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 鹭(lù)、嫌(xián)、喙(huì)、黛(dài)、嵌(qiàn)、匣(xiá)等。

要准确认读这些字,注意读音的准确性,如“嫌”不要读成“qián”。

2. 会写的字。

- 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等。

书写时注意字形结构,例如“鹤”是左右结构,左边部分笔画较多,要写紧凑;“嫌”右边的“兼”字中间一横要长。

3. 多音字。

- 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 蔓:màn(蔓延)、wàn(瓜蔓)。

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正确读音,如“鸟笼”中读“lóng”,“暮色笼罩”中读“lǒng”。

4. 近义词。

- 精巧 - 精美、适宜 - 适合、寻常 - 平常、孤独 - 孤单等。

理解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在语境中能够准确运用,如“精巧”更强调精致巧妙,“精美”侧重于美丽。

5. 反义词。

- 精巧 - 粗糙、生硬 - 自然、清澄 - 浑浊等。

掌握反义词有助于对词语的理解,如通过“精巧”与“粗糙”的对比,能更好地体会事物的精致程度。

6. 词语搭配。

- (精巧)的诗、(粉红)的朱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等。

在写作中要学会正确搭配词语,使描写更加准确生动。

二、句子。

1. 修辞手法。

- 比喻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把白鹭比作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的美,既有外在的精致,又有内在的神韵。

- 排比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通过排比,从多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白鹭的外形美,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2. 描写方法。

- 静态描写:如描写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时,“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这是对白鹭静止状态下外形的描写,展现了白鹭的和谐之美。

五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PEP)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英语人教版(PEP)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第一单元复习考点:1.形容人的词汇2.询问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句型3.询问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4.询问对方的的任课老师是谁句型5.询问对方是否认识某人(Do引导的一般疑问句)一、形容人的词汇老的old年轻的young有趣的,滑稽的funny温柔的,和蔼的kind严厉的strict有礼貌的polite勤奋的,工作努力的hardworking乐于助人的helpful聪明的clever害羞的shy二、询问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句型问:What is he/she/人名like?答:He’s/She’s_______.1.他人怎么样?他很聪明。

What’s he like?He’s clever.2.她人怎么样?她很温柔。

What’s she like?She’s kind.3.李华怎么样?他很乐于助人。

What’s Li Hua like?He's helpful.三、询问某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be动词(i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Is he________?Is she_________? Yes,he is./No,he isn’t.Yes,she is./No,she isn’t.1.他年轻吗?是的,他年轻。

/不,他不年轻。

Is he young?Yes,he is./No,he isn’t.2.她严厉吗?是的,她很严厉。

/不,她不严厉。

Is she strict?Yes,she is./No,she isn’t.3.李华搞笑吗?是的,他很搞笑。

/不,他不搞笑。

Is Li Hua funny?Yes,he is./No,he isn’t.四、询问对方的任课老师是谁句型:问:Who’s your+学科+teacher?答:人名.1.你的语文老师是谁?杨老师。

(男)Who’s your Chinese teacher?Mr Young.2.你的数学老师是谁?斯密斯老师。

(女,已婚)Who’s your maths teacher?Mrs Smith.3.你的英语老师是谁?李老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以下重点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1.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整数的比较3.整数的加法、减法4.整数的乘法二、分数的认识1.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加法、减法4.分数的乘法三、小数的认识1.小数的概念:小数点、小数部分2.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数的加法、减法4.小数的乘法四、数字的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的计算2.乘法、除法的计算3.综合运算题目解决五、几何图形1.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2.角的认识:直角、锐角、钝角3.三角形的认识4.四边形的认识以上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主要重点知识点。

在学习整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整数的概念及正整数、负整数、零的关系,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学生需要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

在学习数字的四则运算时,学生需要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各种综合运算题目。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需要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辨别各种几何图形,并能够计算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几何图形等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几何图形认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例题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英语第一单元知识点一、重点单词。

1. 描述人物外貌特征的单词。

- old(年老的):例如My grandfather is old.(我的爷爷年老了。

)- young(年轻的):She is a young girl.(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

)- funny(滑稽的;可笑的):The clown is very funny.(这个小丑非常滑稽。

)- kind(和蔼的;亲切的):Our teacher is very kind.(我们的老师非常和蔼。

)- strict(严格的):My father is strict with me.(我的爸爸对我很严格。

)- polite(有礼貌的):He is a polite boy.(他是一个有礼貌的男孩。

)- hard - working(工作努力的;辛勤的):She is hard - working in her study.(她在学习上很努力。

)- helpful(有用的;愿意帮忙的):My friend is very helpful.(我的朋友非常乐于助人。

)- clever(聪明的):The little monkey is very clever.(这只小猴子非常聪明。

)- shy(羞怯的;腼腆的):The girl is shy.(这个女孩很害羞。

)2. 其他单词。

- music(音乐):I like music.(我喜欢音乐。

)- art(美术):We have art class today.(我们今天有美术课。

)- science(科学):Science is very interesting.(科学非常有趣。

)- English(英语):I study English every day.(我每天学习英语。

)- maths(数学):Maths is not easy for me.(数学对我来说不容易。

)- Chinese(语文;汉语):We learn Chinese in school.(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一、字词部分1. 易错字音- “间”这个字,在“间隔”里读“jiàn”,可别读成“jiān”啦,就像两个东西之间有间隔,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个读音和它的意思有关哦。

- “强”在“勉强”里读“qiǎng”,要是读成“qiáng”就错得离谱啦。

就好比一个人不太愿意做某事,是很勉强的,这个读音有点弱弱的感觉。

2. 易错字形- “侵略”的“侵”,可别写成“浸”。

“侵”就像一个坏人悄悄地进入别人的地盘,是侵犯的意思;而“浸”是泡在水里的意思,两者可不一样呢。

- “平衡”的“衡”字,中间部分是个“鱼”字少一横,这个字笔画多,要多写几遍才能记住哦,不然很容易写错。

3. 多音字- “划归”的“划”读“huà”,像计划、划分都是这个读音;但在“划船”里就读“huá”啦,就像划动船桨的动作一样,是个动词的感觉,读音就变了。

- “任丘”的“任”读“rén”,这是个地名的特殊读音,可别忘了,在“任务”里就读“rèn”啦,意思完全不同呢。

二、句子部分1. 关联词的运用- 像“如果……就……”表示假设关系。

比如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野餐了。

”这就是假设明天的天气情况,然后得出相应的结果。

- “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

例如“小红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好。

”就是在说小红的优点,后面的“品德好”比前面的“学习好”更进一层呢。

2. 句子改写-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比如“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改成被字句就是“书被我放在桌子上。

”就像把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换了个位置,但是意思不变。

-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陈述句“他是一个好人。

”改成反问句就是“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就像在强调这个人就是个好人。

三、课文内容部分- 这篇课文写了白鹭的外形美,它那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就像一幅水墨画。

而且白鹭在不同场景下的美也不一样,在清水田里钓鱼的时候,就像一个钓鱼的老翁,特别悠闲。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知识点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

-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5×3表示3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

例如:计算2.5×3,先算25×3 = 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所以从积75的右边起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7.5。

2. 小数乘小数。

- 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5×0.3表示2.5的十分之三是多少。

- 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例如:计算2.5×0.3,先算25×3=75,因数2.5有一位小数,0.3有一位小数,共两位小数,从积75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75。

3. 积的近似数。

-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先算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字,再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例如:0.8×0.9 = 0.72,如果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的2,2<5舍去,结果约是0.7。

4.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 乘法交换律:a× b=b× a,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例如:0.5×0.2 =0.2×0.5。

- 乘法结合律:(a× b)× c=a×(b× c)。

例如:(0.2×0.3)×0.4 = 0.2×(0.3×0.4)。

- 乘法分配律:(a + b)× c=a× c + b× c。

例如:(0.5+0.3)×0.4=0.5×0.4 +0.3×0.4。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 会认的字- 这个单元有好多生字呢。

像“昼”,这个字就是白天的意思,白天就是“昼”,晚上就是“夜”,可别搞混啦。

还有“耘”,和农业有关,“耘田”就是在田里除草之类的农活。

“稚”字很有趣,它表示幼小、幼稚,像小朋友那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2. 会写的字- “昼”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尺”,下面是“旦”,笔画顺序可不能错哦。

“桑”字呢,上面三个“又”要写得紧凑一点,下面的“木”要稳稳地托住上面。

“晓”字左边是日字旁,因为和早晨、白天有关嘛,右边的“尧”也有它自己的写法,一笔一划都要写规范,不然这个字看起来就歪歪扭扭的。

3. 多音字- “供”这个字就很调皮,它有两种读音。

当它读“gōng”的时候,比如“供应”“供给”,就是提供东西的意思;当它读“gòng”的时候,像“供品”“供奉”,就和祭祀之类的有关啦。

还有“行”字,读“xíng”的时候可以是“行走”“行人”,读“háng”的时候就是“银行”“行业”了。

二、诗词部分- 这是范成大写的一首诗,诗里描写了乡村里大人小孩都忙忙碌碌的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出去在田里干活,晚上回来还要搓麻线呢,农村里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活干,都很能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那些小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怎么耕种织布,但是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呢,多可爱呀。

这里面有很多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很生动的画面,有农田、桑树,还有忙碌的大人和天真的小孩。

- 杨万里写的这首诗特别有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小孩子早上起来把铜盆里结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你看,小孩子的想法多奇妙啊。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冰的声音就像玉磬一样在树林里回荡,结果冰突然碎了,发出像玻璃碎在地上的声音。

从这首诗里能感受到小孩子玩耍时的那种快乐和童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知识点【音】贪婪(lán)哟(yō)踮(diǎn)着脚尖目的(dì)地待(dāi)下去转(zhuǎn)过街角暂(zàn)时咽(yàn)唾沫水浒传(zhuàn)绿( lù)林好汉一百单八将(jiàng)供(gōng)应似(sì)乎一处(chù)美差(chāi)赠(zèng)品乐(yuè)章分(fèn)外全班之冠(guàn )恰似(sì)如饥似(sì)渴禁(jīn)不住奔(bèn)向那里撒(sǎ)种酵(jiào)母【组词】:某(某种)忧(忧愁)诵(诵读)淌(流淌)锅(铁锅)谋(计谋)犹(犹如)涌(汹涌)趟(走一趟)祸(灾祸)饿(饥饿)窃(偷窃)充(充分)编(编写)遍(一遍)俄(俄国)窍(七窍)允(允许)篇(篇章)偏(偏僻)愉(愉悦)赠(馈赠)拂(吹拂)挤(拥挤)跨(跨过)榆(榆树)增(增加)佛(仿佛)济(拥挤)垮(冲垮)【词语意思】适宜:适合,相宜。

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

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

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注:用文字解释字句。

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引用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

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的主意。

鲜味:即新鲜的味道。

借鉴: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鉴,镜子。

模仿:仿效,照着样子做。

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

形容色彩明丽。

一阕:一首。

阙,量词。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尽情地看。

天长日久:形容长久。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

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

文中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

大显身手: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

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心安理得:得:适合。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课文填空】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

2、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的中心句)3、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4、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5、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6、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7、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8、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9、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0、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

11、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

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12、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是针对“三贯通”中“古今贯通”提出来的13、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4、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的欢快音符的乐章。

15、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6、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17、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18、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19、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写句子】1、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不是……而是……蝙蝠不是鸟,而是哺乳动物。

2、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

不得不……我生病了,不得不在家休息。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

4、童年就是一曲美妙的歌,也是一条流淌的河。

(一杯甜美的酒)5、窃读虽然感到惧怕,但是很快乐,因为可以收获知识。

6、书是“长生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人类进步的阶梯、营养面包)【句子解析】⑴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⑵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⑶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⑷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⑸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6)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

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7)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8)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9)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

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

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10)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