漂浮过来的 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羊等跑丢了 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不管 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 有,应交给失主才对。可见,拾到东 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
事例分析
侵犯通讯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动。我国《宪法》 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干的法律
七、小学生要酷爱、尊重自己的老师国家提倡尊师重教
1、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照学生行动规范, 尊重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动习惯。
遵法遵法从我做起
勤奋学习,掌控必要的 政治、文化、科学、法 律知识和劳动技能,提 高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 影响的能力。
01
02
遵照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 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 主义,敬爱父母、尊重老师、 敬老爱幼,艰苦朴素,不做侵 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 应当诚实谦虚接受别人的帮助 教育,克服缺点,改正毛病。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干的法律
五、未成年人程某毁弃他人信件,构成罪?
事例
程某,男,16岁。程自小爱好集邮,想方设法搜罗邮票。一次他发觉信架上有一封信的邮票 非常漂亮,只惋惜不是他家的信。几经犹疑,程某还是把这封信拿回了自己家,撕掉邮票之 后,便把信扔掉了。第一次尝到了甜头,程某便一发不可收。他不再满足于自己家所在大院 的那几封信,而是窜遍周围的所有大院。有时,趁人不备,还溜进机关、学校。程某采取此 种方法,积攒了 200多枚精美的邮票。
宪法宣传ppt课件

详细描述
某高校在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举办 宪法讲座、宪法知识竞赛、宪法宣传 展览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和教 育活动,增强了高校师生的宪法观念 和法治意识。
案例三:某社区宪法宣传活动
总结词
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方式
VS
详细描述
某社区在宪法宣传活动中,采用贴近居民 生活的宣传方式,如设置宣传栏、悬挂横 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居民普及宪法知 识,提高居民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
详细描述
保障人权原则要求国家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自由,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国家机关在 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人权保障原则,不得侵犯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
权力制约原则
总结词
权力制约原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 象的发生。
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公 正性的原则,确保解释的合法有效。
宪法解释的程序
宪法解释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 括提出申请、审查申请、作出解释等 步骤。
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定义
宪法监督是对宪法的实施进行 监督的制度,是保障宪法实施
的重要手段。
宪法监督的主体
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以及国家有关机关 和部门。
行宪法宣传。
06
宪法宣传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市宪法宣传活动
总结词
大型全民参与的宪法宣传活动
详细描述
某市在宪法日当天举办了大型宪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宪法手册、组织 宪法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有效提高了市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养。
案例二:某高校宪法宣传周
总结词
高校内的深入宣传和教育
某高校在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举办 宪法讲座、宪法知识竞赛、宪法宣传 展览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和教 育活动,增强了高校师生的宪法观念 和法治意识。
案例三:某社区宪法宣传活动
总结词
贴近居民生活的宣传方式
VS
详细描述
某社区在宪法宣传活动中,采用贴近居民 生活的宣传方式,如设置宣传栏、悬挂横 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居民普及宪法知 识,提高居民对宪法的认知和理解。
详细描述
保障人权原则要求国家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基 本权利和自由,如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国家机关在 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人权保障原则,不得侵犯公民的基本权 利和自由。
权力制约原则
总结词
权力制约原则是宪法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强调国家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 象的发生。
宪法解释的原则
宪法解释应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公 正性的原则,确保解释的合法有效。
宪法解释的程序
宪法解释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包 括提出申请、审查申请、作出解释等 步骤。
宪法监督
宪法监督的定义
宪法监督是对宪法的实施进行 监督的制度,是保障宪法实施
的重要手段。
宪法监督的主体
宪法监督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以及国家有关机关 和部门。
行宪法宣传。
06
宪法宣传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市宪法宣传活动
总结词
大型全民参与的宪法宣传活动
详细描述
某市在宪法日当天举办了大型宪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宪法手册、组织 宪法知识竞赛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有效提高了市民的宪法意识和法律素养。
案例二:某高校宪法宣传周
总结词
高校内的深入宣传和教育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学习宣传教育PPT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三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
传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
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单击添加标题
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3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 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 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 简意赅的阐述观点;以便观者 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 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 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 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 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二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
传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
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
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 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学宪法讲宪法(课件)-主题班会 通用版

立法
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
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节日意义
首先,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落实依宪治国,发挥 宪法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 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全面 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 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最后,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有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我国尊重宪法的良好形象,扩大我国宪法的国际影响。 设立专门的宪法日或者纪念日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一些国家设有固定的宪法节,还有许多国家都把自 己国家通过、颁布或实施宪法的那一天确定为宪法日或宪法纪念日。
活动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好今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的宣 传活动,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 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对活动作出部署。活动从11 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
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今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 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其次,设立国家宪法日有助于普及宪法知识,有助于公民通过各种宪法宣传活动感受宪法的价值,扩 大宪法实施的群众基础。尊重宪法、实施宪法、维护宪法,实质上就是尊重民主、维护民主、实施 民主。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能够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有利 于不断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营造建设政治文明的良好氛围。
活动通知
《通知》明确,今年活动的宣传重点是:要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会《决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 用;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深入学习宣 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学习宣传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所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 务、基本原则、活动准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教育引导各级组织和全体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 自觉履行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行业要根据实际,组织召开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 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宪法。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与中央电视台举办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特 别节目“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 CCTV 201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教育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 种形式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开设宪法专题学习宣传专版、专栏,制作专题节目,播放宪法宣传主题 公益广告。司法部、国信办、全国普法办组织开展“百家网站暨中国普法官方微博宪法知识竞赛活动”。
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中小学法制教育ppt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
全国法制宣传日
目
1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2
了解法律相关知识
CONTENTS
录
3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
4
遵法守法从我做起
5
法律知识大比拼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2001年12月04日是第一届全国法制宣传日。 同时也是国家宪法日,国家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3、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 A ) 处罚。 A、从重 B.免除 C.从轻 D.减轻
4、未成年人因不满( B )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 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依法收容教养。 A.16 B.14 C.18 D.12
寄语广大中小学生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了解法律知识做起, 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设立宪法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
1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
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
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
“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
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
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
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
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
大家来说一说,XXX爸爸的做法对吗?如果XXX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不对的,因为未成年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XXX爸爸的做法是违法的。我们可以一起去劝说XXX的爸爸, 然后让学校和老师一起来帮助XXX一家渡过难关。
全国法制宣传日
目
1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2
了解法律相关知识
CONTENTS
录
3
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
4
遵法守法从我做起
5
法律知识大比拼
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暨国家宪法日主题班会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全国法制宣传日简介
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2001年12月04日是第一届全国法制宣传日。 同时也是国家宪法日,国家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3、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 A ) 处罚。 A、从重 B.免除 C.从轻 D.减轻
4、未成年人因不满( B ) 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 的父母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 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依法收容教养。 A.16 B.14 C.18 D.12
寄语广大中小学生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了解法律知识做起, 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设立宪法日的意义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
1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
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
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
“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
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
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
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
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
大家来说一说,XXX爸爸的做法对吗?如果XXX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不对的,因为未成年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XXX爸爸的做法是违法的。我们可以一起去劝说XXX的爸爸, 然后让学校和老师一起来帮助XXX一家渡过难关。
学宪法讲宪法争做宪法小卫士主题班会课件PPT内容完整

正确答案:D
2、第一个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
A. 2001年 B. 2010年 正确答案:A
C. 2002年
D. 2003年
想一想
3、关于宪法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宪法又称母法、最高法 C. 宪法的法律效力不高 D.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正确答案:C
想一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刑法》
《婚姻法》
《合同法》
《文物保护法》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遵守宪法,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拥有幸福的生活。 只有遵守宪法,宪法才会保护我们。
生活中的法律—— 《义务教育法》
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送其 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小学生法律儿歌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第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知识问答
想一想
1、宪法宣传日是哪一天? A. 11月1日 B. 12月2日 C. 11月4日 D. 12月4日
宪法
刑法
民法
是家庭各位 成员的立法 依据,是国 家根本大法。
在法律家庭 中是最严厉 的,主要管 犯罪和刑罚。
主要管公民 之间发生的 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
未成年人 保护法
主要保护未 成年人的合 法权益。
根据宪法制定的法 律有哪些?
2、第一个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年?
A. 2001年 B. 2010年 正确答案:A
C. 2002年
D. 2003年
想一想
3、关于宪法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宪法又称母法、最高法 C. 宪法的法律效力不高 D.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正确答案:C
想一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刑法》
《婚姻法》
《合同法》
《文物保护法》
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遵守宪法,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法律的保护使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谐
法律的保护让我们快乐地成长,拥有幸福的生活。 只有遵守宪法,宪法才会保护我们。
生活中的法律—— 《义务教育法》
年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送其 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认真学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小学生法律儿歌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第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知识问答
想一想
1、宪法宣传日是哪一天? A. 11月1日 B. 12月2日 C. 11月4日 D. 12月4日
宪法
刑法
民法
是家庭各位 成员的立法 依据,是国 家根本大法。
在法律家庭 中是最严厉 的,主要管 犯罪和刑罚。
主要管公民 之间发生的 财产关系和 人身关系。
未成年人 保护法
主要保护未 成年人的合 法权益。
根据宪法制定的法 律有哪些?
宪法宣传周宣传教育PPT

第八部分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A
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
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第六部分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宪法规定了哪些内容?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其中,第一章“总纲”,规定了国家的各 项基本制度等内容。例如,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实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等。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诸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宗教信仰自由、劳动、受教育、依照法律纳税等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 规定了国家机构的职权与组织形式。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规定了国 家标志等。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第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 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 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尊崇宪法、守护宪法
前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作为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 相关的“世之经纬”“国之重器”,宪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 极为深刻的影响。有人说,宪法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其实不然,“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我们出生就和它“结缘”,宪法 的每一条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以下这些 宪法知识,你都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2017年国家宪法日课件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 能力。
03
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宪法的内容
国家基本制度
规定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经济制度 、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
国家机构
规定国家各级机关的组成、职权、活动原则 等。
2017年国家宪法日课件
目录
• 国家宪法日的起源和意义 • 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和目标 • 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 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性和影响 • 国家宪法日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01
国家宪法日的起源和意 义
国家宪法日的起源
起源背景
发展历程
为了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识和尊重, 提高法治意识,我国设立了国家宪法 日。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规定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的 基本权利和义务。
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规定宪法的解释、修改、实施与监督等机制 。
宪法的特点
最高法律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和法律效力。
内容广泛性
宪法涉及国家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等各个
领域。
规范原则性
宪法规范较为原则,为 其他法律提供指导和依
促进公民参与法治
建设
国家宪法日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可 以激发公民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 和积极性,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不断发展。
05
国家宪法日的庆祝方式 和活动
官方活动
宪法宣誓仪式
各级领导干部就职时需公开进行宪法 宣誓,表明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决 心。
宪法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宪法知识讲座,提 高公民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宪法概述
知 识 结 构
二、我国国体、政体以及政权组织形式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国家机构 五、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团结全国 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 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最 高 人 民 检 察 院
地方国家机关
六、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 聂耳曲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3、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4、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宪法具有权威 性、稳定性、连续性
(二)宪法的产生的背景及在我国的发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 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4、宗教信仰自由
5、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八)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注意经济制度的基础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 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一)基本权利 1、平等权 法 律 面 前 人 人 平 等
2、人身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三)政权组织形式 又称政体,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实现国家 权力的政权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内容
2、由来
3、优越性
(五)国家结构形式 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调整国家整体与其组成 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 (六)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别行政区制度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我国的国体、政体以及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性质: 又称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 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二)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 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四次修宪的八个要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国家指导思想 (2)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 (3)非公经济地位获得提高 (4)更加明确地表明“保障人权” (5)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 (6)“政治文明”首次入宪 (7)国家主席职权扩大 (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 同纲领》的发展。
一、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五、国家机构
行使国家职能而建立起的国这机关组织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委员会
中 央 国 家 机 关
国 务 院
国家 主 席
最 高 军 事 委 员 会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3)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1)劳动权
(2)休息权
(3)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 (2)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 活动的自由
8、特定主体权利
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 老人、青少年、华侨
(二)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知 识 结 构
二、我国国体、政体以及政权组织形式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四、我国国家机构 五、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是团结全国 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大宪章,在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实际上起 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最 高 人 民 检 察 院
地方国家机关
六、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 聂耳曲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3、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4、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宪法具有权威 性、稳定性、连续性
(二)宪法的产生的背景及在我国的发展
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 部宪法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经重新修改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四部宪法 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
(2)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4、宗教信仰自由
5、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八)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注意经济制度的基础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 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一)基本权利 1、平等权 法 律 面 前 人 人 平 等
2、人身权利和自由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三)政权组织形式 又称政体,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实现国家 权力的政权机关以及各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内容
2、由来
3、优越性
(五)国家结构形式 指国家的内部构成形式,即调整国家整体与其组成 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 (六)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特别行政区制度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我国的国体、政体以及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性质: 又称国体、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 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二)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 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四次修宪的八个要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国家指导思想 (2)私有财产保护力度加大 (3)非公经济地位获得提高 (4)更加明确地表明“保障人权” (5)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扩大 (6)“政治文明”首次入宪 (7)国家主席职权扩大 (8)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国家目标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它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 同纲领》的发展。
一、宪法概述
(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五、国家机构
行使国家职能而建立起的国这机关组织体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委员会
中 央 国 家 机 关
国 务 院
国家 主 席
最 高 军 事 委 员 会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3)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1)劳动权
(2)休息权
(3)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利 (1)受教育权 (2)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 活动的自由
8、特定主体权利
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 老人、青少年、华侨
(二)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