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ppt(完整版)
2024版艾滋病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志愿者队伍建设
组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为患者提供 心理关怀和支持,推动社会支持体系 的建设和完善。
THANKS
感谢观看
HIV病毒结构特点
HIV病毒属于逆转录 病毒科,具有独特的 病毒结构
病毒外壳由脂蛋白包 膜和糖蛋白组成,具 有高度的变异性。
病毒核心由RNA和逆 转录酶组成。
HIV病毒结构特点
HI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由三个基因组成:gag、pol和env。
gag基因编码病毒核心蛋白。
HIV病毒结构特点
01
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和整合酶等 病毒复制所需的酶。
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 传播三种途径传播。
全球及中国疫情现状
全球疫情
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HIV,其中约1500万人已经死亡。
中国疫情
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23年,中 国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已超过100万例。
艾滋病对社会和个人影响
社会影响
艾滋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 由于艾滋病的传染性,也引起了社会 的恐慌和歧视。
个人影响
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力下降而容易感染各 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同时,患者也 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生 活质量严重下降。
02
艾滋病病毒与感染过程
潜伏期内,感染者可能无明显 症状,但病毒仍在不断复制并
破坏免疫系统。
潜伏期末期,感染者CD4+T淋 巴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免疫系
统严重受损。
免疫系统受损机制
01
HIV病毒主要攻击 CD4+T淋巴细胞,导致 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受 损。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课件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课件一、艾滋病的简介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传染病。
HIV 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 CD4+T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受损,从而使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包括同性、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感染 HIV 的母亲可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给婴儿。
三、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艾滋病的潜伏期较长,平均潜伏期可达 8 10 年。
在潜伏期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1、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 HIV 后的 2 4 周。
部分感染者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 1 3 周后缓解。
2、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无症状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 6 8 年。
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的病毒仍在持续复制,CD4+T 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
3、艾滋病期为感染 HIV 后的最终阶段。
患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有:(1)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肺部感染,表现为慢性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2)消化系统: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食管炎、肠炎等,可出现吞咽困难、腹泻、腹痛等症状。
(3)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等,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4)皮肤和黏膜: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口腔毛状白斑等。
(5)肿瘤: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
四、艾滋病的诊断1、抗体检测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试验(IFA)等。
如果初筛试验阳性,需要进行确证试验,如免疫印迹试验(WB)。
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推广检测服务
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检测 ,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者,降
低传播风险。
加强学校教育
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 康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健康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政策法规支持及实施效果评估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出台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 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与义务。
加强监管力度
对涉及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场所 和行为进行严格监管,打击违 法犯罪行为。
提供医疗救助保障
对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 病毒治疗等医疗救助服务,减 轻患者经济负担。
实施效果评估
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效 果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
完善防治策略与措施。
06 心理干预与生活 质量提升
心理干预方法探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对艾滋病的错误认知和 不良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教育
01
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
和肿瘤的发生。
常用免疫调节药物
02
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
免疫调节治疗的应用
03
适用于抗病毒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与抗病毒治疗联
合使用。
中医药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1 2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优势
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减轻西药副作用等。
常用中药方剂
艾滋病宣讲PPT课件
目 录
• 艾滋病概述 • 艾滋病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措施与药物选择 • 预防策略与措施 • 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01 艾滋病概述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和治疗教材ppt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艾滋病,是因 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 得病。HIV特异性攻击人体的CD4+ T 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使机体的免疫 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一系列机会感染 和肿瘤发生,而产生致命的后果。
PCP 肺切片见肺孢子虫孢囊
(2) HIV感染者的细菌性肺炎发病率比一般 人群高十几倍,常见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一般起病较急, 常有高热、胸痛、咳痰。75%患者X光胸片 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局灶性、单叶或多叶肺实 变。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 另一个引起广泛性肺部浸润的原因是淋巴细 胞性间质性肺炎,以儿童HIV感染者多见。
3.艾滋病期
是HIV感染的终末阶段。病人的 CD4+T细胞<200个/μl, 血浆病毒载量 明显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AIDS相关 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最常 见的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病、 隐孢子虫肠炎、口腔皮肤霉菌感染、 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
HIV相关症状:
长期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 10%以上。部分表现出神经精神症状, 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 头痛、癫痫及痴呆等。还可出现持续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除腹沟以外有两处 或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 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并持续3个 月以上时间。
HIV初始感染到AIDS终末期,约有 2年-10多年不等的病程,多数为6-10年。 在病程不同时期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依据2001年制定的《HIV/AIDS诊断标 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试行),将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 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艾滋病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含AZT方案:AZT 300mg+3TC 150mg+NVP 200mg,每日2次 含d4T方案:d4T 30mg +3TC 150mg+NVP 200mg,每日2次 对NVP不能耐受或禁忌的患者,选择下述两种方案之一: (AZT 或d4T) + 3TC + EFV (600mg,每日1 次)
齐多夫定 (AZT 、ZDV)
剂型: 300mg 胶囊、片剂, 100mg 胶囊、片剂、 10mg/ml 糖浆、
成人推荐剂量:300mg, 每日2次, 食物效应:服药与进食无关 不良反应:头痛、恶心等
骨髓抑制、贫血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肌病、肌痛 可发生乳酸酸中毒及脂肪营养不良危险, 但程 度弱于d4T。
艾滋病诊断及治疗
双股单链RNA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分HIV-1和HIV-2两型。
艾滋病病原
艾滋病临床过程
• 急性期 • 无症状期 • 艾滋病期(终末期)
急性期(primary infection)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大多 数病人临床症状轻微。
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 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 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 经系统症状等。
与脱脂乳或低脂肪食物同服。 不良反应:肾结石,间质性肾炎
胃肠不耐受、恶心 间接胆红素增高 其他:头痛、衰弱、视力模糊、眩晕、皮疹、口腔金属味、 脱发、 高血糖, 脂肪再分布和脂质代谢异常。
血友病患者有可能增加出血量和出血频率。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利托那韦(RTV)
3A4同工酶抑制剂 细胞色素P450肝酶系统的底物 可使所有PIs类药物的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谷
2024版艾滋病完整版课件

艾滋病完整版课件contents •艾滋病概述•艾滋病生物学基础•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与策略选择•预防策略与实践举措•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目录01艾滋病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其中,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全球及国内现状分析全球现状自1980年代初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数千万人感染HIV,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
尽管抗病毒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艾滋病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国内现状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防治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免费检测、抗病毒治疗等措施,有效控制了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对社会影响社会经济负担01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往往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包括治疗费用、营养费用、误工费用等。
同时,艾滋病也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劳动力损失、医疗资源占用等。
社会歧视与偏见02由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及社会对艾滋病的误解,艾滋病患者往往遭受歧视和偏见,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影响生活质量。
社会稳定与安全03艾滋病的传播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素,如恐慌性购买抗病毒药物、对感染者的排斥和歧视等。
此外,艾滋病也可能通过非法途径传播,如吸毒、卖淫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02艾滋病生物学基础HIV是一种球形病毒,直径约120纳米,由核心、衣壳和包膜组成。
核心包含病毒RNA和逆转录酶,衣壳由蛋白质组成,包膜则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
HIV生命周期HIV生命周期包括吸附、侵入、逆转录、整合、复制、组装和释放等步骤。
在吸附和侵入过程中,HIV利用糖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随后,逆转录酶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培训课件

③“窗口期”感染者HIV抗体可阴性, 应定期复查;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24
诊断程序(2)
⒉艾滋病的诊断:
①流行病学资料:吸毒史、输血 或血制品史、冶游史、性病史、 旅游史、家族史、献血及献器官 史、个人史等;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25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几个相关的概念
• HIV感染者: 检查证实HIV 感染, 无任何症状或不适, 免疫功能正 常。
• 艾滋病病人: 感染HIV后出现免 疫功能损害, 有机会性感染或肿 瘤临床表现者。
• “窗口期”: HIV感染后至HIV 抗体产生的时间,通常为3~6个月。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2
38
成人HIV/AIDS诊断标准(1)
1.确诊病例: ①HIV感染者:有流行பைடு நூலகம்史,抗HIV抗体阳性,
急性HIV感染者为高危人群,在随访中抗 HIV阳转;
②AIDS患者:除有流行病史外,具有一种或 以上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临床表现,抗 HIV阳性和CD4总数500/μl者;或临床表 现不明显,但CD4总数≤200/μl者;
特发性或继发性CD4+TLC 减少症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41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42
• 全面: 掌握各方面材料,综合分析, 按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 动态: 对可疑或确诊病例动态观察, 定期随访。
• 慎重: 诊断慎重,避免误诊。
• 咨询: 贯穿诊断的全过程中。
• 保密: 病史档案妥善保存。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
23
诊断程序(1)
⒈HIV感染的诊断:
艾滋病诊疗指南PPT

提供心理疏导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 医生应提供专业的心理疏 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
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指导与建议
健康饮食
指导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营 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适度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增强体 质,提高抵抗力。
规律作息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患者家属的关怀与支持
03
保密与隐私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患者受到
歧视和伤害。同时,患者也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有权参
与决策和治疗过程。
03 艾滋病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 ,通过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 治疗,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降低病 毒载量,提高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
特点
具有长期潜伏性,病程长,病情 复杂,治疗难度大。
传播途径与风险因素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风险因素
不安全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母婴传播等。
临床表现与分期
01
02
03
急性感染期
发热、头痛、咽痛、皮疹 等症状,持续约2-4周。
无症状期
无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 性,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免疫调节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白细胞介素-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免疫调节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定期接受医生的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
机会性感染治疗
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 的感染。
机会性感染治疗需根据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和病情,选择敏感的抗菌、抗 真菌、抗病毒等药物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无症状期
生活质量评分3级:有上述症状或/和在上一 个月每天卧床时间<50%
临床Ⅳ期 14. HIV消耗综合征 15.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16. 弓形虫脑病 17. 隐孢子虫腹泻>1个月 18. 肺外隐球菌病 19. 除外肝、脾或淋巴结的CMV感染(如视网
膜炎) 20.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感染>1个月,
或内脏感染 21.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临床Ⅳ期 22. 任何播散性流行性霉菌病 23. 食道、气管、支气管念珠菌病 24. 非典型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或肺部感染 25. 非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 26. 肺外结核 27. 淋巴瘤 28. 卡波西肉瘤 29. HIV脑病 生活质量评分4级:有上述症状和/或在上一个月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分类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类,根据CD4+ T淋巴 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数分为1﹑2﹑3级。
A类 包括原发临床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持续全身淋 巴结肿大综合症。
B类 为HIV相关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包括 继发细菌性肺炎或脑膜炎,咽部或阴道念珠菌病,颈部 肿瘤,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复发性带状疱疹,肺结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解释的体质性疾病。
HIV初始感染到AIDS终末期,约有 2年-10多年不等的病程,多数为6-10年。 在病程不同时期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依据2001年制定的《HIV/AIDS诊断标 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试行),将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 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急性期 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
每天卧床时间>50%
艾滋病常见的感染
1.呼吸系统疾病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是最常见的艾滋病 机会感染,约70%艾滋病人均可发生。早期发 现和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PCP起病较缓, 初期有发热盗汗和乏力消瘦;几周后出现干咳 气促、胸骨后不适和呼吸困难;血氧分压明显 降低。 20%患者X光胸片无异常,但典型的 PCP胸片为弥漫性或“蝴蝶状”对称阴影,肺 门周围间质性浸润。引流的痰、支气管灌洗液 中查出卡氏肺孢子虫是确诊手段。
3.艾滋病期
是HIV感染的终末阶段。病人的 CD4+T细胞<200个/μl, 血浆病毒载量 明显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AIDS相关 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最常 见的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病、 隐孢子虫肠炎、口腔皮肤霉菌感染、 卡波氏肉瘤和淋巴瘤等。
HIV相关症状:
长期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 10%以上。部分表现出神经精神症状, 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 头痛、癫痫及痴呆等。还可出现持续性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除腹沟以外有两处 或两处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 径≥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并持续3个 月以上时间。
美国CDC的分级和分类标准
A类
1级
CD4+ > 500/ul
A1
2级
CD4+ 200-499/ul A2
3级
CD4+ < 200/ul
A3
B类 C类 B1 C1 B2 C2 B3 C3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分期
临床Ⅰ期
1. 无症状期 2. 全身淋巴结肿大 生活质量评分1级:无症状、活动正常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3)肺结核可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HIV 早期感染者的TB表现与一般人群相似,PPD试 验阳性,X光胸片显示上肺叶病变(常有空洞), 少见肺外播散。而HIV感染晚期的表现则很不典 型,PPD试验可阴性, X光胸片呈弥散性浸润 (常涉及中下肺叶),可引起播散性肺外结核。 AIDS晚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应注意检查结核。肺 结核的诊断依据是痰涂片或痰培养发现结核杆 菌。按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效果尚可。如果CD4+ 细胞<200个/μl,还要进行抗HIV治疗。
艾滋病的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艾滋病,是因 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 得病。HIV特异性攻击人体的CD4+ T 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使机体的免疫 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一系列机会感染 和肿瘤发生,而产生致命的后果。
约持续6-8年,没有明显的症状, 但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此期长短取 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的 途径,机体的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 生活习惯等因素。此期血浆病毒载量 保持在104 --107 考贝/ml左右;免疫系 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 降,CD8+T显著升高。血液和体液具 有明显的传染性。
C类 包括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及并发的其他疾病。
依据T细胞数量分级
1级 CD4+ T淋巴细胞>500个/μl, 总淋巴细胞数> 2000个/μl 。
2级 CD4+ T淋巴细胞200-499个/μl, 总淋巴细胞数1000--1999个/μl 。
3级 CD4+ T淋巴细胞<200个/μl, 总淋巴细胞数< 1000个/μl 。
临床Ⅱ期
3. 体重下降, <原来体重的10% 4. 轻度皮肤粘膜表现(脂溢性皮炎、痒疹、指甲真菌
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角炎) 5. 在过去5年内出现带状疱疹 6. 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性鼻窦炎) 生活质量评分2级:有症状,活动正常
临床Ⅲ期
7. 体重下降>原来体重的10% 8. 无原因的慢性腹泻 > 1个月 9. 无原因的长期发热 (间断或持续) > 1个月 10. 口腔念珠菌病 (鹅口疮) 11.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12. 肺结核 13. 严重的细菌感染 (如肺炎,脓毒性肌炎)
PCP 肺切片见肺孢子虫孢囊
(2) HIV感染者的细菌性肺炎发病率比一般 人群高十几倍,常见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一般起病较急, 常有高热、胸痛、咳痰。75%患者X光胸片 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局灶性、单叶或多叶肺实 变。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 另一个引起广泛性肺部浸润的原因是淋巴细 胞性间质性肺炎,以儿童HIV感染者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